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美国家的湿地恢复及对中国太湖恢复的启示

2011-08-15徐琳胡锋焦加国刘满强李辉信

环境科学导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海湾太湖公众

徐琳,胡锋,焦加国,刘满强,李辉信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北美国家的湿地恢复及对中国太湖恢复的启示

徐琳,胡锋,焦加国,刘满强,李辉信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以美国旧金山海湾带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沼泽湿地生态恢复为例,探讨了其成功经验,并指出了我国太湖恢复建设主要存在五个方面问题:理论技术体系相对滞后;恢复工程实施系统性缺乏;投融资方式单一化;恢复管理体系不完善;公众参与力度薄弱。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力求探索完善我国太湖生态恢复的有效路径。

生态恢复;公众参与;美国旧金山海湾带恢复工程;加拿大安大略省沼泽湿地恢复工程;启示

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湿地正面临着区域生态环境破坏、自然景观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丧失等多种生态灾难。面对湿地退化现象,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湿地生态恢复。

加拿大湿地面积12700万hm2,占世界湿地资源的24%,居世界第一位。为了有效保护湿地资源,加拿大1992年颁布了联邦湿地保护政策[1]。美国作为湿地恢复建设开展得较早的国家,在1975~1985年的10a间,政府资助了联邦政府环境保护局(EPA)清洁湖泊项目(CLP)的313个湿地恢复研究项目[2]。1977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规。1989年,水科学技术部(WSTB)的水域生态系统恢复委员会(CRAM)开展了湿地恢复的总体评价,包括科学的、技术的、政策的和规章制度等许多方面[3]。1995年,美国开始实施一项总投资为6.85亿美元的湿地项目,旨在重建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4~5]。在美国明尼苏达的北部地区,通过筑坝重建和恢复湿地,湿地面积已从1940年的2183 hm2增加到1988年3687 hm2[6],生物多样性出现,到2004年,美国3600万英亩湿地得到了恢复和保护。美国国家委员会、环保局、农业部和水域生态系统恢复委员会计划到2010年恢复受损河流64万km2,湖泊67万hm2,湿地400万hm2[7]。

北美国家退化湿地系统生态恢复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合理的恢复建设和完善的恢复管理体系,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强大的公众参与机制更是各国湿地恢复建设需要学习和借鉴的范例,同样对我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国际恢复生态学会文件“生态恢复入门读本”和“生态恢复项目的发展和管理指南”,以美国旧金山海湾海岸带生态恢复工程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沼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为例,总结北美国家湿地生态恢复的成功经验,以辨析我国太湖生态恢复建设工程存在的问题。

1 北美国家湿地的生态恢复概况

1.1 美国旧金山海湾带生态恢复工程

美国旧金山海湾带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河口之一,也是太平洋西海岸最具生物价值的一个海港[8]。生态系统及基因多样性极为丰富,它对于养分储存和循环,海岸线的保护及污染物的过滤有重要作用,也是人类活动的热点区域。面对高度发达的经济和密集的人口需求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及自然生态系统和生境维持之间的矛盾,美国旧金山海湾带主要遵循以下流程对整个流域在地理区域上进行生态恢复建设:①概念性规划;②重建和最小人为干预下的完全恢复;③遗留问题的解决和经验总结;④宣传教育。海湾生态恢复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局(EPA)和旧金山水质控制委员会(The San Francisco Bay Regional Water Quality Control Board)对海湾生态健康实施实时监测与公告,以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同时保护并关注那些对于生态系统健康至关重要的、基础的物种。这样将会大大减少在维持生态系统健康方面的投入。恢复建设后期科学管理体系的持续应用和实施过程中的公众与社区参与使生态系统健康和水质状况逐步提高[9]。可以说,旧金山海湾的生态恢复建设不单单是一项生态恢复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成功的政治结合体。该项目得到了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州政府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密切关注和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支持。海湾带恢复项目的贯彻和执行也并非是以政府为主导,官方指示为导向,而是由普通民众、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等相关的利益群体相互协商、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完成的。旧金山海湾带生态恢复建设的成功也为国际上其他类似的生态恢复建设项目提供了经验和指导[10]。

