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能力倾向、学习动机及策略
2011-08-15苏曼
苏 曼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能力倾向、学习动机及策略
苏 曼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5)
本文拟从学习者语言能力倾向,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等三个主要方面对学习者个体差异进行初步探讨,研究它们与学习者认知条件,努力程度,学习方法及学习成效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寻求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汉语环境里学习第二语言的路径和模式提供参考。
第二语言习得;个体差异
一、语言能力倾向
语言能力倾向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二语言方面的先天条件或能力,它决定了学习者有效学习第二语言的认知条件。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智商只是决定其语言能力倾向的部分因素。 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教育学院的R.埃利斯(Rod Ellis)教授认为,人的各种天赋中有一种是专门决定其语言习得能力的,这种特定天赋与人的认知系统中其它方面的能力是相互作用而又有所区别的。 人的语言能力倾向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辨音能力,指对一门外语中不同发音的辨别与记忆能力。 这种能力主要影响学习者对音标的识别和把握,如‘th’与‘s’所对应的音标及其发音。
2.语法敏感度,即识别句子各部分语法功能的能力,如,句子中主语和宾语的区别。
3.总结归纳能力,是识别句子中各成分间的连接方式,词形及其意义间的相互关系的能力。如,副词‘to''可用于指动作的朝向,而介词‘at’则可用于指动作所在的地点等。
4.记忆能力,是指在不同知识点间寻找联系并进行记忆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对于词汇的学习与记忆起着重要作用。
现有研究结果显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那些在语言能力倾向测试中得分高的学习者要比那些得分低的学习者学得更快更好,而且以上四个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不同发展阶段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由此可见,语言能力倾向中各因素对第二语言学习成效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应该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学习动机
动机通常指一个人采取行动的内在动力,冲动,情感需要或欲望。学习动机包括学习的态度及情感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的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埃利斯教授在其著作《第二语言习得研究》(2000年)(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0)中将学习动机分为四类:
1.实用动机。学习者可能出于某种现实需要才学习第二语言,如通过考试,找到好工作或考进好大学等。该动机无疑是迫使学习者努力学好第二语言的有力因素。笔者以为,虽然该动机看起来似乎带有强迫性,但我们不应片面强调其消极作用,而应该努力把它和其他动机相结合,更好地调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以取得更理想的学习成果。
2.同化动机。有些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主要是因为对目标语言国家及团体中的人文现象感兴趣,希望能融入其中,以便更好地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风俗。
3.成效动机。 从以上论述中可看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决定着其学习成效。然而,研究表明,学习成效亦可反过来影响学习动机。例如,精通一门外语使求职者在激烈的工作竞争脱颖而出,顺利获得理想工作与收入,那么其学习动机就会被成果加强。反之,如果该学习者学成后到目标语言国家求职却因种族歧视而到处碰壁,那么其学习动机自然会被大大削弱。因而,我们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不仅应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还应注意学习绩效与反馈对其学习动机的影响,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与学习积极性。
4.内在动机。有些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似乎没有明确的原因或目标,他们对目标语言并没有特别的爱好或厌恶。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并非缺乏学习动机,只是他们的学习动机存在于学习本身。这种学习动机其实是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与冲动,而这种情绪比较容易大幅波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恰当引导与保持。
综上所述,学习动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学习者可能同时受到几个动机的共同驱使,只是各动机的作用程度也许会在不同学习阶段此消彼长而已。因此,我们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及教学中不应孤立片面地看待某种动机,而应全面考察并均衡各种动机在不同阶段产生的影响,使第二语言学习的发展过程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三、学习策略
上述分析表明,语言能力倾向与学习动机是决定第二语言学习成效的两个关键因素。但这两方面因素是如何对学习产生影响的呢?其中一种可能性就是它们会影响学习者对不同学习策略的选择与运用频率。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特定学习环境下采取的学习思路和方法。学习策略可分为三大类:
1.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学习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及整合的方法。如,学习者将学过的单词进行不同组合,形成各种含义不同的句子。由于不同个体的认知策略不同,所造的句子也就不尽相同了。
2.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学习方法本身的思考,监督和评估方法。主要体现在制定学习计划,监督计划的执行与实施,以及评估学习成果等行为中。例如,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挑选适用的学习资料,或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等。
3.社会/情感策略。即学习者与他人沟通交流时所采取的方法。它体现在学习者的社会交际行为中。如,学习者对的提问行为,就是在谈话中要求他人重复或解释的社会交际行为。
研究表明,学习策略在第二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不同策略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的不同方面。那些优秀的学习者似乎更善于使用元认知策略,他们以各种方式监督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而且会在不同发展过程使用不同的策略。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局限于对不同策略的描述及普及,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不同学习策略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讨,而这方面的成果将会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为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益创造有利条件。
[1] 陈琳. 外语学科中的辨证法[A]. 鲁子问主编.基础英语教育研究[C].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 练海英,张健颖. 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改进外语教学[J]. 外语教育•第4辑,南京大学出版社.
G42
A
1008-7427(2011)07-0108-01
201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