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1-08-15李芳
李芳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且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正确诊断高血压并给予恰当的治疗,对减少其对靶器官的损害、延长人类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24h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monitoring,ABPM)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在诊断白大衣高血压、评测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和评价降压药物的效果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研究对在我院 2006—2008年门诊及住院的 114例有症状的患者行 ABPM并进行分析,指出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07—2009年门诊及住院患者 114例,均有血压增高病史 〔根据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 6次报告提出,偶测收缩压≥140mmHg和 (或)舒张压≥90mmHg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年龄 19~ 78岁,平均年龄 51.8岁。其中男 75例,女 39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美国 SPACELAB全自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受试者处在日常生活状态下,全天生理周期内均可自动进行测量。测量间隔时间:日间 (6:00~22:00)每20min自动充压并记录 1次,夜间 (22:00~6:00)每 40min自动充压并记录 1次,连续记录 24h血压。有效测量值范围为收缩压 60~260mmHg,舒张压 40~160mmHg。统计分析参数为:24h平均收缩压 (24hSBP);24h平均舒张压 (24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 (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 (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 (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 (nDBP);24h平均压(mBP):平均脉压 (mPP):24h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值 (即24 h监测过程中,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的频数百分数)。动态血压变化趋势图。24h有效血压测量次数80%为合格[1]。
2 结果
夜间血压下降 69例,夜间平均血压比其白天平均血压低10%~20%。24h平均血压均偏高 16例,昼夜血压波动节律不明显或消失。夜间血压升高 20例,夜间血压升高患者一般自夜间 22时至次日清晨 6时的这段时间内,其血压均值较白天下降很小,不足 10%。白大衣高血压和临界高血压 9例。动态血压监测参考值[2]:24h血压平均值 130/80mmHg,日间血压平均值 135/85mmHg,夜间血压平均值 125/75mmHg。
3 讨论
ABPM能客观反映 24h各时段的实际血压水平,指导临床医生全面掌握患者血压波动情况,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行药物治疗,及评价药物治疗效果,调整给药剂量、用药时间、给药次数,对患者进行合理地干预和治疗。正常人血压在 24h内几乎都在变化,日间交感神经占优势,波动范围大,血压升高,夜间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对外界干扰的反应降低,波动范围小,血压降低[3]。这种生理性昼夜节律性波动对适应机体活动和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十分有益。但我们临床上常用的偶测血压,仅是瞬间血压,由于存在观察误差和“白大衣效应”,难以真实反映病人在休息时或日常生活中的血压波动情况。因此,根据偶测血压决定是否是高血压,是非常不全面的。而 ABPM能测量人体昼夜不同时间内的血压,及时发现血压波动变化,去除了偶测血压的偶然性,避免了情绪、运动、进食、吸烟、饮酒等因素影响血压,弥补了常规血压夜间监测的不便,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血压情况[4]。此外,ABPM对早期无症状的轻度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患者,提高了检出率,使其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5]。
ABPM在临床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是一种具有监测实用价值并优于常规血压测量的检测方法,必将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预后和研究产生更为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 吴杰.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J].临床心血管杂志,1997,13(5):314-316.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9-140.
3 张开滋,郭继鸿,刘海洋,等.临床心电信息学 [M].长沙:湖南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1374-1377.
4 罗雪琚.2005动态血压监测 [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6,27(3):376-378.
5 蔡淑娥,赵水平.高血压病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及临床意义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12):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