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女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
2011-08-15胡会来胡婧超
胡会来,李 翔,胡婧超
(1.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处,河北 石家庄 050091;2.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团委,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据教育部统计,截止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达到92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9.1%。而在一些文科院校,女大学生的数量则远远超过了在校生的半数。有效加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业已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思考的重要问题。特别地,由于女大学生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各种因素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交互影响,使得在女大学生中逐渐形成了一部分特殊学生群体,这部分特殊学生群体的成长和成材的过程,直接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和谐校园建设。因此,高度重视对女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深入分析女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特点,探索女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教育工作的规律,从而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直是摆在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1 女大学生特殊群体分类
1.1 恋爱受挫类学生群体
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对爱情的渴望普遍存在于女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但由于生活阅历的缺乏和受恋爱中盲从心理的影响,有些女大学生看到别人出双入对、娱乐成趣,心生羡慕,不经慎重考虑就谈起了恋爱。有的女生认为只有恋人之间的相处才是幸福的,因而缩小了自己的生活空间、交友空间,甚至于因恋爱而荒废学业。在恋爱方面,对女生最大的心理打击莫过于失恋,少部分女生因为不能正视恋爱的挫折和无法排遣失恋的痛苦,出现消沉、悲观等情绪反应。还有部分女生在交友中迷失了方向,严重影响了正确思想道德观的形成。
1.2 沉溺于网络类学生群体
网络技术的兴起和普及,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它如同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许多女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聊天、交友、恋爱。沉溺于网吧,不仅干扰了女大学生的正常生活,而且影响了她们正常的学习。据调查,60%以上的逃课族、晚上迟归和不归的学生是上网引起的。网络痴迷群体往往表现为孤独、自闭、强迫甚至精神分裂症,这些女大学生不仅对自身心理造成伤害,还严重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由此可知这部分群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
1.3 性格孤僻类学生群体
与男生相比,女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况具有自身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她们的思想不像男生那么外露、直观,有什么想法常常隐藏在自己的内心,很少直接面对他人将问题全盘托出,表达方式也比较含蓄。个别性格内向、孤僻的女同学对外寻求亲人、老师、朋友帮助的主动性更差,遇到问题时往往独自承受、委曲求全,郁结于心。此外,部分女生常会纠结于小事,稍有不顺心的事便会闷闷不乐,有想不通的事情就会苦思冥想,更有甚者会做出极端的事情,给家庭带来巨大痛苦。
1.4 就业失落类学生群体
求职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是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遭遇的问题。不少用人单位招录女性员工,除了学历层次和专业背景的条件外,还提出年龄、身高、相貌、婚姻状况等诸多限制,造成了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择业不平等现象。面临这种现实问题,少数女大学生不是积极面对现实,打造自身的就业优势,而是后悔父母给了自己一副“女儿身”,在“知识无用论”的狭隘思想指导下,产生消极低落情绪,挫伤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2 女大学生特殊群体成因分析
从整体来看,女大学生特殊群体背后都隐藏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或者说,一些女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导致了她们生活、学习以及择业出现了一些困惑。这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
主观上讲,主要是与其正处于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有关。当前女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4岁之间,处于青春中期。这个时期是生理发育成熟、心理发展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同时又是心理发展与成长的困惑期。对于女大学生来说,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其身体发育快,但身心发展呈不平衡状况较为普遍,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心智能力无法控制生理成熟而衍生的冲动。因此,当人际关系紧张、失恋、生活遇到困难、学习成绩下降时,就会引起较大的情绪波动,表现出悲观、空虚等苦闷心理;当自我意识分化,“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发生矛盾冲突时,会产生一种内心痛苦和不安感;特别是面对当前多种文化、多种价值体系抉择的状况,面对激烈的竞争,情绪起伏变化大,往往会产生情绪消沉、低落、抑郁、缺乏自信等不良心理,甚至会在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误入歧途。[3]
客观上讲,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变革、科技进步正在转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这为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国家,有着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环境和土壤,“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传统观念仍然深深地沉积在一部分人的心中,歧视女性、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并没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彻底消除。这种观念虽然不再在社会语言和法律上表现出来,但它将会以不断变换的形式残存于人们的思想中。这些观念的存在,不利于高校针对女大学生群体开展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利于女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而当心理结构还相当稚嫩的女大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时,她们的理论知识和人生阅历还无法使她们找到正确的答案,出现心理失衡是很难避免的。加上高校改革带来的学费激增、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等等,无一不使女大学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压力,使她们承受了很大的精神负担。[4]
3 女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的工作途径和方法
3.1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全方位了解女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专职辅导员要深入班级,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切实掌握所带班级特殊群体学生的综合表现及产生特殊问题的真正原因,做到在了解中教育,在教育中了解。新生一入学,就应利用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法建立女大学生的原始心理健康档案,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她们中存在的或迫切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对筛查出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女生,给予重点指导。以后定期进行心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原始档案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
