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北历史干旱的社会影响分析

2011-08-15李昊洋李琼芳李鹏程

关键词:大旱华北地区饥荒

李昊洋,李琼芳,李鹏程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8)

华北历史干旱的社会影响分析

李昊洋,李琼芳,李鹏程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98)

纵观中国历史,由干旱带来的饥荒进而引发的社会动荡不胜枚举。旱灾堪称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最深重的灾害。中国是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华北地区是干旱灾害暴发的一个主要地区。正确认识干旱的成因和影响,增强人们防旱抗旱的意识至关重要。认识干旱,评估干旱为我们减少灾害的发生、切断由灾而荒的链条提供了必须的前提和可能的条件,而将这种条件转化为直接可行的抗灾救灾能力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继续探索的问题。

干旱历史;华北;社会影响;成因

干旱是一种长期缺水的气候现象,从气象科学的角度来说,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水是万物之源,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由于干旱缺水而导致的旱灾也是从古至今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一度使人们面临饥饿、疾病、社会动荡和死亡,有如一片巨大的阴霾笼罩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在整个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干旱导致恐龙灭绝,使生物界几度濒临毁灭,也曾使人类文明的发展遭受过许多挫折。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文明的发源、发展一般都依赖于河流或江湖。中华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治水的文明,是与水相依相存,既依附又斗争的水利文明。大小江河,冲开了中华文明的本源,一遍遍演绎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而干旱则使人们的生存面临巨大威胁。据资料显示,已列入“世界100灾难排行榜”的1199年初埃及大饥荒、1873年中国大饥荒和1898年的印度大饥荒都是由于干旱缺水造成的,千百万人死于非命。而20世纪内发生的“十大灾害”中,洪灾榜上无名,地震3次,台风和暴雨潮各1次,而干旱却高居首位,有5次。

纵观中国历史,由干旱带来的饥荒进而引发的社会动荡不胜枚举。旱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对中华文明造成的破坏,远比其他灾害严重得多。旱灾堪称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中华民族带来最深重灾难的灾害。正如美籍华裔学者何炳棣在其关于中国人口历史的研究中即曾断言“旱灾是最厉害的天灾”[1]。

一、华北历史旱灾的社会影响

中国是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国家,据邓拓《中国救荒史》一书中的统计结果,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37年,旱灾共1 074次,平均每3年便有一次[2]21-22。旱灾的发生往往导致饥荒和社会动荡。西晋诗人傅玄在《言旱诗》中对干旱成灾有生动的描述,“炎旱历三时,天运失其道”,说的是干旱的历时长久以及影响深远,干旱导致“河中飞尘起,野田无生草”,连野草都不再生长,灾民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一食重丘山,哀哀以终老。君无半粒储,形影不相保”,这描写的是灾荒下民众的疾苦。同时,历史上许多王朝覆灭,政权更迭的直接导火索往往是旱灾引发的饥荒,进而演绎成的社会动乱。正如邓拓指出“我国历史上累次发生的农民起义,无论其范围的大小,或时间的久暂,无一不以荒年为背景,这已成为历史的公例”[2]18-19。以下就从灾荒下灾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干旱对整个社会结构的瓦解影响,来阐述我国华北地区历史干旱的影响。

1.干旱导致灾民生活凄惨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在漫长的“靠天吃饭”、以躬耕农亩为经济基础的农业文明中,旱灾往往导致粮食大量减产,一旦遭遇大面积长历时的严重旱灾,等待人们的将是食不果腹和死亡。历史上,因旱灾暴发的饥荒不胜枚举,饿死者不计其数,尸横遍野、饿殍载道的景象亦是屡见不鲜。史料典籍中记载的华北地区干旱灾情对人们生存和整个社会造成的惨烈影响让人触目惊心。巨大灾荒下灾民们的生存状况堪称惨绝人寰。

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中记载的明崇祯后期持续七年之久的华北大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灾难,其中描述旱灾场景写到“前明崇祯末,河南、山东大旱蝗,草根树皮皆尽,乃以人为粮,官吏弗能禁。妇女幼孩,反接鬻于市,谓之菜人。屠者买去,如封羊豕。”[4]这些描述的是灾荒年间人食人的景象,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丧失基本的生存权,整个世界变成饿殍遍野,尸骨满地,目尽沧夷的人间地狱,在这其中备受煎熬的灾民亦已经感觉不到死亡的痛苦,可谓生亦无欢,死亦无惧。

