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宏观视域下加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

2011-08-15谢志昂

关键词:责任感视域大学生

谢志昂

(台州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宏观视域下加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

谢志昂

(台州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出发,宏观视域下大学生责任感包含自我责任感和他我责任感。在社会剧烈转型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要求。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自我和他我意识的缺失和淡化,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一道问题,通过原因分析找出对策,加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应从理想和信念教育、角色意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校园环境入手。

宏观视域;责任感;角色意识

宏观哲学视域下,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形成了人的责任感的基础。康德曾说: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1]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义务,以及与之相应的自觉态度,是个人以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的体现为主要对象的一种自我感受和内心体验,同时也是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内涵,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1]在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道德教育在大学思想教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部分。在整个道德体系中,责任居于道德的核心层次。所以,责任感既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内在要求。

一、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

当前的大学生基本上属于80末90初的一代,新时期条件下成长的学生具有新时期的特点。当前大学生责任感现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自我意识强,自我责任感弱。自我意识强首先主要表现在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更多的时候只考虑自己,觉得自己总是对的,一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是强调客观原因而不从自身找原因;其次过度在意自我,很多学生很敏感,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只要觉得他人的评价与自己的标准或想法较远的话,往往情绪难以控制,甚至指责对方评价不公。自我责任感弱主要表现在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不当回事,对自己应该做的职责不负责任,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比如,作者常常看到一些同学对学习无视、厌学、旷课,终日沉迷网络,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自暴自弃等。

(二)集体责任感不强、他人责任感较弱。很多大学生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实用主义倾向较强。虽然他们也承认要兼顾集体、个人利益,但在内心深处更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保障,有些大学生表面上关心集体,但它是建立在一定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完全出于内心的自觉自愿。比如,有许多学生干部为班级做事不是愿意为班级做出贡献或尽一份力,最主要的是班干部可以为自己争取很多好处或是老师的压力,如果有些好处没得到或者老师的压力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他们往往会有情绪;也有些同学缺乏集体协作观念,对周围的人和事情都比较冷淡,对集体组织的活动也漠不关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三)责任感的关联性认识不够。许多学生由于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强化,往往倾向于夸大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而对个人和他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认识相对较弱。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或者对自己是一个社会人的认识不够,所以往往做事情没有从宏观视域下考虑到家庭、学校、社会层面。比如,一些学生对自己自暴自弃、花钱无度,甚至轻生等。他们这些行为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作为一个孩子对家庭责任,作为一个大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

二、大学生责任感淡化的原因分析

只有找出原因,才能制定对策。造成大学生责任感弱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从小到大,现在的学生始终受到的是应试教育,一切的中心是学习,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可以不管,什么都可以不用承担,自己永远是关注的中心,而奋斗目标永远是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这种单一视野下单一目标教育,使得学生没有从宏观视域下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一旦进入大学以后,当这个视域的焦点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动力没有了,于是没有进取心、没有责任感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一遇到挫折就会举足无措、迷茫、自暴自弃,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家庭、对学校不负责任。

(二)角色认识不明、缺失。由于人是多种社会角色的集合体,而且社会角色又具有变动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有些社会角色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这就使这些被忽视的社会角色所对应的职责和义务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当代大学生中责任感的种种缺失,究其根源就是忽视自己所扮演的部分社会角色,即角色缺位所致的对职责和义务的漠视。大学生的角色,在国家层面上来说,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未来中坚力量,那当下所承担的职责就是积累,积累知识、能力、先进理念,为未来所承担的责任做好准备;在家庭层面来说,是当下和未来的感情支柱以及未来家庭的经济支柱,所以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或深刻地领悟到自己当下和将来的角色,随波逐流,没有判断力。

(三)社会环境的原因。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价值的多元化,不经世事的大学生难免茫然与无措,再加上媒体宣扬的一些不适合青年学生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对他们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社会上功利主义的思潮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急功近利行为,现在校园流行着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使大学生丧失了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责任,“混”是一种生活、学习状态,而这种状态的蝴蝶效应使得情势愈加的严重。

三、加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对策

通过对大学生责任感淡化原因分析,作者认为应该在宏观视域下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

