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课程学习方式培养创新型研究生*
2011-08-15刘媛媛
刘媛媛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改革课程学习方式培养创新型研究生*
刘媛媛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课程学习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研究生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学习方式改革。
研究生;课程学习方式;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我国教育结构最高层的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重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而课程学习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学习方式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系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界定
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创新能力即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由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研究生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创新性的知识建构能力: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专业知识、广泛相关知识以及掌握科学的方法知识,并能将各种知识在不同的情景下加以结合。
2.创新性的提出问题能力:擅于从司空见惯的情况下发现问题,擅于从表面平静的现实中看到矛盾,擅于在复杂的问题中找出关键以及擅于从与人的交往中得到启发。
3.创新性的分析问题能力:擅于提出假设,擅于梳理归因,擅于拓展思路以及擅于提炼概括。
4.创新性的解决问题能力:能够迅速锁定目标,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能够应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对策。
(二)课程学习方式内涵
课程学习方式是指通过学校安排的各类课程达到学习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包括课程设置方式、课程实施方式以及课程评价方式。课程设置方式是为学生开设的课程科目和课时安排,在人才培养活动中起着基石作用;课程实施方式是指将适当的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所采取的方式,包括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方式的选用;课程评价方式指考察评价学生学习某门课程的效果的方式。
(三)两者关系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的最基本环节,课程学习方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合理的课程设置方式有助于研究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专业相关知识以及掌握科学的方法知识,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性的知识建构能力的基础。
其次,合理的课程实施方式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正确的选用和安排教学内容能帮助研究生更迅速有效的获取专业及相关知识;灵活恰当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诱导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性的提出问题、创新性的分析问题以及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有助于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作用,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从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课程学习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的课程学习方式存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过于狭窄
课程体系的设置过分强调分科原则,我国的硕士学位是按一级学科授予,除国家规定的公共课外,大部分专业课是按二级学科设置,涉及面窄,没有体现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不利于研究生交叉学科知识积累,阻碍创新性的知识建构能力的培养。
2.课程比例欠合理
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学分要求一般在35个学分左右。其中,公共必修课占30%以上,而公共必修课中政治理论课以及公共外语课占去了较大比重,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学分学时都非常有限,导致专业课程设置不足,学分要求偏低,不利于研究生系统的专业基础的形成。此外,选修课比例过小,一般只有6学分左右,并且基本只流于形式,只重学分不重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的丰富多样性,不利于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忽视跨学科课程以及方法论课程
由于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专门化,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往往被忽视;学术讲座、学术研讨课程组织管理不规范,质量也难以保证,致使研究生思维视野不够宽广,缺乏必要的研究意识、专业前沿的问题意识;方法论课程开设偏少、不实,很难培养研究生创新方法意识。
4.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
课程体系应该根据培养方案来设置,但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及专业点的增多,课程设置越来越不规范,“因人设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使得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系统思想,不是以培养目标所要求的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出发点,而是根据师资情况而定,并且有的与专业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也因为缺乏师资而随意取消。
(二)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具有滞后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人才培养滞后性的矛盾日趋显现,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综合性承载着这一矛盾的重担。但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中,部分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缺乏前瞻性,不能反映出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尤其是一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的问题,以及边沿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发展等,都很少能够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
2.课程内容具有重复性
许多专业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拉不开档次,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甚至专业课程,存在着与本科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导致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的高深性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做平面式的扩展上,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1]
3.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单一性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规模的日益增大,十几人甚至数十人的研究生课堂使得教师很难实施启发式教学或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往往只是在课堂上就自己已有的知识来进行传授,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缺少对研究生学习方法的教育及自学能力的塑造,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1.评价标准学术化
目前的评价标准忽视了研究生能力的多样化特点,而只是一味强调学术性,导致研究生只致力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忽视对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锻炼。这样的评价标准忽视了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现了院校培养的“高学术人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的矛盾。
2.评价方式单一化
目前的评价方式基本都是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试题也基本只是知识点的堆积,这种“背多分”式的考核方式难以体现出对研究生科研素质、人文素养与创新能力的考查内容。另外,课程的评价都是在课程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很难体现研究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成绩,抑制了教育者的创造热情和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
3.评价内容单维化
评价内容是反映研究生课程学习、研究效果的主要体现,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质量监控点。现行的评价内容集中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缺个性,重显性(知识)、乏隐性(知识)”单维性突出。[2]往往只能考察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测查。
4.评价主体单一化
现行的研究生课程评价的主体基本上都是任课教师,忽略了社会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这样的评价机制,使得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评价结果,而没有机会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一方面,带来了评价欠准确、形式化、忽视过程等弊端,另一方面,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很难主动、有效、及时的根据评价结果做出改进,使得评价的激励功能大打折扣。
三、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学习方式改革
(一)优化课程体系
首先,应按一级学科设置学位基础课程,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的理念,使学生掌握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知识;按照二级学科开设专业必修课程,使学生在本专业内扩宽基础理论、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开设适量的选修课,除了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专修课程之外,还应鼓励研究生选修部本跨专业或者跨学科的课程。
其次,课程比例需进一步优化。应适当减少公共必修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可适当整合公共政治课程,减少公共英语比例,强化专业英语的教学;选修课程是研究生在系统学习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所必须的课程,应适当增加其比例。
再次,为了进一步拓展研究生视野,培养创新性提出问题的能力,应开设有关学科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讲座以及专题讨论等课程;要重视方法论类课程的开设,引导研究生掌握创新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生创新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要从培养研究型优秀人才目标出发,杜绝“按人设课”的现象,根据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课程设计,真正做到“按需设课”。
(二)改革课程实施
首先,精选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涵。一方面,要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理念,精选教学内容,拉开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的档次,教学重点不在内容本身,而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加强研究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另外,要提高教学内容的前瞻性,结合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思维。
其次,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改革以传授知识和成果为基本特征的传授式教学方式,增加研究生自主学习和教师重点讲授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方式,将教师单向灌输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对话和创造,以提高研究生全面素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研究生个性发展。[3]
(三)完善课程评价
首先,建立多维性的评价标准。改变“唯学术化”的评价标准,注重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评价。在建构评价标准时,应根据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对不同课程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评价,使评价标准能尽可能全面的覆盖到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各个方面,提高评估标准的效度。
其次,实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选择和使用评价方法时,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特点以及课程的不同性质,关注研究生综合能力形成的过程性因素,合理选用考试、论文、试验等不同的方法,提倡综合运用不同类型的方法,力求获取评价对象的全面信息。
再次,选择全面性的评价内容。在评价学生掌握的显性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形成的各方面能力的评价,注重不同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评价以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实践能力形成的评价,使评价内容涉及到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
最后,实现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在现有的单一的教师评价主体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主体。社会评价主要在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中实现,考察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其综合素质;学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间不同思想、不同见解的碰撞,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得到启示,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可以使其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帮助研究生明确应该“做什么”以及应该“怎样做”等问题,使研究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从而更加具有创新的动力。
[1]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9).
[2]白榕.论研究生评价的问题及实践取向[J].教育与职业,2008,(11).
[3]张国琼.课程教学中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2008,(1).
G643
A
1006-5342(2011)04-0158-03
201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