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视点

2011-08-16

电器工业 2011年9期
关键词:风电场风电规划

2012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本刊讯 记者刘玮报道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26日在北京召开。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明年将实施4个专项规划以及15个细分领域的规划。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组织领导和衔接协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编制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4个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制订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素分解指南和产业地图,建立了重点企业库,部省项目对接稳步推进。18个省市出台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6个省市制定了行动计划和方案,9个省市设立了专项资金;统筹用好科技重大专项、电子发展基金等资金和手段,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支持。实施了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显示、云计算等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苗圩指出:“明年将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4个专项规划,以及物联网、智能制造装备等15个细分领域规划,用好并协调落实各项支持政策,推动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的落实。”业内人士指出,专项规划的正式实施,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明年相关领域的投资也有望出现实质性增长。

郭振岩就任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本刊讯 根据中机联人任【2011】14号文件,原沈阳变压器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郭振岩正式就任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一职。

郭振岩:男,生于1964年,博士、教授级高工; 1986年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绝缘技术专业; 1986年起工作于沈阳变压器研究所; 历任:科员,副科长,副主任,副所长,2003年起任所长。

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

本刊讯 《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已于日前正式发布。据介绍,这是国家能源局成立三年来发布的第一部规划,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能源科技规划。《规划》由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组织局内各专业司及能源领域200多名专家,历时两年半完成。

《规划》按照能源生产与供应产业链中技术的相近和相关性,划分了4个重点技术领域:勘探与开采技术、加工与转化技术、发电与输配电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将已具备一定基础并在“十二五”期间能够实现产业化的重大科技工作作为主要任务,在上述领域中确定了19个能源应用技术和工程示范重大专项,制定了实现发展目标的技术路线图。针对重大专项中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规划了37项重大技术研究、24项重大技术装备、34项重大示范工程和36个技术创新平台。

其中,在发电与输配电技术领域,确定火力发电技术、水力发电技术、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间歇式电源并网及储能技术和智能化电网技术等5个能源应用技术和工程示范重大专项。其中,规划7项重大技术研究、7项重大技术装备、10项重大示范工程和13个技术创新平台。2015年的目标是,突破700℃超超临界机组、400兆瓦 IGCC机组关键技术,实现重型燃气轮机和微小型燃气轮机的国产化,掌握1000兆瓦级混流式水电机组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实现大容量、远距离高电压输电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完全自主化,在智能电网、间歇式电源的接入和大规模储能等方面取得技术突破等。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确定先进核能发电技术、大型风力发电技术、高效大规模太阳能发电技术、大规模多能源互补发电技术和生物质能的高效利用技术等5个能源应用技术和工程示范重大专项。其中,规划13项重大技术研究、7项重大技术装备、12项重大示范工程和11个技术创新平台。到2015年,将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堆型及相关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并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业运行、快堆核电站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掌握6—10兆瓦风电机组整机及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实现太阳能电池低成本、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开发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乙醇、丁醇等液体燃料及适应多种非粮原料的先进生物燃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等。

《规划》同时部署了未来10年有望取得突破的重大前沿科技项目,如700℃超超临界机组、高温高强度材料、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示范工程、大规模储能等。对于难以在2020年之前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前瞻性技术及其基础研究工作,如核聚变、天然气水合物等,由于已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得到体现,《规划》没有涉及。

核安全规划送审稿出炉静等六部委会签

本刊讯 记者刘玮报道 近日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主持召开环保部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送审稿)》(以下简称《核安全规划》)。会议指出,随着我国核能和核技术利用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福岛核事故后,社会和公众对核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持续提高总体核安全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有必要在认真总结我国核安全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实践经验、科学评估我国核安全状况的基础上,编制并实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编制的《核安全规划》立足于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以解决影响和制约我国核安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提出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公开信息指出,《核安全规划》在研究堆、燃料循环、核技术利用、核安全设备、铀矿冶、早期核设施退役治理以及核电科技进步、应急、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和保障措施。对其他具体细节,消息并未提及。

相关人士补充道,核安全规划虽然已经获得环保部的通过,但现在还需要六个部委的会签。只有在会签完成之后,才能上报给国务院审批。而业内分析人士对此表示乐观,指出该《规划》一旦发布实施,国内核电项目审批“解冻”将为时不远。此外,规划很可能提高核安全标准,安全成本随之“水涨船高”,而核电投资速度将会放缓。根据此前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对外透露的消息,2012年3月后核电有可能步入恢复发展的轨道,中国未来将是世界最大的核电市场。当前中国核电运行装机总容量约1080万千瓦,2007年发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在2020年前核电增加到4000万千瓦。

