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和鲁迅知识分子小说比较论*
2011-08-15彭正生
彭正生
(巢湖学院 中文系,安徽 巢湖 238000)
屠格涅夫和鲁迅知识分子小说比较论*
彭正生
(巢湖学院 中文系,安徽 巢湖 238000)
屠格涅夫和鲁迅是两位自觉“以小说参与历史发展”的小说家。屠格涅夫以知识分子题材的创作勾勒了19世纪40至60年代俄罗斯的“社会编年史”,鲁迅则以几类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思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和民族命运。在艺术手法上,他们也存在着异同。
屠格涅夫;鲁迅;知识分子小说;比较
19世纪初中期的俄罗斯与20世纪初的中国在历史背景、民族命运和时代主题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知识分子则几乎都承担着改革政治体制和启蒙民众思想的历史重担,本文正是从这个视角上将俄国“天生的小说家”(亨利·詹姆斯语)屠格涅夫和“中国现代小说之父”(杨义语)鲁迅联系在一起。他们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中表达了对历史转折时期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比屠格涅夫和鲁迅创作背景、小说主题思想和艺术表现上的异同,我们更能明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和艺术表现的现代性。
一
屠格涅夫和鲁迅本身作为知识分子,他们生活在俄罗斯和中国从近代向现代转型的历史链条上,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他们的小说,有必要对两国的近代历史作一个鸟瞰和对比。
俄罗斯和中国都是在“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资本主义扩张和侵略中拉开了近代的历史帷幕。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一步打开了俄罗斯和西方交汇的大门,促进了俄罗斯民族意识的迅速觉醒。在政治思想领域,西方的启蒙主义和民主主义观念对于日趋危机的俄国农奴制无疑是一种催化剂,加速着它的瓦解。在这个背景下成长的俄罗斯近代接受西方文化的第一代进步知识分子,强烈呼唤改革,废除农奴制,消灭专制制度,最终爆发了1825年12月14日的“十二月党人起义”,掀开了反封建农奴制革命的序幕。同样,1842年鸦片战争的炮火炸醒了沉睡几千年的老中国儿女,“天朝衰落”的道光与“生不逢时”的咸丰曾经在具有改良思想臣子的建议和形势逼迫下向美国等西方国家输送过留学生并开展洋务运动。从此,中国近代第一代知识分子开始了对西方的学习和借鉴。1898年他们推动爆发了旨在四项改革(文教、财政、军事和政治改革)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1](P296),然而变法很快被以慈禧为首的顽固的封建统治者镇压下去。这样,两国近代第一代知识分子以他们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完成了历史的任务,也开启了屠格涅夫和鲁迅等第二代知识分子探索的历史封条。
1830年代,沙皇为了巩固自己的末日统治,在政治上实行“白色统治”,在思想上采用宣传所谓“正教、专制和民族性”三位一体“国粹”的愚民政策,以阻止西方启蒙思想在俄国的传播。沙皇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做法必然呼唤再一次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又一批的改革者和启蒙者,于是产生了俄罗斯近代历史上第二代知识分子。这一代知识分子在对俄国命运和前途的思考上虽然都主张取消农奴制并进行社会改革,但在具体道路的选择上却显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即是“西欧派”和“斯拉夫派”两条道路的论争。前者将俄罗斯复兴和崛起的希望寄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上,崇尚西方,赞颂欧洲资本主义民主。后者却反对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维护专制制度下进行改良和回归俄罗斯的民间传统。
屠格涅夫出身贵族,曾留学柏林大学。他的几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被文学史称为19世纪40至60年代俄罗斯的“社会编年史”。[2](P288)他的小说通过生动隽永的人物形象塑造把握了当时的历史脉搏,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俄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罗亭》和《贵族之家》通过对贵族知识分子罗亭和拉甫列茨基的形象塑造,以第二代知识分子的心灵探寻史折射了整个19世纪40年代俄国社会历史现实和发展进程。《前夜》和《父与子》通过对知识分子保加利亚留学生英沙罗夫和医科大学生巴扎罗夫等平民知识分子的形象塑造,描绘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广阔的社会画卷。
