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价值取向与中华民族精神
2011-08-15李佑球
★ 李佑球
中华民族精神是指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中华各族人民思想内核的,支配人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民族总体特征。它由社会道德规范、品行操守、气质气节等内容共同组成,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整体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儒学一直处于核心位置,是大家公认的中华传统文化主干,奠定了民族精神的基调。儒学重道德、讲和谐、重整体、讲践行的价值取向在中华民族的仁爱精神、爱好和平的精神、爱国主义以及自强不息等精神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道德至上与仁爱精神
儒家倡导的第一个价值取向是“道德至上”,主要表现在道德本位、忠君尊上和家族中心三个方面。从家族中尊卑长幼的礼节到社会秩序、国家管理的理念,从一般人的内省修身到对统治者的人格要求,儒学无不把人的道德自觉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最高境界。关于道德理性这当中最能体现的应是孔子所代表的仁学思想。据统计,仁在《论语》一书中出现了一百零九次。它包含着以下几层意思:一是爱自己,即对自我生命(包括自然的和精神的)价值的肯定、尊重和珍爱。二是爱亲人,即以“孝悌”为本,对家庭亲人的挚爱;三是“泛爱众而亲仁”,即对芸芸众生有差等的博爱。
出于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儒家相信人性是善的。孟子在《公孙丑》中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纳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认为人性的善良如同身体拥有四肢般与生俱来,“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1]
基于人性本善的理论,儒家认为人性中存在着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只要经过不断的修身努力,就可以成就圣人人格,即“人皆可以为尧舜”。儒家所说的人性善,是说人可以养成善的品格,即通过努力和提升,可以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从现实的人到完善的人,需要经历修身的过程。这一修身的途径,儒家提出了两种方法,一是内省方法,“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另一种是“格物致知”方法,主张通过接触外在事物提高道德知识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儒家将道德理性作为维系社会人际关系普遍存在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和责任,讲求“克己”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道德理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地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之中,需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孔子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提出了达到仁德的具体途径。所谓消极的方式,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出要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视人如己,善解人意,成己成人。所谓积极的方式,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比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说,这是一种更高的道德层次,主张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要帮助别人做起来,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也要帮助别人达到。这种推己及人、立己成人的理念再向上一层就是孔子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接造就中华民族宽厚博大、悲天悯人的宽广情怀。孟子在孔子基础上,提出不仅要爱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而且要对社会上所有的人,不分贫富贵贱、尊卑长幼,一以爱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种道德本位的价值取向奠定了中华民族仁爱精神的基础。至此之后,中华民族无论什么时候都以一种“感恩之情、感激之怀”来关怀关爱这个世界。
二、以和为贵与爱好和平精神
儒家倡导的第二个价值取向是“以和为贵”。“以和为贵”是在儒家“以人为本”理念上的引申与展开。“以人为本”是对作为民族成员的个体说的,是安顿个体价值的理念;“以和为贵”是就民族群体内人与人的关系说的,是安顿群体价值的理念。“以和为贵”理念的内涵,汤一介先生称之为“普遍和谐”,主要包括四个层次: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这种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主张“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即强调人类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朋友,人类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在对外关系上,表现为主张“协和万邦”,即强调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各国和睦相处;在思想文化上,则表现为兼容并包,相辅相成,有容乃大,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儒家“普遍和谐”的最高层次是政治上的和谐。这一理念的极致就是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在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
儒家认为,通向和谐目标的途径便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认为“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主张为人办事,应无过无不及。朱熹解释时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即认为不偏不倚的求中的方式是人生为人处世的日常准则。
“以和为贵”的理念,经过长期的丰富和选择,已经为中华民族广大成员普遍接受,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了中华民族的宽厚包容、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的民族品格。“以和为贵”的理念要求每个民族成员忠诚地维护民族的整体利益,为国家事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儒家的“以和为贵”的理念,不仅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和谐环境,使民族群体中的成员不断地自觉加强修养,而且影响着成员实际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亲和力。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千年沧桑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魅力,正是儒家的“以和为贵”观念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具有了全民族共同的心理认知,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三、整体至上与爱国主义精神
儒家倡导的第三个价值取向就是“整体至上”,即个人与集体对立时,注重集体;地方与中央发生矛盾时,服从中央。由“整体至上”的价值取向出发,中华民族形成了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关于爱国主义,其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注重中华领土的“大一统”。早在西周时期,当时人们的思想就有了这样的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春秋战国时期,柳下惠更是最早提出了“父母之邦”即国的概念: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4]在早期的地理概念中,“九服”、“中国”、“天下”等词语也表达出了这种理念。基于这种理念,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将是否维护国家统一作为评判人物与功绩的重要标准。春秋战国之时,孔子主张重新恢复天下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所以,他极力称赞观众辅佐齐桓公的历史功绩,他说:“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所谓“一匡天下”就是天下一统,统一于周的意思。孟子说:“天下恶乎定,定于一。”“一”也即统一的意思。荀子提出“四海一家”以及“一统”的思想,也是这种理念的流露。
二是深沉博大的忧患意识。中华儿女内心有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命运深切的关怀意识和责任感。孔子编写《春秋》,是为了能让“乱臣贼子惧”,屈原做《离骚》,是为了表达“哀民生之多艰”。基于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等类似话语最能激起人们的共鸣。这种忧国忧民的意识,说到底,就是要关心并推进国家社会的进步。
三是注重民族气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说:“伟大的抗日战争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了许多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用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得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精神。”[5]这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概括。
四、实践理性与自强不息精神
儒家倡导的第四个价值取向就是“实践理性”。《论语》中记载了子路向孔子请教鬼神问题,孔子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向孔子请教关于死的问题,孔子的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对于鬼神以及死后的事情,孔子讳莫如深,“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道德至上”的理念、“以和为贵”的理念、“整体至上”的理念最终都要落实到“经世致用”上。
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明确地提出以行来致知的原则。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从政的本领,不具备应酬专对的外交能力,即使书读得再多再好,也无济于事。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也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把行动视为检验知识的重要标准,他认为实践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必须服从服务于行动,行动远远比学习要重要。
本着“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儒家反对把个人同社会割裂开来,认为如果离开了社会,任何个人都无法实现真正的完善。因而,它要求人们把个人的生命、人生的价值同国家、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完善。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儒家认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成就宏伟的事业需要有恒心,有毅力,“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中华民族形成了敢于担当、刚毅进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等一系列优秀民族精神。
儒学作为中国的文化,有其时代性的一面,也有其民族性的一面。作为农业社会的产物,不可能不表现出历史的局限性。对其局限性,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但作为民族精神形成的主体,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十六大报告中说:“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伏尔泰说:“一个民族即便没有神,也要造出一个神来。”在新时期,重构民族精神,必须要从儒学的传承与弘扬着手。当前,以儒学重构民族精神,我认为首先要破除文化虚无论,重塑文化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不是盲目的对已有文化的坚守,需要树立开放意识、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主动走出去,和不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在交流和融合中弘扬儒学中的优秀理念。其次,要去伪存真,把握儒学的精髓。再次要认真要时代的需要和价值的需求,赋予儒学新内涵,创新儒家文化,赋予儒家文化新的生命力。最后,要通过系列载体和活动,为儒学提供发挥作用的土壤,让儒学从纯学理性,从高校科研院所走进日常生活,进一步发挥儒学的实践理性作用。
[1]孟子.告子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礼记.礼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