光绪初年华北发生大旱,持续时间长、范围大,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人口和经济损失。从1876年到1879年,大旱持续了整整4年,受灾地区最严重的是直隶和山东,而后灾情迅速延伸到山西、河南和陕西等地,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也受到波及。大旱导致农产绝收,田园荒芜,进而饿殍载途,白骨盈野,饿死的人竟达一千万以上。这次大旱导致的最严重灾荒发生在1877、1878年,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史上被称为“丁戊奇荒”[5]。

到清光绪十七、十八年河北、山西再一次发生大旱,前往赈灾的江南义绅对当地荒象有一段描述“山西此次奇灾,各村妇女卖出者不计其数,价亦甚廉。惟互相叹息云:死去是有福也。盖彼既无生人之乐,亦自知其不能久存矣。嘻嘻!田园既荒,房屋又毁,器具尽卖,妻子无存,纵有赈济,而一两银仅买米二斗,但敷一月之食,一月之外,仍归一死,况放赈并不及一两乎!”[6]严重的饥荒剥夺了人们基本的生存权利,生无所依,唯求速死。

历史上,在旱灾所导致的饥饿面前,人们的生活惨况可见一斑。在饥饿的侵蚀下,有悖伦常的惨剧时刻都在上演。饱受饥荒折磨的人们丧失了伦理观念和社会属性,因而引发一幕幕耸人听闻的悲剧。

2.干旱导致整个社会动荡

灾荒之下制造出无数个体悲剧,因为旱灾而失去生命和家园的人不计其数,整个社会秩序受到强大的冲击。而社会动乱会加剧人口死亡的速度,更多的人在灾荒和动乱的双重作用下丧失生命。中国历史上,旱灾总是导致大量的人口死亡。全国范围的统计数据显示,明清至民国时期,全国共发生死亡万人以上的重大灾害221次,旱灾造成的死亡人数居诸灾之首,共计三千多万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1%[7]。据不完全统计,从1840到1949年的110年间,全国各地出现求生性食人事件50年次,平均每两年一次,旱灾是求生性食人的主要原因[8]。在旱灾频发的华北地区,历史上数次暴发的干旱造成巨大的人口损失,如下述的统计数据:

1876—1879年的华北大旱灾,山西、河南、陕西、直隶等各省共饿死病死人口950万至1300万,最高估计多达2000余万人;

1892—1894年晋北大旱,死亡100万人;

1942—1943年中原大饥荒,河南一省死亡人口约300万人;

而1959—1961年,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中国灾情报告》公布的数字,即已造成千万以上人口的损失,旱灾的危害可见一斑。

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原有社会形态的更迭,王朝崩溃,此类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更是屡见不鲜。随着大规模旱灾的发展和扩散,应运而生的往往是原有社会结构的土崩瓦解和政权更替。

我国有据可考的旱灾记载,最早应该是距今3800多年前—公元前1809年伊洛河流域的大旱,即所谓的“伊洛竭而夏亡”,这一场大旱直接导致了第一个集权王朝夏王朝的覆灭,随后又有“河竭而商亡,三川竭而周亡”的说法。秦汉以来,导致历次王朝衰亡的农民起义中,大都发生在长期旱荒的过程之中。自汉代以来,因各类自然灾害导致的求生性食人事件经常周期性发生,而至少有50%以上是由于干旱引起的。明清王朝至近代中国,干旱导致的巨大灾难有愈演愈烈之势。就中国地理的基本情况而言,华北地区又是干旱灾害的频发区和受旱严重区。

众所周知,明清时期到了王朝末年,皆因为内部动乱而从根本上瓦解了国家机器。明朝末年,大规模的旱灾最初暴发于陕西、甘肃一带,进而迅速席卷全国,民变四起,各地起义风起云涌,这是导致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亦是最根本原因。清代以来的大旱荒虽然没有直接导致清王朝的覆灭,但旱荒年间规模不等、形式多样的饥民暴动此起彼伏,土匪活动猖獗,以致清政府在救荒过程中,必须一手拿粮,一手操刀,软硬皆施却往往捉襟见肘,四顾不暇,内部的动乱导致其根本上的国力空虚。旱灾的发生和肆虐,从内部瓦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对其最终的灭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此可见,干旱所导致的严重饥荒对个人和社会皆是灭顶之灾。它的危害是循序渐进的,一步步蚕食个体和社会整体。

