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交锁骨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
2011-08-15冀海莲
冀海莲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其发病率占全部骨折的3% ~4%[1],占髋部骨折的35.7%[2]。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用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2例,配合临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60~92岁,平均年龄72.4岁。合并内科疾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2例,糖尿病6例,慢性气管炎10例。
1.2 治疗方法
全身麻醉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取仰卧位,健肢尽量外展固定,患肢在行闭合复位后,内收10°~15°固定。用C型臂X线机观察骨折复位情况,调整至骨折复位满意。在股骨大粗隆上方取4~6 cm的切口,沿肌纤维方向分开臂中肌,找到股骨大粗隆的顶点,在此处插入导针。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在髓腔内,然后沿导针扩髓,插入PFN。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PFN插入深度合适后,拔出导针。通过交锁瞄冷杆分别钻入股骨颈螺钉、髋部螺钉和交锁螺钉。透视确定骨折对位情况和内固定情况都满意后,拆除交锁瞄准杆,缝合切口。
1.3 观察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时间45~60 min,出血量100~200 ml。骨折全部愈合,无1例发生骨折不连接、畸形愈合或髋内翻,髋关节功能恢复评定按王福权等[3]标准,优14例,良8例,优良率100%。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骨折多为突发,病人多心理准备不足,出现惊恐,随后的疼痛、自理缺陷、医疗费用等又会使病人产生焦虑、悲伤等心理变化。另外,病人受教育的程度、生活习惯、职业、阅历等不同,性格特点、身体疾病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心理改变上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别[4]。护理人员应主动接近病人,有效沟通,掌握其思想动态,解除其顾虑,满足其合理要求,说明手术的必要性,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确保手术成功。
2.2 牵引的护理
病人入院后均给予胫骨结节牵引,以减轻患肢肿胀,缓解疼痛。牵引前应向病人说明牵引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配合。牵引时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不要随意增减牵引的重量。用软垫保护膝关节、踝关节。定时检查牵引带的松紧度,受压皮肤有无水肿、水疱。观察肢端皮温、颜色和足背伸活动,防止牵移位引带影响膝部、踝部的血液循环。为防止针孔感染,每日75%的酒精消毒2次。
2.3 饮食护理
高龄病人骨折后,由于卧床,出现胃纳差,只要加强饮食护理,鼓励病人多进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含水分多、味鲜、低盐、易消化饮食,如面条、粥、蔬菜之类,忌食辛辣肥腻之品。
2.4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常见并发症为压疮、呼吸道、泌尿感染与深静脉并栓塞。护理中,首先教会病人利用健肢、借助牵引床学会引体抬臀,受压部位垫入充水软枕,2 h更换1次。护士做到“勤翻身、勤检查、勤换洗、勤整理、勤督促”,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定时翻身拍背,饮水每天至少1 500 ml,以预防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为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教会病人在不影响骨折治疗的前提下行踝关节及肌肉的舒缩等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不产生疲劳感为度,并加以督促。避免在患肢输液,重视病人的主诉,防止牵引带移位导致皮肤受压。
3 术后护理
3.1 体位
术后搬运病人时动作轻柔,将整个骨盆托起,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两腿之间放置垫枕,预防患肢外旋内收,膝下垫一软枕,以利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3.2 病情观察
术后遵医嘱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并记录病人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和入量,观察病人有无心慌、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警惕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甲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患肢肿胀感觉情况、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3.3 预防感染
术后应用抗生素3~5 d,注意观察切口疼痛、体温变化情况,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防止局部切口受压过久影响血供。换药时要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防止发生肺部感染。督促病人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以防泌尿系统感染。
3.4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本组病人术后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给予抬高患肢30°,以利静脉血液回流,每日测量双腿的周径,观察病人肿胀、疼痛程度和皮肤颜色、温度、感觉以及肢端动脉博动情况。6 h后指导病人做踝关节背伸、屈曲运动和骨四头肌静止性收缩锻炼,2次/d,10 min/次。定时按摩小腿肌肉及足部,以清除静脉淤血。对其中5例有下肢静脉血形成危险的病人,术前3 d、术后7 d内常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4 ml,1次/d,注意观察牙龈、皮下有无出血倾向,尿液及粪便颜色等的变化。本组病人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4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对老年人具有特殊意义,只有帮助他们恢复生活自理,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才能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老年人骨折后长期卧床,缺少功能锻炼,会造成骨质疏松和骨组织修复功能失常,从而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或挛缩[5]。故应使病人认识到积极而正确的功能锻炼是康复的关键,是以后进行日常活动的必要条件,否则即使骨折愈合,也会因功能丧失而致残。正确的锻炼方法会对骨折端产生机械刺激,利于骨生长[6]。调动病人积极性,根据其病情、体力、耐力制订锻炼计划。掌握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逐渐从被动向主动过度。如果功能锻炼需要借助支撑物,如:拐杖、步行器等,最好在手术前教会。
5 出院指导
骨折愈合周期长,病人的恢复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进行的,因此,出院指导尤为重要。嘱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调理,保证丰富的营养,以促进骨愈合,按时服药,定期门诊复查、拍片,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向病人宣传必要的卫生知识,提高病人自我防护意识,防止再骨折。本组病人通过精心的护理、康复训练,骨折愈合良好,功能恢复满意。
[1] 徐纪庆,张 霆,侯宝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00,8(6):39 -40.
[2] 沼 海,罗先正.1043髋部骨折的病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2):763 -765.
[3] 王福权,路奎元,张华倩.加压滑动额头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106 例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10(1):12.
[4] 马渝根主编.医学老年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88.
[5] 曹建中主编.老年骨骼疾病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5.
[6] 董天华.积极开展加速骨折愈合的研究[J].中华创伤杂志,1997,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