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村庄水系统规划编制内容的探讨

2011-08-15王志斌钟少燕

山西建筑 2011年2期
关键词:水系河道村庄

王志斌 李 伟 钟少燕

村庄水系统规划有别于现行的城市(镇)小范围规划设计,不应简单套用城市(镇)理念,而应在充分调查现状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因地制宜,才能编制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工程规划。目前,我国农村洪涝灾害、饮水供应、水污染、消防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设计单位及相关部门应着重考虑水量预测、水源水质、排水体制、管网设备等问题的影响因素,根据相关原则、规范进行综合分析与探讨,有效指导村庄水系统工程规划建设,促进农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陈思思在《发达地区村庄建设规划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村庄建设规划的有机更新理念;构建了包括功能布局、水系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建筑系统、环境景观系统、生产设施系统和社会事业系统规划在内的八大子系统的规划框架[6]。

村庄水系统规划,其内涵包括了水系治理规划、河道保护规划、给水设施规划和排水设施规划四个方面的内容。村庄水系统规划作为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应从分析水系现状出发,结合村庄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整治水系、健全河网、改善水质、美化环境为重点,恢复、强化和扩展河道的防洪排涝、生态景观等综合功能,规划出一个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河网水系。

2 农村水系统现状问题

2.1 水系统情况复杂

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小于 40%。村民一般将地表水、打井开采的浅层地下水或雨水等作为用水主要来源。大部分村庄因涉及穿越道路、林地、农田、果园等多种复杂地势给供水管网敷设、施工、维护、检修等带来很大的困难与不便,不仅为日后村庄规划建设留下隐患,而且水量、水质及水压均难以得到保障。

2.2 饮水安全问题最突出

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建设部于 2005年5月组织开展了《村庄人居环境调查》,调查显示:40%的村庄没有自来水;75%的村庄在粪坑或厕所旁打井取水;90%的村庄使用传统旱厕;90%的村庄垃圾随意堆放;近 100%的村民都把脏水往房外泼[11]。调查结果比较清楚地反映了当前我国村庄存在的饮水安全隐患和因排水、生活垃圾而造成的环境安全隐患等。

2.3 排水系统不完善

排水、下水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是农村社区型基础设施的软肋,也是埋藏在农村居住环境中的最大的环境安全问题。此外,近年来农村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农村及乡镇工业区的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指导,且部分乡镇企业经营者素质低环保意识差,污染控制措施不得力或治污设备落后,乡镇企业、集约化养殖厂的污(废)水直接排入周边水体,造成河流、水塘等水环境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大隐患。

2.4 现有资料不全

规划源于问题,现有资料是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主要依据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村庄没有统一规划,而且建设时序混乱、速度滞后,很难找到较为详尽的现有资料,需要进行实地踏勘,与所在村各个部分协商,获取尽可能多的资料,为规划做好准备[9]。

3 村庄水系统规划编制内容

3.1 水系治理规划

1)搞活水系、健全河网。利用现有镇、村级主要河道的拓浚与延伸,与周边市级骨干河道相沟通;针对淤塞严重、河岸脏乱的农村主要河道,实行定期轮流疏浚,逐步消除河道的“肠埂阻”,恢复过水断面,使水流畅通,达到引水置换的目的。若当地水循环不流畅,或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水量较少,可考虑通过引水工程来适当改变水环境。

2)加强保护骨干水系。骨干水系是自然生态的生命脉络,因此,在水系规划建设过程中,不要轻易地对骨干水系调整和截弯取直,不要随意改变河流的流量与流态。加强水体循环,建立有活力、多样性的河流渠道,同时对天然河体加强保护。

3.2 河道保护规划

对河道的保护,重点是合理确定河道蓝线,即河道规划控制线,它是保护、建设和管理河道及保护河道水资源的重要依据之一。河道蓝线不仅要考虑河道防洪排涝、引水、航运和生态景观等功能,还要考虑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河道蓝线的编制要素包括河道的河口规划控制线、河道管理范围和河道安全运行以及河道配套工程的规划控制线,在河道立面上也应予以控制。

3.3 给水设施规划

给水设施分集中型和分散型供水设施,村域给水设施规划应重点考虑供水水源、区域供水和农村改水;输配水管网布置与道路规划相结合;同时考虑消防设施的配置。村庄规划中给水设施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用水量的估算、水源的选择和卫生防护、给水设施类型和选择、给水管网布置等。

1)水量估算。用水量应包括生活、消防、浇洒道路和绿化、管网漏水量和未预见水量。综合用水指标选取近期为 100升/(人◦d)~200升/(人◦d);远期为 150升/(人◦ d)~250升/(人◦ d)。水质应符合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2)水源选择。水源分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两类,村庄生活饮用水水源一般应优先选用地下水[4]。水源的选择还应密切结合村庄产业布局和远近期规划要求,考虑到取水、输水设施的设置方便以及卫生防护的要求,综合经济性来考虑。3)管网布置。输配水管网的布置,与道路规划相结合。给水干管最不利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可按 5m~10m计算,建筑物每加一层应增压 3m。4)消防给水。在水量保证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自然水体作为村庄消防用水,否则应结合村庄配水管网时建设公共消防栓,安排消防用水或设置消防水池,满足消防用水的要求。

3.4 排水设施规划

1)排水量预测。排水量应包括污水量、雨水量。污水量主要指生活污水量,其按生活用水量的 75%~90%计算。雨水量参考邻近城市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2)排水体制。对有条件的村庄,特别是距离市政污水、雨水管网较近,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接入就近的管网,可设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污水资源化处理设施、高效生态绿地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污水处理;没有条件的村庄可采用雨污合流制,利用道路排水边沟收集雨污水。

3)污水处理方式。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一般 5 km以内的村庄)可采用接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模式;其他村庄可根据村庄分布与地理条件,集中或相对集中收集处理污水;不便集中的应就地处理。

4)排水系统布置。布置排水管渠时,雨水应充分利用地面径流和沟渠排放;污水应通过管道或暗渠排放,雨水、污水管、渠应按重力流设计。

5)主要规划措施。规划应严格执行排放标准;严格水源地的保护;企业清洁生产,减少污染负荷;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展污水治理和污水资源化工作,完善村镇排水系统;严格控制农业污染,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实施改厕工程;实施总量控制,制定总量控制技术路线,确保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允许排放量。

4 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事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村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载体,属于《城乡规划法》明确要求编制规划的范围。村庄水系统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我国村庄情况复杂,村庄数量巨大且地域差异明显,农村水系统规划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理论,大多沿用城市规划的手法,简单“拷贝”城市规划内容,导致水系统规划在实践中的“失效”。因此,研究村庄水系统规划的编制内容及相关问题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1]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卫生部.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Z].2005.

[2] 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重庆市水利局,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论文集[C].2008.

[3]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北京科智成市政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系列丛书 新农村建设 给排水工程及节水[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4] 汪晓敏,汪庆玲.现代村镇规划与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5] 王惠丽.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 陈思思.发达地区村庄建设规划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7] 李 伟.村域规划编制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8] 张 超.苏南地区新农村水系规划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 许升超.新农村建设给排水系统规划[J].城乡建设,2009(8):113-116.

[10] 王慧斌.新农村建设给排水系统规划问题的探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6(4):36-39.

[11] 刘利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庄规划与实施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猜你喜欢

水系河道村庄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我的小村庄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村庄,你好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村庄在哪里
某河河道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