3.近代干旱影响

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社会,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已经从躬耕农亩的农业文明向机械化时代的工业文明迈进,当代更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人类对自身生存的保障能力已经大大提高。即便是遇到严重的灾荒年,地区性的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也不可能再有食人性事件或是饿殍遍野的人间惨剧发生。但是干旱灾害一旦暴发,对社会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仍旧是十分深刻的,其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程度之深,依旧让人触目惊心。新中国成立后,旱灾发生的频率总体上小于水灾,但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华北大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干旱化趋势,从对社会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生态系统变化的角度来看,干旱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就灾害的后果而言,旱灾引发的大饥荒的频次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口死亡规模,也非其他灾害可以比拟。

针对干旱问题较严重的华北地区干旱化趋势的研究,近年来有不少专家都曾经有所涉及。这些通过各类指标来综合评估的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华北地区平均状况是偏干的。据《中国历史干旱》统计资料[9],在1949—2002年的53年中,极旱的有1960,1961,1997,2000年4年,这些年份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因严重自然灾害而导致社会经济阻滞和人们正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的年份。1959—1961年,习惯上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连续3年的大范围旱情,导致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异常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人口非正常死亡急速加剧,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就减少近1 000万人。而重旱的年份有1959,1972,1978,1981,1986,1988,1992,1994,1999年9年,极旱和重旱的时间相加占整个统计时间的1/4。这个权重值说明华北地区旱灾的发生较为频繁。

二、华北历史干旱的成因

华北干旱的成因比较复杂,既有地理位置的原因(比如:远离暖流、山脉阻隔、冲积平原焚风效应等),更有自然环境变化(比如:森林减少、地表无法含蓄水分等)的原因。

1.人类活动的历史影响

人类的生产生活对华北地区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是导致华北干旱的主要原因。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黄河中游地区还是森林覆盖,植被良好的地区,《诗经》中《伐檀》有言“坎坎伐檀兮,河水清且涟矣”。其描述的景象实难与今日“一碗水,半碗泥”的黄河相联系。《水经注》中记载,华北地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雨量丰沛、水草丰美。黄淮海平原湖沼多达120个,河北平原北部就有20个,中南部25个。而到了隋唐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多,加之华北地区地处中原腹地,人们对自然的索取和开垦日益严重,植被和森林日渐减少。原来郁郁葱葱的山变成了土石裸露的童山秃岭,原本清澈而丰沛的河流变成了水质浑浊、时常断流的浑河[10]。历史进入到明清时期,华北地区开始过渡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造成更加严重的环境破坏,为后来干旱的日渐频发埋下又一伏笔[11]。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大旱,滏河扬尘,百姓于河底掘井灌田,足见旱情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城井多竭,人食糠粕,瘟疫盛行。入清以后,进入了新一轮规模更大的地下水资源开采阶段。清康熙、雍正时,鼓励打井,命“凿大井者给口粮工本,中井者半”[12]。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加剧了华北地区今日的水资源匮乏,据专家研究报告,今华北海河流域是全国七大水系中水资源最差的地区,近年来,出现了9万多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其中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浅层地下水已被疏干,深层地下水最大埋深达101米。而今华北地区正处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年代际气候背景下。冬、春季出现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状况的概率增大,干旱事件发生频率进一步增大。

2.干旱自身的特点

除了人类活动影响,干旱发生所造成的旱灾又因其灾害自身的特点往往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灾难性破坏[13]。首先,从时间上来说,旱灾波及的范围远大于其他各类呈点线状散布的灾害,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等。通常所谓的“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对于平原地区,水旱灾害都会造成大面积的危害,而对于局部的丘陵为主地区,旱灾的危害就毫无疑问较水灾更甚。从历史上看,我国北方地区大旱和大涝都有出现,旱涝并存但旱灾居多,而南方地区大涝居多,重大干旱也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同样会造成严重后果。民国年间,西南地区如四川、华南地区如广东,均发生死亡数十万人以上的旱灾。其次,从时空上来说,旱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形成和暴发都经历长期的积累和酝酿,有潜在的根源,本身带有极其巨大的持久破坏力,持续时间往往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并且一个地区的旱灾一旦暴发,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而言,都容易形成一种周期性的惯性,遇到旱灾时社会秩序极容易混乱且难以控制。从表面看,旱灾形成的渐进性特征似乎给人们的抗灾救灾提供了喘息之机,可事实上却因为其隐蔽性、潜伏性、历时长和不确定性而使人们麻痹大意,心存侥幸以致消极等待,无所作为,一旦酿成重患,则已是措手不及,为时已晚。一个地区的旱灾暴发往往又会起到多米诺骨牌效应,灾民人口的迁徙带来的转加压力,会使得旱灾一旦暴发,自身便带有蔓延的特征。更为严重的是,周期性暴发的特大旱灾,往往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相伴而生的更有连锁反应和交织现象,一方面会引发蝗灾、瘟疫等各种次生灾害,形成灾害链条,另一方面也与其他灾害如地震、寒潮、飓风等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形成大旱、大寒、大风、大地震、大瘟疫交织群发的现象,结果进一步加重了对人类社会的危害。这种祸不单行的局面,如今国内灾害学界称之为“灾害群发期”。干旱引起饥饿,饥饿吞噬植被,植被的丧失又招致更大的旱灾,于是人类便在一轮轮恶性循环的旱荒冲击中加速了自然资源的耗竭。

