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厦门中山路历史商业街的保护性消防改造
2011-08-21林吾勇
林吾勇
0 引言
历史商业街的消防安全不仅仅关系到历史街风貌的完整性,同时关系到存在于街区的人们的生死存亡。由于历史街区内建筑存在历史悠久的特性,其存在很多消防隐患,对其进行消防改造是势在必行的。
同时历史商业街不同于一般的商业街,它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地方传统环境下产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本活的城市历史书,如其得到恰当的保护与改造,不仅可以使本地居民和参观者更好的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同时还是一个非常好的旅游资源,为商业街的旅游产业增加旅游价值,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此外历史商业街还是居民对本地区环境的感情认同,对其进行保护性消防改造可以使商业区具有本身的独特性和识别性,使居民得到情感上的认同感,丰富了人们的感情世界。因此对其消防改造需在保护性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1 厦门中山路历史商业街的概况
厦门中山路全长1 198 m,路幅宽15 m~16 m,其布置方式为东西向,东半段商业街为半步行街,西半段商业街为步行街。其建设于1926年~1933年,建筑设计结合地形进行设计,形成了美丽的天际线,结合其平面弯曲转折的线形,共同形成了丰富的街道空间,是我国的商业街中唯一的一个尽端通向海边的历史商业街。
厦门中山路商业街上最富特色的是两旁连绵的骑楼,其被厦门人亲切的称为“五脚楼”,其立面装饰是中外风格的结合。中山路商业街临街立面是按照标准的三段式进行设计:低层是柱廊,中间是楼层,顶层是女儿墙、山花、屋顶。
2 中山路商业街存在的主要消防问题
本人针对中山路商业街的消防现状,对其存在问题总结了以下几点:
1)建筑材料耐火性差。由于当时的建筑大部分窗户和地板均采用木材(见图1),其室内装修也都使用木材等易燃材料,其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较大。
图1 木制窗户
图2 商住混合建筑
2)功能布局混乱。由于建筑大部分都是下面是店铺上面是住户(见图2),造成居住与餐饮、商业、娱乐混杂,管理不清,加上人口密集,火源众多,从而造成火灾安全性差。
3)建筑密度较高,间距较小。商业街建筑师成片布置,建筑与建筑之间没有足够的防火间距,一旦出现火灾将会造成大片蔓延,火势难以控制。
4)市政设施相对落后。目前很多商家把电箱都设置在室外,有些直接挂于沿街立面上,有些内挂在柱子立面,有些挂于柱子侧面,整体设计随意,形象混乱,且安全性低。电线更是随意拉接,并且其电线老化,这样破坏了立面形象,也很容易引发火灾(见图3)。
图3 电箱设置于室外
图4 广告牌影响消防车通过
5)外立面广告牌随意设置,影响消防救援。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眼球,尽可能的做大广告牌,其位置更是只为突出醒目的目的而不考虑其影响商业街的消防,严重妨碍了消防人员的救援。其横拉的广告位没有考虑消防车的通过,一旦内部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见图4)。
6)户与户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够。户与户之间的窗户防火间距小于1.2 m,且窗户不是防火窗,这样如果一户发生火灾,就会蔓延到其他户,使火灾面积扩大,不易控制火情。
7)无避雷设施。雷击是造成火灾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原有建筑在立面上未设置避雷的措施。
8)窗户被封堵,影响排烟。有些住户为了利益把广告封死自家窗户,造成窗户被堵。造成了室内的空气不能与室外的空气流通,在火灾中使其浓烟不能往外散去,造成可以疏散的时间减少。
3 中山路商业街解决消防安全问题的对策
历史商业街记载了当地几千年的文明和生态环境的变迁,当人们面对历史商业街历史文化的认知与体验的时候,也就是在解读本地历史、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过程。因此历史商业街包含了本城市的深层文化,其对大众产生的凝聚力和精神鼓舞是其他类型文化无法替代的,是人们的精神来源。在对中山路商业街的消防改造时,我们需要针对其特有的价值,进行有目的的保护性改造。
对于厦门中山路的保护性消防改造,本人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
3.1 提高建筑耐火等级、防雷安全性
