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1949-1956)

2011-08-15张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领域运动

张亚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1949-1956)

张亚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是一个由多元向一元转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确立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和新生的政权根据时局的变化,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步骤,从最初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与灌输运动到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再到思想文化领域的系列批判运动,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得以巩固和最终确立。笔者试图从中汲取有益的历史经验教训,以期为当下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借鉴和帮助。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构建

建国初头七年,中国共产党和新生的政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开始了革故鼎新的历史任务,其间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也是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努力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局面,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彻底实现意识形态的转型与重建。回顾建国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情形,自然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建国初国家意识形态的总体概况

1949年10月,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的成立,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意识形态领域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刷新与转变,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第一要务便是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最终胜出是历史的选择,更是近代以来现实的选择。

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维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及其共同利益,适应并促进了封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社会逐步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西方不仅带来了坚船利炮,更带来了他们的文化模式和价值理念,这对于中华民族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伴随着国家、民族时代主题和社会历史任务的变迁,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日益黯淡和没落。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中国在近代的落伍迫使整个民族自觉,贯穿近代以来的根本历史任务便是实现民族的自立和国家的富强,因此“总观中国近代社会思潮演变的轨迹,我们发现,在近代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社会意识形态始终围绕着振兴中华这个问题,历经了从几千年‘天不变,道亦不变'到‘制洋器'的变化,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引进西方意识形态,从走英国人的路(像日本明治维新式的改良)到走法国人的路(资产阶级革命),最后走上了俄国人的路这四个阶段。”[2]

事实证明,中国近代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既是一个自强振兴的路程,同时还是学习西方的精神文化理念,实现意识形态选择和变更的路程。各种文化思潮先后被传入,植根于中国近代社会这一广阔的土壤,中西文化进入直接的融合和碰撞的现实境地,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几种不同的路径,也是近代以来不同意识形态生成的具体模式,如固守中华本位理念、全盘西化、在现实的社会基础上实现中西文化的对接等等。

从近代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明显的特点,一是总体上处于混合多元的状态,近代社会发展的断裂和失衡,为各种意识形态的生存和发展留下了多元的空间,封建主义凭借着在中华历史上长久的积淀,不甘心退出历史的舞台,尽管在社会主题和历史任务变迁的合力下日益被肢解,但其触角无处不在;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在世界近代的历史进程中呈演出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态势,虽然资本主义改良方案、共和方案在中国政坛的运行相继失败,但是资本主义的各类学说和思潮在国民的心中却影响深远。社会主义在社会大动荡和传统信仰体系解体、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尚未确立的历史条件下,在与形形色色的思想学说进行斗争,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的复杂过程中逐渐强大发展起来。

二是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想因其具体理念的差异性而斗争激烈,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资本主义是作为封建主义的对立面而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又是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否定其固有的本质而产生的。在政权变更、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改变的时候,体现在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其间斗争的烈度和时间的长短基本上同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变化、发展是同步的。特别在当时那一个特定的年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性因社会整体的急速变革而被放大彰显出来,相反,在意识形态领域,因为各种意识形式还存在着历史传承性,新旧意识形态可以在相互吸收各自合理的内核,以一种更加自然的、吐故纳新的方式实现意识形态领域的渐进更替,但是这种包容性却因时代主题的异同而被理性的选择。因此,在近代中国百年自强的民族心路历程上,激进、革命、斗争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自发地折射到意识形态上。

三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因切合当时时代的脉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最终胜出,成为新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洋务运动的破产、戊戌变法的夭折、辛亥革命后复辟思潮的卷土重来等一系列改革社会实践的失败,社会在历经数次救亡图存的斗争后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让国人重新审视西方的文明成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依然处在大动荡大改组的境地。“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加速传播开来。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生活的国度,尚是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而存在的,而一旦传入中国它便迅速与一个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与各种党派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并作为一种思想的指导原则影响着很大一部分人。于是,它的地位便迅速地从一种理论形态被提升为意识形态。”[2]8520世纪20年代,世界进入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也历史性地完成了中国社会在近现代以来面临历史课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为新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它标志着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局面的彻底结束。

