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石家庄市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1-08-15中共石家庄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儒钗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民主党派后备人士

中共石家庄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胡儒钗

【统战部长论坛】

关于石家庄市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石家庄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胡儒钗

培养一批同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党外代表人士,对于加强党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采取走访、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我市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基本情况和特点

1.总量增长适度,结构趋于合理。我市现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 6个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党派成员 3876人,基层组织 (总支、支部)160个;共有市级委员 186人,市级班子成员 32人;担任市及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 299人,在政府和司法部门任领导职务的 47人,这些代表人士主要分布在各民主党派机关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教育卫生等部门。近年来,我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数量稳步适度增长,其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特别是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日益增多。现有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中,本科文化占 87%,大专文化占 11.5%;高级职称占 48.3%,中级职称占30.7%,且学历、职称提高的趋势呈加速状态。

2.来源界别广泛,价值取向多元。总体来看,我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主要来源于教育科研和医药卫生界,约占 88.3%。此外,自由职业者和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逐步进入民主党派物色的视野,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因此,人们思想的自主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且由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使得较多的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能够自觉地对多渠道来源的社会思想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和兼收并蓄。其自我意识的增强,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信仰追求也更鲜明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3.参政能力增强,作用发挥突出。党外代表人士大多有着较高的学历、较大的社会影响和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近年来,在他们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市各民主党派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通过考察调研,写出了许多高质量、有价值,涉及经济、教育、社会、民生等各个方面的调研报告,提出了许多有远见卓识、紧贴社会实际、反映社情民意的议案和提案,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他们积极协助市委和市政府做好成员及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工作,特别是在省会“三年大变样”工作中,民主党派成员做了大量调研、建言和矛盾化解工作,为打造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做出了突出贡献。

4.机制不断完善,管理逐步规范。一是依据各民主党派中央新修订的《章程》,结合实际调整现行干部利益配置机制,在民主党派内部形成了合理的进退机制。二是初步建立了中共市委与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制度和民主党派代表人士考察调研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组织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健全了从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中聘请特约监察员、检察员、教育督导员等制度。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使我市在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更加积极、健康。

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有效做法和经验

1.党委高度重视,为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提供重要保证。近年来,市委围绕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立健全了重要情况通报制度、重大决策咨询制度、党派主委双月联席会、与党外人士交朋友等 12项制度,形成了“市委出题、党派调研、统战协调、政府落实”的民主党派调研工作机制,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更加规范有序、富有成效。建立了党外人士意见直通车,使党外人士的一些重要建议、意见能够及时畅通地进入决策层,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2.加强参政能力建设,为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围绕中心调查研究,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一直是做好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工作的重点内容。去年 7月 -8月,市委统战部积极组织各民主党派开展“省会意识调研月”活动,并就选题、调研、力量组织、材料撰写提出严格要求。各党派也精心组织人员,发挥优势,深入调查研究,并在市委召开的统战成员建言献策会议上进行了专题汇报,这些研究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极大地调动了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为调动广大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进一步拓宽代表人士建言献策的渠道,2009年 7月,市委统战部创办了《党外人士建言》内刊,供领导参阅,为党外代表人士更好地发挥优势和作用搭建了有效平台。

3.注重党外干部培养,为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搭建较好平台。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虽然呈现出个体发展的特色,但都不是自然成长起来的。除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外,他们都沿着不同的途径锻炼提高。在成长途径中,组织的培养教育和适时任用,起了重要的关键作用。如各级中共和党派组织举办的中青年骨干培训班,为后备人选的茁壮成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采取考察学习、挂职交流等方式,通过压担子、架梯子、引路子等措施,为后备人选在不同岗位和层次经受锻炼铺设了必要台阶,在合作共事中增加了必要才干。目前,仅在政府和司法部门任县处级的党外干部中,民主党派就占到一半以上。

4.加大宣传力度,为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成长优化良好环境。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和研究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实际调整、完善具体政策,并加大对多党合作的宣传力度,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在舆论上获得有力的支持。同时,我们通过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就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问题进行调研,并将调研成果进行转化,制定政策性文件指导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开展。同时,通过编纂出版统战系统内部刊物如《统战之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党外代表人士的先进事迹,宣传他们在合作共事中的典型示范,为促进党外代表人士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和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5.创新管理模式,为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丰富工作载体。2006年以来,我们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党外知识分子情况调研、统计和推荐工作,范围涉及23个县 (市)区,14个市直单位,7个领域的中介组织,30个学会、协会,为掌握党外代表人士底数、制定党外代表人士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后备人才储备了大量有效资源。同时,我们还结合实际,建立了全市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管理数据库,对其进行动态化管理,提高了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管理的科学化水平。2007年 -2010年,我们先后在各民主党派中开展了“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夯实了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思想基础,进一步增强了他们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政治信念。

三、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政治基础需要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外代表人士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呈现出活跃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在看到其思想主流积极向上的同时,要注意把握一些新的问题和动向。诸如:有的人对多党合作的历史不够了解,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缺乏认识,有的政治意识比较淡薄等,特别是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认同和行动实践上,缺乏主动性,巩固共同思想基础的任务还不小。

