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间质瘤4例报告

2011-08-15冷祯文吴文春凌华钢

实用临床医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胃体上腹甲磺酸

冷祯文,徐 醒,吴文春,张 刚,凌华钢,许 伟

(解放军第八六医院外科,安徽 当涂 24310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来源于胃肠道的间质细胞,近10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等技术的发展逐步被认识,欧美等国家报道其患病率为10~20/100万[1-2],国内近年来报道的病例有逐步增多的趋势。笔者对解放军第八六医院外科2009年4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4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女,38岁,因上腹胀痛不适6个月于2009年4月19日入本院。体格检查:腹平软,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胃镜检查:胃体小弯侧可见1个约2 cm表面光滑肿块。超声胃镜检查示:在胃体小弯侧见一约1.8 cm×2.1 cm半球状隆起,表面光滑,中央无溃疡形成,无黏膜桥形成,诊断为GIST。于2009年4月22日行胃近端切除术,切缘距肿瘤3 cm以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GIST,肿瘤直径<5 cm。免疫组化:CD117(),CD43()。术后随访18个月无复发。

例2,女,40岁,因上腹饱胀不适6年余,伴疼痛1个月,于2010年1月18日入本院。体格检查:腹平软、剑突下似可触及1个约5 cm质软包块,表面光滑、有压痛、无反跳痛,行钡餐检查示:胃大弯侧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胃间质瘤。胃镜检查示:胃体大弯隆起,中央见深性巨大溃疡,呈火山口样改变,诊断为胃体癌。CT检查示:上腹腔内见1个约5 cm软组织密度影,与胃壁紧贴,分界不清。于2010年4月22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手术中见肿瘤约5 cm×6 cm,边界清楚、无包膜、切面灰白色。病理检查示:胃梭形细胞间质瘤。免疫组化:CD117(),术后随访8个月无复发。

例3,女,51岁,因上腹胀痛不适3个月余,于2010年8月22日入本院。体格检查:腹平软,上腹轻压痛,未扪及包块。胃镜检查示:胃腔内未见肿块;超声胃镜检查示:在胃体前壁小弯侧见1个约3 cm半球状隆起,表面光滑,无溃疡等,诊断为GIST。上腹CT检查示:胃小弯壁增厚,占位可能。于2010年8月26日行胃体楔形切除术,切缘距肿瘤3 cm以上。术后病理检查示:GIST,肿瘤直径<5 cm;免疫组化:CD 117(),CD43()。术后随访4个月无复发。

例4,男,74岁,因剑突下刺痛不适 7个月余,于2010年9月15日入院,体格检查:腹平软,上腹有压痛,但未扪及包块。胃镜检查:胃底局限性隆起性质待定(约2 cm),超声胃镜检查提示在胃体见一约3 cm半球状隆起,表面光滑,诊断为GIST。上腹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9月22日行胃体楔形切除术,切缘距肿瘤3 cm以上,术后病理:GIST,肿瘤直径3 cm。免疫组化:CD117(),CD43()。随访3个月,无复发。

2 讨论

2.1 GIST的临床特点

GIST临床少见,发病率不足胃肿瘤的1%,20%~30%为恶性,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40岁以下少见,无性别差异[3],可发生于胃肠道及腹腔的任何地方,但绝大部分原发于胃肠道,胃肠道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胃底及胃体,其次为小肠。主要的症状有出血、黑便、腹部隐痛不适、腹部肿块等。

2.2 GIST的诊断

由于GIST缺乏典型的临床特点,手术前诊断较为困难。目前主要依赖胃肠镜,B超,CT及血管造影等检查,但术前确诊率低。本组无1例在术前确诊,原因就在于B超或CT检查只能显示腹部肿物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只是定位诊断,定性诊断诊断主要要依据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内镜检查可能可以发现胃黏膜下包块,还可以观察黏膜表面是否完整或有溃疡,但肿瘤常位于黏膜下,活检常不能取得肿瘤组织,术前亦难以确诊。内镜超声检查能较清晰区分胃肠道壁的各层结构,并对消化道黏膜下、黏膜外病变及周围结构进行观察,图像分辨率高,有利于判断肿瘤来源,对诊断GIST有较大的意义[3-4]。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诊断GIST的主要依据,CD117抗原是kit蛋白的抗原标志物,其特异性表达对GIST的诊断有特异性,也是与其他间叶肿瘤,如平滑肌肿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鉴别的重要指标[5]。

2.3 治疗

GIST治疗,以手术切除为先,综合治疗为佳,放、化疗现已不推荐,因GIST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无论肿瘤大小,只要条件允许,都应行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强调完整性和动作轻柔,GIST很少有淋巴结转移,一般不必行淋巴结切除或清扫,广泛切除并不能提高存活率。GIST一般要求切缘距肿瘤2 cm即可,只有少数肿瘤较大或侵袭性生长的要求切缘距肿瘤5 cm,因此GIST可以作楔形切除,只有靠近贲门或幽门才考虑行胃大部分切除或联合脏器切除,但仍要遵循整体切除原则[6]。本组4例患者在手术中均遵循了上述原则。据报道,分子靶向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在GIST治疗方面取得良好效果[7-9],该药物靶向作用于CD117,从而抑制间质瘤的代谢和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为治疗GIST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甲磺酸伊马替尼主要用于治疗成年人c-Kit(CD117)阳性的不可切除和(或)转移的恶性GIST患者。但本组病例目前尚无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经验。

2.4 预后

GIST经外科根治性手术后,不论其原发部位如何,约有半数患者会复发,其 5年生存率为32%~78%[9]。本组病例根据前述的手术原则,应属根治性手术,但由于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尚不能说明问题,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积累病例加以总结。

[1] 孙旭东,欧希龙.胃肠道间质瘤诊治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10):1488-1491.

[2] 龚勋,陈宗祜,项建斌,等.胃肠间质瘤诊断与治疗进展[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8(3):177-180.

[3] 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34-1435.

[4] 伍晓汀,夏霖.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分期[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8):572-574.

[5] 杜春燕,师英强.胃肠道间质瘤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2):158-162.

[6] 何裕隆.胃肠道间质瘤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8):629-630.

[7] 李慧艳,侯梅,张纪良,等.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根治术后肝转移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6):3225-3227.

[8] 王刚,张汝鹏,赵敬柱,等.132例胃肠道间质瘤治疗及预后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13(7):492-496

[9] 叶颖江,王杉.胃肠道间质瘤的预后[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8):591-593.

猜你喜欢

胃体上腹甲磺酸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和胃化湿汤治疗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像与藏医四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右上腹瘢痕粘连下左上腹两新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改进策略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
右胸上腹两切口中段食管癌根治术60例的分析
消化不良病人胃窦胃体内镜表现及病理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