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文化建设中的职工参与意识

2011-08-15□文/赵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19期
关键词:公路职工活动

□文/赵 芳

公路文化建设是指公路行业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体现公路行业价值理念的各种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是公路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是行业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也是加快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加强公路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现阶段,加强公路文化建设能把职工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凝聚在一体,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促进公路行业目标的实现;能培育和树立职工的共同理想,激励广大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公路发展得快,公路文化发展必然也快;公路文化的繁荣,又促进了公路的强劲发展,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向我们提出必然的要求。在目前开展的公路文化建设活动中,各兄弟单位都尝试着做了各种形式的有益探索,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公路文化现象。本文就如何在公路文化建设中提高职工的参与意识,作一浅显探讨。

一、构建和谐平等的职工关系,营造良好的公路文化建设氛围

当下公路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应该是以弘扬“铺路石”精神为核心,按照交通部提出的“三个服务”要求,牢固树立“公路的发展为了人民,公路的发展依靠人民,公路的发展的成果要与人民共享”思想,在劳动和生产中体现“服务、责任、价值”。其目的是通过实施公路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公路建设环境,构建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构建充满活力的职工队伍,构建安定团结的工作局面。但无论是基本理念还是目的,都需要人的参与才能完成,因而“以人为本”,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和探索公路文化建设的内涵,是提高职工参与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只有对某一件事情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参与,而不觉得是一种负担。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明确系统内的全体职工是建设活动的主体,作为单位文化建设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只是引路人,是活动的参与者之一。在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中必须树立民主、公正、相互尊重的观念,活动的方式也应该由强制灌输式向互动参与式转换。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要认真倾听每一位职工的声音,感受职工在公路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真正构建起民主、平等、互动的干群关系,做到全员互动、全员参与,使职工乐于接受建设活动,从而收到良好的公路文化建设成果。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创建形式,培养职工积极的参与意识

公路文化涉及公路的建设、养护、经营、计划、职工心理、精神、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方面,是作为一种管理理论被引入到公路行业的。正是由于公路文化建设涉及的范围较广,在建设活动中才更应该注重创新运用灵活多样的创建形式,创造条件让广大职工全员参与文化内涵的探索。一是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方法,在尊重职工、信任职工的前提下,关注个体,创造出能够引导职工主动参与、开放式的创建环境,充分调动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征求职工好的建议和意见,让职工参与单位重大问题的决策。对于职工提出的一些“不合时宜”的想法,也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极大的耐心包容其不足,给予适当的点拨、鼓励和纠偏;二是可以运用讨论式方法。当公路文化建设中的某项内容与职工的工作学习联系比较紧密,职工对这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和见解时,可以就此开展深入的讨论,然后由相关组织部门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最终形成决议。如目前各地开展的建设文明样板路活动、“好路杯”竞赛、创建“青年文明号”及“文明单位”等活动,这是构筑公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我们树立起了一批又一批公路行业先进单位,展示了我们的行业精神。而职工队伍中培养和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十佳收费员、先进工作者等先进模范人物,更是我们的骄傲和榜样,他们代表了公路的行业形象,是加强公路行业精神文化建设的楷模,完全可以想象,没有广大职工的热情参与和集思广益,想顺利开展好这些活动是不太可能的;三是通过撰写学习笔记、学习论文的形式引导职工将理论与创建实践有机结合。通过撰写学习笔记、学习论文,引导职工关注公路文化建设,加深对公路文化建设内涵的理解。

三、创造丰富优质的内外环境,引导职工领悟抽象的建设内容

公路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单位的面貌有所改观,使单位的形象有所提升,使职工的思想得到升华,要让文化建设的成果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做到看得见、学得着、带得走。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从创造丰富优质的内外“软、硬”环境入手:硬环境指的是我们工作学习环境中必备的硬件,在这方面可邀请具备专业知识的设计公司参与协助,通过对单位的形象标识、进出外观、门厅的接待台及背景板、办公室内环境、办公院区与休闲庭院的平面规划、办公名片、信封信纸、纸杯、意见箱等等的统一规划包装,为职工提供环境幽雅、舒朗明快的环境,使职工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工作。软环境指制度建设和人文建设,首先应做到切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开展工作,让职工学会创造,鼓励职工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体验创造成功的喜悦和幸福;其次建立激励机制,深化人事、劳动、分配等制度的改革,把着眼点放在增强职工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上,充分调动职工工作和生产积极性,并不断改善职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三是不断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注重职工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和需要,开展知识竞赛、歌舞、摄影、绘画、书法、体育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振奋职工精神,陶冶职工情操,丰富职工的生活,让广大职工都能感受到良好公路文化氛围的影响。

当然,为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参与意识,保证职工的参与率,在公路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中,还可以尝试做好四个方面的结合:一是做到“说服教育”与“活动体验”相结合。同对待其他新生事物一样,职工对公路文化建设的活动开展总会有一个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认知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公路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们首先做到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宣讲,进行必要的“说服教育”,让职工充分了解活动建设的意义,使员工对行业及自身所担负的使命、责任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到建设活动中;二是做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正如人的指头有长短,单位每个职工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也有高低,职工参与的热情也有高低。素质相对高的职工基本上一点就透,参与的热情也较高,自律性相对较强。而对于个别素质相对偏低,参与热情较低的职工,除了单独指导外,还需要用制度来规范约束,也就是“他律”,直至最后内化为员工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动;三是做到“高起点”与“低起点”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计划,做不同的阶段要求,力求达到共同参与,共同提高;四是做到“时段性”与“渗透性”相结合。公路文化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目前基本上都处于探索阶段,为保证此活动能够得以长期有效地开展,使公路文化建设真正发挥出提升行业形象的作用,有必要制定近期-中期-远期的不同规划和创建要求,使这一项工作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总之,公路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体公路人的广泛参与和持之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更是一个关键工程。因为公路文化建设水平的优劣,将直接关系着公路行业的和谐、效率和发展前景。只要我们从行业战略管理的高度,从行业改革发展稳定的角度,重视公路文化建设,抓好公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建设,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实现公路又快又好的发展愿景。

猜你喜欢

公路职工活动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