二、建国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步骤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政权随即开展了大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也成为其既定建设的重点领域。建国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这里,我们借用一个术语——系统,“系统是相互关联并组成一个整体的一组事物”。[3]在这项系统的实践工程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新生的政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客体是在广大的民众中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其中介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若干机制。如果把这一工程看作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话,纵观其动态的历史进程,不难看出它的发展区域由思想意识的宽泛领域逐渐进入重点领域再到到核心领域,构建的方式从最初的普及性的思想灌输到重点阶层的思想改造再到核心范围的思想批判,学习的内容从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到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中的基本确立,再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来指导实践。其间,构建的程度、范围和层次是由浅入深、由基础到重点和由外围到核心。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学习与灌输运动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灌输论”的思想源头发轫于马克思、恩格斯,考茨基对该理论做过系统的总结和完整的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根据当时俄国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同时考察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历史,提出了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的著名论断。列宁指出:“纯粹自发性的工人运动虽然表明了工人同资本家的对立,但是工人还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4]并“积极地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发展工人阶级的政治意识。”[4]342

建国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启动便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运动。新生的政权虽然成立了,但是建国初鉴于意识形态领域混合多元状况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在全国范围内还不占主导地位,尤其是在国民党统治地区,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还比较陌生,甚至一度遭到国民党的反对和封杀。针对这种混乱的实际局面,中国共产党和新政权在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的第一举措就是在广大的民众中去宣传与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让广大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初始的认知。具体而言,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就提出要让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学习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等课程。在这一号召的推动下,一场群众性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建国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分为两个阶段,从1949年10月到1950年底,主要是学习社会发展史,1950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重新发表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后又重新发表了《矛盾论》,“两论”的重新发表,是建国初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事件,把群众性的学习马克思主义运动推向高潮。建国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是从学习社会发展史起步的,从社会发展史入手,是充分考虑了当时的实际情况,一是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二是借鉴了延安历次的学习经验。本次学习运动范围广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开办了学习班、训练班、设立革命大学、军政大学,学习的方式既有单位组织的集中学习,又有个人的自学,各类座谈会、讨论会、学习会内容丰富。“仅据郭沫若在1950年6月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关于文化教育工作的报告》中的统计:在建国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国参加政治学习、政治训练班学习的人数达47万,参加工人夜校、工人业余文化学校学习的人数约50万;参加市民业余补习学校学习的人数为70万;参加农民冬学学习的为1000万人。另有全国大众学校师生100多万人参加了政治学习。”[5]

在学习内容上,本次学习运动不是从抽象的理论出发,而是重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如阶级斗争的观点、劳动创造世界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的观点等等,在宣传与解读这些观点的过程中,还充分体现了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积极配合和有力指导,纷纷撰写了相关的通俗著作或文章,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来宣传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艾思奇的《从头学起》、《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华岗的《社会发展史纲》、李达的《 <矛盾论>解说》和《 <实践论>解说》,1951年3月27日,毛泽东致信李达,肯定他的“两论”的解说“对于用通俗的言语宣传唯物论有很大的作用”,指出:“关于辩证唯物论的通俗宣传,过去做得太少,而这是广大工作干部和青年学生的迫切需要,希望你多多写些文章。”[6]二是在具体的理论学习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当时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让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这样可以加深广大的群众对上述这些基本观点的理解和掌握,如在农村结合土地改革让广大农民认识阶级的存在和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在城市结合“三反”、“五反”运动让广大的市民对资产阶级的丑恶行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阶级斗争、剥削、剩余价值这些观点可以直观地被解读。

建国初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运动是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第一步骤,建国初这一全民性的政治学习运动是一次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的普及运动,它让全国的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有了初始的认知,这种认知还仅仅处在最初的阶段,在人们的头脑中还只是感性的、形象的、不系统的,特别是在广大的干部、知识分子的意识中地位还不牢固,尤其是远没达到党和政府希冀的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具体的革命实践和建设。这就需要进入下一环节—— 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改造。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新中国成立的一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国家各项工作的恢复重建,在意识形态领域,“最初,执政党主要是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提倡和鼓励学习马列主义,但尚没有‘任务’的钢性。”“进入1951年后,情况开始发生微妙变化。此时,新政权在全国已获初步巩固,革故鼎新的各项实际工作已步入轨道。马克思主义作为新国家主导意识形态的地位开始落实。”[7]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构建取得的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开始启动第二步骤—— 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改造。