3.2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科学引导女大学生成长
不断完善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卫生保健机构,以多种形式为女大学生提供服务。组建不同规模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互助组织,根据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可建立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为基点的院、系与学生社团三级心理保健网络。这些专门机构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咨询的针对性,而且也有利于女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有计划地、系统地开展。通过个体心理治理、团体心理治疗及开展各种形式的训练,给来访女大学生提供心理保健知识,帮助他们摒弃不合理信念,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评价自己,建立自信心,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
3.3 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引导女大学生健康成长
组织相关专业老师,认真研究女大学生的青春期知识获取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青春期教育方案,普及青春期知识。让女大学生从思想上、知识储备上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理性对待性问题。加强性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对性冲动和不良性行为的自我克制能力,树立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
3.4 弘扬“四自”精神,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场所,也是塑造心灵和人格的摇篮。面对社会上复杂意识形态的影响、渗透和社会思想文化多样性及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形势。作为高校,要坚持教育育人、环境育人,注重加强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引导女大学生争做“四自”女性,“四自”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树立自尊意识,就是要正视自身的价值,保持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的尊严,不为金钱和权利所诱惑;增强自信,就是要克服自卑依赖心理,注意发挥自身优势,勇于表现和施展才能;培养自立能力,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发展的主动权,保持经济和精神上的独立,培养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倡导自强品格,就是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强化创新意识,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参与社会竞争,敢于应对各种挑战,塑造新世纪新女性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建功成才的崭新形象。
3.5 将女大学生就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打造立体就业新格局
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冲突往往使她们陷入就业难的局面。对于高校来说,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就业观念教育,把“就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帮助女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对女大学生在就业技巧、就业心态、形象礼仪、自身权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强化指导和培养,增强就业能力;二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逐步建立起“校企双赢、共同育人、专业与岗位对接”的合作模式;三是积极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大类专业通用性岗位的竞争力,将专业实习与就业紧密联系起来,以岗位实习带动就业,有效规避社会需求变化带来的就业风险,努力实现专业对口就业和毕业生整体性就业。
3.6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的育人管理队伍
辅导员主持班级工作,与学生有着最广泛、最直接的接触,在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实施心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心理疾患较多的女大学生,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通过谈心、聊天,体察她们微妙的心理变化,排除她们的心理积郁;多为她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把预防性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誉观。
对于高校来说,要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通过制定科学严格的选聘标准;明确辅导员的职责和工作规范制度;完善辅导员工作的检查、考核和激励制度;制定辅导员培训规划,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搭建辅导员提高学历和开展科研工作的平台;统筹规划辅导员的发展,通过为辅导员工作和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培养一支思想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具有健康人格、甘于奉献的辅导员队伍,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层次与水平。
3.7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加强对女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监管
充分调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辅导员助理制,实行党员和学生干部包班责任制,明确任务,细化职责,密切关注负责范围内的特殊群体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和化解问题。同时,积极构建学校与家庭的合力机制,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教育当中。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协助者。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了解、印证学生的真实情况,利于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有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和更好的开展,尤其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更需要有家长在身边的陪伴与监护,给学生心理上最大的关怀与安慰,防止或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8 强化性别教育,全力弥补“无性别”德育教育模式的不足
性别教育是基于性别差异基础上的教育模式,科学的性别教育对未来社会男女两性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应密切联系女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运用多学科知识,采取多种教育途径,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女大学生的自我性别意识,不断拓展女大学生的视野,填补高校德育教育“无性别”缺陷。使女大学生学会科学地站在性别视角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性别不平等现象,从理论深度认识社会性别形成和消除的历史必然性,将社会性别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动;提高女大学生的性别觉悟,促使其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提高女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调动她们作为内在的主体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
[1]朱梦聪,赵延昌.网络知识贫乏迷恋聊天交友——大学生上网亟待引导[N].中国教育报,2002-11-3(1).
[2]马于强.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57-58.
[3]张宝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134-135.
[4]吴金凤,黄宗青.高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3,(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