商业街内的建筑一般都是有一定历史年代,其一般为木结构,要想达到我国目前对新建筑的耐火等级是很难的,我们针对其历史性,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法:如不在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结构可以用高耐火极限的现代建筑材料来替代;如在保护范围内已破旧不堪的木楼板,可以采用混凝土现浇楼板来替代。当建筑的耐火等级较低,又不便于进行改造,应采取增设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主的防火装置和排烟系统,以达到不破坏建筑的原有结构、不影响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满足防火的要求。例如上海市的徐家汇藏书楼就是通过增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达到消防安全的要求。雷击也是造成火灾的原因之一,在不能改变雷击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结合建筑外立面来改造设置避雷装置以防止雷击火灾。
3.2 完善消火栓系统
对于历史街区的火灾而言,只要具备充足的消防供水和动力泵、水枪等必要的消防器材,就可以实现区内的消防自救,保证了区内的消防安全。消火栓系统是我国历史商业街重要消防措施之一。由于其主要管网沿城市道路埋置于地下,不影响地上空间,对历史街区的道路、建筑和环境无影响,可以有效的保护历史风貌。其次,以消火栓为依托,配置固定或机动的消防泵和其他灭火器材,完全可以取代消防车。再者,消火栓的建设可以和城市生活供水系统相结合,比较经济可行。本着防患于未然和区内自救为主的原则,不改变现有街巷尺度和历史商业街的历史特色,通过精心规划和建设消火栓系统,使用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结合的临时高压制消防供水系统,是最适合历史街区的消防策略。例如泉州的历史街区就是采取加大生活给水管管径、提高水压的办法,成功地保障了消防安全。
3.3 严格控制广告牌
对商业街的广告牌的大小和位置进行严格控制,使其不影响商业街的消防救援。当采用自然排烟时应避免建筑外窗被广告牌遮挡,使其满足建筑防火的设计;当在建筑之间横拉广告牌时,控制其高度在4 m以上,使其满足消防车的通入。
3.4 合理设计防火分隔
首先结合建筑的使用功能,合理划分防火分隔,明确建筑改造后的使用功能,根据改造后增设的使用功能的需求以及火灾危险性,来确定防火分区的面积;其次结合疏散进行分隔,采用防火墙为防火分隔的主要形式。防火卷帘为次要的分隔形式;同时还需增设排烟设施,提高排烟效果。历史商业街的建筑应该尽可能采取自然排烟的方式,如若不能达到自然排烟的要求,需要按照相关消防规定增设机械排烟系统。
3.5 改善市政设施
首先对于商业街内陈旧的电线、电表箱等进行替换,合理的设计电线线路,避免出现线路暴露在空气之中,减少火灾发生的隐患;其次消防部门对商业街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尽可能的消除火灾隐患。商业街内电气线路应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彻底改造,对违反消防安全要求的线路,必须限期拆除。
3.6 加强经营人员与居民的消防意识
历史商业街消防站应对居民进行开放,对居住其中的居民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居民的消防知识。同时要加强执法与管理,严格执行《中国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消防栓通用技术条件》等有关消防法规和行业标准。再结合历史街区的实际情况,加强消防管理,减少火灾隐患,并应建立完备的消防档案和消防预案,达到商业街的消防安全。
4 结语
商业街立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美学价值。探索其建筑整体风格、构成元素及其功能、空间形态、市政设施等规律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在深层的认识基础上探讨的历史商业街立面保护与改造的策略,对历史商业街立面未来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见,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负有责任和义务。
[1]GB 50045-1995,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2]朱昌萍.历史商业街临街立面保护与改造的方法——以厦门市中山路立面改造为例[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9.
[3]李新建,李 岚.历史街区保护中的适应性消防对策[J].城市规划,2003(12):73-75.
[4]徐 静.浅谈古建筑修复、改造中的防火设计[J].建筑设计防火,2003(4):9-11.
[5]李彦军.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消防现状及对策[J].消防管理研究,2004(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