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脉血中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

2011-08-20吴坤芳刘嫦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诊断学平均年龄动脉血

吴坤芳,刘嫦玉

(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海南海口 570311)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的标志物[1-2]。目前D-二聚体的检测标本均为静脉血,尚未做过动脉血的检测。本实验同时检测患者动脉血和静脉血中D-二聚体的含量,比较其差异,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选取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69名,其中男性50名,女性19名。患者平均年龄65.1岁,最大95岁,最小25岁。

1.2 方法采2.7 ml静脉血注入3.2%柠檬酸钠抗凝管中混匀,动脉血取血气分析后的血样2.0 ml低速离心5 min(4 000 rpm/min)分离血浆于半小时内检测。排除脂血,溶血,黄疸标本。使用MC-1000单通道血凝仪,应用免疫比浊法平行检测动脉血与静脉血中的D-二聚体含量。

1.3 仪器和试剂MC-1000单通道血凝仪,试剂及质控品均为德国MDC公司产品。

1.4 统计学方法两组间比对采用t检验。

2 结果

试验结果D-二聚体含量300-1 000 ng/ml 24名,男 18名,女6名,平均年龄62.4岁。D-二聚体含量大于1 000 ng/ml45名,男32名,女 13名,平均年龄67.7岁。对照组40名,术前检测D-二聚体结果正常的患者,男22名,女18名,平均年龄35.2岁。根据该检验方法的阳性预告值大于300 ng/ml,所检测的69例危重患者标本结果均高于阳性预告值。其中静脉血最高为4052 ng/ml,最低为317 ng/ml;动脉血最高为4373 ng/ml,最低为336 ng/ml。动脉血比静脉血含量更高,其中高于1 000 ng/ml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t=2.45)。见表1。

表1 动脉血与静脉血D-二聚体检测结果

3 讨论

D-二聚体的生成反映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在各种血栓形成性疾病及生理性高凝状态时均有升高,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排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D-二聚体的检测已应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抗凝治疗领域[3-6,9,10]。重症监护患者由于本身疾病较危重及长时间卧床等因素,D-二聚体含量必然升高,实验结果已有充分的证明,且检测结果与病情密切相关。因此D-二聚体已成为重症监护患者常规检测项目之一。

目前D-二聚体的检测标本均为静脉血[6-10],尚未做过动脉血的检测。从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动脉血的检测结果比静脉血更为敏感,这可能由于动脉血流速比静脉血快,动脉管壁较为光滑,所以检测D-二聚体高值时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对于检测危重患者其动脉血D-二聚体优于静脉血,其检测结果可排除各种影响因素,更能准确地反映患者的真实病情。

[1]Soheir SA,Nigel SK,Charles SG.D-dimer antigen:current concepts and future prospects[J].Blood,2009,113(13):2878.

[2]吕 元,朱汉民,沈 霞,等.临床实验诊断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94-597.

[3]王鸿利,王学锋.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171.

[4]周永列.D-二聚体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6,17(1):46.

[5]郭雪梅,王鸿利.快速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0,4(1):41.

[6]周 静,孙家瑜,等.五种D-二聚体检测方法用于排除可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0(6):1078.

[7]夏汛生,唐 宁,等.D-二聚体两种定量检测方法的评价[J].血栓与止血,2007,13(2):82.

[8]熊志刚,张庆怡.胶乳凝集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结果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19.

[9]徐升强.D-二聚体检测对骨创伤及术后形成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156.

[10]魏园园,谢 凯.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11):733.

猜你喜欢

诊断学平均年龄动脉血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韩国人平均年龄41岁
网友真实状况鉴别手册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