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大同市御东新区文瀛湖景观规划设计

2011-08-15郝蔚然

山西建筑 2011年26期
关键词:大同市湖区景观规划

郝蔚然

1990年7月31日,钱学森老先生给吴良镛院士的一封信中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于是一个关于中国未来城市建设的伟大构想被正式提出并见诸于文字。笔者认为,建设山水城市就是要让城市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显山露水;要让城市有足够的森林绿地、足够的江河湖面、足够的自然生态;要让城市富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宜居环境。在“山、水、城”和谐发展的规划理念的践行中,一些良好的滨水景观项目成为城市中最具特色和趣味的地带,它们为城市公共生活提供了舒适健康的开放空间。滨湖景观是近年来较具有代表性的滨水生态环境,特别在内陆城市中,湖泊面积在整体水域中占一定比重。滨湖游憩空间以围合性好、服务辐射面积大、视觉效果深远等优势成为城市新区建设中的焦点。笔者将以实际参与的大同市文瀛湖项目为例对滨湖景观规划设计做出研究探讨。

1 项目背景

1.1 区域位置

御东新区位于大同古城与御河东侧,是未来大同市的行政、文教、商业中心。基地总面积约400 hm2,环绕文瀛湖一周为12 km,南北侧为生态绿地,东北侧则为规划休闲度假区,疗养院和高档住宅小区。基地范围中的潜在人口数量在增长,但古城区既有的公园已老旧且小,未来当地居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会非常多;基地西侧的十里河湿地和东侧的御河生态公园偏重生态保育,因此御东新区的文瀛湖景观项目将为大同市创造健康平衡的城市公园系统做出重要贡献。

1.2 场地问题综合分析

文瀛湖是周边山岭半围合的洼地,也是地表汇流的中心,具有利用地表雨水径流的潜力。它是众多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系统的汇聚地,生态服务潜力巨大。此外,文瀛湖周边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具备生态系统保育与恢复、栖息地建设的潜质。但除了上述优势外,也有很多挑战和问题。首先,文瀛湖地区受周边地下水严重超采、上游补给水量减少、湖体渗漏加剧的影响,文瀛湖水面不断萎缩并一度干枯。大同市降水量远远低于蒸发量,仅靠雨水不足以补给广阔的水面,大风天气更会带来湖面风浪,加剧水面蒸发,这些都会对维持湖水水位造成一定压力;其次,库区周边的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直接导致物种单一,人工种植也导致它缺乏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与外界的连通性。整体地势平缓,湖底岸线不丰富导致生态功能不明显;第三,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逐步增大,湖区面积逐年萎缩,呈现出明显的被城市蚕食的过程。

2 景观概念

2.1 设计目标

文瀛湖旧称“文莺湖”,自北魏以来一直是大同豪门望族、文人墨客游渔抒怀的佳所。方案力图通过景观手段恢复历史上波澄一镜、滨簇千家、文浪粼粼、欧波上下的美景。空间结构上,要将大同古城和文瀛湖区有机联系起来,首先应将主要的城市轴线——连接老城和新区的兴云路延伸至湖畔,使城市的发展轴线最终融入到自然生态的湖景中,城市精神得以升华。其次,城市各主要道路轴线延伸至公园,便于将城市空间、人流、视线引入公园中,公园的湖光水色也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它提供给这个城市一个绿肺,也提供了这个城市水的灵魂。

2.2 设计策略分析

2.2.1 景观分区与景观特质

文瀛湖公园根据周边用地性质及其与湖岸的关系,将全园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即城市广场、时尚商业街、城市时尚公园、文化长廊、森林公园、城市休闲公园、社区公园。其中湖西岸靠近城市核心,功能上以活动为主,强调景观的参与性、人文性;湖东岸以静态为主,强调景观的生态性、观赏性。在功能不同的基础上,每个区块的景观特质不同:湖西岸景观体现的是城市性、人工化、时代感。其中在城市轴线位置上的城市广场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体现,邻近文化中心和会展中心的时尚花园更多体现的是多彩和时尚的生活气息;北侧的文化走廊以雕塑公园为主题,体现文化内涵。湖东岸的景区风貌趋向自然、休闲、野趣。

