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访天津市红桥区实验小学校长刘冰
2011-08-16韩大勇校长
□本刊记者 韩大勇 ■校长 刘 冰
天津市红桥区实验小学始建于1960年,原名新村第四小学,1965年更名为红桥区二号路小学,1996年更名为红桥区实验小学。郭沫若先生曾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现任校长刘冰年轻干练,对“教育”的理解深入而独到,她曾在给教师的贺卡中这样写道:“教育不仅给予知识,更是梦想的制造者,教育充满艺术,充满智慧。教育的幸福,是一种师生共享的内心体验。如果校园里的每个人都拥有这种幸福满足的和谐心态,那么,这里必定是一个充满生气、其乐融融的校园。学校应该为师生的幸福而存在,我们都应用心打造一个能让师生心灵‘诗意地栖居’的乐园……”为了打造这个“诗意地栖居”的乐园,刘校长与学校全体教职工一起确立了“传承、发展、创新”的工作思路,将“主动发展奏响幸福成长乐章”作为学校的核心理念,确立了由基本理念识别系统、组织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学校环境文化四部分组成的完整的学校文化识别系统,着力营造“文化”飘溢的校园,同时,搭建平台,使专业化发展成为教师的主动追求。本刊记者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刘校长进行了采访。
□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生命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我理解这句话是说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应该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是学校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打造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校倡导“深化师德内涵,营造教师幸福发展的文化场,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了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重中之重,实行真情化、人本化管理,充分尊重教师价值,为其才智的发挥提供最广阔的发展平台。
□如何理解您刚才提到的“深化师德内涵,营造教师幸福发展的文化场”?
■我们在学校工作中,倡导教师主动提升道德素养,主动把握发展机遇,主动设计发展方向,主动规划发展进程,主动进行学习培训,主动走向自我完善。学校把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让每一个教师在学校幸福地工作、快乐地发展作为目标追求,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对智慧的教师而言,教育不仅是劳作,更是创造;对创造的教师而言,教育不仅是付出,更是幸福;对幸福的教师而言,教育不仅是瞬间,而是永远。我们的教师,就是幸福地走在这条永远充满希望与成功的教育之路上。
教师们在“博爱沫泽童心,责任铸就师魂”的教风引领下,赋予师爱更广的外延、更深的内涵。他们在理解的前提下循循善诱,在平等的前提下耐心引导,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心与心的沟通中,在面对面的交流中,用爱的智慧、爱的温暖、爱的言行感化学生、教育学生。
通过营造文化场,我们注重有效引领和促进教师发展的“文化场”,让教师在改进教育实践的同时,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焕发生命的活力,获得自身的专业发展。为此,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师德活动:征集教师誓言,激励为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教师幸福感点滴谈”让教师回眸工作,在日常的辛苦忙碌中,寻找幸福之点,感受平凡中的幸福,感受师德的真正内涵;最佳组风建设组、组风建设优秀组的评选,充分发挥组际教师群体智慧,创建和谐处、组;“实验园我拿什么奉献给你”的交流,让教师们以学校的发展而努力而自豪;《教师成长手册》记录教师的成长历程,增强了教师自我成长的激励性;教师的集体生日会在祝福声中留下珍贵记忆;每逢三八妇女节,欢乐的多彩活动为教师减压的同时也凝聚了人心;为教师制作的精美的“从教纪念册”使教师爱不释手,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永远珍藏;每年一度的师德报告会,展示教师工作的点点滴滴,折射出教师人格的伟大、师爱的崇高,示范引领,振奋人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想让教师更加专业,那你就应当引导他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使其体验专业成长幸福方面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
■我们主要是以研训一体为主要途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分层培养,搭设平台。学校除了长期开展师徒带教活动和针对新教师、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外,我们还确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三维空间”和“三环道路”。
□请您具体解释一下。
