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大合作共事 促进统战事业*

2011-08-15余青山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共事党外人士共产党

余青山

(黄梅县政协,湖北 黄梅 435500)

扩大合作共事 促进统战事业*

余青山

(黄梅县政协,湖北 黄梅 435500)

对党外人士委以重职,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形式。扩大合作共事是发展统一战线的重要途径,可以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祖国统一服务。

统一战线 合作共事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法宝。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从爱国统一战线理论发展和实践发展的历史看,只要共产党以外的其他任何政党、任何社会团体或个人,对于共产党采取合作的而不是敌对的态度,就要与他合作共事,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需要,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需要,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需要,是实现荣辱与共的需要。

一、当前合作共事现状

一是党外人士得到高度信任。党外人士不是反对党,而是共产党的同盟军,是共产党可以信赖的朋友和合作共事者,他们一般都有一颗爱国心。只要党相信他们,对他们委以重任,他们是能够尽职尽责,完成好党交给的任务的。改革开放之前,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就已形成良好的传统。毛泽东说过:“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力。”抗日战争时期,是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的高潮时期,那个时候,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民主政权。在各级政权机构中,共产党、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在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仍然坚持“三三制”政策,在各解放区的政权机构中,除共产党外,吸收了大量的党外进步分子和中间分子,共同建设解放区的民主政权。新中国成立之初,共产党大量任用党外干部,如民主党派人士黄炎培担任了政务院副总理,还有国民党的将领傅作义经过党做工作和自我改造,成为革命的功臣,被委任为水利部部长,甚至包括溥仪这位清朝末代皇帝,经过改造,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被党委以重任。这一方面体现了党的思想改造能力,一些原本与共产党并不“同志”的人,经过党的教育和改造,变成了共产党的同志。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许多党外人士同样具有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他们也愿意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经常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一些重要的事项,重大的决策,比如重要的人事安排、政府工作报告、党代会报告等,与党外人士进行协商,吸取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凝聚智慧,汇聚民意。中共中央与党外人士座谈会已经制度化、定期化、规范化、经常化。

中央的作法,成为地方的榜样。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也把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列为党实行民主的重要形式。湖北省委已经举办了多期省委与党外人士的双月座谈会。座谈的议题广泛,省委省政府的重大人事安排、重大决策等都是座谈会的内容。此种形式受到了党外人士和社会公众的肯定。

二是合作共事队伍不断扩大。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和政府领导职务,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县以上地方政府要选配民主党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符合条件的可以担任正职”,同时还提出了“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班子中要注意选配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各级法院、检察院要逐步选配符合条件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中央统战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之后,从中央至地方都建立了相应的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党外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据有关方面统计,十七大召开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中,有党外人士17万名;各级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33万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有党外领导干部19名,党委书记、校长列入中央管理的高等学校中有3位校长来自于党外。其中,科技部部长万钢、卫生部部长陈竺都属党外人士,是新时期党外人士担任中央国家机关部门正职的最新范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各省、市、自治区,一直到地市、县都有党外人士担任副职,在省以下还有许多党外人士在政府部门担任正职。事实证明,党外干部不是花瓶,而是可以担当重任的,他们的职务与其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

新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实施以来,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在开展公开选拔人大、政府、司法部门的领导干部工作时,基本上能够打破身份限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只要条件符合,就能够一视同仁地对待和选拔党外干部,对党外人士在参选领导干部的资格认定上没有任何特别的限制。因此,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成为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扩大合作共事的动力

一是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祖国统一。党外人士中,有许多对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作用的人士,把他们吸收到党领导的工作中来,让他们担当一定的职务,让他们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能够为促进祖国统一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二是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外有人才。通过扩大对党外人士的任用,对党外人士委以重任,让他们有职有权有担责,可以调动党外人士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外人士还能够影响某个阶层、某一部分群众。相信和任用党外人士,就可以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把这些积极的力量汇聚起来,并投入到共产党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

三是可以促进决策民主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事业,这就需要决策凝聚更多更广泛的民意。党外人士作为党外的代表人士,具有贴近某一方面群众的特殊优势,他们掌握和代表着一定的民意,党和政府的决策需要这些方面的民意,以便更好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四是可以实现“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肝与胆是一对合作伙伴,它们相互照应,共担责任。相信党外人士,对党外人士委以要职重任,是党与党外人士“肝胆相照”的表现。让党外人士担任要职,让他们有职有权担责,也是实现“荣辱与共”的方式。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党外人士通过担当重要职务,享有相应的权力,也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个职务和权力,是党赋予的,是为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是承担建设社会主义责任的。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有荣誉,也有责任,既要与党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荣誉,也要与党共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责任,做到“荣辱与共”。

三、建议

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既体现了党对党外人士的信任度和凝聚度,也体现了党外人士对党的事业的贡献度。展望未来,党与党外人士合作的事业必将不断发展,统一战线必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要实现这一远大目标,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加强。

(一)进一步打破任职身份限制。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身份差异影响干部选拔的问题还客观存在,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之间,有党派团体身份与无党派团体身份之间,编制内与编制外,高学历与非高学历,国有身份与非国有身份,固定就业者与自由职业者,有财产者与无财产者等等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身份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组织对党外人士的选拔任用。今后,选拔党外人士担任政府及其部门领导,应当更加注重任人唯贤,抛弃唯身份论,打破各种身份界限。特别要把目光对准基层一线的、有较强工作能力、有较高威望的党外人士。

(二)增加党外人士任职的指标。近几年,党外人士任职的规模在扩大,数量在增加,但是,还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原则上说,谁合适,就选拔任用谁,而不要用指标来进行限制。指标限制,只会限制人才的成长和发挥,只会不利于党的统战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客观上说,党只是全中国人民中的少数,党内的人才也只会是全中国人才中的少数。要多快好省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选任更多的人才,这有赖于把党外人士调动和任用起来,让他们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因此,今后应更加积极的发现和选拔党外人才,拿出更多的职位让党外人士担任,特别要把科学发展能力强的党外人才选拔任用到政府重要的岗位上。

(三)扩大任职范围。目前,党外人士任职,一般在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政协和有关社会团体中。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在各地方、各部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是纵向发展不平衡。还有一些地方的人大、政府及其部门、司法部门及社会团体等没有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特别是最高层的国务院和最低层的乡镇,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还是空白。二是横向发展不平衡。不同的地区,对选拔和任用党外干部的认识不同、状况不同,效果也是不同的。就是同一个地方,还有许多部门,特别是政府及其部门中的党外人士任职也并不平衡,有的部门有,有的部门无。三是虚职与实职不平衡。党外人士大多在一些务虚的部门或在务虚的岗位上任虚职,在有实权的部门担任实权职务的相对较少。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其实际意义。今后,要改变这种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促进纵向和横向、虚职与实职的全面而平衡的发展,让更多的党外人士在更多的层次、更多的部门担任更有实际职权的领导职务,扩大合作共事范围、规模和实效,巩固和扩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基础,提升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层次。

统战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党的统战事业同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样,会越来越辉煌!

D613

A

1671-2803(2011)01-0050-03

2010-11-28

余青山(1965—),男,湖北黄梅人,湖北省黄梅县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无 语

猜你喜欢

共事党外人士共产党
共产党为人民百年千年万年
共产党是好琴手
一念优雅
一念优雅
共产党颂
能源公司管理的新课题:和80、90后员工共事
共产党到底是共产党
新形势下做好青年一代党外人士统战工作方式方法研究
引导党外人士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优势作用的对策
“党外人士”称谓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