1951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这场运动的引子要从1951年5月批《武训传》说起,电影《武训传》描写的是清朝末年贫苦农民武训用30多年时间“行乞兴学”的故,影片在京津、上海等大城市上映,引起了好评,特别是教育界。1950年5月20日,毛泽东亲自撰写社论,批判《武训传》,严厉批评和质问一些共产党员学得的马克思主义跑到哪里去了?批判《武训传》透露出的信号,我们可以捕捉到中共中央意欲在意识形态集中的领域开始更大的举措。

1951年秋至1952年秋,一场遍及全国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搬上了新中国的舞台。实际上,知识分子的学习和改造从建国便开始了,但从强度、规模和声势方面是不及后来的思想改造运动的。知识分子作为文化创造与传播的主体角色,决定了他们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重建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建国后,广大的知识分子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其思想意识正在逐步地发生转变,但在执政党看来,这种变化速度太慢,程度不高,所以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一场集中的更为猛烈的运动。这场运动是从知识分子最为聚集的高校开始的,后来迅速地在全国教育界铺开,各地学校的具体做法略有不同,但大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动员学习阶段;批评与自我批评阶段;清理总结阶段。这场运动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革命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集体主义,用工人阶级的理论与实际一致的基本观点,来坚决地肃清上述英美反动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克服个人主义、客观主义、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和作风。从运动的整个过程来看,以“三反”为界,在此之前,基本上健康的,有序的,在此之后,搞人人过关,反而伤害了知识分子的感情,造成了隔膜。

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对于建国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大大促进了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历史进程,使得本来复杂的、缓慢的且充满多变因素的构建进程缩短而变得单一迅速;另一方面,它有力地促进了广大的知识分子自觉的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来从事学术研究,正是通过这种集中的思想改造运动,知识分子才切身体会到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必要和重要。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实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第二步骤就是思想改造运动,它意图通过在思想意识的重点领域和重要主体—— 思想文化领域和广大的知识分子之间开展思想改造运动,来强化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事实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一举措的有力性和有效性,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它忽略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存在和思想意识改造的长期性艰巨性的特质,容易导致意识形态建设的单一性、封闭性和排他性。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系列批判运动

1952年底到1953年初,抗美援朝的战局即将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也已基本完成,人民政权得到了巩固,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4年2月,中共中央七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批准了这条总路线,这表明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总目标的确立。政治、经济领域的重大变化必然要求意识形态领域的跟进。社会主义革命从理论上讲是以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为对象的,所以,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对立,被认定为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两大阶级在思想领域的根本对立,彻底批判和铲除资产阶级思想便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首要任务。

1954年到1955年间,中共中央接连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适思想的批判、对胡风的批判。批判的范围逐渐深入,批判的程度和强度也不断扩大,批判后产生的效果也日益增强。1954年10月首先开始的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只是对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的一个切入点,以此为序拉开了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和文艺思想的重点批判。胡适的思想在广大的学术界可以说是影响深远,学术界在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视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核心区域,对这一区域实行彻底地改变自然意义重大。对胡适思想的批判,涉及到哲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的学术领域,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批判,将实用主义、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做了系统地比较,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本体论、矛盾论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学术界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解读社会主义的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课题,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引领和指导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学术发展。对胡适思想的批判是一边倒的,借助政治权力来推动意识形态的转型向深度发展是批判胡适思想的一大根本特色,批判是以是非为评价依据的,不存在宽容的、温和的,一分为二的学术讨论态度,彻底地全面的否定是这场大批判的原始初衷,也是后来达到的最终效果。

对胡风的批判,主要是集中在他的文艺思想上,文艺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成、转化、影响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各级各类的知识分子思想意识的掌握和布控,文艺发挥着冰山一角,窥一斑可见全豹的作用。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在人们头脑中很有影响。胡风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他的文艺思想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不同,作为政治领袖和作为专业文艺理论家的胡风,对文艺问题看法的不同,这本来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是自然的,可以被理解的,但在当时步调一致,标准一样,非此即彼的意识形态模式下,胡风的文艺思想当然要得到彻底地批判和解决。批判胡风最初还控制在理论批判的范围之内,但是到了1955年5月以后,随着胡风的一些私人信件被查抄,批判胡风陡然升级,毛泽东指出:胡风及其追随者是“钻进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各个部门”的特务、托派、反动军官、叛徒、反革命。1955年5月,胡风被逮捕,并被判处14年徒刑,先后株连2000多人,这成为建国初期文化界的一大冤案。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迅速升级为“肃清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这就使胡风问题的性质由人民内部矛盾变成了敌我矛盾,由一场学术争论演变为严肃的政治斗争,其烈度和振幅在当时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果说对胡适的批判还只是在意识形态的核心领域来进行,那么对胡风的批判则进一步地扩大范围,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在内的知识界、学术界、教育界等等,概而言之,就是整体的思想文化界受到了一次重大的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洗礼。通过连续不断地思想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念在学术文化界牢固地树立起来了,人们在心目中原先还对学术研究保有着自由论坛的空间,现在这份空间已经彻底消失,代之而行的是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的强势确立,任何与之相异的思想都要遭到彻底地否定和批判,如果不服,就有可能得到革命性的政治解决,如胡风即是。

