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地区公路景观防护林管理养护技术*

2011-08-15叶庆翎

陕西林业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防护林乔木灌水

叶 伟 ,叶庆翎

(陕西省榆林市林木种苗站,陕西榆林 719000)

随着时代发展,公路建设速度逐年加快,通车里程不断增加。新形势下公路建设要求景观防护林建设与路面、路基建设相协调,以较快的速度形成"畅、洁、绿、美"的绿色通道。公路景观防护林是一个延绵数十甚至数百公里的线形工程,自然生态环境、立地条件差异很大,建设与管理有其特殊性,建设难度高于其他造林工程,日常养护管理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为保证公路景观防护林成活率、保存率及树木正常生长与开花结实,更好地体现绿化效果,多年来我们在不同类型区域完成公路景观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积极摸索总结出了适合地区特点,具有共性和实用价值的公路防护林养护管理技术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可供林业建设单位和公路管理部门借鉴。

1 灌水

灌水是景观林养护中最重要的工作,尤其在干旱缺水的陕北地区。栽后是否灌水是除苗木质量、栽植技术外,影响造林成活率高低的最直接的因素,也是整个养护管理中最主要的费用支出项目。为提高灌水效果,可采用保水剂、覆膜、滴灌系统等抗旱与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管理费用。

灌水次数依气候与土壤墒情而定,以保证树木正常生长为原则。每次浇水量以树穴内水深20 cm左右为宜,一般单株每穴灌水0.15~0.2 m3,如树穴较小可连续灌水2次。新栽苗适时灌水2次,这是决定苗木成活的最关键环节,要做到浇透浇足,浇后培土撒坑。第2次灌水后7~10 d灌第3次水,之后一般隔20~30 d浇水1次,如遇干旱天气,可缩短间隔期。进入8月份可减少浇水次数。栽植桧柏大苗或桧柏篱时,在高温干燥天气条件下,需对树冠进行适时喷水,降温防止枝叶干枯,影响观赏效果。

1.1 公路平台

是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段,这一区域大多栽植杨树、榆树、旱柳、樟子松、油松等乔木树种或适当配置花灌木,一般年份4~8月份应浇水5~6次,干旱沙地应浇水7~8次。4~5年生以上大树,根系已发育完全,可适当减少年浇水次数,直至不灌水。

1.2 边坡

坡度较大,土壤蓄水能力与水分条件差,所栽培树木前期需要及时浇水以保证其成活。针对北方公路边坡多栽植紫穗槐、柠条、沙棘、沙地柏等根系发达、抗旱性强树种的实际,造林栽植或播种的前两年,一般正常年分年浇水5~6次,主要集中在4~7月,生长第3年后可减少灌水次数,除特别干旱年份外,一般不再浇灌。该地段灌水应注意控制水量与流速,以使水分充分下渗。

1.3 公路中央分隔带

土层普遍深度为50~60 cm,下层为土工布,虽然土层具保水性,但通透性较差,因此浇水要本着少而勤的原则,除每年各浇1次封冻水和返青水外,生长季节要视土壤墒情浇水8~10次,8~9月份可适当减少浇水次数和灌水量。

2 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是公路景观防护林,特别是幼树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公路不同地段立地条件的差异,松土除草的次数、强度要因地制宜。为保持树体周围土壤水分,雨后或人工浇灌后应及时松土除草。除树穴周边及人工草坪外其他地段可保留野草,但应在拔除菊科、藜科等高大阔叶杂草的基础上,对保留的生长整齐的禾本科草进行强度修剪,留茬高20 cm左右,每20 d左右修剪1次,年修剪5~6次。修剪后的野生草地同样能给人以舒适美观的感觉,同人工草坪一样,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1 公路平台

面积较大,是杂草大量孳生的地方,尤其是树穴内水分条件好,杂草长势更旺,除草要及时干净,做到除早除了。树穴松土除草一般每年3~4次,5~7月各1次,入秋草籽即将成熟前1次。沙区公路除草一般应次数少和强度弱,以保护沙区特殊的公路景观。山前坡地公路除草应适时进行,彻底清除树体周围2~3m之内杂草,并及时掩埋或运出,防止火灾。

