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孔子思想的高度来破解千古之谜

2011-08-15仝延龄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子路治国论语

仝延龄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离退办,陕西 西安 710068)

【哲学·政治理论】

从孔子思想的高度来破解千古之谜

仝延龄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离退办,陕西 西安 710068)

据《论语》记载,一次,孔子的4个学生谈“志”,其中3个人均谈的是治国之志,而曾点则谈的是郊外活动,孔子赞成曾点之志,由于孔子没有说明原因,引起后代研究者的不同解读,成为千古之谜。我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思路,把着眼点放在从宏观上入手,再用宏观观察微观,这样也许才能看得更清楚些。

孔子;孔子师生;孔子思想;谈志

《管理观察》2010年5月上旬刊载的《千古之谜——关于〈论语·先进篇〉的“曾点气象”》一文,读后颇感兴趣,随之,将《论语》全书仔仔细细地阅读了一遍,再将此段原文反反复复地看了几遍。通读《论语》,就是想通过孔子思想来破解千古之谜,看看孔子的这次言论是否符合孔子思想,反复精读此段对话原文,是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再从言论本身来解读所谓的“曾点气象”,从而检验宏观分析的正确性。经过认真思考和比对,感触较深,也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破解千古之谜,其难度就在于后世人弄不清楚孔子在支持什么

所谓千古之谜,是说,孔子让子路、冉求、公西华以及曾点4人谈志,子路、冉求、公西华3人均谈的是治国之志,唯独曾点说他的志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就是后世人称谓的“曾点气象”。孔子听后明确地表示:“吾与点也”。对于孔子为什么赞成曾点的观点,孔子没有说明,这就给后世人留下了悬念,故而有各种不同的解读。《千古之谜》一文将不同的解读概括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以宋代程颐、程颢和朱熹为代表,将“曾点气象”解读为“尧舜气象”;第二种观点是以汉代王充为代表,将“曾点气象”解读为是一种古礼;第三种观点认为是一次普通的郊游场景,持此观点的有曹魏何晏、宋代的邢昺和南宋的黄震。前两种观点无论是“尧舜气象”还是古礼都是和孔子思想联系在一起,强调一致性,而第三种观点是说,孔子生于乱世,有行道救世的理想,但终身不得志,周游列国回到鲁国的孔子,对为政产生了倦怠情绪,“曾点气象”正迎合了孔子此时的“时不与我”、“寂寞之滨”的心态,而不自觉地发出了“喟然”之叹,此一叹息表露孔子对恶运的抗议。

我想,要将两者统一起来也难,因为我们现在更加远离那个场景,根本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孔子是在支持什么,我们只能从《论语》本身即孔子的人生及其思想来寻找答案,力求更能接近本意,弄清本意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孔子的思想。

二、要站在孔子思想的高度来看学生记述孔子的每一个具体言行

如何看待孔子及其思想,在《论语》中,他的学生是有直接评价的。有的统治者诋毁孔子,他的学生子贡将孔子比作日月,说日月是诋毁不了的,诋毁是损害不了日月的,只能是自不量力。有的人说,子贡比他的老师强,子贡做了一个比喻,说他家院墙只有肩高,别人站在墙外可以将他家的美好看得清清楚楚,而他老师家的院墙高有数丈,如果找不到大门进去,就看不到里边宗庙的壮丽和房舍的富盛,而能找到其门的人却很少。

孔子对自己也有评述,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概括了孔子的一生,可以做这样的理解,孔子15岁时确立自己的志向,并且勤奋学习,打好实现志向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基础。30岁开始立身于社会,实践自己的理想,在期间逐渐提出自己的主张,这种主张和社会相碰撞,可是他理想不变,继续实践自己的主张,到了40岁,他已形成自己的理论,在阻力面前,他对自己的理论坚定不移,到了50岁,在逆境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即孔子思想或者孔子学说,可以用这个理论认识客观世界。此间,他结束了自己的仕途,可是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开始周游列国,广收学生,一方面观察社会,推行自己的理论,另一方面向他的学生传授他的理论,教育学生。到了60岁,他的理论更加成熟,用他的理论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能够面对各种质疑和责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而到了70岁时,孔子思想已经到了理论完善、运用自如的程度。4名学生谈志,正是在他60岁到70岁之间,孔子思想已经从知天命向从心所欲自如运用发展,我们完全可以从孔子思想的高度来分析孔子此时的言行。

