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差距与展望

2011-08-15邓立治杨洁冰何维达

华东经济管理 2011年10期
关键词:竞争力文章评价

邓立治,杨洁冰,何维达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一、引 言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定义的概念,学者分别从生产、市场、能力、层次等角度给出了相关定义,总体来看主要是定义的角度不同,其本质含义还是一致的,归纳起来,产业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地区)产业相对其他国家(地区)所具有的较强的生产和创新能力,从而在市场上取得优势竞争地位,并持续盈利的能力[1]。产业竞争力研究对于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性得到学者的一致认同。Porter认为一国(地区)的产业发展态势和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2]。裴长洪认为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国家(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差异最终会反映在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上[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于应对国际竞争压力的需要,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开展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国际上开始大量发表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其研究角度非常广泛,包括生产、组织、贸易和环境等;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理论模型、评价指标与方法、提升路径等问题[4]。

随着中国日益参与到全球化竞争当中,有关产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在1996年,由原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及中国人民大学组成的“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运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方法,开始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产业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生产能力差异化加大,技术进步使产业技术生命周期缩短,产业资本竞争加强,提升各产业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日益重要。中国作为一个产业竞争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大国,一方面面临本国产业快速升级,以及开拓全球市场的机遇和风险;另一方面面临着国外产业和企业的直接竞争,研究这样环境下产业竞争力的特点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内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启动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后相关文献才开始较多出现,本文从学术视角关注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并在理论、方法、实证等方面与国外研究进行对比,并寻找其中的差距,以期为产业竞争力相关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发展建议。

二、研究方法

改革开放经历了30年历程,中国的各个产业都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进步。与产业竞争力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多以论文、报告和著作形式发表,本文选取学术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由于无法穷尽所有相关研究,所以采用典型的、国内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中国国内的期刊由于没有明确排名,所以作者参考了NSFC管理科学部认定30种重要学术期刊和CSSCI管理学和经济学部分期刊目录(两者基本相通,前者要求相对更严)。

作者把检索时间确定为过去的10年,即2000—2009年,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库》对103个期刊进行检索,发现在论文题目中包含“产业竞争力”检索词的记录有98条。此外在检索过程中作者发现,采用关键词检索会小幅度增加记录量,但是文章并非以产业竞争力为主要关注对象,因此认为题目检索是有效的,不会造成重大遗漏。通过检索发现,在103个期刊中,大约有60%的期刊没有以“产业竞争力”为标题的论文,在剩下的期刊中删除部分影响力较小的期刊(删除部分CSSCI中影响因子较低期刊),再对部分仅检索到一篇论文的期刊论文进行阅读,剔除部分与产业竞争力研究相关性不大的文章,作者最终确定了一个包括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的20种检索期刊清单,分别为《管理世界》、《科研管理》、《中国软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科技论坛》、《经济管理》、《科技进步与对策》、《科技管理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当代财经》、《经济问题》、《经济纵横》、《华东经济管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此外,在检索过程中发现“产业国际竞争力”词条所研究的内容是产业竞争力研究中的特定内容,为防止遗漏,作者又添加了“产业国际竞争力”这个检索词。在20种期刊中对两个检索词进行题名检索,得到92条记录。

为了对这92篇文章的研究特点作深入剖析和统计分析,遵循国际规范的文献评价方法,从论文类型、研究方法、理论与文献基础、数据来源几个角度来讨论。但是经过初步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主要以国内外实践经验、概念和理论、案例和评价为主。此外,在文章中,除了专门介绍国外理论和文献综述型论文外,大多数研究缺乏理论和文献基础,从研究方法上很难衡量其规范性,因此本文主要关注论文类型、是否实证、是否重视理论和文献。

三、国内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一)文章分布

表1给出了各期刊发表的关于“产业竞争力”文章的数量分布。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国际贸易问题》,10年总计发表10篇。在选定的20种期刊里,《国际贸易问题》、《科技管理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科技论坛》、《中国软科学》和《当代财经》共发表文章49篇,占全部文章数量的53%。从时间上看,文章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6年之后,年发表文章数量有比较大的增长(见图1)。