1.2 加拿大安大略省沼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加拿大安大略省沼泽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生态区域。其泥炭层作为重要的碳汇,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有积极作用;湿地也富于旅游休闲及科研价值。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五大湖沿岸区域的发展,安大略省湿地出现明显退化,密集的渔业和七腮鳗的掠杀使得系统退化加剧[11]。据此,政府各部门和非政府组织针对五大湖区域的生态现状联合制定详实的生态恢复策略和恢复计划[12]。加拿大的湿地生态恢复建设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内容:①河流重建;②退化湿地的恢复;③再造新的湿地;④构建岛屿和沙嘴;⑤湿地植被的恢复。多伦多约克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全程参与了恢复建设,从当地群众意愿调查、方案规划设计、工程实施、资金管理到宣传教育和管理培训、网络信息的完善、绘图和视频的制作,学生通过恢复实践,完善知识结构,从而为新工程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13]。恢复建设过程中公众与政府密切联系。在安大略湖湿地生态恢复建设的过程中,以确定区域内保护优先为原则,逐步推行湿地新增、恢复以及重建项目,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技术,同时成立五大湖基金援助项目以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生态恢复建设后期实施资源管理和最有效的技术保护。在整个生态恢复建设过程中,各种湿地保护组织与机构相互合作,不断对行动计划的各个方面实施监测和评估,其核心措施是提高公众对湿地的认知水平,促进湿地科学研究,同时政府加强湿地保护的有关立法、协议与政策的推行以保障广泛的公众参与,从而完善湿地的恢复行动[14]。

2 中国太湖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

太湖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泊,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部。该区资源丰富,区位优越。近年来,对太湖流域水环境生态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恢复和治理,但恶化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通过与美国和加拿大实施的生态恢复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太湖的生态恢复建设主要存在一些问题。

2.1 理论技术体系相对滞后

完整的理论体系是生态恢复的“地基”。加拿大沼泽湿地恢复建设中,积极推进湿地的科学研究和五大湖区域湿地数据库的建设,完善监测体系;旧金山海湾在实施前制定了非常详细的分区域分类型的湿地恢复计划,从恢复与强化两个层面来实施和开展湿地恢复。而太湖的生态恢复建设工程具有局部性、临时性和突发性[15],生态学家们对即将要恢复的生境知之甚少,因此无法解释生态系统的退化成因。此外,目标设定不够细化,工程时限过紧,缺乏计划性,一味强调重建,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

2.2 恢复工程实施缺乏系统性

加拿大安大略省沼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坚持“边做边学习”的原则,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讨论研究,并及时解决问题。针对具体的评估指标适当调整,从对恢复区域的确定到有效的维护管理,对不同区域分别制定目标,综合分析,系统进行。而我国的太湖生态恢复建设注重生态系统结构的重新拟合,忽视前期规划、中期监测和后期维护,监测评价和公众参与没有很好地与各阶段工作协调,各部分工作缺乏衔接性和长期持久的维护管理。

2.3 投融资方式单一化

尖端的科学技术对生态恢复建设的成功是不可或缺的,但其工程的长期性决定了必须配套有效的法律政策支撑及长期的财政赞助[16]。长期以来,太湖的生态恢复工程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工程建设呈反复性,巨额的财政负担和单一的投资主体,造成融资渠道狭窄,管理体制混乱,不利于发挥其应有的效益。而资金投入不足,到位较晚,又延缓了太湖治污进度[15]。到20世纪末,太湖治理工程得到世行贷款支持后,才完成了基础性治理工程[17]。而旧金山海湾恢复工程和加拿大沼泽湿地恢复工程都具有多样化的融资方式,除政府的财政拨款,还有许多非政府组织和基金项目的支持。

2.4 恢复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实现海湾生态恢复方面,美国生态学家从生态系统层面上开展恢复与管理,建立生态指数(ecological indicators)来评估与监测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从而为其有效恢复提供科学参考。同时在各个城市推行节水措施,强化流域管理。在完善恢复管理体系方面,安大略省沼泽湿地恢复过程中,实施适应性资源管理方法(adaptive resource management,ARM),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提高管理效果,同时还能实现对湿地的长期管理目标[18]。北美五大湖区的实践也证明适应性资源管理在生态恢复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太湖的生态恢复建设缺乏必要的流域管理和维护。