三、建国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历史启示

围绕着建国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确立这一中心,笔者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灌输运动、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和思想文化领域的系列批判运动,大致勾画了建国初意识形态领域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步骤,试图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要牢牢地掌握在执政党的手中,中国共产党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但在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尊重意识形态工作自身的特点,注意掌握适度性

在阶级社会里,存在着各种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社会意识形态。但无论是什么阶级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必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早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就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8]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就是通过党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来实现。“中国共产党从执政之日起,就十分注意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从中央到地方逐级建立了党委宣传部,以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与此同时,在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理论研究和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部门普遍建立了党的组织,以负责落实党的大政方针,指导本部门的发展方向。通过各级党委宣传部和各部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有力地加强了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避免了意识形态多元化趋向。”[9]

建国初,中国共产党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意识形态领域的整合任务,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这和党的有力领导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还有其自身的特点,观念形态的东西有可能会超前或滞后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基础,思想意识的消融和转换往往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950年,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观念形态的东西,不是用大炮打得进去的,要缓进,要用十年到五年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10]因此,建国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还反映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即以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见长的中国共产党将以对抗和“打碎旧世界”为主要特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平移到意识形态领域,是存在短板的,实践证明,以革命方式处理思想问题、文化问题,在某些地方是有悖意识形态建设自身规律的,所以,在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加强党的领导,同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适度性。

(二)意识形态工作要紧密地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在完成党的中心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意识形态的功能上讲,“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以表现一定社会中人们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为内容,其基本功能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生活,以巩固或改变一定的社会关系。”[2]34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将意识形态的功能理解为:教化功能、凝聚功能、维护功能、整合功能等等。把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和党的中心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完成党的中心工作发挥重要的宣传与舆论导向作用,从精神方面把执政党的利益合法化,把执政党和广大民众内在统一的生产关系合法化,并以知识、观念和信念等形式努力促使这些因素实现。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这一性质和特征在建国初的头七年得以充分验证。如土地改革中进行了反封建的教育,抗美援朝运动中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清除帝国主义文化影响的工作,“三反”、“五反”运动中进行了揭批资本主义的斗争,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发动了清理资产阶级思想的系列批判运动。意识形态领域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配合了党的中心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制定正确的意识形态战略、策略,采取有效的工作方式,努力提高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领导意识形态的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充分体现,党要更好地执政为民,必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以期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题会根据不同的时局变化而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工作也应适时采取灵活不同的战略、策略,制定正确有效的工作方针、政策。如在建国初,群众运动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主要形式。“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充分地教育、动员、组织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重要武器。而建国初期所面临的彻底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不经过充分的社会动员时难以完成的。显然,新中国最初几年的历史正是由一个接一个得‘运动’组合而成的。如前所述,建国初年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根本目标,就不能不借助于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普及的群众性的形式。”[5]22但是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搞意识形态也有它的弊端,容易混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容易导致对个人的上纲上线,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和平建设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开展就不适合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相反,依据意识形态自身的规律,用科学的制度、常规来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收效会更为明显。

[1]毛泽东选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2]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53.

[3]李岑,等.大众传播学通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37.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5]朱育和,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情态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8.

[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2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195.

[7]杨凤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文化转型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2).

[8]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2.

[9]郭文亮.1949-1976: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史回眸[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3):10.

[10]吴建国,等.当代意识形态风云录[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17.

A81

A

2095-0683(2011)06-0052-06

2011-11-10

张亚(1973-),女,安徽淮北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

责任编校 秋晨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领域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领域·对峙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不正经运动范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