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口号60年变迁与思考

2011-08-15高玖灵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育运动体育

高玖灵

(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科研所,湖北武汉430205)

中国体育口号60年变迁与思考

高玖灵

(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科研所,湖北武汉430205)

本文对中国体育口号的历史演变过程的论述,分析不同时期的中国口号特点及历史渊源,使大家对中国的体育发展过程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解,为将来我国的体育及体育口号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中国;体育;口号

体育口号是烙着民族文化印记的一种体育文化,体育口号与标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特色。新中国成立60年来,各个时代不同的体育口号及其演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成就和全面的观念进步。不同的体育口号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它们的变迁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人们观念进步的一种象征,回顾体育口号在过去60年的变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体育事业在这60年间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人们体育观念的巨变。

一、50年代口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在新中国成立前经过了八年抗日战争及三年解放战争,中国已经成一片战争废虚,新中国百废待兴,1949年,中华人共和国成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逐渐确立下来,这为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最根本的条件。毛主席结合当时中国人民体质状况,在1952年,亲笔题写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最早的体育口号,诠释了体育运动的本质,就是要造福人们群众,这为新中国体育事业指明了方向。结合当时的抗美援朝及国民党准备反攻大陆的历史背景下,在这一精神指导下还延伸出了不少口号,如“为革命锻炼身体”,“锻炼身体,建设祖国,保护祖国”。后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和朱德又提出了“普及人民体育运动,为生产和国防服务。”1954年中共中央在对国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的批示中也指出,“改善人民的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还强调体育运动“是培养人民勇敢、坚毅、集体主义和向劳动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为新中国体育政策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为了加强全国体育运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建国以后相继成立了全国、地区以及部门的体育领导机构。1949年10月,对原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进行改组后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承担了国家体育运动事务的领导工作。1952年12月,根据政务院决定,建立了中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作为全国体育事业的领导机关,在战争年代便已积累了丰富的领导体育事业经验的贺龙被任命为第一任体委主任。在贺龙的领导下,中国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了起来,大量体育设施得到了兴建,全民健身活动日渐增多,在学生中普及体育运动提高了下一代的身体素质,成立专业体育运动队则加速了中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升。“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响亮的口号大大提高了人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二、60年代口号——“革命加拼命”、“人生能有几回搏!”

从1957年开始的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及其成果的取得,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必需的物质备件,同时也对体育运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957年党中央制订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反映出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增强。日益复杂的国际斗争,也要求中国开始登上国际舞台的竞技运动在质量上尽可能提高。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为中国打破第一个世界纪录;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运动员们的佳绩鼓舞了人民群众,他们的口号则成为那个时代最流行的口号之一,“革命加拼命”,以及容国团的“人生能有几何搏!”,不仅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群众建设新中国的决心,直到现在仍然是很多人的座右铭。作为“革命加拼命”、“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延伸,几个具体口号对指导运动员们日常的训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个是“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另一个是“三不怕五过硬”,“不怕苦、累、难,思想、身体、技术、训练、比赛过硬”。

但是,这个时期体育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1957年和1959年的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打击了不少体育工作者。在“大跃进”运动中,也曾提出过一些过高的指标,如:操之过急,要求2亿人通过劳卫制测验等,这样的指标助长了浮夸风气和形式主义的蔓延。正是由于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运动训练中科学性曾一度被忽视,以致造成一些创伤。农村有的地区提出所谓“白天千军万马,晚上灯笼火把”大搞体育的口号。幸而这些风气被及时纠正,才未造成更大损害。加之1959~1961年期间自然灾害异常严峻,中国人民因灾害而死亡人数达到近千万人之多。在这种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中国体育健儿在“革命加拼命”和“人生能有几何搏!”口号的鼓励下,取得可喜的成绩。

三、70年代口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这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口号,“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巨大洗劫,使社会主义的体育事业也受到严重摧残。

在为期10年的浩劫中,整个体育战线陷于瘫痪状态。国家体委系统被林彪、江青、康生等诬蔑为“长期脱离党的领导,脱离无产阶级政治,钻入了不少坏人”的“独立王国”,全国体育系统被实行军事管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体育领导干部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叛徒”、“特务”,相继被解除职务,国家体委主任贺龙甚至被残酷迫害致死。大批体育事业干部纷纷被下放、被转业。许多优秀的教练员被“赋闲”,甚至被迫害含冤死去,大批有潜力、有希望的新秀,白白浪费了运动青春,未能为祖国争光。

