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新品种采穗圃建设技术研究
2011-08-15武贵义
武贵义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 山西 大同 037006)
1 试验目的及意义
杨树新品种采穗圃建设旨在为杨树新品种的快速扩繁和推广应用准备充足的扩繁材料,同时,对部分难生根的杨树新品种通过多种新技术的应用攻克品种无性系化过程中的快速繁育技术难关,形成这批杨树新品种成熟的快繁技术体系。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林业科技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科技中心)在20世纪90年代以选育适宜中国北方地区栽培的抗逆性强、生长快、材质优良的杨树新品种为杂交育种目的,通过大量的杨树种间、派内和派间的杂交组合,在山西北部营造134 hm2品种比较林的基础上,经过12 a~15 a的连年调查、测试、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选育出18个新优品种。这批新品种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009年,科技中心以采自品种比较林4龄树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运用炮捻嫁接方法解决了白杨派新品种的复壮和快繁技术难关。用炮捻嫁接方法解决了黑杨派新品种的复壮难关,为杨树新品种采穗圃建设贮备了扩繁所需的优质种条。2010年科技中心对12个白杨派新品种和6个黑杨派新品种进行了扩繁,建立采穗圃0.70hm2,为杨树新品种采穗圃建设技术研究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实际操作经验。
2 关键技术
2.1 解决白杨派新品种难生根的繁殖技术
选择合适的砧木,运用炮捻法、芽接法等嫁接方法实现白杨派新品种的快繁扩繁。
2.2 多圃配套技术
为缩短采穗圃建设周期,同时进行了新品种材料的幼化复壮、砧木圃建设和采穗圃建设。
2.3 精细管理
采穗圃的建设必须实现精细管理,在圃地、水、肥、病、虫等方面加强管理,保证种条的健壮生长。
2.4 技术路线
杨树新品种选择——大树一年生枝条——幼化、复壮——砧木圃——采穗圃——技术体系化。
3 建圃方法
3.1 杨树新品种的选择
建圃的杨树新品种来自科技中心的杂交选育,经过超级苗选择、苗期选择、品种对比、抗性试验、区域化栽培试验,最终确定18个新品种。这批新品种都具有强抗逆性、速生性和材质优良性。白杨派新品种12个,杂交组合是派内杂交;黑杨派新品种6个,杂交组合是派内杂交。
3.2 幼化材料选择
白杨派新品种的幼化材料取自4龄大树树干中部的一年生壮条,来源于种科中心2006年建立的品种比较林;黑杨派新品种的幼化材料取自12龄大树下部机械损伤后的当年生萌条,来源于科技中心1997年建立的品种比较林。
3.3 幼化与复壮
3.3.1 白杨派新品种
幼化与复壮通过炮捻嫁接方法完成。
主要技术流程是:在4月上旬,将群众杨2根1杆枝条剪切为15 cm长的插穗,将白杨派新品种枝条剪切为10 cm~12 cm长的接穗,在插穗上切口采用炮捻接法嫁接接穗,嫁接后挖坑沙藏促进愈伤组织形成。在4月下旬以0.20 m×1.0 m的株行距扦插插穗,嫁接部位低于地表保湿,扦插后用细碎土屑覆盖嫁接部位并浇水,接穗萌条高度20 cm时进行第一次封垄,接穗萌条高度50 cm时进行第二次封垄,接穗萌条高度100 cm时进行第三次封垄,封垄目的是促进接穗生根,封垄时可以结合施肥和浇水。
技术关键点:炮捻嫁接后直至第三次封垄,所有工序操作过程中不要碰触嫁接部位。
在精细管理的条件下,幼化和复壮的萌条当年高度可达3.0 m,地径1.80 cm。
3.3.2 黑杨派新品种
幼化与复壮通过扦插和炮捻嫁接方法同步完成。由于幼化和复壮材料较少,为最大限度利用材料,采用两种方法。幼化和复壮材料直径6 mm以上采用扦插法复壮,幼化和复壮材料直径0.30 cm~0.60 cm采用炮捻嫁接方法。
3.4 建立砧木圃
砧木树种选择易生根且与白杨派新品种嫁接亲合力较强的群众杨,将群众杨的2根1杆壮条剪切成18 cm~20 cm的插穗,在4月下旬扦插育苗,株行距40 cm×60 cm。扦插后加强水肥管理,为建立采穗圃提供优质砧木材料。
3.5 建立采穗圃
3.5.1 白杨派新品种
1)采用炮捻嫁接方法完成
嫁接方法与管理内容同复壮相同,在4月下旬进行,株行距设置为0.40 m×0.80 m。
第一年定杆1根,第二年春季平茬,培育萌条2根~3根。
2)采用芽接方法完成
嫁接时间在8月上旬,在群众杨砧木圃的一年生枝条上进行。嫁接部位选择距地面10 cm处,采用丁字形芽接法,以塑料薄膜捆绑和密封。
技术关键点:嫁接时形成层对接紧密,嫁接后密切观察嫁接部位的愈合情况和营养回流情况,嫁接后12 d~20 d松绑,避免营养积累促使接芽萌动,导致嫁接失败。嫁接后第二年春季活芽萌发后定杆1根,第三年从嫁接部位以上平茬,培育萌条2根~3根。
3.5.2 黑杨派新品种
采用扦插法完成。当年定杆1根,第二年平茬后培育萌条2根~3根。
4 圃地管理
4.1 整地、耕地、作畦
要求土地平整,耕地深度25 cm,土地无板结、无硬块,土粒均匀。
炮捻嫁接法建采穗圃时畦宽0.80 m、长10 m;采用扦插、芽接建采穗圃时畦宽2.0 m、长10 m。
4.2 施肥
由于杨树新品种采穗圃对土壤肥力要求很高,圃地施肥量较常规杨树育苗大。应每667 m(21亩)施用5 m3有机肥为底肥,每年结合苗木生长情况和浇水工序施无机肥3次~4次,针对土壤缺素情况及时增施微量元素或进行叶面施肥。
4.3 抹芽
结合杨树新品种的生长情况,及时去除侧芽萌条,坚持抹早抹小,避免抹迟引起皮部破损。一年抹芽4次~6次。
4.4 浇水
浇水结合土壤含水量、天气状况、苗木生长情况进行,以保障扦插成活率、苗木生长量和木质化程度。项目实施地土壤为轻沙壤,保水性差,每年需浇水10次~12次。
4.5 病虫害防治
杨树新品种苗木虫害危害主要是杨树蛀干害虫和食叶害虫。白杨透翅蛾是杨树的重要蛀干害虫,寄主范围很广,青杨派、黑杨派、白杨派的杨树都易受到危害。建议利用性引诱剂捕杀,同朔地区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进行,每10 d换1次诱芯,也可以辅以毒签法控制此类蛀干害虫,防治效果良好。食叶害虫主要是金龟子和叶甲,危害新梢顶芽和新叶,防治方法是在出苗后及时进行药物防治。
病害主要是锈病,染病较轻微,以石硫合剂或抗菌素防治。冬季落叶后清理落叶,有一定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