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2011-08-15黄海波周文军
黄海波,周文军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a.人文社科系;b.经贸系,湖南 株洲 412001)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与指导思想.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日趋全面、深入,但涉及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目前,用人单位不但希望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符合企业的要求,还希望学生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能适应工作岗位的体能要求.从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因身体素质的原因被用人单位挡在门外的占有较大比重.尽管许多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校体育建设,但是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效比较低下,还没能突出自身特色,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1 高职体育教学概念的厘定
高职高专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体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高职体育教学应紧密围绕高职高专的根本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并且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能、职业素养等,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
2 高职体育教学的特征
根据高职体育教学的基本概念,可知高职体育教学的特征:①是生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生理上的强健、心理上的健康及对自然、社会的适应能力.②是进行学生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意志品质.③是学生通过教育获得自我发展的摇篮.大学生自我发展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发展.其中,人的生理发展占第一位.④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高职体育教育是学生踏入社会体育的过渡阶段,是培养体育能力、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阶段.⑤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预防职业病.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可以获得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具备相应的体育素养,他们步入社会工作时,便能科学合理地安排身体锻炼,有效预防职业病.
3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3.1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高职体育教育理念
3.1.1 体现高职体育的特色观
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基于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构建,将高职体育与岗位、企业、社区,甚至整个社会进行对接,以社会一线的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规范学生,培养他们具备各种素质,如职业体能胜任力、吃苦耐劳精神、竞争意识、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遵守劳动纪律和具有团结合作精神等,能够应对现代和未来社会的挑战.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特色,还要以专业为基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来选择、规划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拓展高职体育的途径与方法,革新高职体育评价机制,形成具有鲜明就业导向特色的高职体育新模式.
3.1.2 体现高职体育的就业观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基于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高职体育必须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础,把学校体育融入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和体育教师要牢固树立高职体育的就业观,一切教育活动要围绕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这个中心来进行.从企业用人情况来看,他们对被录用人员的身体健康状态、职业素养、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是很注重的,因为这些方面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工作的稳定性及其潜在的发展水平.从高职人才培养与就业的角度来分析,如果高职体育教育缺失,培养出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差,约束力、意志力及竞争意识薄弱,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工作激情与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就不易得到企业的认可而实现就业.即便侥幸实现就业,也难以长期在企业中生存.所以,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体育就是体育就业观的最好体现.
3.1.3 体现高职体育的人文教育观
高职体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人文教育的作用.除了关心爱护学生作为人文教育的一个方面外,体育教育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譬如练习中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组织中管理能力的表现、比赛中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誉的实现等.将其反映到高职体育中,则要求:①体育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学校体育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教师应给学生关怀和希望,使他们体验到体育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的熏陶和教育.②高职体育还应跳出纯技术传授的思维定势.应使学生更好地获取操作性知识,进而为操作性技能的提高提供帮助.高职体育还是整体性极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必须着眼于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群体、自然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的统一.因此,在学校体育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运动技术外,还要把体育美好的内涵传达给学生,给学生最好的人文教育关怀.[1]
3.2 以就业为导向选择高职体育内容
高职体育教育要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基础,以掌握体育及卫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身心正常发育,提高健康水平为重点,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内容体系.将体育教育内容全面融入和贯穿于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之中,确保其实效性和影响力,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2.1 把基本身体素质训练作为高职体育的基础工程
基本身体素质锻炼是实现学生全面健康的有力保障.由于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各组织、器官、肌肉需要全面、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才能有效促进其机能水平提高,增强体质.由于高职生在中学生阶段未能进行系统的体育锻炼,升入大学后,明显感觉身体底子比较薄弱,一旦开始体育锻炼,就感觉很费劲.意志力薄弱的人就选择放弃,或者选择一些轻松的体育项目,如乒乓球、太极拳等,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坚持锻炼.因而大部分高职生的基本身体素质较差,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不高.为了更好地满足未来岗位对身体素质的需求,必须把高职生基本身体素质训练作为高职体育的基础工程.
3.2.2 把职业体能胜任力训练作为高职体育的特色内容
体能,也称体适能,一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特性或能力;二是指一种精力充沛的良好状态.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是指个人能够抵抗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强抵御疾病的免疫力,提高工作效率,以精力充沛的良好体能状态胜任各种工作的能力.高职体育把学生导向职业岗位、工作环境所需的体能胜任力作为特色内容,在制定教学计划与模块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未来职业岗位对体能胜任力的需求,选择相关的职业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达到全面提高职业岗位体能胜任力的要求.其实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从单纯的运动成绩或传授技术动作中解放出来,打造高职体育的特色内容.