加强风电场安全管理促进风电规范发展

本刊讯 记者刘玮报道 日前,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加强风电场安全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373号),各方视野再次聚焦风电发展。近来,风电场建设和运行安全事故频发,暴露了风电行业安全管理薄弱的问题。为不断总结风电发展经验,加强风电场安全管理,全面提升风电行业管理水平,保障风电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风电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以及风电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此次关于加强风电场安全管理有关要求通知中特别指出,各风电开发企业对工程建设质量和风电场安全负总责,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规定,结合工程实践,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风电场工程建设、运行及检修维护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风电场施工建设、并网运行和检修维护等环节的安全管理,提高风电场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平,确保风电场安全运行。通知还强调今后要加强事故信息报送和管理工作,并对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提出要求,指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应加强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机组的可靠性和技术水平,并制定详细的风电机组吊装、运行及维护手册,鼓励风电设备企业建立完善的产品使用培训体系,并做好对风电场建设、运行及维护企业的培训工作。最后,通知明确要求应进一步加强风电行业资质管理。从事风电场勘测设计、施工建设、监理、运行维护的单位和人员均应按照相关规定具备相应的资质。风电场建设、运行及维护工作从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通过考核后方能上岗。

万控集团20周年庆典隆重举行

本刊讯 12月16日,万控集团举行“生命的年轮”万控集团创业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暨颁奖盛典。温州市政协主席包哲东、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方晓燕、温州市人大副主任卓高柱、中共乐清市委书记潘孝政等出席大会。万控集团董事长木晓东致辞。他在报告中回顾了万控创业20年来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骄人成绩,同时他在报告中分析了当前的发展形势,指出了万控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要求全体万控人居安思危,化压力为动力,抢抓机遇,拉高标杆,以强烈的时代紧迫感和危机感,站在高处谋发展,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实现万控的跨越发展。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方晓燕在讲话中指出,万控自1991年创立以来,在中国工业电器行业市场细分领域下,走出了一条让业界为之瞩目的道路,同时,万控作为行业标杆为中国电器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方晓燕强调,“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快速推进,我国电力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智能化、小型化的电气时代已经来临,中国工业电器行业将迎来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电器成套设备配套行业的万控集团,凭借营销、研发和制造的优势,更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方晓燕最后寄语万控,希望万控集团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发挥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扮演行业引领角色,为中国工业电器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王锋)

施耐德电气携手曹妃甸新区共同打造唐山湾生态城

本刊讯 近日,施耐德电气宣布与唐山市曹妃甸新区正式签约。通过政府企业合作平台的建设,唐山湾生态城将拥有中国首个智慧生态城市级能效管理平台,可对区域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和碳足迹进行有效管理,将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进行结合,并完美融合海量数据处理与能效管理。此项合作基于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三者之间的创新合作关系,将为推动国内生态城市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施耐德电气中国区副总裁、能源服务事业部张章表示:“施耐德电气拥有全球领先的能效管理理念和技术,在生态城建设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解决方案和实践心得。此次在唐山湾生态城合作项目中,我们首次运用了智慧生态城市级能效管理平台,创新地将技术、产品、服务与生态城的发展理念整合在一起,可为用户提供更高价值、快速部署、可靠的能源管理系统。另外,我们还将和唐山市曹妃甸新区联合创办能效管理创新中心,以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城的建设。特别要强调的是,此次合作开创了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共赢创新的合作模式,这将为国内生态城的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样本。”

唐山湾生态城作为“唐山南部副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按照国际化、现代化和生态型目标,将建设成京津冀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中心、高教科研及产业化基地和环渤海重要的滨海城市。其总体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位于曹妃甸新区东部,随着北京-天津-唐山的城际铁路建设,唐山湾生态城将融入与北京、天津、唐山30分钟城市圈内,形成方便迅捷、成本合理的交通体系。

西门子与上海电气建立中国风电战略联盟

本刊讯 西门子与上海电气宣布建立战略联盟,成立两家新的合资公司以专注于中国风电市场。12月8日,两家公司在上海签署了相关协议。该战略联盟的建立,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在即将成立的两家合资公司中,西门子占有49%的股份,中方合作伙伴上海电气占有51%的股份。其中一家合资公司将会面向中国市场和西门子全球供应网络,研发和生产风电设备。另一家合资公司将负责在中国地区的风电设备的销售、市场推广、项目管理、项目执行和服务。通过签订该协议,西门子进一步推进了其风电业务在主要市场的区域化,上海电气将进一步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目前,该协议正在等待反垄断机构的正式批准。

“通过与长期合作伙伴上海电气签订战略联盟协议,西门子在世界上最重要的风电市场实现了突破。两家合资公司的成立,使我们占据了最有利的位置,积极参与到飞速增长的中国风电市场中。”西门子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能源业务领域首席执行官苏思博士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领先的风电设备供应商之一。”近些年来,中国风电规模发展迅速,跃居世界第一。目前,中国已实现累计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超过40吉瓦(GW),从2009年到2010年,年装机容量增长率约为30%。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在利用陆上及海上风能(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领域,拥有巨大的潜力。到2020年,中国计划实现150吉瓦(GW)的风电总装机容量,这相当于整个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火力发电装机容量的总和。上海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建国指出:“通过与西门子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中国风机行业的制造能级,推动上海电气风电产业在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为上海电气跻身世界一流风机行业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为上海电气实施新能源战略创造了契机,中国风电市场正在进入整合期,与西门子合资将为上海电气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风电场风电规划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
重齿风电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