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2011-08-15李明伟
李明伟,杨 华
我院自 2008年 3月—2010年 3月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 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时期符合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 40例[1],原发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0例中,男 15例,女 5例;年龄 52~78岁,平均 63岁;心功能Ⅳ级 8例,Ⅲ级 12例。对照组 20例,男 14例,女 6例;年龄 56~75岁,平均 62岁;心功能Ⅳ级 9例,Ⅲ级 11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均给予通畅气道、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祛痰、止咳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血栓通 (广东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10m l+5%葡萄糖液 250m l静脉滴注,1次/d;低分子肝素 (速碧凝)(深圳市天道医药有限公司)0.4m l皮下注射,1次/12h。两组均以 14d为 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并做血气分析检查。
1.3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咳嗽、咯痰、呼吸困难、水肿、发绀明显好转,肺部干、湿啰音消失或显著减少,肝脏缩小,PaO2上升 >20mmHg,心功能改善 2级;有效:咳嗽、咯痰、呼吸困难改善,发绀减轻,肺部干、湿啰音减少,PaO2上升但不足 20mmHg,心功能改善 1级;无效:用药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无明显变化,心功能无改善甚至加重。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 14例,有效 4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为 90%;对照组显效为 8例,有效为 6例,无效为 6例,总有效率为 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动脉血气测定结果比较 治疗组 PaO2治疗前为 (54.2±4.4)mmHg,治疗后为 (68.4±6.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aCO2治疗前为 (49.1±4.5)mmHg,治疗后为 (39.4±4.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 PaO2治疗前为 (55.6±4.2)mmHg,治疗后为 (59.1±5.3)mmHg,PaCO2治疗前为 (48.7±4.4)mmHg,治疗后为 (43.3±5.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常伴机体严重缺氧,并加重血管内皮损伤,使胶原组织暴露,刺激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激活凝血过程,导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成为血栓形成的基础,若不及时纠正,则形成肺小动脉血栓而加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加之长期缺氧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大,引起肺动脉高压[3],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因此,抗凝、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是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主要手段。
注射用血栓通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现代药理实验证实,三七总皂苷能提高血小板内 cAMP的含量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4],从而改善慢性肺心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的血液高凝状态,防止肺小动脉血栓形成,降低肺动脉压,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肝素可降低血液黏滞性,促进血液流动,增加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尤其是血管壁负电荷,从而增强抗红细胞聚集作用和预防血栓形成,从而改善微循环。肝素还能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痰液黏稠度,抗炎、抗过敏、利尿、促进肾脏排钠储钾,减轻肺水肿。此外,肝素促进组织呼吸,使组织供氧增加,心搏有力[5]。因此,肝素能减轻心力衰竭。和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具有明显的抗 Xa因子活性,但抗Ⅱa因子活性小,出血几率低,无需进行活化促凝血酶原激活的时间监测(APTT),蛋白结合率低,生物利用度高,t1/2长等优点,应用更为安全方便。
1 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 [M].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14-1115.
2 蔡云刚,印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35例 [J].中国药业,2008,1 7(11):53.
3 叶任高.内科学 [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7.
4 谢宗万.全国中草药汇编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5-27.
5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肝素临床应用专题座谈会纪要 [J].中华医学杂志,1987,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