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留置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1-08-15徐咏梅
程 凤 张 静 徐咏梅
近些年气囊导尿管以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稳妥、组织相容性好、刺激性小、引流通畅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尤其应用于广大老年病人,但随之出现各种并发症,特别是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尿道口漏尿现象,不仅给治疗和护理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痛苦,困扰着医务人员。我科2007年4月~2009年4月对200例老年病人采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其中出现漏尿现象共有50例,占总数的25%,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收治的200例老年病人中男128例,女72例。年龄60~92岁,平均68.57岁。人均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次数为1~4次(包括更换或脱出后再次留置的次数),均选用相同厂家的一次性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导尿。尿管一次留置时间为3~60 d,漏尿发生时间在置管后1~70 d。
1.2 漏尿判断方法
病人安静状态下,膀胱充盈未夹尿管或夹住尿管后,尿液自然沿尿道口渗出,出现了“尿裤”或“尿床”现象。
2 尿液外溢的原因
2.1 导尿管选择不合理
导尿管过细与尿道不能完全吻合,留有空腔,导致尿液外渗[1]。本组中有6例使用14 F尿管出现尿液外渗,换16 F或20 F后渗尿减少2例,尿液无外渗4例。
2.2 尿管质量差
尿管侧孔被堵或气囊固定液不能使整个气囊充盈,部分粘连,留有空隙[2],或气囊畸形等导致漏尿。本组发生3例。
2.3 导尿管阻塞,引流不畅
由于病人体位不当或引流袋放置不当致使尿管扭曲、受压、折叠,以及急性细菌性感染[3],尿液浑浊、尿沉淀或血凝块堵塞以及长期留置导尿管未定期更换冲洗引起的钙盐沉积而导致尿管堵塞引流不畅而引起漏尿。本组中有10例,其中,2例是因体位不当及引流袋放置不当而引起。
2.4 尿道松弛
老年病人特别是年老体弱、长期卧床和昏迷的病人,尤其是女性,由于会阴部肌肉弹性较差,尿道括约肌及盆底肌肉松弛,还有男性前列腺肥大致尿道口狭小,只能选择型号较小的导尿管,尿管与尿道内口不能紧贴,造成尿管周围漏尿[4]。本组发生12例。
2.5 尿管刺激适应不良
神志清醒的老年病人,尤其初次留置导尿管者,对导尿术认识不足,不适应,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不时用力排尿,膀胱括约肌、逼尿肌等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运动导致膀胱内压力剧升,使残余在膀胱内的尿液沿着尿管周围溢出或致使球囊处封闭不严尿液自尿管旁流出,形成尿管和外尿道口处都排尿的现象。本组发生6例。
2.6 气囊内注水量不当
气囊注水量不足时,气囊易漂浮于尿道口上,因而产生漏尿;气囊注水过多可引起气囊内压力过大,压迫尿管至引流不畅及过大的气囊压迫双输尿管开口,使输尿管蠕动加剧,输尿管传下来的蠕动波会引起三角区收缩以致膀胱痉挛[5],病人有想排尿的感觉,不时地用力排尿。本组4例病人因气囊注水量不足引起漏尿,6例病人回抽气囊注水量至气囊内剩余液体5~8 ml时漏尿停止。
2.7 夹管时间不当
尿道紧张度与尿失禁有关[6],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尿道紧张度下降,夹管时间过长,膀胱内尿液积聚增多,压力增高,迫使少量尿液经球囊边缘渗入尿道而溢出。另外,有些病人因大量输液或使用利尿剂而引起漏尿。本组发生5例。
3 护理对策
3.1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及知识宣教,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使病人精神放松并积极配合。向病人讲解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护理方法,使其提高认识,教会病人根据个体情况自行夹闭或开放尿管的方法。如因病人活动而造成尿管位置移动,要及时行健康教育,指导病人进行适度的活动。
3.2 合理选择导尿管
对初次留置尿管者,不宜选择过粗或过细的尿管,老年人选择气囊导尿管以16~20 F为宜,可有效解决尿管和年老体弱、尿道括约肌松弛和失控尿液易外溢的问题[7]。尿管型号的选择与病人的性别、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年龄段相同的男女病人,男性病人使用的产品规格略大,特别是老年男性病人使用的规格更大[8]。
3.3 选择高质量尿管
留置尿管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尿管质量,并向气囊内注入气或水,观察有无漏水或漏气,还要试气囊大小、形状、囊壁厚薄、有无畸形。对于气囊固定液不能使整个气囊充盈,应严格消毒外露的导尿管及尿道口,用注射器抽出气囊固定液后,再次消毒尿道口及导尿管,将导尿管送入膀胱,用注射器将气囊固定液反复注入再回抽,使整个气囊充盈后再拉出导尿管所需长度,阻断漏尿的发生。
3.4 严格执行正确操作规程
均选用相同厂家的一次性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插尿管前用0.5%的碘伏消毒尿道口[9],插入深度为见尿后再插入7~10 cm,根据导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内注入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10],禁止注入空气,否则可致尿管前端浮于液面以上,引起引流不畅。注入生理盐水时用力要适度、均匀,同时注意压力变化和病人主诉,避免球囊破裂或尿管置入过程中损伤尿道。