三、干旱的历史教训

针对历史干旱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如何吸取历史教训,正确应对干旱是人们应当严阵以待的问题。

旱灾的危害和特点表明自然界异常变动的力量在灾害形成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旱灾形成的深刻根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旱灾的形成纯粹源于自然,也不意味着仅仅改变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就可以减轻甚至消除灾害。对于具体的某一特定的国家或地区而言,自然变异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和破坏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系统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变动状况,即是自然变异过程和社会变动过程彼此间共同作用的产物,也反映了该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对自然变异的承受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变异的强度与灾害的大小并不存在某种恒定的由此及彼的直接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自然变异并不等于一定发生旱灾,旱灾也不一定导致饥荒。如果有了良好的生态基础和社会制度,也有可能切断由“异”而“灾”,由“灾”而“荒”,由“荒”而“乱”的链条。有效的制度和应对措施防止干旱引发的旱灾,是切实可行的。

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先秦时期萌芽形成、两汉时期基本定型的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灾异谴告论”或“灾异论”。这在今天科学技术已经高度发展的社会看来,是逃避而且消极的。如今,经过相当长历史时期与干旱斗阵的经验积累,并且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我国华北地区这样的旱灾频发区,制定相应对策有效地应对干旱,减少损失已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人们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首先,兴修水利,建造水库等必要的工程措施能在汛期储蓄雨水,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和利用,是人们能直接看到效益的应对措施。

其次,正确认识干旱的影响,增强人们的防旱抗旱意识,是迫切需要的。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让社会中的个人都能认识到干旱的严重破坏性,养成自觉的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意识,在社会中形成一种无形的抗击旱灾力量,这对长期积极有效应对干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再次,在研究干旱成因,评估历史干旱,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上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对应对旱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认识干旱,评估干旱为我们减少灾害的发生、切断由灾而荒的链条提供了必要前提和可能条件,而如何将这种条件转化为直接的抗灾救灾能力仍然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继续深入探索的问题。

由古及今,应对干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始终是人类面临的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它需要从个人到社会,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综合作用,任重而道远。

[1]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2]邓拓.邓拓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

[3]严自毕.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56-议[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4]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4-36.

[5]夏明方.清史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6]吴祖强,方如康.水危机与困惑[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

[7]曾早早.中国近300年来3次大旱灾的灾情及比较[J].灾害学,2009,24(2):116-121.

[8]魏生生生.中国历史上的干旱[J].知识就是力量,2009,20(4):18-20.

[9]张世法,苏逸生.中国历史干旱1949—2002[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8.

[10]李永君.华北是怎么从水乡泽国变成干旱之州的?[J].史海钩沉,2009(12):43-44.

[11]赵慈.明清时期华北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历史反思[J].河北学刊,2006,26(5):232-234.

[12]戴逸.清史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13]徐光启.农政全书[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G112

A

1671-4970(2011)04-0063-04

2011-04-13

水利部公益性项目专项经费项目(200901045)

李昊洋(1988—),女,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

猜你喜欢

大旱华北地区饥荒
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华北地区SY1井钻井技术难点及对策
饥荒是你造成的
饥荒是你造成的
华北地区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研究
2014年度华北地区经营工作交流会在河北召开
旱“痛”云南
饥荒:在更诡异的世界里求生
无量山泉润华叶——云南省南涧县烟草公司小水窖建设大旱之年显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