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参政党建设——简论参政党建设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
2011-08-15雷明贵
★ 雷明贵
社会资本概念的首次系统表述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完成的,此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资本”的定义。具体而言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在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普特南的眼中,“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和网络,他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二者的界定构成本文论述的基础。在转型期执政权威面临质疑的情况下,参政党建设有利于扩大社会共识,积累社会资本,进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
一、社会资本与参政党建设的关联
“社会资本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共同体的稳定和行为的相对一致性,明确共同体的认同感,从而也提高了共同体内部个人或制度的行为效率。”政党执政或参政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然而随着转型期政党在整个政治参与中的地位弱化,我国政党社会认同也有弱化趋势,有必要通过社会资本的培育,巩固和提升执政合法性。其一,通过“信任”(社会信任和政党间的政治信任)社会资本的积累促进公众的政党归属感培育。其二,通过作为社会资本的“规范”之强化助力良好的社会预期形成。完善的规范体系有助于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进而产生具有高度稳定性、可靠性的社会影响力和自觉自愿的服从关系。其三,通过健全公民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网络,引导公民有序参与。信任、规范和网络,构成社会资本的主要要素,参政党建设中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把握,助力社会资本的积累。
参政党建设的根本宗旨,要站在政权合法性建构的角度才能得到更深入的了解。参政党建设理论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参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主要回答“怎样建设一个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参政党,要解释和说明我国各民主党派演变为参政党的条件和规律,阐明它们演变为参政党的历史必然性和作为参政党的基本特征;其二是参政党功能的运行理论,主要回答参政党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按照什么途径、遵循什么原则和规律来体现的问题。参政党建设,就是要完善政治中介,增进社会认同,引导社会有序政治参与,进而增强集体行动的效率。而社会资本的积累,即社会中信任社会资本、规范类社会资本以及社会网络的多样化,是参政党建设的目标所在,也是参政党作为政治中介的重要价值所在。在此结点上,参政党建设与社会资本发生关联。
二、参政党建设是建构社会信任的重要途径
福山认为,信任是指“在一个社团之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动的期待,基础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隶属哪个社团的角色”。信任一旦形成,意味着信任双方信守承诺、遵守相互作用的制度规范。在政治生活中,如果民众与政党之间出现信任裂痕甚至信任危机,执政党的合法性就面临挑战。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密切相关,政治组织本身不守信,则会“造成政府信任的流失,或者由于政府的胡作非为而失去合法性,或者因政府的无能而丧失权威性”。参政党建设促进社会信任的途径如下:
1.努力阐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在价值多元的背景下,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体系,有助于民众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的建立,增强社会信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成员提供一整套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有利于政党更好地实施政治领导。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参政党一方面要在自身理论研究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充实意识形态的包容度。为本党成员和全体民众更好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2.参与对民众的利益代表和利益协调,增强民众与政府互信。“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保护好民众的实际利益是增强社会成员政治信任的重要环节,为此参政党要利用自身联系广泛的优势,参与利益表达机制、表达渠道的建设。一方面,要使利益主体的要求和愿望能得到及时通畅的表达,要通过利益表达与利益协调机制的建设,使民众的要求能为政府所了解、吸纳,推动政治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要利用参政议政的机会,完善矛盾疏导机制,改革不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从制度上增进政府与公民间的互信。
3.发挥好参政党民主监督功能,有利于制约公共权力滥用,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腐败滋生蔓延必然造成信用的流失,诱发政权合法性危机,参政党要充分发挥好民主监督的重要职能,遏制和防止腐败,提升政府的社会信任度。对执政党依法执政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督,是参政党民主监督的重要职能。参政党监督职能的有效实施,要从领导干部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活动和表现入手。
