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探析
2011-08-15张望新欧春芳
杨 莉,张望新,欧春芳,葛 萌
(1.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12;2.通信指挥学院《军事通信学术》杂志社,湖北 武汉430010)
信息化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探析
杨 莉1,张望新1,欧春芳2,葛 萌1
(1.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学报编辑部,湖北武汉430012;2.通信指挥学院《军事通信学术》杂志社,湖北 武汉430010)
信息化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承担着较之以往更多的信息加工处理工作。编辑具备信息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所编辑内容的学术质量和期刊的长远建设发展。要不断探索信息化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能力需求,切实提高编辑的信息应用能力、信息甄别能力和信息拓展能力。
信息化环境;学术期刊;编辑能力
信息化、知识化已经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触角无所不及,信息化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信息工作不再仅仅是编辑活动中一项单一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它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已经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始终。对各种信息的辨析、判断、选择、获取、利用、加工和传播,便构成了编辑工作的全部流程。编辑部是生产信息、传播信息的部门[1]。编辑工作者承担着对大量信息加工处理的工作,对其编辑能力的要求较之以往更为强调“信息”能力。学术期刊编辑的信息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所编辑内容的学术质量,以至于期刊的长远建设发展[2]。因此,必须不断探索信息化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能力需求,寻求全面提高编辑信息能力的方法途径。
一、信息化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编辑程序更为简捷,同时信息环境的安全需求增强 随着信息技术在编辑业务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编辑工作方式、编辑手段实现了重大的变革,达到一定程度的编辑无纸化的阶段。当前,许多学术期刊编辑在许多方面都体验着信息化的便捷:1.组稿约稿。当前,传统的写信通联的方式基本不再采用,编辑在电子邮件收发稿件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其他的如在线聊天、留言板、论坛发布等方式,并兼用电话联络与作者联系,减少了以前组稿约稿工作的繁琐程序。2.审稿定稿。学术期刊编辑部通常采用“三审一读”的审编程序,传统程序不仅所费时间多,而且还耗费大量纸张油墨。如果利用编审信息技术,便可以打破时空的距离,节约时间,提高效率。3.编辑校对。可运用电脑软件或在线程序辅助校对文字和字符,使编辑校对逐步走向自动化,从而减轻工作量。通过网络,可以对整个编辑实施全流程管理,从选题登记、审批、组稿、编校、发稿、付印、稿酬、文稿档案等均可在网络上对其进行实时、动态的管理,对已发稿件也可建立起详尽的分类、统计、查询数据[3]。
然而,尽管学术期刊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达到无纸化的程度,使编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也要看到编辑工作对于信息网络和信息载体的依赖程度越高,并不代表信息安全可靠性就越高。人为和外界因素都会影响期刊编辑信息环境的安全。人为因素主要有编辑自身对于信息安全的认知和处理技能的程度;外界因素有信息存储介质的安全隐患、电脑程序安全隐患、网络平台安全隐患,会导致信息丢失、被窃取或者无法进行信息处理。由于编辑工作流程简化、效率提高,都是建立在理想情况下,也就是确保信息安全可靠和处理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如果这个前提不满足,反而对期刊编辑工作带来更多的困扰和难题。
(二)信息搜集运用更加高效,同时稿件质量鉴别的难度加大 信息化环境对于作者或者编辑搜集信息十分有利,现在只需要找到专业的网络平台,就可以搜集到出人意料的海量信息。据统计,截至2008年,互联网上大约拥有600多个大型的联网图书馆、400多个联网的学术文献库、2000多种网上杂志、900多种新闻媒体的网络版、50多万个Web网页,总计100多万信息源供人们交流和共享,有400万学者在网上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开发研究。作者可以快速收集更多的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信息,找准选题方向,确定研究重点,撰写学术文章的时间大大缩短,质量得以提高。期刊编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掌握某一领域研究情况,不再苦于所涉猎的信息范围狭窄,以及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还可以建立作者库,对作者队伍进行网络化管理,以便随时掌握作者履历、研究成果、个人专长等情况,并由此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作者队伍[4]。
