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信仰缺失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2011-08-15蔡小婷
蔡小婷
(华南农业大学思政部,广东广州510642)
从大学生信仰缺失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蔡小婷
(华南农业大学思政部,广东广州510642)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就业压力和思政课教学的乏力,大学生信仰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思政课教学应突破传统模式,转变教育观念,倡导新型教育方式,从而化解大学生信仰缺失,重塑大学生信仰价值体系。
大学生;信仰缺失;思政课教学
信仰,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灵魂的支柱。可今天的大学生却逐渐迷失了信仰,茫然不知自己的人生价值何在,不知自己的灵魂在何处寄托?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他们的精神面貌关乎祖国未来,他们的精神世界正处于构建的重要时期。而大学生信仰缺失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的教育体制迫切需要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更是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状分析
当代许多大学生对信仰表现出一种莫名的冷漠,不承认或反对大学生应该有信仰。中科院哲学研究所组织的《转型期社会伦理与道德》的大型社会调查中显示,回答“没有信仰”的占36.09%,“有信仰”的仅占28.10%。还有许多学者在各自所在的不同地区的高校也做了大量的实证调研,反映出对信仰冷漠的学生都占25%以上。[1]
大学生信仰缺失的现状调查令人心寒,而大学一些现象则不由令人深思。
(一)入党的高积极性与入党动机的不纯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也经历着改革的剧痛。他们对党的历史不了解,对党的感情不深。然而,有种现象却颇具讽刺性,也颇引起高校老师的重视。一方面,大学生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积极性很高;另一方面,申请加入共产党的动机明显不纯。据陈丽杰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为毕业时找个好单位创造条件的占48.3%,有共产主义信念的只占31.2%,希望得到领导重视的占10.4%,随大流的占10.1%。[2]此外,由于一些党员干部的腐败行为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而大学生缺乏引导,把某些党员干部的行为看作是普遍现象,对腐败的厌恶,并随之引发对党的政策的不满,对社会主义的怀疑,进而影响了其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二)校园文化的多姿多彩与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空虚
大学的校园生活与中学校园生活明显不同,老师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图书馆里浩瀚的书籍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而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义工组织、文艺会演等,更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因此,大学本是个人价值得到提升的最佳空间,也是大学生增长才识、见解,努力提升自身素养的绝佳阶段。而这样的“最佳空间”和“绝佳阶段”却演变为部分学生自由玩乐的“堕落空间”。旷课逃学者有之,沉迷于网络者有之,沉溺于爱河者有之,奔忙于商业活动者有之,无所事事混日子者有之……而最近,一种“偷菜”的网络游戏凶狠盛行,大学生更是乐此不疲。与此同时,爱情的纯洁性与神圣性在“象牙塔”内更是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毕婚族”和“急嫁族”在女大学生中异军突起。“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个好老公,可以少奋斗20年”之类的思想在女大学生中也颇有市场。
校园文化的多姿多彩与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空虚形成鲜明的反差。大学生信仰的缺失、价值观的模糊,使得大学生在精神生活上迷茫无助,而因多重压力最终走向不归路者已呈上升趋势。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信仰缺失已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影响到大学精神的弘扬。
二、大学生信仰缺失的根源
(一)现代市场经济的“逐利”趋向侵蚀校园文化
改革开放30年来,现代市场经济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和发展。与此同时,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体系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迅速瓦解。以往,社会认为个人价值应该建立在为人民服务、为大众牺牲的精神上;当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资本主义价值观冲击原有价值体系时,社会认可的个人价值又转而与财富及社会地位捆绑在一起。[3]个人价值既然与财富、社会地位紧密相联,一旦财富、社会地位迅速瓦解,个人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人生价值也仅至于此。而这种社会风气、这种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也同样影响着尚未入社的大学生。
一方面,出生和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获取信息更为便捷,而网络上关于成功人士迅速致富的经验遍地皆是。成功人士或中产阶级的生活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所羡慕、并为之作为奋斗目标的。而事实上,当将中产阶级的生活定为奋斗目标时,某一层面上也承接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父母亲人的价值观念也影响着大学生。如父母常在耳边念叨:“**多有出息,毕业到外企工作,月薪几万。”、“**刚毕业一年就可以买房买车。”
大学生受这些言语的影响,自然就会把个人价值同财富、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读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挣更多的钱”的思想自然逐渐深入头脑,而之前所谓的理想、志向早已抛之九霄云外。
更为不利的影响在于,当权力与市场挂钩,当腐败盛行,当公平正义无法成为衡量社会标准的唯一准绳,当校园文化也带上“灰色”色彩,大学生原有的理想、“壮志凌云”也变得相当脆弱,不堪一击。驻扎在大学生心中原本并不牢固的“信仰”也就轰然倒塌了。
(二)就业的沉重压力迫使大学生的“功利主义”趋向日益明显