三、参政党建设有助于健全社会参与网络
社会转型期执政党政治权威被质疑、执政合法性被削弱的背景下,培育公民政治参与网络和社会参与网络,已经成为执政变革的前提,也是有效规避和消除政权合法性危机的重要途径。“公民参与的网络孕育了一般性交流的牢固准则,促进了社会信任的产生。这种网络有利于协调和交流,扩大声誉,因而也有利于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 参与网络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参与网络,以“横向”为主的公民参与网络“把具有相同地位和权力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以“垂直”为主的公民参与网络则“将不平等的行为者结合到不对称的等级和依附关系之中”。
1.通过关注支持新社会组织成长,助力公民意识提升
中国公民社会的空间主要形成于三条路径:其一是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的产生机制,它们与政府改革相关联,在相当程度上是政府改革和政府职能社会化的产物;其二是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产生机制,它们与市场经济发育的程度密切相关;其三是合作型,即政府顺应市场的趋势,引导社会自治模式的形成。无论是何种公民社会组织的成长,都有助于公民意识的提升。参政党可以完善对新社会组织的联系机制,通过支持和服务新社会组织的成长,助力民众公民意识提升。
2.通过参政党成员群体的扩大化,提升政治参与度
在政治共同体中,公民参与网络的成长有助于公民培养现代民主意识和提高政治参与能力,进而为增强他们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奠定坚实的基础。公民政治参与状况关乎政权稳定,一方面,参政党在联系其成员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大众传媒工具,不断完善组织机构,为公民表达利益意愿、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参政党在组织发展中,还要既注意量的问题,也注意质的问题,通过群体成员的扩大化,提升政治参与度。
3.通过参政党成员所联系的“两新”组织,扩大公民有效政治参与
民间组织(主要包括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充分发育为社会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有助于促进公民对政府及其公民之间的信任合作。民间组织的成长有助于公民参与网络的健康成长。而在社会有机体中,以“横向”为主的公民参与网络越密集越有助于提升公民参与社会事务治理的能力,强化他们信守承诺和遵守行为规范的意识,增强公民对政党政府的认同以及培育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因此应提高以“横向”为主的公民参与网络的效率,提升社会资本的存量。
四、参政党建设制度化有助于增强社会的规范意识
“一个合法的政治社会应基于人民的同意,这种同意应在人们为建立政府而达成的社会契约中反映出来。”在政党政治时代,巩固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关键问题是把公民的执政党认同建立在制度之上,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政治领域对规范的重视以及政治运作的法制化将有助于全社会规范意识的提升。
1.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制度化,助力参政党成长。当前参政党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如领导班子制度、参政议政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在领导班子制度方面具体包括学习制度、会议制度特别是民主生活会制度、工作职责制度、议事决策制度以及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制度等;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和充实各级组织有关参政议政工作的专门委员会、建立参政议政信息制度、建立参政议政物质保障制度、建立参政议政工作奖励机制等;在民主监督制度方面,主要建立法律规范机制,建立公示听证制度,建立程序规范制度等。通过系列规范完善的制度,使参政党的自身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进一步提升参政党的能力。
2.通过完善与执政党合作共事的长效机制,提升社会对政治运作的合理预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增强公民执政党认同提供了重要保证。传统中国是一个既无民主传统又缺乏契约观念的国度,加之当前公民社会发育程度较低,这大大增加了制度供给的难度。催生了频繁的“搭便车”现象,在耗费巨大的交易成本的同时,公民执政党认同却在下降。在此背景下,要探讨多党合作的长效机制,使我国政党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增强公民对政治运作的认同感。
3.通过参与国家规章制度的制定,将民众意见上升为国家意志,增强社会规范的有效供给。我国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可以将最广大民众的意见体现于法律法规政策当中,增强规范的可执行性。作为一个走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之路的国家,我国的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移植”特色,很容易造成法律与现实生活的悖离,这也是“有法不依”的一个客观原因。参政党在参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与群众联系广泛和紧密的优势体察民情,提出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尽力避免法律与现实两张皮的状况,增强规范的有效性。
总之,政党作为联系国家与社会的中介,其职能的发挥既赖于其充分体察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对政治组织的要求,又赖于其充分吸纳民意,使民众参与政治的要求通过政党渠道得到有效满足。社会资本既是参政党发挥作用的前提,又是参政党建设的重要目标,即增进社会信任、提升社会预期、拓展社会网络,把个人和团体的团结互助逐步提升到组织化程度,进而帮助解决集体行动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