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秦始皇陵墓葬制的渊源
2011-08-15赵海洲
赵海洲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试析秦始皇陵墓葬制的渊源
赵海洲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秦始皇陵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是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上重要的支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秦始皇陵的修建是借鉴了战国诸王陵的布局和设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秦始皇陵;墓葬制;渊源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一直为世人所瞩目,几十年来,秦始皇陵及其陵园都有重大的发现,使秦始皇陵的整体面貌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秦始皇陵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它汇集了战国时期诸王陵的特色,并根据秦始皇本人的个人喜好修建而成。笔者将对秦始皇陵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对其渊源加以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秦始皇陵及其陵园的组成要素
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钻探与发掘,秦始皇陵及其陵园的布局和设置逐渐呈现出来。袁仲一先生将其分为八个部分,即坟丘、地宫、内外城垣、城内的建筑遗迹、陪葬坑、陪葬墓与修陵人的墓、城邑及其他设施[1](P1)。韩国河先生将其分为地理位置、城垣、城内设置和城外系统四部分来加以论述[2](P1)。在此,笔者把它分为墓葬形制、陵园及其内部的地表建筑、陪葬系统和陵邑五部分简单地加以阐述。
秦始皇陵的封土呈覆斗状,封土上是否有墓上建筑,学术界存在一定的争议。杨鸿勋先生认为在秦始皇陵的“九层之台”上有巨大的享堂,恰好可以弥补封土不足五十丈的高度[3]。秦零先生则认为始皇陵的封土之上并不存在墓上建筑。从考古工作者对始皇陵多年的调查与发掘,并没有发现封土之上有建筑的问题。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树草木以象山”,因此,在封土之上有建筑的可能性不大。秦始皇陵的基本形制是一个带四出墓道的土坑竖穴墓,西汉帝陵基本上都沿用了此种形制。至于地宫内的情况,发现有阻排水设施[4],这同秦始皇陵的地理位置有关。秦始皇陵的外部地貌呈东南高西北底的缓坡状,阻排水设施可以有效阻止地宫不被地下水淹没。
秦始皇陵园现在发现有内外两重城垣,外城四面各有一门,内城的东南西各有一门,北面二门。古时事死如生的思想浓重,那么秦始皇陵同咸阳城必然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并不能认为秦始皇陵园的布局就是完全按照秦都咸阳城来进行修建的,秦都咸阳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在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外郭城,而秦始皇陵的建造是在仔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杨宽先生从秦始皇陵园推测咸阳城的布局就有些牵强[5](P6)。韩国河先生认为秦始皇陵园本身就是秦都咸阳城的一部分[2](P8),这样就能说明秦始皇陵园就是一个事先规划好的、独立的部分,无需同咸阳城的布局进行比较分析。陵园内部设置主要有寝殿、便殿和园寺里舍,寝殿位于封土北侧40米,南北长65米,东西宽55米;便殿北距寝殿75米,规模更为宏大。园寺里舍遗址位于西门内外城的北半部,并在此发现有“乐府”钟和“丽山食官”等字样的陶片。蔡邕《独断》记载:“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之而不改,故今陵上称寝殿,有起居衣冠象生之备,皆古寝之意也。”寝殿也就是供奉死者灵魂每天起居生活饮食的处所。“便殿”是附属于“正寝”边侧的别殿,大概和地下墓室的“便房”差不多,供墓主灵魂游乐之处[6](P38)。这些是秦始皇陵园内最重要的建筑基址,对研究古代陵寝制度有重要的作用。此外,2000年度的考古勘探中,发现西内外城之间有南北对称的三出阙[7],这就同东部的三出阙相对应,对探讨陵园的方向问题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秦始皇陵的陪葬系统遍及陵园内外,可以分为陪葬墓和陪葬坑两类。秦始皇陵的陪葬墓主要分布在三处,第一处位于内城的东北部,此处应该是事先规划好的,陪葬人员多为后宫妃嫔。在陵园的西北部还发现一座“甲”字形的陪葬墓,性质不明。第二处位于内外城之间陵园的中部地区,但是此处为空墓,为后宫人员的墓葬。第三处位于城外的上焦村一带,发现有8座非正常死亡的墓,他们是胡亥上台后杀害的公子、公主以及大臣的尸首[2](P38)。此外,在陵园西侧的赵背户村发现有刑徒墓地,即修陵人墓。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相当丰富,其中有陵园东部的兵马俑坑和马厩坑,东北侧的动物府藏坑,封土附近的珍禽异兽坑、铠甲坑、曲尺马厩坑、铜车马坑、百戏俑坑和文官俑坑。段清波先生和张颖岚先生将发现的180多座陪葬坑按照距地宫的远近分为四个层次并进行了分析[8]。焦南峰先生也对发现的陪葬坑分区分类进行了分析[9],对我们了解陪葬坑的性质和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秦始皇陵的陵邑称为丽邑,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徙三万家丽邑”。陵邑和园寺丽舍的作用相似,主要是用来侍奉和管理陵园。不过陵邑的具体位置还不够确切,需要更多的考古材料来证实。
二、秦始皇陵各组成要素的渊源
秦始皇陵园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有一定的来历,是在战国时代各国君王陵寝制度的基础上创设的[5](P185)。秦始皇陵园内外的设置也都有一定的渊源,当然也加入了秦始皇本人以及秦二世的意愿。
秦始皇陵的封土呈覆斗形,韩国河先生对覆斗形(方锥形)封土的源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秦始皇陵的封土与赵、魏、中山等的习俗表现出相似的特点[2](P39)。《礼记·檀弓上》记载:“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房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从若斧者焉。”秦始皇陵的封土正是“堂”、“房”的源流,这也正是事死如生的表现。秦始皇陵为带四出墓道的土坑竖穴墓,平面上呈亚字形,秦东陵的一号陵园的两座陵墓均有四出墓道[10],此种形制的墓葬仅见于殷王陵,这也正符合秦始皇本人的身份。