1900年的《辛丑条约》使中华民族走到了民族灭亡的历史悬崖边缘,也使中国在“启蒙和救亡”双重变奏中(李泽厚的观点)拉开了20世纪的历史帷幕。虽然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枪声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和延续了几千的封建制度,然而中国底层的人民却像阿Q、祥林嫂和孔乙己似的在“无物之阵”里生活着,一如革命以前的王朝社会。
鲁迅怀着复兴和拯救民族的理想于1903年踏上了异邦日本,开始了他的求索历程,从医治身体到拯救灵魂,从实业兴国到思想启蒙和立人,并最终把文艺作为“第一要著”而创作小说。鲁迅的知识分子小说不仅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命运史,而且集中展现和反思了辛亥革命前后新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他通过这些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以及知识分子参与历史发展进行反思。他的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小说创作“写了三代五个类型的知识分子”[3](P177)。《孔乙己》通过孔乙己悲惨遭遇和凄凉境况的描述展现了老知识分子的命运,达到了批判旧思想和旧体制的目的。《在酒楼上》、《孤独者》是以和鲁迅同时代的第二代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小说,通过吕纬甫和魏连殳,鲁迅使自己内心体验和追寻外化和形象化。《伤逝》描写的是五四运动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爱情史。本文重点对比的是作家以各自国家近代史上第二代知识分子(和作家同时代)为题材的小说。
二
大多数研究者都将屠格涅夫19世纪40至60年代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分为两类:“多余人”和“新人”。前者是《罗亭》里的罗亭和《贵族之家》里的拉甫列茨基,后者是指《前夜》里的英沙罗夫和《父与子》里的巴扎罗夫。“多余人”是一种“既非乌鸦又非孔雀”式的人物形象,他们理想有余而行动不足,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既有历史的进步性又有历史的局限性。《罗亭》里罗亭大谈人的崇高使命,科学和教育的意义,自我牺牲精神。他曾试图进行地主改革,疏通一条不能航行的河流;还以教员的身份对教育进行改革。但是贵妇人喜欢他的原因是他有雄辩的口才、英俊的仪表可以使他成为消遣沙龙中的美丽花瓶。最终,在守旧势力的阻止和性格软弱的双重原因下,他的爱情之花枯萎了,他的雄心壮志变成美丽的泡影在阳光下破裂了。他说“我生来就是无根的浮萍,自己站不住脚跟,我始终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人,只要碰到一个阻碍,我就完全粉碎了。”《贵族之家》里的拉甫列茨基和罗亭类似,也曾为爱情和事业而奋斗,并有过具体的改革计划,但也都破灭了。小说以“你好,孤独的晚年!熄灭了吧,无益的一生!”这样凄哀的感叹结尾结束了贵族的挽歌。屠格涅夫以敏锐的感性捕捉到了农奴制改革之前的贵族知识分子的心灵状态和性格特征,并将目光转移到平民知识分子身上。
《前夜》里的英沙罗夫是保加利亚一个商人的儿子,当时正在莫斯科大学留学,然而当他听到父母在土耳其入侵保加利亚的战争里被杀害,他和恋人叶莲娜毅然回国参加解放革命,不幸途中早亡。《父与子》里的巴扎罗夫是“祖父种过地”的医科大学生,他是一个反对僵死原则和制度的具有唯物主义色彩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在杜勃罗留波夫看了《前夜》后,写了《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的文章,赞扬了屠格涅夫在农奴制改革之前以敏锐的目光看到了历史的趋势和革命的力量,指出俄国处于革命的“前夜”。然而屠格涅夫站在贵族自由主义者的立场拒绝他发表这篇文章,这充分反映了屠格涅夫思想的保守和作家本人的阶级历史缺憾。
和屠格涅夫的罗亭和拉甫列茨基的人物塑造类似,鲁迅也描写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代知识分子。《在酒楼上》里的吕纬甫曾经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在辛亥革命的高潮时大胆议论改革。可是十年以后,他锐气尽消,变得迂缓而颓唐,“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地靠教“子曰诗云”过日子,残酷的现实挤扁了他的灵魂,怯懦的性格使他无力去继续自己的理想和奋斗。他凄苦地自嘲自己是“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的宿命苍蝇。《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曾经是一个使人害怕的“新党”。五四以后,依然发表一些“没有顾忌的议论”,在世人的侮辱和诽谤中顽强地活着,孤独地挣扎着,最终失去了理想。他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向社会进行盲目的复仇,甚至躬行自己“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起他“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成了真正的“失败者”。鲁迅在这几篇小说中描绘了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史和知识分子的奋斗史,肯定了他们反抗的韧性和启蒙的进步性,也反思了他们性格和心理的弱点。