为了更好地理解孔子思想,我从三个方面对孔子及其思想作进一步透析:

在政治方面,孔子一生大多是在从政中建立和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的。可是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他的政治思想是不能实现的。孔子生于春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转型的时期,从周王朝分崩离析、分裂为不少诸侯国、到战国时代的结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转型是很激烈的,各诸侯国对外诉诸武力,对内压榨百姓,对孔子推行的治国思想根本不感兴趣,而孔子则不依不饶,力图用他的治国思想改变社会,虽然遇到巨大阻力,仍坚持终生。孔子的治国思想,诸如德治、仁政等主张,即使在时隔两千多年的今天看来,依然是正确的,在那个时代无法实现,可是在当前,已经具备了实现孔子理想社会的条件,孔子的治国思想在实现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会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孔子不失为是一个杰出的古代政治家。

在思想方面,特别是孔子的伦理思想,在当时推行不了。可是经过封建统治者极力推行和强化教育,扭曲了孔子的思想,成为封建统治者束缚禁锢人们思想、维持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依靠其思想将封建统治维持了长达两千年之久,但是,在统治者推行其思想的过程中,特别是通过另一条管道即是民间一代一代的承传,注入到中国每个人的血液之中,形成了中国的优良传统,时至今日,仍然放射出历史的光芒,这种优良传统被现代伦理所吸收,并与现代伦理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思想建设和伦理道德,弘扬包括其他伦理在内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建设现代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之必须,因此,孔子完全可以说是一位古代不朽的思想家。

在教育方面,孔子的贡献尤为突出,他是我国教育的奠基者。他的身体力行、思行统一、身教重于言教,为后代教育者留下了典范,成为教师的楷模;他呕心沥血培养学生,以他的思想教育学生,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号称的“七十二贤”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少人对他的思想有深刻地理解和发扬,如曾子、有子、子夏、子贡、子思等一些学生的经典言论已收录于《论语》之中,为后代教育树立了榜样;他的精于求精的治学精神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治学思想成为后代教育的座右铭。因此,孔子完全称得上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作为教育家,孔子是思行一致的典范,尤其是在成为思想家之后,他的思想境界已经非常人所及,具有非凡的高度,这种高度经受历史的考验,至今仍然光芒四射,是不会为一时之情景所动;而且孔子经受了一生的坎坷,他的思想是在逆境中形成的,到了“知天命”和“耳顺”之年,亦不会为具体场景而轻易冲动;他从政是为了推行他的主张,教育也是为了推行和传播他的主张,孔子是人,可能会有“时不与我”的思想,对于这样的挫折,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教育家会以“坚信”来化解,不大可能在学生面前以失落的心态流露出来;再者,学生收集老师的言论,如果影响老师的思想和形象,是不会记录下来,其所以记载下来进行传播,是认为对大家会有教育意义的。

三、站在《论语》的角度来看孔子的每个言行

《论语》是一本什么书?它不是孔子的专著,也不是学术论述性书籍,而是由孔子学生将孔子讲学时的精辟言论和观点记录下来,经典荟萃,汇集成册,其中也包括孔子学生的学生将他们的老师的一些精辟观点收入其中,反映孔子总体思想,其目的是供学生学习的,是一部教育学生的教材,成为传播孔子思想的规范版本,并演变成为教化人的经典教材。

经过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时至今日,我以为《论语》作为教化人的教材的性质并没有变,不过,《论语》中的一些观点,由于历史的局限性,那时认为是正确的东西,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已经不太适用、不太确切或者不太正确,这不妨碍《论语》作为教化人的教材的性质。为了保持教材的完整性,在运用时由于是历史书籍,我们没有权利删除那些认为不符合现代教材的东西,而只能是取其精华,发扬优良传统,这一点是要加以注意的。

四、从谈志原文中寻找破解的线索

我从孔子思想的高度以及《论语》的角度对这个个例做了逻辑推论和分析,我们再将视野拉回到原文本身,看看是否符合原意?有没有矛盾?

