黑龙江省水稻新品种(系)抗稻瘟病性鉴定及利用
2011-08-27宋成艳
宋成艳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佳木斯 154026)
黑龙江省水稻新品种(系)抗稻瘟病性鉴定及利用
宋成艳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佳木斯 154026)
1998-2009年采用稻瘟病人工接种和自然感病鉴定2种方法,共鉴定黑龙江省水稻新品种(系)485份(次),鉴定出抗稻瘟病新品种(系)109份,12年间先后推广了‘空育 131’、‘绥粳3号’、‘龙粳12’、‘龙粳14’、‘垦稻 12’等49个新品种,推广了3个超级稻品种‘龙粳14’、‘龙粳18’、‘龙粳21’,18个新品种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水稻新品种(系); 抗稻瘟病性; 鉴定和利用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流行性病害,严重时造成大面积绝产,是影响稻谷产量和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43°~53°N)寒地稻作区,稻瘟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发生年减产 10%~15%,个别年份超过20%。1996年发生面积 12.83万 hm2,稻谷产量损失 0.43亿 kg[1],1998、1999、2002年发病仍很严重,2005年稻瘟病严重发生,发病面积71.3万hm2,绝产面积 3.6万hm2,导致水稻减产4.2亿kg[2]。不同品种本身对病害抗病能力不同,在种植一段时间后,有些品种会因对稻瘟病抗性丧失或衰退而造成很大的产量损失,虽然通过药剂防治能取得一定成效,但药剂种类和病菌抗药性产生等问题又使防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前,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因此,明确水稻新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加强抗病育种,提高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尤为重要。作者于1998-2009年开展了抗稻瘟病性鉴定和利用研究,明确了黑龙江省水稻新品种(系)的抗性和利用情况,为抗病育种和新品种(系)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黑龙江省各育种单位提供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材料485份(次),1998-2002年为全省试验材料、2003-2009年为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试验材料。鉴定全生育期抗稻瘟病性,分别鉴定苗瘟、叶瘟、穗颈瘟,2006年后鉴定叶瘟和穗颈瘟。
1.2 试验方法
采用人工接种稻瘟病菌和自然条件诱发发病两种方法进行鉴定。
1.2.1 供试菌株
稻瘟病菌标样:黑龙江省主要稻区20多个市、县混合菌种,孢子液浓度10×10视野孢子数20个左右,喷雾法接种。苗期鉴定:幼苗3~4叶期接种两次。生育期鉴定:于7月初-8月上旬,叶瘟和穗颈瘟分别接种2~3次。
1.2.2 调查记载标准
两种鉴定方法,于各种稻瘟病停止蔓延期,按国际水稻所统一分级标准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推广品种的抗稻瘟病性鉴定
1998-2009年承担黑龙江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新品系抗稻瘟病性鉴定,共鉴定参加全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新品种(系)485份(次),1999-2010年审定推广水稻新品种49个(表1),病级5级以下的为优质米品种和特种稻品种,据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统计数据,18个品种推广后,年种植面积超过了6.67万hm2(表2),累计种植面积最高达到705.0万 hm2,其中‘龙粳 14’、‘龙粳 18’、‘龙粳 21’为黑龙江省超级稻品种,对黑龙江省水稻高产、稳产起到了很大作用。
2.2 新品系抗稻瘟病性鉴定
2007-2009年共鉴定出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抗稻瘟病性好的材料60份(表3),这些材料的抗性无论叶瘟还是穗颈瘟均在5级(包括5级)以下,一些品系有望近年审定推广,品系可用作抗病亲本或中间材料。水稻品种的抗瘟性鉴定,尤其是对育种中间材料的抗瘟性鉴定,是选育抗病品种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有利于抗病材料的早期发现,提高抗病育种之成效。
表1 水稻新品种抗稻瘟性鉴定1)
表2 种植面积超过6.67万hm2的推广品种
表3 水稻新品系抗稻瘟病性鉴定
续表3
3 讨论
抗病性鉴定是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合理布局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方法鉴定水稻品种的抗性变化,为水稻新品种的推广提供抗性依据,有利于及时淘汰已不再适合生产种植的由抗病退化为感病的品种。稻瘟病在水稻各生育期危害地上各部分,受环境条件、病菌致病性、品种布局等诸多因素影响,病情复杂多变,准确鉴定即将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必须经2~3年不同生育期、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系统鉴定,才能做出较切合实际的抗性评价[3-5]。
在水稻新品种审定中,要突出品种的抗病性地位,考虑到稻瘟病菌致病类型的多样性、复杂性,品种抗性的相对性,对高产、优质、抗性水平相对较差的品种,可采用一定数量的集团菌株测定品种的抗病频率的方法,有选择地确定适种区域;或采用生物遗传学的方法,直接用大量的田间菌株来进行品种抗瘟性鉴定,利用联合抗病性系数和联合毒性系数来确定与其他品种搭配使用[6-9]。
[1]宋成艳,李桦.寒地水稻新品种(系)抗稻瘟病性鉴定与利用[J].植物保护,1999,25(4):7-9.
[2]宋成艳,王桂玲,辛爱华,等.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空育131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种类及发病原因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7(1):41-42.
[3]郭晓莉,刘晓梅,李莉,等.国家北方水稻区试品种(组合)对稻瘟病的抗性评价[J].吉林农业科学,2008,33(4):20-22.
[4]颜群,高汉亮.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区试新品种(组合)对稻瘟病的抗性[J].广西农业科学,2006,37(5):540-541.
[5]黄瑞荣,李湘民,马辉刚,等.水稻品种(系)抗稻瘟病鉴定与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7):31-33.
[6]周益军,白娟,程兆榜,等.我国稻瘟病菌群体多样性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04,18(3):277-280.
[7]李进斌,罗朝喜,李成云,等.部分水稻栽培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及利用评价[J].植物保护,2000,26(3):1-4.
[8]黄瑞荣,何月秋,曾小萍.水稻品种抗稻瘟病菌集团菌株频率在抗病鉴定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1992,4(1):51-56.
[9]何月秋,黄瑞荣,彭志平,等.生物间遗传学在水稻品种与稻瘟病菌相互作用中的应用[J].植物病理学报,1988,18(1):51-55.
Appraisal and utiliza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new ricevarieties(lines)to rice blas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ong Chengyan
(Institute of Rice,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amusi154026,China)
By artificial inoculation and natural infection,485 new rice varieties were identified for their rice blast resistanc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8-2009,among which 109 were resistant.During these years,49 new varieties were popularized,including‘Kongyu131’,‘Suijing3’,‘Longjing12’,‘Longjing14’and ‘Kendao12’.Three super-rice varieties,‘Longjing 14’,‘Longjing18’and ‘Longjing 21’,have been introduced to farmers.About 66 700 hectares of 18 new varieties were planted annually,obtaining tremendous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new rice variety(line); rice blast resistance; appraisal and utilization
S 435.111.41
A
10.3969/j.issn.0529-1542.2011.04.031
2010-06-28
2010-07-1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65B02);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G A09B102)
联系方式 E-mail:chengyansong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