2.5 公众参与力度薄弱

公众参与是生态恢复建设成功的保障,其影响力仅次于政府及相关部门[19]。美国针对海湾生态恢复的目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各类组织,乃至普通民众都参与到海湾的恢复重建工作中来,从各个角度和层面来开展海湾的生态恢复研究与尝试,同时组织公众参加海湾恢复的志愿者活动,并进行生态保育知识的传播与教育。加拿大安大略省沼泽湿地的生态恢复过程中,注重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水平,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到湿地的保护与恢复行动中,对于生态恢复建设的目标选取和政府的相关决策都是以平衡当地渔民的利益和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为先导[20],高校及科研院所也积极参与该区域的恢复建设。然而太湖生态恢复所强调的“公众参与”仍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对当地区域居民的活动特点及相关信息缺乏周详的调查研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把生态恢复建设与当地的社会发展和居民福利结合起来。太湖流域民众在环保行为上属于政府依赖型,主动参与湿地恢复的自觉性不足[21]。

3 对中国太湖的启示

3.1 强化概念性规划,充分考虑各利益群体意见

概念性规划主要是对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资料和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分析。因此湿地恢复建设前,生态学家要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实地勘察,正确辨识湿地系统退化的类型、程度、阶段和成因,了解该流域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状况(科技文化教育状况和管理水平等)及该项目对当地居民的影响[22]。在对恢复区的生态问题做出全面、客观判断的基础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根据保护优先的原则,对恢复区实行生态功能分区和生态经济区划。对于受损程度比较轻的区域,借助自然的力量,发挥生态的自我繁衍和修复能力;对于受损退化程度较严重的区域,根据问题的成因及其影响,结合区域优势,确定恢复目标,设计备选方案。在方案决策时充分考虑各利益群体意见,按生态适宜性、技术可行性和社会合理性相统一的要求对备选方案的相对优劣排序,征求当地政府部门和公众的意见,召集有关专家论证,确定最优可执行方案。总体方案落实后,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民众讲解、公示、举办听证会,并做好恢复区居民的搬迁及安置工作。

3.2 建立适宜的湿地恢复重建体系,实现最小人为干预下的恢复建设

在湿地生态恢复建设中,首先实施小规模试验,以小区域的恢复效果说服本地群众和政府部门,促进工程示范推广。工程实施阶段,要区分轻重缓急,恢复的同时力求实现重建和最小人为干预下的完全恢复。在较大范围的湿地恢复项目中,往往在理论上可以提出一定的模式,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状况,在景观尺度上合理安排当地群众生产活动,把湿地恢复和提高当地群众的经济条件结合起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所恢复的生态系统进行严密的科学监测和评价,及时解决所出现的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实行严格的资金管理和物资管理制度,以保证恢复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3.3 健全湿地恢复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流域管理体系

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管理是保障生态恢复目标实现的机制性条件[23]。恢复成功的生态系统,若缺乏正确的管理和维护,生态恢复建设就变成一种“作秀”。因此,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完成和验收以后,应实施实时监测和公告,对实施效果不如预想的部分流域,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修补和完善以解决遗留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并对湿地恢复相关的政策和管理体制提出建议供决策者参考。此外,应组建由流域机构和二省一市政府、环保、水利、旅游等部门组成的太湖管理委员会,把湿地保护纳入全流域生态管理框架[24],并授予相应的管理职能。对于各阶段工作,相关部门可定期开展恢复建设信息发布会,开辟公众参与生态恢复的有效渠道,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促使湿地恢复朝着有利于广大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湿地恢复政策。

3.4 加大湿地研究的支持和投资力度,丰富融资方式

国家需加大对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的支持和投资力度,完善理论技术体系,规范基本流程,尤其要重视监测评价和区域湿地数据库的完善。生态学家们也要开始改变价值取向,深化对湿地生态恢复机理的研究,恢复技术的研发也不能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还要用于指导实践,把对生态恢复建设的研究宗旨转变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来。对于生态恢复工程的资金来源,要从实际出发,丰富其融资方式,如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和国际援助,鼓励和引导企业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等,建立循环的资金链。

3.5 加强湿地恢复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生态恢复意识

在湿地生态恢复的各个环节,公众参与都是一种很好的知识、信息和资源输入渠道,在活化管理运行体制,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生态恢复建设中,首先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政府也要进行广泛的生态恢复教育,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引导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对政府相关工作进行社会监督,同时让湿地生态恢复与公众的利益或需求建立密切关系,从深层次激发公众参与湿地生态恢复建设的欲望。

[1]Rubec C D A.Canada’s Federal Policy on Wetland Conservation:a Global Model.In:Mitsch W J ed.Global Wetlands:Old world and New[M].Elsevier,Netherlands,1994.