如果将这次教学活动的记述原文看作是一篇语文课文,我们首先分析一下文章的结构和孔子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篇记述性的叙述文,孔子开始是直奔主题的,他说,你们不是说没有人了解你们吗?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将怎么办?你们不要以为我比你们年龄大而有所拘束,有什么想法就谈什么想法。他刚说完,子路立即主动谈了自己的想法,接着孔子让冉求谈,冉求谈后再让公西华谈,三个人都谈的是治国之志,孔子除过在子路谈完之后笑了一下之外,对三个人所谈没有表示任何意见。在三个人谈的过程中,曾点在弾瑟,孔子既无阻止,又无批评,第三个人谈完后,孔子转向点,问点,你何如?曾点弹瑟正近尾声,铿的一声停了下来,站起来回答,我与他们三个人不同。孔子说,他们都在谈他们之志,不要有什么顾虑,你也谈谈,至此,曾点才讲了我这篇文章开始时引用的那段话,讲完之后,孔子长叹了一声,只讲了“吾与点也”4个字,整个活动结束。其他3人退出之后,曾点留了下来,问老师对3人所谈的看法,孔子说,这不过是3个人谈谈自己之志罢了,接着言简意骇、画龙点睛地谈了自己对3个人谈志的点评,曾点并没有问老师为什么支持自己的观点,孔子也没有说。

从对原文的叙述,可以看出以下几点:其一、孔子对学生教育采取启发式,不是硬灌,启发学生自己谈;其二、除过子路自己第一个主动谈外,其他3人都是孔子点名让谈的,根据自己谈和点名的顺序,其中前面三个人都谈治国之志,后一个人与前三个人不同,而前三个人中前二人大致相同,后者与前二人又有不同,说明孔子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其三、对于前面讲的3人,孔子没有当面点评,在3人走后,曾点问孔子时,孔子才讲了意见,可是孔子的态度却十分明确,他是通过“吾与点”来表示自己不同意三个人的看法的,没有当面讲是将思考留给3个人,要他们想想老师为什么没有同意他们的看法;其四、对曾点在其他3人谈时弹瑟,孔子并没有作为问题批评曾点,反映孔子要让4个人心情更加放松,能够谈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五、曾点在3个人谈时,虽然谈瑟,可是对他们谈的内容却是认真在听,否则,不会说出我与他们不同的话,他对他的老师还是比较尊重的,当老师要他谈时,他立即停止谈瑟,站了起来,在老师的鼓励下谈了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不是随意讲的,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其六、孔子对子路谈的看法不赞成,是以微笑表示的,这种微笑不是讥笑,而是不以为然,而对曾点谈赞成之前长叹一声,似乎并不是针对曾点之谈,而是针对前面3个人的,这一点,我在下面再作分析;其七、曾点知道老师赞成他的原委,故而不需去问,这就给后世人带来诸多猜测,孔子的其他学生对此也清楚,否则不会作为经典记载下来。

在作上述分析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各个人谈志的内容。子路说如果让他治理一个千乘之国,这个国在几个大国之间,外有军队入侵,内又碰上灾荒,经过三年,使人人恢复勇气,而且懂得道理。孔子点评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子路一点也不谦虚(“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再说冉求,他说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由他来治理,三年可以使人人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只有等贤人来推行了。孔子点评说,那里有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还不算国家的呢?(“唯求则非邦也与?”)三年同样办不到。孔子认为他们二人思想不扎实,说的全是做不到、做不好、不切实际的空谈治国。

