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甘蓝栽培的苗期病害防治
2011-08-23撰文马钢旗
撰文/马钢旗*
秋冬甘蓝栽培需要在夏季播种育苗,由于育苗定植时气温高,苗期立枯病等病害较易发生,如何育好苗及提高幼苗定植成活率至为关键,做好这些,秋冬甘蓝栽培便成功了一半。秋冬甘蓝育苗及定植中的常见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等,西安地区以立枯病发病较为严重。
1、症状和病原
1.1 猝倒病
猝倒病多发生在甘蓝幼苗期,发病的甘蓝幼苗茎基部受害,病部水浸状,绕茎扩展后,病部干缩变细,叶片萎蔫,幼苗腰折倒伏,枯死,苗床潮湿时,病部密生白色绵状霉。该病在苗床高湿、猝倒病病菌主要为瓜果腐霉,喜低温,15℃-16℃的环境下繁殖较快,30℃以上生长受到抑制。
1.2 立枯病
立枯病,也有称黑根病,多发生在甘蓝育苗中后期及定植后,病苗茎基部产生梭形斑点,早期白天幼苗表现为叶片萎蔫,夜间恢复,一旦病斑扩大绕幼苗一圈时,病部干缩,幼苗叶片萎蔫死亡,但仍直立不倒伏。立枯病病菌为立枯丝核菌,病菌对湿度要求不严格,10℃-42℃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0℃-39℃。
1.3 根腐病
根腐病多发生在甘蓝定植后大苗期,危害幼苗根部和根茎部,病部水浸状,软化腐烂,但不缢缩,后期糟朽状,病苗萎蔫黄枯而死。根腐病病菌为几种镰刀菌,以腐皮镰刀菌为多。
2、发病规律
3种病菌一般可在土壤中存活2-3年以上,均可通过雨水、灌溉、农事操作等传播。腐霉菌可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生出芽管浸染寄主,立枯病菌则可直接侵入危害,镰刀菌可由伤口侵入危害。
根据这3种病害病原的生长活动规律和实践经验,猝倒病夏季育苗一般较少发生,但若遇连阴雨或苗床浇水过多也会发生。而气温高、湿度大或幼苗徒长柔弱时,则易发生立枯病和根腐病。
3、综合防治技术
3.1 土壤处理和苗床消毒 甘蓝栽培及苗床用地提前用甲醛处理,可大大减少土壤中的致病细菌,整地时撒入土壤杀菌剂如敌克松等,育苗有条件时可用育苗介质土穴盘育苗。
3.2 选用抗病品种和种子处理 栽培甘蓝时选择合适的抗病品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可有效避免种子带菌。
3.3 培育壮苗 加强甘蓝苗期管理,培育壮苗,苗床浇水见干见湿,苗出齐后,及时间苗,防止幼苗徒长,增强幼苗抵御病害的能力。
3.4 适时定植 夏季育苗温度高,甘蓝幼苗生长速度快,应控制好苗岭,适时定植,一般穴盘育苗播种后20天后、苗床育苗播种30天后即可定植。定植时气温地温高,因此定植时尽量避开持续的高温晴好天气,选择阴天或下午定植,定植后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可大大减少定植后幼苗发病死苗,提高定植苗的成活率。
3.5 药剂防治 苗床无病苗时,可喷75%百菌清600倍液等以保护性为主的杀菌剂预防,7~10天进行1次。当苗床发现有病苗时,应立即拔除病苗,撒施少量的干土或草木灰去湿,并喷洒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500倍液等,5~7天进行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