(一)加强大学生理想和信念教育。一个有理想和信念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因为他首先会为他的理想和信念负责,并会为此而不懈奋斗,不轻言放弃。革命年代的英雄烈士,为了建立新中国这样一个信念和理想,从不放弃,对同志、对组织、对党负责。现在很多大学生一考上大学以后,原先的目标没有了,只剩下时间,没有目标、信念和理想,于是随波逐流,日子得过且过。一遇到挫折和困难,首先想到的是退缩和逃避,自暴自弃,甚至是轻生。理想和信念给人勇气和力量。加强理想和信念的教育,主要通过德育教育、榜样的力量、集体活动的开展等方式进行。在德育工作中,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大学生成长的内在要求,利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生动活泼事例进行指导,使大学生能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了解中国国情,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尤其是结合重大时事加以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与时代、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体验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汶川大地震、神州飞天等历史大事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素材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榜样的力量不言而喻,通过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与成功人士的接触或学习,会对许多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很可能会促使他们树立积极的奋斗目标,从而产生一种责任感,作为教育者,首先是正人先正己,通过以身作则,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责任心,其次,教师也应该经常用先进的人物和事迹来教育学生;集体活动开展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归属感,而归属感的加强会有利于产生一种责任感。作者通过对所在学校的班级进行调查发现,那些班级集体活动开展和参与率高的班级的凝聚力和荣誉感明显高于那些参与率低的班级。

(二)加强角色意识教育,强化角色实践。责任意识产生的根基源于大学生主体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自觉意识。只有当他们能清晰地、正确地认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才能在明确自己角色和价值的基础上,产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大动力。从责任到责任感必须经过一个内化过程,这种内化过程就是自发转到自觉状态,应该说人自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外部的环境和条件,特别是教育环境和条件的作用也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1]所以必须因时因势教育,使他们知道在家庭的角色、在学校、班集体的角色、社会的角色。角色意识的培养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得以强化,作为教育者要指导大学生认识自己的角色特点,并按照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专业、兴趣、爱好去培养扮演角色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满足自我需要的期待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角色期待。现在和平年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没有过去强烈,很多学生已经淡化甚至觉察不到,需要相应的载体,国家、社会、学校要为大学生的角色实践提供相应的载体,而学校是加强角色教育的主战场。所以学校尤其是大学应该要为而且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载体并且要注重效果。现在所有高校都有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生存体验活动、拓展训练、实习实践、三下乡、志愿者活动等,这些载体不应该仅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实效,通过这些载体的实践,真真切切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领悟自己应负的社会历史责任、家庭责任、自我责任、集体责任。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表育人功能。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最终外化为一种行为表现出来。正人先正己,教育者是第一榜样,自身的行为往往比语言对学生更具有感染力,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榜样示范,用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这样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一方面尤其要重视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政工教师的建设和示范作用。因为政工老师是学校中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中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和频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非常重要和直接的影响。政工老师在日常管理和与学生交往过程中负不负责对学生有着明显的影响。所以在录用政工干部程序中一定要严格把关,责任意识甚至要高于知识储备,同时,对政工干部的责任和服务意识教育,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

(四)净化环境,创建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园文化和环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尚的风气,良好的秩序,幽雅的环境,多彩的文化,不仅可以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胸怀,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愉悦的情绪。[3]高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环境在学生成长中,尤其在学生责任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学校应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不仅是绿树成阴,窗明几净,优雅恬静的硬环境,还要有浓郁的学术环境、人文环境。优美的环境固然能够让人心旷神怡,但是学术和人文环境更重要。自由、竞争、包容的学术环境能为学生带来思想的火花、责任感的强化至关重要,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影响学生无形的力量;其次,应重视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广大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影响学生情绪、思想、情感最直接最有力的载体和形式,尤其是集体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会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再次,应严格把好互联网这一关,充分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学生交流和弘扬主旋律方面积极作用,力争把互联网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后,应重视舆论的作用,在校内外,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扬善惩恶,弘扬主旋律,积极建立良好的舆论监督机制。

[1]丁玉泉.对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现象的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 2008,(4).

[2]石艳华.高校思想教育要重视大学生责任感的培养[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07,(8).

[3]徐涛,李萍.论大学生责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153.

[4]赵俊凤.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弱化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08,(1).

[5]左金洪.营造德育氛围、促进大学生责任感培养[J].毕节学院学报, 2008,(3).

猜你喜欢

责任感视域大学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