[2]米文宝,谢应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综述[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

[3]师尚礼.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及浅评[J].草业科学,2004,21(5).

[4]Kusler J A.Wetland[J].Scientific American,1994,(1).

[5]Yong P.The“New Science”of Wetland Restoration[J].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1996,(7).

[6]Johnston C A.Ecological engineering of Wetlands by Beavers In:Mitsch W J ed.Global Wetlands:Old World and New[M].Elsevier,Netherlands,1994.

[7]陈和平.美国湿地保护和恢复政策综述[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0,(1).

[8]Geen A,Luoma S N.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Sediments of San Francisco Bay,California:An Overview[J].Marine Chemistry,1999,(64).

[9]Breaux A,Cochrane S,Evens J,et al.Wetland Ecological and Compliance Assessment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Region,California,USA[J].Journal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2005,(74).

[10]Marcus L.Restoring Tidal Wetlands at Sonoma Baylands,San Francisco Bay,California[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0,(15).

[11]Hansen M J,Peck J W,Schorfhaar R G,et al.Lake Trout(Salvelinus namaycush)Populations in Lake Superior and Their Restoration in 1959–1993[J].Journal of Great Lakes Research,1995,21(S1).

[12]Wilcox D A,Whillans T H.Techniques for Restoration of Disturbed Coastal Wetlands of the Great Lakes[J].Wetlands,1999,19(4).

[13]Perkins,P.E.Public Participation in Watershed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Practices for Inclusiveness[J].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the Earth,2010,2(4).

[14]Schulte-Hosteddea B,Waltersb D,Powellc C.Wetland Management:An Analysis of Past Practice and Recent Policy Changes in Ontario[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7,82(1).

[15]潘闻闻.太湖生态修复中的投融资决策研究[J].人民长江,2009,9(40).

[16]Higgs E.The Two-cultural Problems: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J].Restoration Ecology,2005,13(1).

[17]舒俭民,王家骥,刘晓春.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

[18]秦伯强.湖泊生态恢复的基本原理与实现[J].生态学报,2007,27(11).

[19]Hostmann M,Borsuk M E,Reichert P,et al.Stakeholder Values in Decision Support for River Rehabilitation[J].Archiv für Hydrobiologie,2005,155(S15).

[20]Lange R E,Smith P A.Lake Ontario Fishery Management:The Lake Trout Restoration Issue[J].Journal of Great Lakes Research,1995,21(S1).

[21]赵磊,邓伟,朱继业,等.太湖流域农村公众环境意识案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3).

[22]Buijs A E.Public Support for River Restoration.A Mixed-method Study into Local Residents’Support for and Framing of River Management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Dutch Floodplains[J].Journal of Environment Management,2009,(90).

[23]胡聃,奚增均.生态恢复工程系统集成原理的一些理论分析[J].生态学报,2002,22(6).

[24]王学雷,许厚泽,蔡述明.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与流域生态管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

Wetland Restoration in North American and Its Edification to Chinese Tai Lake Restoration

XU Lin,HU Feng,JIAO Jia-guo,LIU Man-qiang,LI Hui-xin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

Wetland restoration,which means to restore the damaged wetland ecosystem to a former state,but a process for seeking improvement and perfection by combining nature with politics,economy and human beings.Taking a global view of the comprehension and practice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a large discrepancy can be easily perceived between north American and China.This paper takes San Francisco Bay restoration and the Great Lakes restoration as examples,and thus fiv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 Tai Lake are well-illustrated,theoretical-technological system lag,unsystematic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ngineering,invest and financial methods simplification,non-adaptive restor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weak publicity.The suggestion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ill ultimately helps to strive for the effective route in ou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public participation;San Francisco Bay restoration project;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 of the Great Lakes;edification

X52

A

1673-9655(2011)06-0001-05

2011-06-0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No.2008BAD96B05)。

徐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恢复。

猜你喜欢

海湾太湖公众
扎实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的几点思考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人鱼海湾
太湖思变2017
太湖揽春
太湖
初识海湾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