2.参政议政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党外代表人士,之所以能够成为代表人士,很大程度取决于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民主党派对政府部门的情况了解主要通过情况通报会、上门座谈等形式。加之民主党派成员在政府职能部门中任职的较少,缺乏第一手资料的来源,造成民主党派对政府行为和行政结果知之较少,其建言不免缺乏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相应组建了各种专业研究中心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但与这些专业研究机构和人员相比,在相同领域,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数量、质量、资源占有量和贡献率,都还有较大的差距,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增强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的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3.履职尽责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除在各级人大、政协任代表、委员以外的代表人士,党外代表人士更多是在各级党派组织和政府部门任职。近年来,一批相对年轻的同志走上了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政府部门领导岗位。这些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热情和愿望,但是由于对整个民主党派的工作还不够熟悉,对多党合作制度和统战理论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还不够强,部分党派领导干部的自身素质还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驾驭本职工作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4.党派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党派市委对加强党派组织管理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借鉴中共党建成功经验,有必要从加强党派管理机制建设入手,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学习制度、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从机制上规范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进一步丰富党派管理机制的内涵。

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1.提高认识,夯实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思想基础。做好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各级党特别是各级统战部门一定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出发,深入加强学习宣传,进一步提高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要通过学习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只有做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才能保持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才能继承老一辈代表人物在政治上与我们党团结合作、风雨同舟的优良传统,才能经受住各种严峻的政治考验、粉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的图谋,才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职能作用,为构建我国和谐的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多措并举,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引导。一是加强培训学习。各级党委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党校、行政学院等各级培训基地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训力度,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做到阶段性培训与经常性培训、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任前培训与任职后提高相结合,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自觉性。二是提供实践锻炼的舞台。鼓励和支持党外代表人士围绕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考察调研、建言献策;通过交流和挂职锻炼等方式,帮助他们不断丰富阅历,积累领导经验,切实提高“四种能力”。三是抓好典型示范。通过召开表彰会、经验交流会,办发内部刊物,借助新闻媒体等形式,宣传树立民主党派典型代表人物。通过先进典型的树立和推广,使广大党外代表人士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加大促进其成长的推动力。

3.积极探索,建立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适应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需要,要把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考评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党委 (党组)重要日程。要坚持评价体系的正确原则,即坚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协调,与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政策相承接,与统战工作的根本要求相一致,与统战工作对象的特点相契合,与实绩分析和群众评价相结合。要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有效发挥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把考评结果作为引导提升党外代表人士能力素质、培养选拔和使用党派干部的基本依据。

4.逐步推进,完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工作机制。一是制定培养规划。充分考虑现有党外代表人士的数量、结构、专业及分布情况,统战部门与组织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党外代表人士的近期、中期和远期培养目标和规划,将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使用工作纳入中共党建工作的目标,形成对党外代表人士定期研究、定期培养的长效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领导干部转岗机制。2011年,我市各民主党派领导人面临新一轮换届,对于任期届满但不到退休年龄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如何安排,统战部门应与组织部门提前筹划,出台具体详尽的民主党派干部转岗易岗方案,以便形成合理有序的进退机制。三是建立党外代表人士人才库。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和充实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名单,并实行组、统两部门配合管理和党外代表人士所在单位党委管理的有机结合。四是注意在党外选留优秀人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鼓励一部分优秀的党外人士留在党外进行工作的精神,有意识地把一部分中青年党外干部人才留在党外,为提高民主党派后备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奠定基础。

5.拓宽渠道,注重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建设。一是制定党外代表人士后备队伍建设规划。遵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按照一定的比例,通过一定的程序,推荐、考察一批后备队伍,分层次、分方向、分领域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好、年龄结构合理、有较强代表性和较大影响力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二是灵活形式,拓宽渠道,加大对后备代表人士队伍的培养。结合后备代表人士的专业特长和培养方向,采取挂职、交流、培训等到形式,拓宽特约人员范围等渠道,对后备人选进行培养和锻炼,通过跟踪考察、跟踪培养等形式,对后备代表人士人选进行动态管理,对能力强、影响力大的后备人选进行重点管理,特别要在副职人选中注意物色和培养正职后备人选,在适当时机推荐任正职实职,实现我市党外干部正职实职安排的突破。对不适应的后备人选及时做出调整,始终保持后备人选队伍的素质和活力。三是加强与党派上级机关和同级组织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在推荐、培养、使用等环节保持畅通一致的意见,在对后备人选使用环节上能够形成共识和工作上的合力。

6.丰富载体,促进民主党派旗帜性人物健康成长。一是严格标准。培养旗帜性人物关键在于选准人,旗帜性人物不同于民主党派普通成员。旗帜性人物不仅要有学术上的高造诣,还要有相当的社会活动能力,应是社会活动家或政治家。要按照坚定的政治立场、广博而精湛的知识、良好的个人形象、卓越的个人品格、开拓创新精神的标准培养选拔民主党派旗帜性人物。二是加强引导。民主党派旗帜性人物在成长中,存在着与中共领导干部成长不同的特殊情况,这就是他们大多是从事专业学术研究的人才。因此各级党委要有针对性地对这些人才加强引导,促使其尽快实现由专家学者向社会活动家、由基层工作者向中高级领导干部、由从事具体专业领域的工作向参政议政领域的工作转变,促使其由代表性人物向旗帜性人物转变。三是创造条件。党委统战部要支持和协助各民主党派抓好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大省会民主党派人才资源的整合力度,对旗帜性人物后备人选在政治上加强锻炼、学术造诣上创造条件、社会影响上创造环境,为旗帜性人物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社会契机。

[责任编辑赵秀忠]

猜你喜欢

民主党派后备人士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WHEELS IN MOTION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