屠格涅夫和鲁迅正是通过一系列有关近代俄罗斯和中国第二代知识分子探索历程的小说创作使自己参与了历史的思考。然而屠格涅夫是一个感悟型的小说家,他虽以敏锐的感知力体悟到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内心追求,勾勒了他们的历史。但却从自己的阶级立场对贵族知识分子作了历史的同情,对他们的局限认识不足(在《罗亭》的修改稿里将罗亭写成战死在1848年巴黎起义中,其实这是不太符合贵族知识分子的身份)。对平民知识分子认识也体现了作家的阶级局限。屠格涅夫害怕革命,他在第二代知识分子关于两条道路的选择中讽刺过“世界主义”,也在《前夜》和《父与子》里对第三代平民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有过怀疑。而鲁迅是一个思想型的小说家,《孤独者》和《在酒楼上》的结尾很好地显示了与屠格涅夫的相异。这两篇小说都有一个与主人公相对的“我”的隐含作者。《孤独者》的结尾“我”在参加完魏连殳的葬礼告别之后,耳边听到“隐约像是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的声音,“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在酒楼上》的结尾“我”和吕纬甫在酒楼分别后,“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在这两个具有象征性的结尾里鲁迅对知识分子作了深刻的反思,他在向知识分子的弱点作告别,体现了鲁迅在彷徨时期“并不消沉,仍以‘韧战’的态度反抗与日俱增的社会黑暗和内心痛苦”[4](P285)的坚韧品格和积极的探索精神。
三
屠格涅夫是五四时期较早被介绍到中国的外国作家,并且五四时期的很多作家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响。郭沫若在翻译过《处女地》说主人公“和我自己有点相象”。五四时期受到屠格涅夫影响较大的郁达夫也说“在许许多多古今中外的外国作家里面,我觉得最可爱、最熟悉,同他的作品交往得最久而不会生厌的,便是屠格涅夫。”[5](P158)鲁迅是五四知识分子的代表,具有历史学家开阔的艺术视野和思想家敏锐深刻的目光,以他胸襟宽广的“拿来主义”对待古今中外一切的文学遗产,曾翻译过众多俄罗斯文学作品,对俄罗斯文学有过深刻的研究并对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继承较多。有研究者就指出鲁迅在彷徨期间创作的《野草》就受到了屠格涅夫晚年创作的《垂暮吟》的影响。然而,鲁迅没有大量翻译和评论过屠格涅夫的作品,关于他的评论文字只有短短的三段。[6](P82-83)这表明鲁迅和屠格涅夫在艺术表现上既有契合点又有分歧点。
屠格涅夫是俄罗斯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鲁迅是20世纪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主潮文学的大师。他们在对由果戈里开创的“自然派”(即现实主义)传统的批判继承上体现了他们的共同点。果戈里于1852年逝世,当时是俄国农奴制崩溃前沙皇统治的最黑暗时期,屠格涅夫不顾当局的禁令,发表了悼念果戈里的文章,表达了对这位前辈的敬仰和崇敬之情。屠格涅夫早期小说集《猎人笔记》继承了果戈里写“小人物”的传统,以清醒的现实主义表达了对农奴制的批判和谴责。他的几部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小说,对人物肖像、神态、动作、对白精确而细致的刻画和描写,对自然环境“写实”的“拍摄”,使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鲁迅在他的小说创作里也明显地显露了对果戈里这位“写实派的开山祖师”的借鉴。《呐喊》和《彷徨》的小说取材从不觉醒的农民阿Q到麻木的闰土,从泼辣的爱姑到善良的祥林嫂,从穿长衫的孔乙己到穿玄色裙的子君等几乎都是“小人物”。人物刻画上的“白描”和中国绘画的“工笔”手法的采用,简约的环境描写都使现实主义得到了彰显。
屠格涅夫艺术表现的另一个来源是由“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开创的浪漫主义传统。当时,浪漫主义在欧洲已经式微和衰落。但是在俄国,却经由普希金、茹科夫斯基等人的创作大放异彩。屠格涅夫在他的一生创作中都表现了诗人化的气质,他的小说被称为“诗意的现实主义”[2](P288)。涅克拉索夫说他是“在普希金之后,你比所有俄国的作家都更有诗人气。”[7](P70)《罗亭》等小说虽都以写实主义的环境描写作为开始,然而这些环境描写都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这几部小说如同诗歌一样,爱情、美、少女、月夜、黄昏、天空、星星、森林、小溪等诗歌的意象和景物在里面反复出现和被抒写与吟唱,并且每部小说都是以浪漫的爱情作为情节中心。