这里我们从《论语》中摘引两个事例,也许能对孔子不赞成二人谈志有所帮助。《论语·季氏篇》中记载,季氏将伐颛臾,冉求和子路去见孔子,孔子给他们讲了不少道理,并批评他们说,你们两人给季氏辅政,远方的人不归顺,你们却不能招致,国家正在分崩离析,你们却无力保全,反而想在境内动用武力,“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另在《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季氏比周公还富有,而冉求却帮他搜刮民财以增加财富,孔子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这两件事就是对二人谈志的注脚,对照二人谈勇、谈富,和孔子治国思想相悖,孔子能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至于公西华说的是,他要学习在国君祭祀或者与诸侯国会盟时,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当个小司仪。孔子点评说,宗庙与诸侯间的会盟,不是国家的事又是什么?如果公西华只能做小司仪,谁又能做大司仪呢?(“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孔子其所以不赞同公西华的观点,则是因为其志太小。

再来谈谈曾点,按照常人理解,曾点没有治国之志,他只不过想过平常人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安定的、快乐的,不仅使自己快乐,也使周围的成人和小孩快乐,他将自己的想法以春游的活动来讲给他的老师,没有任何空谈治国之志,没有任何虚假之语,对于这种老老实实、不加隐晦的态度以及真真实实、快快乐乐的生活,孔子是赞成的。

曾点说自己与3人谈志不同与孔子赞成他而不赞成其他3人谈志不是一回事,曾点说他与其他3人不同,是他们3人都有治国之志而他却要过好平常人的生活,孔子赞成不赞成不是以治国之志还是曾点式的志为标准,或者说不是以当官还是不当官为标准,他认为要治国就要治好国,而不是空谈治国,不是有不切实际的治国之志,也不是不发挥自己的才,满足于当小司仪的角色,要做平常人,就做“君子”式的常人,不仅只是己乐,而且与周围其他人一起共乐。

那么对孔子在“吾与点”之前的“喟然”,确实是情感的流露,可是这种流露的情感是什么?作为老师,是希望自己的每个学生都是有志有为的,学生们谈不同的志,是正常的,谈的好都会支持,都会高兴,都会欣慰,对于孔子个人来说,他的一生是在为他的治国之志奋斗终生,虽然从社会来讲,其治国之策难以实现,可是他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已经有了自己的学生,他现在年龄大了,他希望他的学生继承他的意志,继续完成他未实现的理想社会,正是子路等3人这样的人,才是他最期望的人,他对他们给予了更大的期盼,可是他们的谈志,令他不能满意,或者说有点失望,这才是他发出“喟然”的真正原因。

对于曾点,我们再引深一点来看,曾点和他的儿子都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是贤中之贤,他“吾日三省吾身”的名言流芳百世,其父曾点,应该说年龄已经不轻了,他这么大年龄,为什么要拜孔子为师呢?他也知道,孔子教育学生要求是很严的,却要从师孔子,说是“狂人”也罢,是类似接舆也罢,能从师孔子,这说明他不是庸庸碌碌、游手好闲的人,作为老师,孔子是对他进行教育的,是有要求的,作为学生,他对孔子是很尊敬的,也是愿意接受教育的,到底是要从孔子那里学到什么?可能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从孔子这次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出这一点。

也可能还有其他的解读,例如,曾点说志的时间,是在春天,冬服已经换成春服,按照汉代王充的介绍,周的四月,是正岁二月,在北方,气候还比较寒冷,到河里沐浴,水凉,在舞雩台上吹风,身寒,并不是好受的事。春泳,可以强身健体,磨练人的意志,但是得有很大的勇气,如果能动员一些成人和小孩同去,将其作为乐趣,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因此,曾点才将其作为“志”。这样的解释也不为错。

我们现在距离那个时代太遥远了,历史上对其解读都有不同的说法,现在解读要回归原义,已经更加困难了,除非出土文物有新的证据,否则只能是一种推论。我其所以做上述分析,就是力图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思路,把着眼点放在先从宏观入手,再用宏观观察微观,这样也许才能看得更清楚些。在研究的目的上,我以为必须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挖掘、提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弘扬孔子思想,发扬优良传统。

[责任编辑 张君宽]

B222.2

A

1008-4649(2011)01-0027-04

2011-01-06

仝延龄(1936- ),西安市户县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兼任陕西省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猜你喜欢

子路治国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如何读懂《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论语·为政第二》
略论古齐国的治国之道
半部《论语》治天下
略论《尉缭子》的治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