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1-08-15郭志艳朱润萍
郭志艳 朱润萍
(1.大连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辽宁大连 116000 2.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0)
大学英语课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
郭志艳 朱润萍
(1.大连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辽宁大连 116000 2.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0)
目前艺术学院艺术生作为英语学习群体的特殊性尚未引起英语教育界足够的重视。文章将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比运用“系统直接讲授法”和“任务教学法”,尝试探索一条适合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艺术生;系统直接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1.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教育部2004年新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教学模式部分中明确指出:“教学模式的改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之前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对大学英语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在传统模式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学生掌握”来实现的。这种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演示,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受到了影响。
1.2 研究的意义
我院艺术专业学生在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显得更为活跃,如果在大学英语课堂为他们创造更多发挥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将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他们在英语基础知识上积累不够,语法基础差,词汇量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语言技能的训练,影响了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同时,他们的听说水平参差不齐,少数同学还停留在入门阶段。他们的应试能力也急需加强。如果教师能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系统性,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必会取得明显的成效。从某种意义上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之中,让他们的想象力充分得到发挥,比直接向他们传授知识更为重要。但是,目前他们作为英语学习群体的特殊性尚未引起英语教育界足够的重视。本项目将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比运用“系统直接讲授法”和“任务教学法”,尝试探索一条适合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目标
大学英语课是艺术类学生最重视,也是费时、费力最多的必修课程,比起艺术学科,语言课程少了一份逻辑与趣味,多了一份枯燥与繁琐。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行,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还是教学内容都遭受着强有力的冲击。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这就意味着教学要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做法,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
较之传统的教学方法,本项目所关注的两种教学方法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角色,强调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二者又有区别。其中,系统直接讲授法是近十几年在美国兴起并很快风靡全球的一种语言教育理论。它源于以英语为本族语的阅读教学(reading teaching),以后发展到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再由Spiegel和Roseshine等人移入第二语言教学,形成一套关于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eaching)的理论和原则。系统直接教学法(systematic direct instruction)指在直接讲授中,学生和教师关注一种目标和需要学习的知识;学生了解当前学习的重要性,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能使学生确切地掌握完成一个过程的方法。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讲授教学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进行传授;第二,讲授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要活动者;第三,讲授中,学生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第四,口头语言,是传递知识的基本工具;第五,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合理的组织。
任务型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在理论上逐步成熟。它改变了教师单纯语言传授者的角色,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本。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框架下的一种传授语言的方法,它是英语交际教学法的自然而逻辑的发展。由于任务型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得到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家的支持,在应用语言学界得到了充分的关注。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动态发展的学习方法,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以学习过程和习得过程为重心,学习过程充满反思、顿悟、自省等心理活动。任务型教学法反映外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外语教学从关注“教”法专为关注“学”法,从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到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这两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我们试图找到既能加强巩固学生英语知识基础,又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审视目前我院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希望借鉴系统直接讲授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理论,或许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对我校艺术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3.1 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了分析研究、对比实验、经验总结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以2005级艺术系4个自然班10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装潢3班30人,环艺7班25人,城市装饰8班29人以及音乐10班25人。将4个自然班分为两组,每组2个自然班,分别在两个组的教学中运用系统直接讲授法和任务教学法。装潢3班和环艺7班运用任务教学法,城市装饰8班以及音乐10班运用系统直接讲授法。之所以选择这四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他们所学专业不同,能够充分代表艺术学院学生的整体水平。同时本次研究中使用了三个调查工具:问卷、测试、以及学生日志。
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系统直接讲授法中的 9种教学行为在直接讲授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上课后首先简单复习业已学过的内容;2)上课后先把学习目标简要地告诉学生;3)小步骤地讲授新教材,学生在每一步后进行练习;4)讲授和解答要清楚、详细;5)指导学生的初步训练;6)提出大量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争取所有学生的回答;7)为全体学生提供主动训练的机会;8)提供系统的反馈和修正;9)针对课堂作业进行明了的讲解和练习,必要时监督学生完成作业。
这9种教学行为其实囊括了我国传统教学法的5个基本环节,比传统教学法更全面、更细致,实现了系统、直接、明确、客观的原则。在系统直接讲授法的实践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各个方面技能的培训。比如,每个单元都安排dictation,锻炼学生听和写以及它们之间转换的能力;另外,每次课前关于本单元内容的group oral presentation既为学生提供了练习口头表达的机会,又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背景知识,也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发掘更多的信息,真可谓是一举多得;还有每周一篇作文的练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最后,课堂上的大声朗读、英汉互译、背诵精彩片段、小组讨论和role plays等都对学生各个方面技能的培养都会有所侧重。
