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中的交流与沟通
2011-08-15唐岩
唐 岩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6)
论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中的交流与沟通
唐 岩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6)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讲教师、制作人员、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包括了从课前设计到课内交流,从形体语言到多媒体实现等方面的内容。三者间的充分交流与沟通是保证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质量的关键。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设计;制作;交流;沟通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课程。[1]课堂教学录像的优势在于它能形象地、直观地呈现教学活动的全部,能真实再现主讲教师的授课风格及教学效果。《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条件中明确提出,为评价主讲教师个人的授课效果,需在网上提供不少于50 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可见为了实现精品课程“共享教学资源”的目标,作为精品课程网上评审的重要环节之一,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作用不可忽视。制作出在教学、科学、艺术等各方面都具备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是教师、制作人员、学生的共同目标。而因为制作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专业性强、技术性高,使得制作中三者之间充分地交流和沟通,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在制作中对交流的沟通不重视或者说不到位,影响了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降低了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的工作效率。如何加强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中各方的交流和沟通,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一、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中的交流与沟通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板书、提问、回答等是上课时教师与学生间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手段。精品课程教学录像需要放在网上以视频为媒介供受众观摩,它的教学又产生了一些要强调的交流渠道和沟通方法,它们包括多媒体教学、教师形体语言等,属于非语言交流。同时传统教学交流手段在电视屏幕上将被强调,放大,任何瑕疵都会让受众一览无遗。所以,在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中,传统的交流与沟通手段还要再细化,新的交流与沟通手段要引起足够重视。
制作人员的工作就是要把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呈现在屏幕上,主讲教师与制作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对很好地表现这一活动,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非常关键。这种交流与沟通主要是教师要让制作人员明白其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了解教师的讲课内容及流程,从而让制作人员把握好摄像机镜头的景别转换和机位的调度等。而制作人员要向教师和学生介绍制作中一些要求,诸如语言的要求、多媒体教学的技术要求、制作环境中机位的摆放等。使得教师和学生对整个制作过程及表现手法有一个大概了解,在制作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表现。有了充分的交流,才能有良好的配合,才能完成一部教学效果理想、视觉制作精良的精品课程教学录像。
二、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中交流与沟通的缺失
1.上课的节奏
这里我们首先要提出一个上课节奏的问题,教师授课时如果语言速度过快,学生听课时容易有疲劳感,跟不上教师的节拍,对教学内容吃不透。根据制作人员的以往经验,在制作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时,由于不仅要面对现场学生们的眼睛,还要面对数台摄像机镜头这样特殊的“眼睛”,90%左右的授课教师语速会比平时上课要快,而且会越讲越快,往往课程结束时,比计划用时要少很多,这样不仅教学效果不佳而且打乱了教学计划,影响了教学和制作工作。这种情况是由于教师紧张引起的。由于紧张,课堂内教师与学生语言上的交流几乎消失,教师只顾自己讲课而不顾学生反应,甚至还会有埋头读稿,语气不连贯,口头禅泛滥等问题,课堂内那个平日里学生眼中潇洒自如,侃侃而谈的老师消失了,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互动显得生硬又不自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形体语言的表达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柏拉曾经对语言行为传递信息的效果进行因素分析,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课堂信息传递的总效果= 7% 的词语+38% 的声音+ 55% 的人体动作、面部表情。[2]公式中的人体动作、面部表情即属于形体语言。作为一种无声的交流,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显而易见。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主讲教师必须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应该都具备了相当强的语言表答能力,但在镜头前的形体语言表达不尽人意。这表现在教师在镜头前表情呆板,动作僵硬,眼神飘忽,着装随意等,不能满足电视屏幕的要求。
3.课前准备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前,主讲教师与制作人员沟通不畅,设计不周到,会使得制作人员不了解教师授课的重点、难点,仅从影视艺术的角度去构思画面,结果授课中应该强调的地方忽略了,画面景别的选择不到位,应该在屏幕上展示的过程没抓拍到。同时,由于主讲教师和学生不了解拍摄的具体方法和表现手段,会导致师生与摄像机配合不好的情况发生。
4.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给学生带来了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多元化信息,以此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在精品课程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增强。[3]在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中用多媒体信息与学生交流有别于传统教学中的板书,其艺术性要求更高。以多媒体教学中广泛使用的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为例,众多教师在使用时,对色彩把握不好,版面设计凌乱,单幅画面信息容量太大,视频成像效果不理想。这些问题在传统教学中不明显,但对于要放到网上的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来说,将会严重影响收视效果。这时制作人员从自身专业出发,往往可以给出教师一些合理的建议。