3.5 处理尿管阻塞
引流袋位置要合适,避免翻身时尿管受压或扭曲,防止过度牵拉造成尿道撕裂伤或造成尿管脱出。对于长期留置尿管者每天2次用0.5%的碘伏行会阴擦洗,并遵医嘱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以减少黏液的分泌[4]。有阻塞时可每天定时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16万U冲洗膀胱,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并变换体位。对发生血尿者,可于膀胱排空后注入生理盐水100 ml加2 ml去甲肾上腺素保留一定时间,等有尿意时再放出,即可达到止血目的[11]。对有钙盐沉积者可向膀胱内注入5%碳酸氢钠100~200 ml,保留30 min以上,冲洗尿管后解除梗阻,或者直接拔管后更换较粗的尿管。
3.6 尿道松弛的处理
导尿时宜选择型号较大、管腔较粗的导尿管,既可防止尿液外溢,又能保证尿管通畅。临床中,老年男病人可以用纱布牵拉法,导尿成功后,牵拉尿管使气囊与尿道内口紧贴,然后用无菌纱布条沿尿道口在尿管上扣一死结。老年女病人可用空瓶悬挂法[12],取250 ml空盐水瓶一只,长约2 m的包装绳一根,将绳子一头紧系在空盐水瓶的颈口上备用,另一头系在导尿管末端较硬处,借重力垂直向下形成90°牵引尿管。一般每次1~2 h,一次牵引后放松观察,若无漏尿说明效果好,若仍有漏尿者应保持牵引。另外,可协助病人取侧卧位,从而减少尿液外流。
3.7 气囊内注水量不当处理的处理
由于老年病人膀胱结构、容量的变化,球囊内注液量也应适当减少,注液量过大造成球囊在膀胱内浮动,封闭尿道内口效果不好,易发生溢尿,注液量6~8 ml较适宜[13]。周玉甩[14]对气囊导尿管气囊注水量与溢尿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气囊内注入液体过多反而易引起渗尿,建议渗尿发生后,从囊内抽出3~4 ml液体。在不使导尿管脱出又有最佳导尿效果的前提下,可减少气囊内液体或使用气囊容积较小的导尿管。
3.8 夹管时间不当
对于清醒病人当其感到尿意时,开放尿管排尿,至尿液排尽再夹闭尿管,基本遵照生理排尿反射进行排尿;意识不清者夹闭尿管,刚开始1~2 h放尿1次,然后逐渐延长至2~3 h放尿1次[15]。应用利尿剂或大量输液者适当缩短放尿时间,但必须保证膀胱有一定容量后再行排尿,防止膀胱萎缩。
4 小结
在临床老年病人使用气囊导尿留置尿管过程中,引起漏尿的相关因素很多,以上的方法,要灵活掌握,对出现不同情况的病人选择不同的防治对策,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漏尿,避免增加病人感染和压疮发生的机会,减轻老年病人的痛苦,也为临床护理工作带来方便。
[1] 赵玉香,徐 薇,周建娣.导尿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3):28.
[2] 郭江英,滕秀珍,陈平平.硬膜外麻醉后置尿管时间的临床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B):917.
[3] 邓海涨,沈锦梅,蒙小燕.留置尿管拔除时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排尿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8):7.
[4] 叶 静.使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过程中漏尿原因的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164 -165.
[5] 杨红娟.气囊导尿管应用中漏尿的原因分析与处置[J].中国实用医药,2008,3(9):47.
[6] 钟世镇主编.临床应用解剖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461.
[7] 王粤湘.膀胱冲洗的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6,12(25):2387.
[8] 米智慧,高礼平.预防双腔气囊导尿管使用中发生故障的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18(1):73.
[9] 刘 燕.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J].护理研究,2007,6(21):217.
[10] 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4.
[11] 刘彩霞.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常见问题和护理对策[J].华北国防医学,2005,12(6):442.
[12] 刘壮萍.介绍一种留置导尿牵引法防止老年患者导尿术中漏尿[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41.
[13] 于 虹.老年患者留置导尿6例出现溢尿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8,2:5.
[14] 周玉甩.气囊导尿管气囊注水量与溢尿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护理,2006,6(3):53.
[15] 周玉甩.留置导尿病人漏尿原因分析及处理[J].护理研究,2006,20(2B):528 -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