秦始皇陵园的双重城垣并没有继承雍城陵区和芷阳陵区周围设置城壕的作风[11],而是筑成双重城垣,这与中山国的陵园建制相似[12]。陵园内的主要设置有寝殿、便殿和园寺里舍,这些在战国诸王陵并未见到。关于寝的起源,杨宽先生认为先秦时期的墓上建筑就是寝的起源[13]。而杨鸿勋先生则认为先秦时期的墓上建筑是享堂,而并不是寝殿[14]。两位先生都对中山国王陵出土的兆域图进行了探究,兆域图对“堂”的规划十分清楚,那么“堂”的性质正是两位先生的最大争论点。韩国河先生对先秦时期的墓上建筑的性质也进行了考证,“墓上建筑是区分墓主人身份等级的一种标志,具体而言是示富、示贵,按照‘事死如事生’的理念,营建了自己的陵冢”[2](P16)。便殿是附属在寝殿旁的别殿,是对寝殿的补充,便殿是随着寝殿的出现而出现的。园寺里舍的出现更是体现了秦始皇陵园的创新性。从战国时期各国陵园内部的设置来看,并没有这些设施,这可能与“古不墓祭”有关,不过河南辉县魏国固围村的三座大墓[15](P1),河北平山县中山国王陵M6[16],河北邯郸赵王陵周窑1号墓[17],陕西凤翔秦公陵园17座中字形大墓[11]均发现有墓上建筑的痕迹。笔者认为,这些墓上建筑对秦始皇陵园的修建起到一种启发性的作用,陵园内部的设置包括陵邑,是对这些墓上建筑作用的扩大和补充,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墓祭的礼俗,也就是使事死如生的理念进一步地深化。
陪葬系统在战国诸王陵则几乎都能见到。秦东陵的第四号陵园隍壕以外南边井深沟的北岸发现有2座陪葬墓和一处小型墓群,此外一号陵园二主墓各在东墓道右前方有一较大的陪葬坑[18]。中山国王陵的M1周围有6座陪葬墓、陪葬坑有2处车马坑、杂殉坑和葬船坑各一处,此外还有东西两库[16]。河北邯郸的赵王陵也发现有殉葬坑和车马坑[17]。秦始皇陵的陪葬系统则在内容上有较强的创新性,这同秦始皇本人的意愿有很大关系。上焦村陪葬墓、马厩坑、铜车马坑等的规划和营建则同胡亥、赵高等人有很大关系[2](P32)。其中兵马俑坑、铠甲坑以及铜车马坑都体现了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气势和威严;珍禽异兽坑出土的铜鹤则体现了他生前升仙的愿望。秦始皇陵的陪葬系统是在继承战国埋葬习俗的基础上,加入了其本人的思想和意愿修建而成的。
三、结语
通过对秦始皇陵及其陵园各组成要素的分析及对其渊源的简单探讨,发现秦始皇陵的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在对战国时期诸国王陵文化要素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多的补充和改进,这些发展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密切的联系。
秦统一了六国,在中国历史上实现了第一次大一统的局面,这是前人都未曾达到的功绩,因此,秦始皇便巡游天下,歌功颂德。秦始皇陵宏大的规模和气势都能体现出来这些。陪葬系统则包含了其本人以及秦二世的个人因素。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时期事死如生的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最终开创了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的新篇章。
[1]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2]韩国河.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杨鸿勋.秦始皇陵享堂及地宫建筑猜想[J].中国文化遗产,2007,(3).
[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2,(2).
[5]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园2000年度勘探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2,(2).
[8]段清波,张颖岚.秦始皇帝陵的外藏系统[J].考古,2003,(11).
[9]焦南峰.左弋外池——秦始皇陵园K0007陪葬坑性质蠡测[J].文物,2002,(12).
[10]程学华,林泊.秦东陵第一号陵园勘察记[J].考古与文物,1987,(3).
[11]韩伟,焦南峰.秦都雍城考古发掘研究综述[J].考古与文物,1988,(5、6).
[12]傅熹年.战国中山王厝墓出土的(兆域图)及陵园规制的研究[J].考古学报,1980,(1).
[13]杨宽.先秦墓上建筑和陵寝制度[J].文物,1982,(1).
[14]杨鸿勋.关于秦代以前墓上建筑的问题[J].考古,1982,(4).
[1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16]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J].文物,1979,(1).
[17]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地区文保所,邯郸市文保所.河北邯郸赵王陵[J].考古,1982,(6).
[1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东陵第四号陵园调查钻探简报[J].考古与文物,1993,(3).
A Discussion on the Origins of the Funeral Norm s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s Mausoleum
ZHAO Hai-zhou
(School of History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1,China)
The First Qin Emperor’s Mausoleum has always been the hot spot of academia.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uneral norms in ancient China,it serves as a link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Layout designs as well as tomb facilities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mausoleums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en the First Qin Emperor’s Mausoleum was built,and besides that,some innovations were made.
The first Qin emperor’s mausoleum;Funeral norms;The Origins
K233
A
1008—4444(2011)06—0022—03
2011-09-13
赵海洲(1974—),男,河南郸城人,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