2.2 边坡

在灌木郁闭前除草,郁闭后不再人工除草。根据柠条、沙棘等树种特性,栽后2~3年内,年除草4~5次。因坡面陡、易造成土壤流失,除草应尽可能在幼苗期进行,对不稳定的土壤,除草后应及时踏实,避免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2.3 中央分隔带

目前多栽植花灌木或桧柏、侧柏等易整形、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清除杂草要及时,且年年进行。根据气候条件及管理水平每年除草应保持在6~7次,这样可基本遏制住生长季节带内杂草生长,给树木生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空间。

3 施肥

景观林栽植前,每树穴施入5~10 kg腐熟羊粪或其它农家肥作基肥,并与土壤充分混拌均匀,未经腐熟的农家肥不能直接与苗根接触。树木成活后,根据需要追施化肥,一般集中在中央隔离带、进出城镇路口两侧、互通立交桥及服务区。施肥量及次数因树龄、树木生长状况等而定,施肥时间为5~7月,追肥以尿素为主,一般每年施1~2次。追施化肥要与灌水相结合,有滴灌系统的地段可利用管道随水施入液态化肥,无特殊装置地段灌水后可在树冠投影位置穴施或环状沟施化肥。

4 修枝整形

为使公路景观防护林整齐、美观,生长旺盛、早开花结实、延长寿命,对所有成活的树木都要适时修枝整形,尤其在树木生长初期,以控制灌木高度促分枝,促进乔木形成通直主干和大树冠,保证绿篱造型。

4.1 乔木修剪

北方公路景观防护林乔木树种主要有樟子松 、油松 、云杉 、杨 、柳 、榆 、刺槐 、国槐等 。一般针叶乔木不需修剪,保持自然状态生长。阔叶乔木栽植成活后第2年进行修剪,时间在4月初,首先应剪去竞争枝、树干基部萌生枝及二杈枝,促使树干通直。栽后第3年修剪竞争枝,使枝下高为树高的1/2~2/3,之后一般不再修剪,但对新疆杨、刺槐等树干基部枝条萌生能力强的树种,应及时剪除萌蘖枝,以保持树势、稳定树干。

4.2 灌木修剪

栽植2~3年后,生长量明显增加时开始修剪整形。第1次修剪强度不宜过大,随着冠幅的增加,强度相应增加。一般每年修剪1次,在早春即3月下旬树液流动之前进行。对丁香、珍珠梅、水腊等生长量大的树种,在生长季节还可再修剪1~2次,时间安排在6~7月。须特别注意中央分隔带内树木的修剪,以免生长过高或枝条横向生长伸出护栏板,影响行车安全。修剪强度因树种和长势而定,均以促进生长、增加开花量、整形造景、扩大冠幅、增强景观效果为主要目的,耐修剪树种强度可适当加大,如玫瑰、丁香、红瑞木、沙棘等,不耐修剪树种强度不宜过大,应以修剪偏枝、老枝为主,如一些蔷薇品种。

连翘、榆叶梅等先花后叶树种,春季开花后压缩修剪老枝,适当疏剪弱枝,剪除病虫枝,促进萌发壮枝和次年开花。丁香、珍珠梅、玫瑰、沙棘、柠条等先叶后花树种,春季重剪老枝,促进下部不定芽萌生壮枝。中央分隔带内的花灌木保留高度一般为1.5~1.8m,侧枝距护栏板10~15 cm,顶端修成弧形,以期整齐美观,提高遮光防眩能力。

4.3 绿篱(绿墙)修剪

北方公路景观林绿篱(墙)树种主要有桧柏、侧柏、水蜡、榆树等,单株造型多为桧柏,这些树种栽植当年即可修剪。桧柏绿篱可根据苗木规格修剪,保留高度1.2~1.8 m,上端平顶,侧边整齐。单株桧柏修剪造型,要使树体圆滑、顶端呈半园形;3~5株丛植者按原定形状可修剪为球形。侧柏、水蜡、榆树等绿篱顶部修剪为平顶,边侧不修剪或修剪成垂直平面,修剪高度和强度因树体大小而定。