三、促进交流与沟通 达成共识
1.充分利用师生互动环节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主讲教师多半都没有受过出镜的专业培训,也没有在镜头前表现的经历,所以不能按照主持人对语言的驾御能力来要求他们。他们在传统教学中得心应手,在镜头前未必能完全发挥常规课的教学水平及达到常规课的教学效果。[4]为了让他们消除紧张情绪,控制好上课节奏,要充分利用师生互动环节。随着课堂教学的逐步展开,通过提问、回答、讨论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气氛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学生们的情绪又反馈给讲课教师,使得教师在讲课时忘记了紧张,可以有条不紊地讲下去,从而发挥出真实的教学水平。由于摆脱了紧张情绪,上课的节奏控制住了,面部表情更加自然,语言表述更加流畅,脱稿讲课成为可能。
2.教师形体语言塑造
教师形体语言塑造主要关注的是主讲教师的仪态、着装。端庄稳重的仪态,得体的着装,可以增强电视画面的视觉感染力,提升视觉效果。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自己的仪态。1)发型合适,不要留头发遮住脸部的发型;2)精神饱满,站姿挺拔,避免佝胸、伸头等不雅形体动作;3)允许略施淡妆,但不宜佩戴饰物。教师的着装必须整洁,大方。并要注意服装的色彩要与个人肤色相协调,还要与授课环境和课程内容相协调。以视频成像技术角度来讲,服装忌黑白色,以浅灰,藏蓝,咖啡色或暖色(女教师)为佳,衣服颜色还要和背景颜色相协调。外套装与内衬衣的颜色须有反差,不要穿细条、细格或细碎花的衣服。
3.课前设计与策划
我们要着重强调教师与制作人员在课前的交流与沟通,做好课前的设计与策划。这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制作人员对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没有教师那样透彻;对教师所授课程的专业不熟悉,对所授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了解,这样容易导致制作时教学情境表现不足。二是授课教师对整个拍摄过程不了解,以为我只要上好了课,就能帮我拍好。殊不知制作过程是一个繁杂的技术工作,要靠团队的合作,更需要教师的配合。所以,为了让制作人员尽快熟悉授课内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和他们交流:1)告知整体设计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流程;2)明确使用了哪些教学形式和方法;3)多媒体教学如何展示。同时,为了让教师和学生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教学录像节目制作的要求,制作人员可以在制作前先做以下的工作:1)可以先让主讲教师看一些其他教师的视频教材,这些视频教材包括正面和反面的例子,让主讲教师对各类讲课状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对自己的讲课方式有所定位。还可将主讲教师自己讲课内容先拍摄片段(试拍),然后回放给他们看,从片中找出不足,帮助他们找到镜头前的感觉(镜头感);2)把制作流程介绍给教师,诸如现场准备用几台机拍摄,分别如何使用,后期的编辑如何处理等等;3)要求教师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比如声音宏亮、吐字清晰,尽量避免口头禅;4)对教师的仪表和着装提一些建议;5)对多媒体的表现方式提出视频制作技术上的要求;6)对教学现场的学生提一些要求,比如注意力集中,站起发言时要站稳定再讲,发言时声音宏亮等。相信通过课前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和制作人员可以尽快地进入各自的工作状态,并且配合默契,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教学录像的质量。
4.多媒体教学中增强审美意识
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主讲教师无一例外地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这些多媒体软件,就其科学性、实用性来说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作为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中的视觉呈现,它的艺术性表现不够,缺乏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如果它在讲究科学性的同时还能追求视频中的美学效果,就可以让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接受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活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因此我们提出在教师制作多媒体软件时,要增强审美意识。这里我们以教师们非常熟悉的多媒体作品创作工具 Powerpoint为例,对色彩的理解展开讨论。色彩是视觉感官所能感知的空间性的美,它之所以具有审美特性,是他能给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不同的门类和学科对色彩的感觉和倾向各有不同。画面中色块的大小、颜色的深浅,也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感受。教师对色彩的把握,带给学生的绝不是单一的颜色,其中还涉及到人的心理、情绪,甚至某种象征意义。Powerpoint的色彩设计要有整体的色调,背景模板与字的颜色要有反差对比,要注意色彩的冷暖搭配。对于不同的专业和授课内容,要有不同的色彩处理方式,比如文科类的课程,可以用橙、黄等暖色,来表现它的热烈、感性,对于理工科类的资源,可以用蓝、绿等冷色来表现它的冷静、理性。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可能不会顾及到色彩的诸多用途,但在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中,它是一个很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和制作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将多媒体软件的色彩处理恰当,给人以视觉享受。
精品课程教学录像的制作是一项繁杂的技术工作,为了达到其“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增加可信度”的目的,除了重视制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还要特别强调制作中教师、学生、制作人员三方的配合,重视拍摄中三方的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才能让身处两个专业领域的教师和制作人员发挥出各自的专业水准,制作出能够充分展示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资源的教学录像精品。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
[2] 刘运阁. 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3.
[3] 孟华,方翔. 从精品课程录制谈PowerPoint 的设计[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1.
[4] 王念春. 电视动态视觉艺术在网络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8.
G72
A
1008-7427(2011)07-0010-02
2011-04-25
作者系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