表1 各期刊关于“产业竞争力”文章的数量

图1 2000-2009历年来发表“产业竞争力”文章数量

表2给出了文章作者所属机构分布。篇幅所限,在此仅列出前16位,16位以后的机构共42家,所发表数量均为1篇。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产业竞争力”研究较多的机构是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表2 各校发表“产业竞争力”文章数量

(二)研究视角

所获取的92篇文章全部是研究产业竞争力的,但是关注的视角各有不同。我们根据关键字、文章内容和结论对92篇文章的主要研究视角进行了划分。其中有一些题目包含“产业竞争力”但相关性不强的文章(共12篇)归入“其他”项。

如表3所示,在过去10年时间里,国内学者关注最多的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此类文章共30篇,占文章总数的33%。学者通常以特定的行业或者区域为背景,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改进或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不同行业的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评估和比较,结果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意义。文章具体内容包括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产业竞争力的跨区域或跨行业比较、产业竞争力优劣势分析等。

居于次位的是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一种典型的思路是分析某一特定方面,如科技政策、价值链分析、行业协会等对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作用,而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另一种思路是简要分析某产业的竞争态势,然后列举若干提升竞争力的措施。受关注比较多的还有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其中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是这方面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另一种比较普遍的方法是基于钻石模型的定性分析。

表3 国内产业竞争力主要研究视角的分布

从表4可以看出,自2000年至2009年,产业竞争力评价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对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从2006年之后开始逐渐增多,而关于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文章则在2007年之后呈数量递减趋势。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2006年之后,国内学者所研究的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越来越丰富多样,如需求结构、市场结构、技术、FDI、人力资本等。2006—2009年发表的关于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文章中,综合因素分析和技术创新因素(含技术创新型人才)分析的文章数量最多,均为4篇。

表4 国内“产业竞争力”研究视角随时间的变化

(三)国内部分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

竞争力评价方法可以分为四类,包括指标综合评价法、竞争结果评价法、影响要素剖析法和全要素生产率法。在我们所统计的30篇关于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文章中,上述前三种评价方法皆有选用。此外,还有部分学者综合了竞争结果、影响因素、生产率等指标,提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将这一类评价方法单独分为一类,称作“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偏额分析法、模糊AHP模型和二维评价方法用于产业竞争力评价和比较时,在对产业竞争力的分解、数学工具的运用和评价指标设置上与其他评价方法有较大不同,因此也单独列出。

表5 国内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部分方法

(四)国内产业竞争力研究关注的部分行业

对92篇文章所研究的行业进行统计发现(如表6所示),国内学者关注最多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包含台湾和日本的高技术产业,相关文章共有22篇,出现较多的是对电子信息产业的研究,其次是农业,相关文章共7篇。汽车产业是近年新出现的研究热点,相关文章共5篇,有4篇发表于2007年以后。服装产业、流通业和文化产业的研究也相对比较多,此外近10年研究的产业还涉及金融、能源、制药、造纸等。

表6 国内产业竞争力研究的部分行业

四、国外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最早开始于美国,出现后迅速受到各国重视,几十年来研究成果非常多,在此我们仅对国外产业竞争力研究做一个简要回顾。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早开始了“开放经济下的产业竞争力”研究,之后欧洲国家也开始从国家层面寻找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着手点。1990年,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第一次将产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做了区分,他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存在于六方面: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机遇和政府行为。这一理论引起极大反响,诸多学者针对钻石模型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或批评意见。例如邓宁就认为应该在钻石模型中加入“跨国商务活动”,波西、纳瑞拉也分别从民族文化和技术角度提出改进意见。

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各学者的观点存在差异。波特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体现在一个或几个产业的创新和升级能力上,而国家环境又直接影响产业的某些环节,使其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IMD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定义就来源于这种观点[2]。基于增长经济学的理论,有学者提出产业竞争力从根本上说是由技术、教育和人力资本形成的效率和创新的结果。还有学者从生产率的角度出发,提出产业竞争力实际上源于生产率的提高,因此所有提高生产率的因素都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因素[5]。产业竞争力评价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世界经济论坛WEF从1979年开始逐年出版《国际竞争力报告》,从生产率的视角评价各国的产业竞争力;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从1985年开始从综合环境的视角对各国产业竞争力排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自2002年起采用工业竞争力指数评价各国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的竞争能力[6]。

关于产业竞争力评价,概括起来有三种方法[7]:

