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变化及意义

2011-08-20周剑波郑若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炎症血清

周剑波,张 廷,郑若龙

(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近年来,我国冠状动脉病变的患病率迅速增加,至今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冠状动脉病变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传统危险因素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及家族史等。而最近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Hcy)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同时,C-反应蛋白(CRP)作为经典的炎症标志物,也已被人们用于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2]。为此,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中Hcy和CRP水平,观察它们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冠状动脉病变发展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98例,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至少有1支管腔直径狭窄>50%,均符合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恶性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严重肝心肾疾病及肿瘤等。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分为1支病变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31~76岁,平均(53.1±14.8)岁;2支病变组33例,男 24例,女19例,年龄 33~79岁,平均(55.1±16.7)岁;多支病变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6~82岁,平均(56.9±15.1)岁。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男 17例,女 13例,年龄 32-78岁,平均(53.8±16.5)岁,经体检、心电图、心脏超声、X线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1.2 检测方法

受检者于上午空腹抽取周围静脉血5 ml,置含有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 μ l的试管中,4℃3 000 rpm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浆标本置-70℃保存,待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CRP,试剂由Beckman-Coulter公司提供;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试剂由台塑生物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均在Beckman-Coulter公司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冠状动脉病变组与对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分级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病变组与对照组HCY、CRP检测结果比较

冠状动脉病变组CRP、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冠状动脉病变组与对照组HCY、CRP检测结果比较

2.2 冠状动脉病变各亚组HCY、CRP含量比较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的进展,CRP、HCY含量逐渐增高。见表2。

3 讨论

冠状动脉病变起病急,预后差,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极大地影响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冠状动脉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一般认为与高血压、吸烟、高血脂、糖尿病、年龄和遗传有关。传统的冠状动脉病变判断主要依靠典型的心电图表现和临床症状及一些血清指标的变化,但单个项目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存在具有很大风险,因此有必要寻找更多的检测指标来预测和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3]。

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在维持细胞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其在正常人体的含量很少,但如果在体内蓄积将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有研究发现[4],高Hcy血症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是无高Hcy血症的2.48倍,高Hcy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y可减少内皮型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度,减弱NO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并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平滑肌增殖及血管内皮损伤,降低血管壁的顺应性,从而影响血管舒缩功能[5]。Hcy水平增高还可影响血小板-精氨酸-NO系统,增强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和组织因子的活性,激活凝血酶因子V、XII等,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HCY可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泡沫细胞增加,能使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生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影响NO的合成及凝血酶调节蛋白的活性,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结构,促进斑块钙化,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6]。此外,高Hcy血症还可促进炎症反应,上调主动脉内皮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表达,导致动脉管壁炎症细胞聚集和炎症反应,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核因子NF-Kκ β信号通路,介导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7]。本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Hcy含量逐渐增高(P<0.05)。CRP是在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细胞因子诱导下,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激活补体的作用。CRP作为一种炎症标志物,尽管为非特异性的,但其浓度上升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和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8]。本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患者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CRP含量逐渐增高(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时患者存在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组织的损伤和坏死,引起局部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和激活,TNF、IL-6等细胞因子释放增多,诱导肝细胞合成较多的CRP等急性期反应蛋白。而血CRP的升高又通过典型途径激活补体,释放炎性介质,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导致淋巴细胞的活化、增生,促进黏附和吞噬细胞反应,使细胞溶解,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9]。

综上所述,血清Hcy、CRP水平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1]蔡剑玲,刘 红,黄 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同型半肤氨酸水平关系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16):157.

[2]苗鹏飞,贾永平,吕吉元,等.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3):353.

[3]王晓磊,吴盛海,赵洪灿,等.hs-CRP、LP(a)、Fig、TB和 UA 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2):380.[4]孙淑红,胡大一,关立克,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水电医学,2006,3(5):260.

[5]张瑞红,李利强,吴慧敏.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0,23(6):927.

[6]康 静,成 蓓,戚本玲.冠心病患者血浆内脂素、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9):667.

[7]江 琼,赵子文,陈昭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4):2096.

[8]潘广杰,娄书花,薛书峰,等.血清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预后价值[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7,5(4):276.

[9]周 林,张 晶.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与hs-CRP、BNP的相关性[J].江苏医药,2010,36(23):2759.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炎症血清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对辐射诱导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