而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的原则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能动地引导和激励,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在任务教学法中,通过以下五个步骤,教师明确任务、学生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评价和提升任务、和延伸任务达到“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旨。为了调动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一个较好的建议就是把任务和他们感兴趣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针对教改试验班学生擅长绘画的特点,我们尝试使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配插图
在讲解《大学英语》精读预备级第2册的第7课Charles Chaplin时,要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为文章配插图。把每部分的核心词或主题句以thought bubble或speech bubble的形式体现出来,文字和图画相结合,做成连环画。最后的评分要综合考虑卡通人物形象设计、文章内容理解和语言规范性等标准。
图画联想
《大学英语》第一册A Merry and Miserable Christmas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圣诞节期间的故事,为使学生对这一西方最重大的节日文化有所了解,要求每个同学课上在黑板上画出和圣诞相关的任何一样东西,比如:Father Christmas,sleigh,reindeer,church,Christmas Tree,wreath,ribbon,chimney,stocking等。在Post-task阶段,要求学生讲出和这个东西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这样的图文结合方式会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的使用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除了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以外,在设计任务时也可要求学生尝试使用这种教学工具。第2册第4课My First Job介绍了作者第一次面试的经历,除了进行课本剧表演、模拟面试等活动,我们还以 first为主题,进行了一次以小组为单位、名为“我们的第一次”的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学生利用摄影和电脑相关知识,将在大学里经历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或班级活动做成配乐短篇,辅以英文介绍。他们把自己班级第一次去社会救助站及班级足球赛等编辑成了短片,配上了英文介绍,展示得十分精彩。
以上活动通过学生们发挥艺术专业特长,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有趣味的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后,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难点,上课也不容易走神。他们积极的参与演示和讲解,为任务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4.课题研究的理论成果
4.1 系统直接讲授法在艺术学院大学英语课中存在的意义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得出如下认识: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点,具有优越性,另外讲授法从适用范围来看也非常适用于艺术专业的学生。这是因为讲授法宜于传授基础知识。艺术学院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一是听教师讲授,二是课内外的自学。纵观艺术专业的学生,听教师讲授,即进行传授——接受式学习,是他们重要的学习途径。此外,讲授法适于班级教学。纵观中外教育史,班级上课制长期以来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展望未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形式将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而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只是它的补充形式。进行班级教学,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及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去讲授,不但节省教学时间,而且教学效益显著。这样在直接讲授中,学生和教师就会关注一种目标和需要学习的知识;学生了解当前学习的重要性,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能使学生确切地掌握完成一个过程的方法。长期以来,艺术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采取翻译法和听说法的形式,教学指导思想上重视的是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上,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精读教学为主线,采用以讲授语言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师生间和学生与学生间的有机互动。研究表明,直接讲授在时间的利用上比缺乏具体指导的课业效率更高,特别是在学生对教育目标和目的十分明确的情况下。系统直接讲授法在系统性原则下,要求教和学的双方目标一致,目的明确,直截了当。通过演示和示范课,学生掌握新的概念和信息,再通过必要的训练和巩固,辅助以适当的标准化能力测验来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使用系统直接讲授法必须保证课程的系统性以防止出现学与教的混淆,因为如果缺乏能够保证合理而有序的分配年级教学内容和材料的全校性课程,教师就会在课程安排上各自为政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4.2 任务教学法在艺术学院大学英语课中存在的意义
我院艺术专业学生在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比较活跃,在大学英语课堂为其创造更多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提高,通过给课文配插图、画图联想、多媒体展示、知识竞赛、课前报告、模仿大赛等活动,使学生们发挥艺术专业特长,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有趣味的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后,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难点,上课也不容易走神。他们积极的参与演示和讲解,为任务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但是实施任务型教学法要贴近艺术学院学生的语言能力,既要有适当的难度系数又要有可操作性。任务型教学活动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太难了学习者会产生焦虑,太容易会令人索然无味。关于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的难度,Browneta进行过实践性的研究,并进行过分类。例如按其性质(nature)可以分为静态任务(static task)、动态任务(dynamic task)和抽象型任务(abstract task)。上述第一种任务只涉及视觉信息,用于单纯的弥补信息差(information gap),如向别人描述简单的事物等;第二种涉及信息因素的变化,比如讲故事等;第三种涉及对非语境化的信息因素,比如发表一种观点、意见或辩论等。针对不同的学习者,任务设计应有所变化。对于初学者,可设计一些简单的静态任务,如描述简单事物或过程等;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设计一些动态性或抽象型任务,如让他们用英语打电话、向旅行社订票、向老师请假、到超市购物等。或设置对话,让一方在辩论中说服一方。
举例来说,针对绝大多数艺术生英语基础薄弱的情况,教改期间教师设计了“自我介绍”这一课堂活动。它是教改试验班上每个学生的必须任务,每次课开始的3-5分钟用于给学生到教室前面做自我介绍,介绍要包含自然情况、教育背景、兴趣爱好和自我评价等。选择这样一个课堂活动,原因之一是自我介绍属于静态任务,难度相对不高。学生熟悉相关内容,所以有话可讲;原因之二是它与学生的切身利益和需求有密切联系,学生意识到在今后的求职面试中会用到它,相关的语言学习可以帮他们 do things而不是简单的study things。
总之,本教改的两种教学法都体现了这样一个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提高了对英语教师作为组织者、管理者、鼓励者、合作者和讲解者多重角色的要求。英语教师设计的各类任务,目的只有一个,即为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完成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应该成为艺术专业学生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徐连珠.我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四点看法[J].教学研究,2006年2月上旬刊.
[3]马文慧,黄文,苗娟,刘红.大学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入学水平测试与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韦建辉.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高教论坛,2003(5).
[6]夏纪梅.“任务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效益[J].中国大学教学,2001(2).
2009年辽宁省省级中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依托网络资源优势构筑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新模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26-6-2
郭志艳(1977-),女,吉林通化人,硕士,大连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201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