鲁迅对浪漫主义的态度集中表现在他早期的论文中。在《摩罗诗力说》里,他热情歌颂以拜伦为代表的“摩罗诗人”。但鲁迅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主要是吸纳了他们“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思想,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开掘上得到了借鉴和体现。如《狂人日记》里的狂人,《孤独者》里的魏连殳,狂人是反抗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的“疯子”,而魏连殳则是“反抗绝望”的狼。在艺术表现上,鲁迅在以现实主义为中心之外,他的兴趣更倾向于现代主义色彩浓郁的19世纪后半期俄罗斯作家,如安特莱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虽然他的《故事新编》里的部分篇章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征,如《补天》。但在《呐喊》和《彷徨》里,他的艺术特征主要是融合现代主义的开放现实主义)。他说安特莱夫的作品“严肃的现实,以及深刻的纤细”,“使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在《药》的结尾有安特莱夫式的阴冷”。其实,何止是《药》的结尾,孔乙己里的冷漠“现实”和细节“深刻”,《在酒楼上》和《孤独者》具有象征主义色彩的结尾都看到了安特莱夫的影子。鲁迅在对人物内心的剖析和灵魂的审视上则表现了对“残酷的天才”、“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陀思妥耶夫斯基“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的借鉴。《阿Q正传》对阿Q为缩影对中华民族的灵魂群像作了“残酷”的剖析和“审问”,《孔乙己》以语言和动作细节的精准描写对孔乙己凄苦心灵的展示,《在酒楼上》通过颓唐和模糊闪烁的语言撕开了吕纬甫的内心世界。
屠格涅夫以现实主义敏锐地描绘了农奴制改革前后俄国知识分子的生活画面和心灵历史,但他的贵族身份和立场使他以温婉的浪漫主义表达了对旧的留恋。鲁迅以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融合的小说创作,不仅以历史学家的眼光浓缩谱写了从封建知识分子到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也深刻剖析了他们的心灵,对知识分子的主客观局限作了深刻的反省。他的艺术手法是“创新的”“革命的”,而且对旧思想的批判也是“革命的”。他既参与了历史,又超越了历史,从这个层面上,他超越了屠格涅夫。
[1]覃东.大清皇帝[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2]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4]程致中.寻找精神家园——思想者鲁迅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5]曾小逸.走向世界文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6]鲁迅论外国文学[C],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2.
[7]鲍戈斯洛夫斯基.屠格涅夫[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ovels by Turgenev and Lu Xun About Intellectuals
PENG Zheng-she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Chaohu College,Chaohu 238000,China)
Turgenev and Lu Xun are two conscientious novelist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ith their novels.Turgenev sketched the contours of Russia social annals of the 1940s to 1960s with the subject matter to create the images of intellectuals while Lu Xun deeply reviewed China’s history and national destiny after the 1911 Revolution with several intellectual images.In the artistic technique,there exist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ir novels.
Turgenev;Lu Xun;novels about intellectuals;comparison
I210.6
A
1009-1734(2011)05-0025-04
2011-08-02
彭正生,讲师,硕士,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责任编辑 陈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