在十年文革期间,中国与世界完全隔离,体育运动成为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一个窗口。在1971年日本名古屋世乒赛前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即将出征的中国乒乓球队的时候提出了这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口号,在这个口号指引下,中国乒乓球队与美国队在世乒赛期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接触,促成了两队随后的互访,为中美两国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打开了一扇大门,随着尼克松总统不久后正式访华,“乒乓球外交”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此后成为业余体育运动的准则,堪称体育人文精神的典范,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由此衍生出的体育口号还包括“赛出好风格,赛出新水平”。

四、80年代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1976 年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面临的任务是及时地、毫不犹豫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上来。1978年月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活跃的政治空气,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为中国体育事业的拨乱反正迅速恢复、蓬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思想和物质条件。此后,1982年,党的十三大对包括体育在内的文化建设促进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再次强调,又大大激发了广大体育工作者的热情。1984年,党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提出了在本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使全国人民大受鼓舞。

1979 年,恰逢全运会召开,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在奥委会的合法地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成为当时的体育口号。1981年,中国男排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反败为胜,力克韩国队。北大学生热血沸腾,自发在未名湖畔庆祝游行,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中国当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两个体育口号与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时代趋势完全吻合,不仅是体育方面的两大口号,同时还鼓舞着各行各业工作者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五、90年代口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1985年8 月11日,首届国际足联16岁以下柯达杯世界锦标赛的闭幕式在北京举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在工人体育场接见当时的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时,向在座的国家体委领导同志传达了邓小平关于足球的指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个口号切实抓住了中国足球积弱不振的要害,对足球运动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其思想精髓还延伸到了全民运动方面,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体育口号。

邓小平一直非常喜欢足球,在早年留学法国期间,他为看足球赛甚至当掉了一件衣服,建国后邓小平一种非常关心中国足球事业,他所提出的从娃娃抓起的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一批批青年体育才俊的涌现,最终造就了中国竞技体育20多年后在北京奥运会雄踞金牌榜首位的辉煌。然而遗憾的是,邓小平这个观点的初衷虽然是改变中国足球积弱不振的局面,但并没有在足球界得到高调推行,足球青少年培养不利的症结直到现在依然存在,加上现在足球界“南勇腐败事件”,不能不说这是中国足球的一大遗憾。

六、2000年后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005年6 月26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发布仪式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仪式并发布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的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口号体现了“互相理解,和平,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为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奥林匹克价值观,表达了人类的美好愿望;“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显示了人类永远进取、超越自我的高尚情操;奥林匹克竞技场上展现出来的“是对手不是敌手”、“是竞赛不是征服”的场景,显示了“和平竞争”、“公平比赛”的无上魅力。“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使中国融入世界,也让世界更加了解开放的中国,更让东方与西方文化水乳交融。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中国体育口号60年变迁的最高成就,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个口号的影响下,北京奥运会没有提“誓夺金牌第一”,而是喊出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口号,“健康重于金牌”的人性化理念在北京奥运会上得到了生动诠释。

因此,中国体育口号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口号背后的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印记。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新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自信与自强;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信心不足、步子不大,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因此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如果说前两个阶段还需要得到世界的承认,那么在第三个阶段,也就是21世纪之初,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平发展、日益强盛的中国,正在给世界一个惊奇,无论在奥运赛场还是在世界舞台上,中国都已经显得自信而从容。

中国各个时代的体育口号,有的是自上而下的战略思想,有的是自下而上的民众精神,有的是针对竞技运动,有的是针对群众体育,而且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涵。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些体育口号,甚至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但都包含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战略思想。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最后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官方”和“民间”的口号,都反映了健身运动、增强体质的理念。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的多功能性得到政府的不断发掘和充分发挥,并最终落脚到体育运动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包括健康、运动、快乐、长寿等内涵。

[1]颜绍泸,周西宽.体育运动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09,(1).

[2]陈午晴.中国人为何喜好标语口号[N].

[3]吴东,周文丽.奥运主题口号赢得社会各界赞誉[N].北京日报,2005.

[4]张咏,耿诺,汪丹.奥运主题口号让我们震撼[N].北京日报,2005.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体育运动体育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体育运动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