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之路
2011-08-15秦毅张庾
秦 毅 张 庾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6)
高职计算机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之路
秦 毅 张 庾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6)
探讨了高职计算机专业建设与IT领域的行业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试图通过对二者对接的意义、价值及现状的研究分析,探索二者对接的内容、模式和方法,构建职业院校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品牌建设方案,从而提升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企业文化
一、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和价值研究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IT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代表,在社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然而,这种需求的急速膨胀已经开始呈现出日渐饱和的趋势。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与IT领域相关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如何适时而变、与时俱进,培养出适合工作岗位需要、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在计算机专业品牌建设中应该吸收IT领域行业文化的成分,从先进企业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距离,按照“有效对话、实践合作、达成共赢”三步走战略规划,真正实现“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战略目标,从而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迅速适应行业的管理环境,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情况是劳动市场的供需错位和职业教育主体间的矛盾(即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差异),现以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进行分析。该专业作为我院重点建设的现代服务行业的专业群组之一,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两大方向。秉承我院的“精品、特色、优质”的办学理念,该专业建设一直坚持走内涵式的科学发展道路,按照“做强、求精、争高、创新”的总体目标,致力于创办“三有特色(即专业特色、教学特色、企业特色)”的精品专业建设。但在实践中,也曾因为专业定位、培养方向与课程设置的不明确和不适应,造成学生难就业的尴尬局面,这都是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观念、培养定位、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所造成的。
三、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方法研究
针对上述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加大力度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使校企文化的对接融合在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使培养出的人员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不对接问题。
在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中,要坚持“三个结合”和“三个注重”的研究原则。前者分别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后者则是要求注重研究资料的准、全、深、新;注重对比和实验研究;注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应用性与指导性。同时,针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下述所涉及的具体研究方案也应该有所侧重。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报刊、杂志、著作、网络等方式,选择国内外IT领域不同地区,针对校企合作中有关专业建设与工业文化对接的模式、理念、作法、经验教训等相关资料,从中探索规律,借鉴有益经验。
2.调查研究法。采取问卷调查、座谈、综合调研、访谈等形式。调查对象针对我院IT专业往(应)界毕业生和我院所在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家及员工,通过访谈和反馈,搜集这些人员关于校企合作、工业文化对接的相关视点,为构建职业技术导向的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3.比较研究法。研究时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即,与不同类型学校和其他高职院校关于计算机专业建设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归纳有关信息。
4.个案分析法。在IT领域内,对已在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中取得成功经验的高职示范院校进行实地考察,以其中1-2所具有代表性的职业院校为例就其先进的办学模式进行分析,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5.实验研究法。针对我院IT专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动漫设计制作两大方向,继续走校企合作之路,采取与企业合作、互动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同时就专业建设的不同方案可以选取行业中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展工业文化对接主题实验,如课程文化对接、专业文化对接、职业生涯指导文化对接、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对接等。
四、基于校企对接的计算机专业品牌建设的研究成果
目前,我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中立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动漫设计制作两大方向,在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上已略有成效。
2008年,借沈阳市“创文化名城、建动漫之都”的有利时机,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方向与沈阳动漫产业基地的骨干企业——沈阳博士兔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开展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动漫人才”的教学模式。在合作期间,由公司方面聘请韩国知名动漫学者到学院进行授课和学习指导,成立由业内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将公司预计投入的实际动漫项目作为学生专业课程的配套内容。学院方面则输送教师深入到行业中进行实景培训,并且参与公司的剧本编写和前期策划等工作。校方与企业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外产学合作基地,开展具有实质意义的合作项目,培训社会急需人才,形成校企双方“双赢”的良性循环合作局面。
2010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络技术方向与网络业界代表瑞杰公司合作,采用“在教学中体验项目、在项目中完成教学”的办学模式。这种校企文化对接的方案是由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进行网络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培训教师。由校方结合两者优势,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的课程教学形式。在课程的设计中,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标,专业课程以岗位实践训练为主,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形成有技术应用特点的理论课程体系,并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取得相关的专业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使其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按照职业技能的需要,注重课程之间所具有的连贯性和递进性,将其分为职业基础课程、职业素质训练、面向职业方向的职业技术课程、职业资格认证课程、项目工程实训课程。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校方无形中也宣传了公司文化理念,帮助合作方推广了设备,扩大了产品市场;同时,取得瑞杰金领资格认证的教师又可以为企业进行人员培训、从事技术研发等工作。
这两种不同方案的教学模式,均体现了校企合作的“对话、合作、共赢”的进程。通过此类模式的推广,可以使学生顺利迈过工业文化的门槛,使教师跨越教育与产业界间的鸿沟,使校企合作真正深入到文化层面之中,最大限度地推进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与设计任务、师生与市场、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紧密结合的四项进程,在校企之间实现了“共建实训基地、共享人员资源、共同调整课程设置、共同完善专业建设、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六个共同目标,带来校企双方的共赢共荣。
[1] 余祖光.把先进工业文化引进职业院校的校园[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3):1-5.
[2] 李劲东,冯继宣.对IT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解读[J].计算机教育,2010,(5):55-58.
2011-02-22
秦毅(1977-),女,硕士,抚顺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