(1)基于持续竞争视角的评价方法。这类方法既包括对产业当前的竞争结果的度量,也包括对产业继续参与竞争并获得利益能力的度量。

(2)基于生产视角的产业竞争力评价。采用反映生产能力的关键经济指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如成本、生产率、要素生产率等,通常反应的是价格优势差异。常见的有全要素生产率法、相对劳动生产率评价法、成本要素贡献评价法。荷兰格林根大学和OECD的生产率评价项目是这类评价方法的典型应用。

(3)基于国际分工的评价方法。此类方法以国际贸易指标为主,通常是2~3个指标联合使用以提高比较的科学性,常见的评价指标有RCA指数、TSC指数和CMS模型等[8]。

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一直是主要方法,理论分析与案例结合较为紧密,由于相关文献数量庞大,在此不再一一赘述。笔者认为,国外产业竞争力研究特点有:

(1)不断探索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早期的产业竞争力研究包含了国家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国家、产业、企业理解的深入,产业竞争力的概念逐渐清晰。对于产业竞争力内涵的探索过程,正是回答什么是产业竞争力、其来源和依据是什么的过程。在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影响竞争力的因素被发掘,例如产业环境、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等,影响因素的多样化为指导产业在竞争中取胜提供了多种参考路径[9]。

(2)反应经济发展的动态趋势。国外的产业竞争力研究内容主要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到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新的因素被引入竞争力研究,例如科技创新、知识管理、价值链、垂直分工等等,这些新的因素反映了产业发展趋势,亦代表着未来产业竞争的关键内容。最近的文献表明,以“低碳”、“绿色”为主题的产业竞争力研究正在成为各国学者和机构关注的新热点[10]。

(3)理论视角越来越宽阔。产业竞争力研究已经成为产业经济学和竞争力研究领域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在此基础上衍生的许多新的理论研究方向,例如产业集群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等。其中国际价值链和产业竞争力的综合研究改变了以往对于产业国际分工的认识,开始从价值分工的角度研究竞争力,这是理论上的重要突破。此外,产业竞争力研究与产业政策理论一直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互相影响,丰富了理论研究的内容[11]。

五、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展望

通过对国内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梳理和与国外研究的比较,可以发现国内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①对于竞争能力相对较落后的国内产业,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如何在“OEM-ODM-OBM”的升级道路中抉择,快速提升产业竞争力,参与到全球产业价值链竞争当中去?②在借鉴国外学者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本土化的理论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竞争力研究范式和理论?这包括国内不同行业的产业竞争能力如何构建,培育产业竞争能力涉及哪些关键影响因素,未来几年还可能出现哪些新的因素等。③面对激烈的国际产业竞争,新兴国家如何对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这两项政策措施进行权衡?此外,对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土化实证研究,特别是对具体优势产业、支柱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实证研究。

随着中国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更加融入到国际产业价值链当中,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将会碰到更多的新问题。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管理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研究问题和素材的丰富,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问题研究将会迎来新的一轮高潮。

[1] Fetscherin M,Alon I,Johnson J P.Assessing the export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industries[J].Asian Business&Management,2010,9(3):401-424.

[2] Jin B,Moon H.The diamond approach to the competitiveness of Korea's apparel industry:Michael Porter and beyond[J].Journal of Fashion Marketing&Management,2006,10(2):195-208.

[3]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中国30省市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J].管理世界,2004,20(10):68-78.

[4] 刘从九.我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04,20(9):130-133.

[5] 谭力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深层透视[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64-73.

[6] Paul R Krugman.America in the world economy:Understanding the misunderstandings[J].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1995,(7):233-247.

[7] Derek Braddorn,Keith Hartley.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UK aerospace industry[J].Applied Economics,2007,3(6):715-726.

[8] Guerrieri P,Meliciani V.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Creative Industry[J].Structural Change&Economic Dynamics,2005,(12):222-236.

[9] Feenstra R.Integration of Trade and 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1998,12(4).

[10] Kee H L,Hong M.The Effects of Domestic Climate Change Measures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J].World Economy,2010,33(6):820-829.

[11] Guerrieri P,Meliciani V.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Creative Industry[J].Structural Change&Economic Dynamics,2005,16(4):489-502.

猜你喜欢

竞争力文章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日本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