但是,信息化环境带来的不仅仅是有利的一面,还有另一面——由于搜集信息省时省力,出现了不少学术造假抄袭的情况,造成学术期刊专业水准的下滑;编辑面对海量信息,倘若不能迅速准确地判断识别,就会随波逐流,甚至成为虚假信息传播的帮凶。就学术期刊来说,“没有哪家愿意发表剽窃作品,主要是由于所登载论文的出版周期短、时效性强、来稿的作者和作品多,因此对剽窃现象的防备工作往往没有做到位”。并非期刊编辑不愿意做好防备工作,而是信息来源纷繁复杂,真假难辨[5]。
(三)期刊交流渠道增多,同时期刊创新发展的压力倍增 传统学术期刊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纸质平面媒体的无法共享性,致使信息的流通速度慢、传播范围窄,影响力小;而通过网络,以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数字化形式呈现的学术期刊信息,让读者能够超越时间、空间距离,对各种信息进行共享式阅读。学术期刊信息通过网络这种渠道,影响力和传播范围无形中放大了几十倍,甚至千百倍。学术期刊库、数字图书馆、学术期刊网站等多个网络信息平台,让读者可以与千百万人共同阅读、无数次下载,实现学术信息的开放式传播。编辑可以通过网络的电子公告或电子邮件接触更多的专家学者和专业科研人员,为某一选题物色到最佳作者。在网络通信中,还可快速直接双向传递、显示编者和作者在组写稿件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和细节,即使是相隔遥远,通过网络也可就稿件的修改、校对、定稿等事宜进行商讨。这样不仅能够广开稿源,同时对提高稿件质量也有很大帮助。
期刊交流渠道增多,读者、编者、作者的距离缩小,期刊之间学习互补,无疑是有利于促进学术期刊建设的。然而,有两种不良的趋势阻碍着期刊的长远发展:一是期刊同质化;二是期刊自我创新减退。学术期刊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在创刊阶段,适当地模仿、借鉴同类优秀期刊,可以缩短学术期刊适应市场的周期,节省成本,并为期刊发展提供必要的启示和参照;但是,长期的过度的同质化只会让刊物自身老化,逐步拉大与优秀期刊的距离,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被淘汰。“同质化在认可一种成熟模式的同时,也阻碍了新模式的创新步伐。”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有些学术期刊竞争意识不强,往往止步于模仿、借鉴,无意于另辟蹊径,自成一家。还有些期刊急于在竞争的洪流中彰显出来,因此在形式上改头换面,标新立异,但这样只能一时吸引读者眼球,没能在学术创新上有所突破,难以体现其学术价值,无益于期刊的长远发展[6]。
二、信息化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应培养全面的信息能力
(一)应着力培养学术期刊编辑的信息应用能力 信息化环境下,传统的学术编辑和出版被新技术完全改变。无论是选题策划、组稿、审校稿,还是资料的查询和作者的投稿,都可以在网络和电脑上一站式完成。信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环境下学术期刊编辑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信息应用能力不仅仅限于信息处理的范围,而是包括两个层面——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它是创建安全高效的信息化编辑环境的重要保证。对于学术编辑来说,新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通过网络数据库进行信息检索采集;通过信息编排技术对图片、表格、版式的处理与设计;通过强大的网络功能优势进行各类信息储存和传递等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编辑对于网络平台运行、编辑程序运用以及各类信息处理中所产生的安全问题或安全隐患,应具有防范意识和能力以及采取应急措施的能力。
信息应用能力和编辑业务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学术期刊编辑能够在信息化环境下游刃有余的工作,掌握计算机技术是一个重要基础,纯熟的编辑业务技能也是一个重要条件。具备编辑学科的知识和能力,首先要研究编辑工作自身的客观规律,了解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而精通各种编辑业务。如果对编辑流程还不熟悉,或者对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能熟练掌握,即使有很强的操作技能,也会在信息编辑过程中出现差错,无法完成高质量的编辑任务。唯有将两者同时具备,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信息应用能力,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成为信息化环境下复合型编辑人才[7]。
(二)应着力培养学术期刊编辑的信息甄别能力 信息化环境下,种种学术思潮和流派纷然杂呈,种种新学科和跨学科的理论竞相出笼,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此时更需要一双慧眼,看清理论的本质,解析信息的真相。可以说,新的编辑时代已经到来,学术期刊编辑要凭借时代所赋予的强烈的信息意识和责任感,努力提升信息甄别能力。学术期刊编信息甄别能力的内容表述上可以涵盖信息洞察理解力和信息鉴别辨识力。信息洞察理解力,主要体现在编辑对纷纭来稿的筛选加工中,对作者的个性思维能否准确把握,对文章所涉及的知识能否有深入的理解,这是编辑智慧、能力、眼光的综合体现。信息鉴别辨识力,主要体现在编辑对文章所体现出的新现象、新理论、新探索、新结论能否取得认同,进而将其深化并升华,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编辑知识面和思维能力等全方位的考验[8]。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编辑对稿件的解读实际上是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当作者富有创新意识的学术思想真正被具有自觉的学术意识和相应学者素养的编辑解读、欣赏时,作者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与编者的创造性劳动产生和谐与共鸣。