2.2.2 人流动线的设置

湖区有两类交通组织。首先,滨湖设置了环湖步道,总长大约12 km,将公园中主要景点串联起来,围湖一周便可尽赏公园的美景。每个入口和景点都可以便捷地与步道连接,把人们带到水边,观赏湖上悠游的水鸟及白鹭莺,充分享受到悠闲的气氛。环湖步道还可以满足电瓶车的使用或紧急车辆通行要求。其次,依照不同的景观分区设置了多种小步道,每个主题步道根据活动内容不同设定了特色各异的铺装,形成不同的主体与高潮,市民可根据时令不同和需求不同有选择性的挑选沙滩步道、观鸟步道、森林浴、赏花步道和休闲购物步道等。

3 环境策略分析

文瀛湖湖区规划充分利用周边生态系统带动整个御东区的生态架构建设,强化以湖体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生态廊道。同时,转变文瀛湖的功能,使之为周边提供更多的休闲观光、大气和微气候调节、水质改善与水源保障、生物栖息地等生态服务。盘活文瀛湖周边的生态资产就是提升环湖城区的生态价值,达到区域生态系统整合的效应。设计师将分层次分阶段的达到生态设计目标。

3.1 全局考虑生态系统恢复

规划强调保护现有的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重要的生态板块。通过城市森林、滨岸森林和森林岛的形式构建完整的林地格局。在沿浅水区以滨水湿地和湿地岛为主,构建滨岸带湿地走廊,完善整体生态系统,发挥生态功能,为基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保障。

3.2 着重进行水资源保障

目前,文瀛湖水库通过御河干渠春秋季弃水及雨季御河洪水向水库补水。近几年,蓄水量愈来愈少,如今湖水已干枯。通过跨流域调水、增加上游补水量、实施湖区防渗工程等措施,恢复文瀛湖水面。待御河干渠上游的孤山水库建成后,文瀛湖水库来水改由孤山水库补给,实现湖区水位稳定在1049 m~1050 m,确保湖体的生态功能。

3.3 加强保护生物资源

通过构建生物栖息地,提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形成稳定的生物群落。营造生境的多样性,包括完善栖息地、觅食区,进一步增加涉禽、鸣禽、游禽等鸟类。为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控制鸟类数量,可适当引入猛禽类。另外,为构建完整生态系统,适当增加鱼类、两栖类、哺乳动物的数量。水生生态系统中,应该在不同水层中投入不同种鱼占据不同生态位。

3.4 将地形改造和雨水收集结合起来

地形改造的原则为湖底高程基本不变,在湖体周边创建多样化的水岸,进一步丰富城市自然景观、构建亲水岸线。在地形改造的基础上,设计师利用湖区周边的绿地系统和道路边坡,汇集湖区周边不透水面的地表径流,净化和改善后引流至文瀛湖,补充湖水资源。

4 结语

笔者基本上完成了对大同市文瀛湖景观规划设计的解读。文瀛湖在地理位置上对内联系旧城,对外迎宾送客,是大同市承接内外的重要节点,湖与城市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城市滨水空间建设中的热点,滨湖休憩空间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城市形象,更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复兴创造了很好的契机。大同市文瀛湖项目是御东新城区开发的焦点,必须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条件,把沉淀历史文化和构建新兴人文生活良好的结合起来,使人、山、水、城相互依存,和谐发展。

[1] 李芸云.城市风景湖泊空间视觉景观规划研究——以宁波东钱湖水域空间视觉景观规划为例[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郑华敏.城市湖泊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以三水云东海湖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段 继.文瀛湖水库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89-92.

[4] 陈武昌,李喜军,李 焰.城市滨湖游憩空间设计探析[J].科协论坛,2010(3):29-31.

[5] 陈 静.山水型城市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探索与实践——以黄石市磁湖西岸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10):8-10.

猜你喜欢

大同市湖区景观规划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大同市小地老虎发生趋势预报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大同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首季“开门红”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大同市新荣区:掀起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大同市云州区峰峪湿地菊花节开幕
生活在湖区
湖区航道风速预警监测点布设研究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