■“三维空间”主要包括菜单式选学空间、“磨课”空间和展示空间。先说菜单式选学空间。菜单式选学空间包括四项内容:从自己做教师的经历学习,想难忘之事,思经验与教训;剖析教学实践某一成功细节;学以致用设计教学模式;按照自身需求,自选专著学习。教师可根据个性发展需求进行单选或多选,有效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再说“磨课”空间。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学历、能力、态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很不平衡的,为此,学校开展了周期性“移植创新循环课”,执教顺序由骨干教师到中青年教师再到新教师依次进行,形成骨干教师引领、其他教师跟进的系列教学活动,因其多角度、多回合研究,被教师们称为“磨课”。在同课异构、同点异法、一题多解这招招式式创新设计的研磨中,教师的课例研究和教法研究,由“吸收、储存、再现”转向“探索、研究、创造”。所谓展示空间,是说我们通过开展“理论学习推介”活动,展示教师独有的学习心得;“一课一得”,展示教师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索心路历程;“课例分析”,展示教师在与同伴互动受到启发后,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和个性认识。
“三环道路”中的“三环”指教师基本功、课题研究和教学风格。“三环道路”主要是指:一是夯实“外环”——教师基本功。学校除了加强对教师分析教材、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简笔画等教学基本功的培训外,还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二是锤炼“中环”——课题研究。开展课题研究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经之路。学校通过“微型课题”研究,为教师搭设专业“提质增能”的平台,引导教师聚焦课堂教学,每年提炼出若干微型课题人人参与研究。三是提炼“内环”——教学风格。基于教师形成教学风格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学校在其专业培训上,坚持量体裁衣、适需而学;在其教学研究上,允许有独到见解,并提供可能的条件支持实验;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注重引领,扬长避短,让其优势与特长得到充分展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实践证明,学校实施的分层目标、“三维空间”和“三环道路”,为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创设了广阔的空间,搭建了良好的成长平台。
□校本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很好的载体,很多学校都在推广“教学即研究”的校本科研工作模式,鼓励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贵校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为了引导和帮助教师投身校本科研,我校以“三线互联”的方式,形成了自主探究的校本科研文化场,推动了新课改的深入发展。
第一条线是微型课题研究。我校本着“将大课题裂化成小课题,将小成果滚动成大效益”的校本科研原则,从教改的困惑与问题出发,从教师教学反思归纳出的共性问题出发,从学生对课堂和教师的建议出发,提炼拟定出若干微型课题,由教师申报立项,展开研究。“微型课题”之“微”就在于课题产生于课改实践和研究工作中的细微处,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知识点和能力点,可以具体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教师拿得起、钻得进、研得深。研究植根于课堂和学生,教师易于开展,研究周期短、见效快。虽然每个微型课题只涉及一个点,但若干个点串联起来就可成为大课题的主线,可以解决制约课改的大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第二条线是以学生需求为本的课题研究。教学中往往还存在着学生围绕教师的教而学的现象,为了满足学生的课堂需求,我们开展了“我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心语征集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收集学生的建议。学生提出了“我希望老师上课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游戏中学习英语我们会学得更好”……这些都成为了教师针对性极强的研究课题。“英语课中,游戏形式的成功引用法”、“学法引领——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方法探索”、“如何让教学语言幽默、适机而发”、“师生平等对话的效能与方法”等成为教师新的研究切入点。在课堂实践的尝试与反思中,教师认识到课堂上要给学生“留白”,让学生自主地将教师的思路方法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即: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填充;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解决;给一个机会——让学生自己感受成功。把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虽然,以学生需求为本的研究我们是刚刚起步探索,但“关注学生,关注差异,因学定教”已成为我们在满足学生需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研究的重点。
第三条线是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推广。我校采取了“研究源于课堂,成果显效于课堂”的工作策略,开展了课改的研究活动,引导教师人人参与交流,品尝研究乐趣,共享教育智慧。
课改几年来,我校的“教学即研究”校本科研模式不仅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有效地推动了课改的深入,而且产生了多角度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