3.2.3 把基本行为与职业素养教育作为高职体育的重要内容
在市场经济中,各企业为增强竞争实力,提高工作效率,既要在科技与产品方面创新,也要注重企业文化、员工基本素质的提升,比如“5S”、“6S”管理、ISO质量认证等方面就是很好的证明,由此,高职体育内容选择与教育方面要充分考虑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行为与职业素养的要求.例如在课堂中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装,集合做到静、齐、快,体育器材的整理与归还等,体育教师将之与企业规定的基本行为与职业素养有机结合起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另外,体育项目考核中,以往只注重对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进行评价,现在要多管齐下,如某些项目考核时,既要看学生动作演练水平,又要学生叙述其基本动作过程与要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使高职体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3.3 以就业为导向拓宽高职体育教学途径
3.3.1 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导作用,它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育体、育心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起着关键性作用.教法上要注重引导和启发,以体育游戏形式开展教学,在内容上注重基本身体素质、职业体能胜任力、意志品质、职业素养等的培养,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其次要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它是体育课程教学以外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发展个性及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组织上要以提高学生自主为原则,建立一支体育骨干队伍参与管理,并加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力度,充分发挥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3.2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有机结合
群众体育有利于开展、普及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丰富业余生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竞技性体育项目能够提供高水平竞技表演,既是一种视觉享受,又是一种精神激励,同时也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提高良好的舞台,体育特长生一旦就业便能为企业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目前,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人们对健康与体育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更加重视群众体育的发展,将其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从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条件(①身体健康状况,②有无体育特长,③专业技能水平)可以看出,健康与体育特长倍受重视,体育特长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眯,在就业单位发展很好,深受领导重视.
高职体育要把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充分结合起来,以显示自身特色.一方面要不断改善体育场馆,加大设施器材的投入,夯实体育教学内容,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引进体育人才,加强运动队的建设,提高运动竞技水平,使其带动整个学校人群参与体育锻炼,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就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3.3.3 以企业的标准营造育体育心的环境
学校体育要在真正意义上服务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营造育人环境.首先,校园体育文化的设计应与企业文化进行对接.高职院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应该具有很强的职业性,根据联合办学企业或订单式办学企业的企业文化来改造校园体育文化,在办学上凸显就业导向,在产品定位上满足企业的要求,在制度文化建设上引进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3]其次,“第一课堂”的教学也应紧紧围绕“以就业为导向”这一主题,传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标准,如对中长跑中出现的“极点”,将其引申为人生中的“极点”,即当你在工作中遇到了某些困难,此时也正是企业考察的时机,如果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后你就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机会.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3.4 以就业为导向丰富高职体育评价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育观念的确立、体育内容的选择、体育途径的拓展,必然丰富与拓展高职体育评价的内涵,从而形成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体育新模式.
3.4.1 丰富高职体育评价主体,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应扩大评价主体,改变以往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主要由老师说了算的现状,应具有企业评价氛围,形成教师、同学、学生本人三方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
3.4.2 丰富高职体育评价内容,体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
高职体育评价应从技术动作、行为表现、意志品质、心理状况等方面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核学生对技术动作要领、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在实践锻炼中的行为表现情况;既要考核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又要考核学生的职业体能胜任力;既要考核学生的实践表现情况,又要考核学生的意志表现力,从而突出评价内容的综合化.
3.4.3 丰富高职体育评价功能,体现发展性、目的性
学校的体育评价不是终结性评价,而是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要充分发挥其导向性、发展性功能,使学生在过程性、发展性教育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如在学期开始,对学生进行相关内容测试和评价,得出基数,然后在期中、期末再对相关内容进行评价与测试,以发展的程度水平进行评价.另外,对学生的体育评价要以学生是否达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原则,而不是单纯地看运动指标,比如伏案型的专业和站立型的专业所需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是不一样,对其评价内容、标准也应该有所区别.
[1] 谭震皖. 探析高职体育和谐发展的若干问题[J]. 高师理科学刊,2007(1):55.
[2] 李桂英. 高职体育对学生就业的作用与影响[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52-54.
[3] 谭泽媛,陈忠林.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新模式[J].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7(26):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