只有当编辑解读了来稿的学术内涵,掂量出了文章的份量,编辑的解读能力才由此升华为鉴赏能力,也只有到这个阶段,文章的学术价值才能通过期刊的中介作用变为显性的信息资源为社会所共享。不同水平、能力的编辑对同一信息的价值会得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甚至截然不同的结论。一位具有浑厚知识底蕴或在某一学科领域有丰厚学养的编辑,往往具有较为准确的鉴别力和评价标准,从而能在大量的稿件中发现精华[9]。因此,编辑只有具有相当的学术判断能力,才能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和学术鉴定;只有依靠自己的学术修养,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稿件中该学术问题目前的研究现状,是否为研究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才能准确判断其价值,进而决定取舍。专业学术期刊编辑一般都是学某个专业出身的,对自己的专业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应着力培养学术期刊编辑的信息拓展能力[10]
优秀的学术期刊编辑不能仅停留在对信息选择、整理的低级层面上,而应追求能对信息进行优化、再生、增值的高级目标,由传播信息上升为生产智慧。早在上世纪美国《独立周刊》(Independent)在一篇社论中就曾指出,“杂志从有生以来便代表一种智慧活动。”并将“智慧活动”诠释为:1.顺应时代发展适时地阐述真理;2.传播健康的知识并提高其效率;3.普及科学知识并推动其应用;4.引导读者大众从徘徊、迷茫中看到前进的方向。最后简要地将期刊的功能概括为给读者以“灵感”、“知识”与“兴趣”。而要达到这一层次要求,编辑的信息拓展能力是一个关键。信息拓展能力是在信息甄别能力基础之上的对编辑信息能力的高层次要求,也体现了编辑的创造性劳动。编辑要有效地开发利用所获取的信息,首先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就是信息甄别的过程。如果说,信息甄别是删除无效信息、冗余信息,保留有效信息,最大化地提高信息的纯度,从信息中整理出显知识;那么信息拓展是在信息甄别的基础上,开掘出潜知识,而后使信息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增值,从而充分体现出信息效能,产生更大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因而,可以对信息拓展能力的解读为“发掘”、“优化”和“增值”。编辑对信息的发掘、优化、增值能力、实质上即是对信息拓展的创新能力的体现,它是信息能力的一种高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对信息处理,获取更为本质的信息,也就是规律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生出新的有效信息。
不难看出,编辑的信息拓展能力与学术创新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学术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汲取知识、运用知识并产生新知识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在审阅稿件时具有“大浪淘金”、“高屋建瓶”的远见卓识。作为学术期刊编辑,仅仅成为“杂家”还远远不够,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学术能力,努力达到既“精”又“专”,了解本学科发展历史与现状、解决了哪些方面问题、还存在什么样的质疑与焦点问题,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并有自己的认识与观点,能做到立文建言。在学术研究上,不仅讲究科学性,更要追求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期刊编辑要坚持在一定学术水准的基础上,不满足于现状,在对过去和现在编辑经验总结和对创新点的保持敏感的前提下,以创新的意识进行对作者所表达信息内容的审读和优化,准确把握读者的新需求,才能达到编辑信息拓展能力的突破和提升。
[1]张觉明.现代杂志编辑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7.
[2]唐基苏.学术期刊编辑职业素养三论[J].桂海论丛,2005,(2).
[3]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6.
[4]钱文霖.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67.
[5]吴学军.编辑素质是期刊质量的核心[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6]张积玉.编辑学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李德华.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J].编辑学报,2004,(4).
[8]孙景峰.学报编辑工程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5.
[9]朱坤泉,陈兴昌.编辑职业的三种境界[J].中国编辑,2004,(3).
[10]胡传焯.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355.
G23
A
1003-8078(2011)03-0202-03
2011-06-22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1.03.74
杨 莉,女,湖北襄樊人,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军事理论以及编辑理论的研究。
(张所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