常绿树种早春修剪,在生长季节根据需要间隔40~50 d左右再修剪1~2次;阔叶树种在全部树叶开放、新枝生长一定长度后适时修剪,一般在5月中旬后,每年可修剪2次。

对由不同色彩树种、按一定图案组合栽植的造型,选择树种及苗木时要保持树种生长量和规格大小相对统一,以便同步修剪造型,尤其保证树体高度一致。勤修少剪,以控制高生长形成完善可观的多彩图案。

5 病虫害防治

由于特定环境条件和养护管理难度,公路景观林树木容易发生病虫害。常见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角斑病、黑斑病、腐烂病、金龟子、舞毒蛾、尺蠖、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天牛等。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经常性养护工作,要定期巡视和监测,搞好预测预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6 树木补植

营造公路景观防护林,乔木、灌木成活率均要求达到100%,因此补植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补植用苗与新造林一样,要求苗木根系发达、干形直、冠形好,侧枝密而均匀一致、土坨不散,无病虫害。起苗、运输过程中要做到无碰伤、无断头折枝、无损伤顶芽,对樟子松、油松、云杉等针叶乔木至为重要。

6.1 乔木补植

补植坑穴相比初植可适当缩小,规格为70 cm×70 cm×70 cm,苗木规格应比原栽苗木稍大。补植时间阔叶乔木为4月上旬和下旬,针叶乔木补植时间为12月中旬-翌年3月下旬。阔叶乔木补栽时要修剪除所有侧枝,主干去梢头,统一高度,针叶乔木必须带土坨。栽植后用支架从三个方面支撑,防止大风吹倒,阔叶树用油漆涂沫伤口,及时浇灌2次,并覆土压实缝隙。

6.2 灌木补植

植穴规格为50 cm×50 cm×50 cm,补植时间为4月~5月。挖穴时表层土和下层土分开堆放,植苗时先回填好土。定位扶正调整高度后填土,填少量土后轻轻提动苗木使根系舒展,做到没有悬空,填土一半时踩实,然后填平踏实。覆土厚度应高于地面3~10 cm。覆土后沿坑边作土埂,高、宽各20~25 cm,之后立即浇透水2次,10 d内浇第3次水,达到坑底无干土层。已浇水树穴要适时松土、填缝。

7 更新措施

生长过程中对一些初植密度较大的地段要间伐。当树木生长衰退或进入过熟龄后,需进行更新。乔木及花灌木更新时需要重新定植,柠条、沙棘、柽柳等灌木树种长势衰退后,可进行平茬复壮,不必重新栽植。

8 建立养护管理档案

现阶段公路景观林建设规划设计、实施方案一般比较完备,但进入养护期后往往没有建立完整、系统的技术档案,尤其是对树木生长状况、抚育管理措施、特殊气候条件下树木的表现等内容缺乏记载,遇到需要相关资料时只能凭一线人员回忆,以致数据不够准确、完整,科学性差。另外档案管理人员变动后可能会使前期养护措施方法等关键内容成为空白,无法保持连续性,影响管护和技术积累,因此,有必要选派懂专业、责任心强的人员为技术档案员,建立、记录和保管养护管理技术档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1)公路概况、沿线气候条件、立地条件类型;

(2)景观防护林规划设计、实施方案、建设年限、抚育管理技术规程;

(3)景观防护林营造时间、品种规划、栽植措施;

(4)景观防护林年度管理方案、年度养护管理措施、年度技术总结;

(5)不同地段不同树种成活率、保存率、年生长量调查记录;

(6)不同树种物候观测及适应性记录;

(7)补植更新情况汇总;

(8)年投资及资金使用情况;

(9)公路沿线景观防护林布局图。

[1] 冉秀琼,孟 梅,孟修建.浅谈高速公路的绿化养护管理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06,(1):48-52.

[2] 王生国.高速公路景观绿化与后期管护[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6):672-676.

[3] 刘丽波.浅谈高速公路的绿化养护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1):151.

[4] 窦智,张宇.关于公路养护绿化工程的探讨 [J].硅谷,2010,(4):94.

猜你喜欢

防护林乔木灌水
◆ 园林苗木
园林绿化中乔木栽植难点及养护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灌水秘笈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浅谈园林乔木的移植
兔兔主编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