2010 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突破630万大关。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政府机构的精简、人员分流和国企改革工人下岗等,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调查表明,在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压力下,把“就业压力”排在第1位的占72.8%。[4]严峻的就业形势,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迫使大学生的“功利主义”趋向日益明显。“功利主义”影响了大学生成长成才必要的全面的知识掌握,影响了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发挥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功利主义”的抬头使得大学生只关心“实用”,忽略了“务虚”。因此,诸如人生的意义、关乎灵魂与价值则较少去思考或压根不去思考,而激情澎湃、理想张扬、诗心回荡恰恰是一所大学不可或缺的。正如杨叔子院士指出:“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精神和文化,不打自垮。”当“功利主义”逐渐吞噬掉大学生的理想气质,当“实用”已成为大学生选择的唯一标准,那么,我们民族的人文精神何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又何在?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信仰引导上的乏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阵地,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但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偏重于纯理论的灌输和传授,理论与现实剥离,甚至脱节。而一些传统的纯理论无法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教师的讲授过于“保守”,常常无法自圆其说,学生无法获知正确的认知,也难以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于是乎,学生厌学情绪上升,逃课者众多,隐性逃课现象更是层出不穷。近年来,思政课教学不断进行改革,“互动式”教学被引入,学生的主体性被突出,逃课情况有所好转,学生对思政课的评价也逐年提高。但当前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偏重于实践性与趣味性,偏重于学生的兴趣关注面,却忽略了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与初衷,忽略了思政课的内在价值。而此种教学模式则无异于无本之木,思政课之价值也最终丧失。思政课教学在大学生信仰引导上也无能为力。
三、大学生信仰重塑的途径——以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为切入点
信仰缺失、精神和情感上的迷茫和无助并非只是大学生的问题,而几乎是现代都市人,特别是城市精英们打拼阶段必经的心路历程。因此,社会风气的转变、信仰价值体系的重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仰缺失问题。而大学生信仰缺失则应集社会、学校、家庭环境三方合力,唤起青年一代的信仰意识、忧患意识、团结意识、民族意识等,从而使当代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理性的信仰。
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应以信仰教育为核心和主题,多角度着手,化解大学生信仰缺失。
(一)情感教学,将爱融入课堂
良好的师生沟通是化解大学生信仰缺失的至关重要因素。教师要在教学中将情感融入课堂,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所思所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的心灵来感受,以学生的观点来思考,从而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与共感。
其次,真诚地与学生分享自己。教师要把自己的经验、人生感悟汇成娟娟溪流,融入到教学中,与学生真诚地分享,让学生看到角色面具之外的、具有人格魅力的鲜活的老师,从而达到双方真正的心灵互动和平等沟通。
(二)互动式教学,学生自由讨论的空间
传统思政课教学以“灌输”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变成知识的接受器,只能被动地“思想”、“信仰”。因此,思政课教学应积极寻求转变,采用互动式教学,给予学生一个自由讨论的空间。教师通过这样一个自由讨论的空间,密切了解学生思想动向,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互动式教学法最佳方式应采用主题探讨法,先由教师抛出主题,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主题的选择中,可采取热点话题,如西南旱灾、青海玉树地震、广州亚运会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感情、对生命的重视,对地球的热爱……从中,学生可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会产生真诚奉献社会、奉献祖国的情怀,进而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相联,大学生信仰价值体系也可以藉此重塑。
(三)多媒体教学,视觉的直观体验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可让课堂增加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选用历史人物的纪录片,如《走近毛泽东》、《小平您好》等,以历史人物的传奇人生、坚定的信念、坚韧的品质,引导学生结合其人生经历,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也可选用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的视频资料,如《岩松看日本:体验全民环保》、《收藏中国:票证生活》、《激流中国:富人与农民工》等,以直观的视觉体验,感受中国历史,思考当今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从而确立自己的人生定位,发现真正的价值所在。
(四)实践教学,丰富的人生感悟
重塑大学生信仰价值体系最关键之处在于让学生有真正的人生感悟,真正体会到“爱”之所在,“奉献”之意义,信仰之必需。而要做到这一点,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由于时间和金钱的紧缺,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仍不够重视,实践教学成为当今思政课教学中最薄弱的一环。鉴于上述原因,实践教学的开展无法广泛和深入。但并非没有实施的可能,教师可事先布置课题,让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或周末,以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考察。
具体而言,实践教学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考察:其一,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基地,一般可由校协会组织参观;其二,倡导学生参加义工组织、志愿者活动等。
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怀,感受到奉献他人、奉献社会的价值所在,而教师在此中,应擅于引导,把大学生丰富的人生感悟加以提炼,在教学中,校内舆论中加以弘扬,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建立。
化解大学生信仰缺失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中国人信仰时代已经来临,高校教师应藉此良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集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力,净化社会环境,重塑大学生信仰价值体系,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为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1]吴海盛,刘志斌,王凤霞.大学生信仰研究的文献综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3).
[2]陈丽杰.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与重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5,(12).
[3]甄静慧.谁偷走了中产的幸福[J].南风窗,2010,(4).
[4]朱建平.就业市场化与大学生功利思想关系的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