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性视野下的《阿凡达》的几个层面

2011-08-15陆正取刘夏青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阿凡达媒介世界

陆正取 刘夏青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715)

现代性视野下的《阿凡达》的几个层面

陆正取 刘夏青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715)

《阿凡达凡达》自2009年12月在全球上映以来,备受关注,作为一件影响颇大的文化事件,将其纳入现代性视野之下,从视觉图像、媒介功用以及美与生态角度出发,能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视觉冲击;景观社会;媒介;生态“虚拟实在中的虚拟这个词所指是一种不是正式的、真正的实在。当我们把网络空间称为虚拟空间时,我们的意思是说这不是一种十分真实的空间,而是某种与真实的硬件空间相对比而存在的东西,但其运作则好像是真实空间似的。”[4]这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真实的,可很多人相信这是真的,即使故事发上在遥远的2154年,但其中意指的殖民、生态、战争、爱情、伦理等方面,都让人感觉它是如此的亲近真实。

早在两个世纪前,费尔巴哈就提到:“对于影像胜过实物,副本胜过原本,表象胜过现实,外貌胜过本质的现在这个时代,只有幻想才是神圣的,而真理,却反而被认为是非神圣的。神圣性正随着真理之减少和幻想之增加而上升。”[5]《阿凡达》的“神圣性”或许就在于此,因为它是眼前世界一个忠实的“摹本”,是一个“真实”的“影子”。恰如麦克卢汉所说:“一旦序列让位于同步,人就进入了外形和结构的世界。”[6]

这里也有很多异质因子,在熟悉中又有一种陌生化。这是因为“艺术并不仅止于绘画式的或照相式的记录现实,它要更进一步;它实际上还涉及艺术家在处理特定素材时的创造力问题”。[7]以Na'vi人的造型为例,这个陌生而熟悉的生物,直立行走,四肢灵活,蓝皮肤黄眼睛,面部整合了人类和猫科类动物的特征,似人却有一根尾巴。这就在外观上赋予其人类的智慧和猫科动物的灵活勇猛。如此“混搭”看似陌生,却很协调。毕达哥拉斯学院派那时就提出“美就是和谐”。[8]观众第一眼就知道这是外星的高等生物,类同于人类在地球上的地位,但也有许多陌生因子。

戴安娜·克兰就说过:“一般来说,受众越有异质性,他们就越能接受模式比较固定和意识形态较传统的产品。产品越老套,它的意义就越容易传播到背景和观点多样的受众那里。”[9]无论如何,人们会很容易从情感上接受他,认同他。仅仅从这一点上,就体现了卡梅隆团队在设计上的成功之处。因为“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它意味着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是文化对设计的影响。”[10]

《阿凡达》自2009年12月在全球上映以来,不断刷新着各项记录,从票房到奥斯卡,从文化“渗透”到政治导向,从电影技术到观众反应,处处引来各路“诸侯”争论,一时洛阳纸贵。其意见纷呈,可谓多矣,更有人断言从此进入“后《阿凡达》时代”。早在伦敦点映时,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就曾断言:从此“电影历史将按照《阿凡达》之前和《阿凡达》之后来划分”。[1]

去者不远,尘嚣渐下。在此处冷静的反思《阿凡达》现象,显得很有意义。本文将从视觉图像、媒介功用以及美与生态角度出发,力图挖掘“华丽”外衣下的另一个“阿凡达”。

一、视觉冲击下的飨宴

海德格尔很早就意识到“虚拟现实”的冲击,认为“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而不如说,根本上世界成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2]电影自从诞生那一刻开始,就开始用图像来展现这个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脑虚拟技术的飞速进步,图像的制作愈发真切,对虚拟世界的把握,使得它能呈现许多现实世界里无法得到的意象。在这一点上,《阿凡达》可谓开创一个新的纪元。据《TIME》透露,该影片具有3000个特技镜头,比同期热映的《2012》多了一倍(后者仅有1500多个)。[3]

精英制作团队,史无前例的超过5亿美金的预算,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团队,在老卡梅隆的指导下,加上3D、IMAX的播放效果,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飨宴。

单纯的从技术层面上看其虚拟现实景观,迈克尔·海姆解释说:

《阿凡达》在在借高科技的同时,又灵活应用了美学思想。在熟悉的已知的基础上,整合多种美的元素,创作了一种异质的、熟悉的、华丽的场景,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欣喜若狂的审美效应。

二、消费社会下媒介视野

早在1994年,卡梅隆就写出了一个80页的《阿凡达》故事大纲,并在网上发布,开始吸引注意力。其间风波不断,特别是投资出现问题,更是让人吊着一颗心。如此这般,循环往复。随着影片的成形,更是斥巨资应用各种媒介手段,开始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

论及至此,需提及当今社会的背景。早在鲍德里亚就宣称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而由此而生的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高兴”。[11]媒体需要有卖点的消息,大众需要娱乐,各取所需。

影片在经过前期的宣传之后,正式公映,媒体也开始了真正的“轮番轰炸”。大捧之或大棒与之。无论褒贬,都充分吸引了眼球。约翰·费斯克就说:“广泛的消费对应着广泛的批评性拒斥,这恰恰证明了文化商品或文化活动是大众的。”[12]

这里不能忽视网络的功用。网络媒介是一个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缘的世界,将整个地球重新“部落化”,人们能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很容易的产生“共鸣”,形成一种共同的想象。尽管这是一件“伪事件”,却能通过人们对其的关注和追捧,甚至是认同,演变成日常生活的真实事件。[13]

现代社会在本质上来看来,本来就是一种景观社会,“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聚。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所有一切,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14]

按照麦克卢汉的理解,电影是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并使之具有‘高清晰度’……并不留下那么多空白让接收者去填补或完成”。[15]P51-52照此推理,《阿凡达》不该如此受欢迎,因为它并没有留下很多的“空白”让观众去“填补”。而事实恰恰相反,各种媒介上滚雪球似地的评论,让这种说法不攻自破。这是为何?热媒介虽剥夺了人深度参与的机会,“排斥异己”,但是《阿凡达》叙述的并不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故事,虽有些熟悉,毕竟陌生的时空。但通过华丽的画面展现了那个世界,这又为观众打开了一个深入进去的“缺口”,容许观众自己去补充。在这点上,《阿凡达》又呈现了“冷媒介”的特质。

从头到尾,网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排斥了文字和语境,“制造”了一个经过剪裁和伪装的“真实”。波兹曼称其为“伪语境”,其作用是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简单而肤浅的功能:提供娱乐。[16]

三、美与生态

从视觉冲击上看,《阿凡达》呈现的美已超越了真实世界中的美。“‘自然’是美的……仰看那檐头金黄色的秋叶在水波中颤动,或者来到池边柳树下俯看那白云青天在水波中荡漾,包管你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17]《阿凡达》让这种快感来的如此简单,当新作品、新观念、新的表现形式会使得观众把过去经验和眼前新视界比较,当受众接受它时,实际上已经是对原先世界作出调整。[18]在沉迷于《阿凡达》之美同时,其实内心的某处已偏离了真正意义上的美。中国文化意义上的美,除了感官上的,更注重精神上的。有人以为,《阿凡达》的美,体现了中国的和谐。事实上,我们的“和”是“从生理感官上的‘和’,进到心理、精神上的‘和’,然后再进到整个自然和社会的‘和’”。[19]

《广雅》曰:“和,谐也。”那么人类(帕克、夸奇上校)的闯入,是对这美似梦境的地方的殖民和掠夺,是极不和谐的。有人认为,这是卡梅隆对当下的生态的批评。因为伴随着现代化而来的现代性,“一方面是永不满足的欲望和冲动、不断的革命、无限的发展、一切生活领域中不断的创造和更新;另一方面则是虚无主义、永不满足的破坏、生活的碎裂和吞没、黑暗的中心、恐怖。”[20]

影片中的“哈利路亚山”,让中国观众想到了张家界。但内视我们现在那些风景区,真的纯净如前?这还是受保护的景点,倘若放目于我们真实的生态,又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景。“电影的目的是把激动的目击者一变而为清醒的旁观者,这样他才能使我们去正视‘事物的盲目的进程’。”当我们在感叹“潘多拉星球”美丽之后,更要冷静的思考我们生活的真实境地。

阿凡达尔贝特·施韦泽意识到:“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否认高级的和低级的、富有价值的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别。”可是问题的关键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伟大如达尔文(Darwin)之辈,都认为:“上帝创造了不同的人。它将白人造得更聪明,所以白人能指挥劳动,能指导宽背、低能的劣等种族的发展。因而有了‘白人的责任’这一概念。”[21]照此推理,Na'vi人无疑是极其低劣的民族,尚处在部落时期。那么,just do it吧。但是假若真的长此以往,倘若Na'vi人在最后的战争中没有取得胜利,那么后果显然可以预料到。

然而,人最终要脚踏在这片坚实的、目前不再美丽的大地。如果人们真的忽略了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义,如果信仰和理想都已干涸,人类继续走眼下的这条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只能在虚拟的世界里才能见到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了。那么《阿凡达》就是一曲“哀悼之曲”的序曲部分了。

毕竟,人无法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

《阿凡达》作为一部受众甚广的影片,作为一件影响颇大的文化事件,加上其本身具有多重内涵,对其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掘挖,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注释:

[1]陈玲莉.《阿凡达》:开创电影新纪元[J].成都晚报.

[2][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修订本)[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P91.

[3]对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专访[J].外滩画报,2010.

[4][美]迈克尔·海姆著,金吾伦,刘钢译.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P156-157.

[5][14]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15][加]马歇尔·麦克鲁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印书馆,2000,P39.

[7][21][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邵牧君译.电影的本性[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P7.

[8]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P32.

[9][美]戴安娜·克兰著,赵国新译.文化生产[M]: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01,P110.

[10]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P39.

[11][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1989,P91.

[12][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P130.

[13][法]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P119.

[16][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吴燕莛译.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7]宗白华.美学散步——看了罗丹雕刻以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P231.

[18]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P360.

[19]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P91.

[20][美]马歇尔·伯曼著,徐大建,张辑译.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M].商务印书馆,2003,P131.

[21][美]斯塔夫里·阿凡达诺斯著,吴象婴,粱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P65.

陆正取(1985-),男,安徽安庆人,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中外文学与文化。刘夏青(1989-),女,陕西丹凤人,西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08级本科生。

2011-02-06

猜你喜欢

阿凡达媒介世界
重返阿凡达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迪士尼版图再次扩充 米老鼠“收编”阿凡达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