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建地方高等院校的定位
2011-08-15温亚丽
温亚丽
(平顶山教育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刍议新建地方高等院校的定位
温亚丽
(平顶山教育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一大批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应运而生。这些新建地方高等院校究竟该走什么样的路?应该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大家的共识。
大众化教育;内涵建设;系统建设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一大批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应运而生。这些新建地方高等院校究竟该走什么样的路?应该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大家的共识。可是,良好的愿望如果不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结果只能是一种空想。从新建地方高等院校的实际走向来看,相当多的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在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上已经面临重重困难[1]。目前,高校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已经不可回避地摆在了地方高校尤其是新建地方高等院校的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面前。
作为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学校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实现将学校发展的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的转变?决策者和管理者对此似乎没有做到足够的关注和思考,学校的发展也多是惯性使然。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因囿于自己的学科、专业视野,以至于难以跨越教育发展的研究范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高校发展的经营管理等缺乏深入的理性思维,显然是一个主要的内因。在这种情形下,学校的发展被置于不安全的氛围之中,如一味依靠扩大招生规模而获取效益、一味追求“高”“大”“全”、不安于较低的学校层次而提出许多不切实际的冒进口号,以致造成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产生信任危机。这一切,原因之一是没有解决好高校的科学定位这一重要问题。
作为高校自身,如何确定发展战略事关重大。继续依靠传统的行政命令方式所进行的干预与调控显然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发展的需要。而处于发展初期的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客观上需要尽快确立自己的位置,选准发展的坐标,因此,关于新建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战略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教育部开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中,其评估指标体系把“学校目标定位”列为第一个指标。要求学校“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方向”。[2]这就促使定位这一事关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不能再处于表面化、形式化的被动状态,而必须及早明确并付诸实施。
一、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在定位上的特点
由于我国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又大都远离省会中心城市,缺乏区位优势,信息渠道、师资来源、学科建设、招生就业等方面,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在纵横交错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处于劣势,相对竞争力不强,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目前我国新建地方高等院校都已经认识到了定位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各新建地方高等院校现在基本上都已有了自己的定位,而定位还不太明确的新建地方高等院校也都把明确定位作为自己重要的任务。总的看来,我国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在定位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与当地区域特征相结合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我国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在定位时也越来越注意通过满足社会的要求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由于社会变革与发展带来的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新建地方高等院校都开始注意到,应当结合当地的区域发展特征来构建自己的特色,使自己在竞争中具有优势。如百色学院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逐步增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的新专业,在满足本地区对中学师资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工科、理科、农科、管理学科等方面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坚持多学科兼容并包,以本科为主、本专科相结合,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兼顾成人高等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点为百色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同时面向桂西,服务八桂,逐步辐射滇黔边缘地带,建设成为学科有特色、人才有特长的区域性本科院校。
(二)注重构建自身特色
我国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定位最直接的制约因素还是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色,而且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定位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各个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在定位时都开始注意强调从学校自身的条件出发,强调本校的特色,而不是一味地追随潮流。如四川文理学院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定位于本科与专科相结合、师范与非师范相结合、普教与成教并举,融文、理、工、经、管学科于一体的普通高校。学校坚持“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科研立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严格管理,构建“基础厚、口径宽、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3]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定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对我国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定位的主体认识不清,定位的内容杂乱等。总的看来,笔者认为,在众多问题中,表现最突出的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理论滞后。院校研究起源于美国,在美国高等学校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定了今天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模式。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增长期,高等学校的规模迅速扩大,再加上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高等学校的管理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院校研究引起了我国高等学校管理人员和高等教育研究人员的特别关注。国内开始有学者发表文章介绍院校研究的起源与历史发展,院校研究的性质与特征等,但对于院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却非常缺乏。
第二是理念缺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走向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通过精英化教育的规模扩张方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大众化教育与西方国家大众化教育的区别。大众化教育是以“教育机会均等”为教育理念,大众化教育为人的自由发展和价值实现提供各种选择机会和实现途径。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缺少一个充分的酝酿与发展过程,特别是新建地方高等院校由于办学历史较短,更对教育理念存在着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上的困惑,所以大众化教育依然沿袭着精英化的人才质量标准和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而言,无论举办者、管理者还是办学者,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精英化标准与大众化需求的冲突,其根本原因是理念缺失、定位不明、角色错位。2004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剑桥大学校长理查德说:“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类型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知名大学,但绝不需要所有大学都变成知名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不无忧虑地说:“如今一提起建设高水平大学,言必称争名校、创一流,恨不得个个都成为哈佛、牛津。所有大学都往综合化发展,向学术性转变,这种趋势如果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使很多学校丧失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5]
(二)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新建地方高等院校定位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有很多客观因素,但从深层次挖掘,以下四个方面无疑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
第一是体制原因。应当肯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2000年底,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省级政府统筹协调为主的新体制,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高等教育管理重心下移。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与大学的传统关系模式也正在转化。传统的大学办学模式统一于政府的集权管理,在大学的机构设置、办学层次、人员编制、管理方式、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都受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制约。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办学实体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直接干预,不愿意放弃对具体事务的管理,对教育方面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不够。管理工作中缺少经济、法规、社会评估、监督等手段;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的不同形式、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管理缺乏合理分工和统筹协调,以至于在宏观上,该控制的控制不严,该发展的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第二是政策原因。目前的资源配置方式导致大学不能坚守自己的办学定位和特色,资源的获取和利益的追逐成为了大学办学者的政治竞技场。虽然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对不同层次和科类的学校,拨款标准和拨款方式应有所区别,应该改革按照学生人数拨款的办法,逐步实行基金制。但是,实际上这一改革目标并未达到,政府拨款的依据依然是在校学生数量,生均成本实际上是往年的决算数而非合理的成本。尽管这种拨款模式也实行了公式拨款,但仅仅以学生数作为单一的政策参数,且往往是依据前几年的生均综合支出水平、经费开支情况来确定大学经费需求量,实际上使成本越高的大学获得的财政拨款越多。也就是说,在综合定额一定的情况下,大学获得的经费往往取决于各校的规模,而没有体现大学之间在资源利用效率与社会效益方面的差别,因而资源利用率较低。
第三是评价机制原因。首先,中国大学的评价主体依然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目前尚未有效体察、考核、评价每一所大学的办学定位,只能是关注一系列的文字、数字、办学的设施。因此,大学的校长们必须首先集中精力,总结出符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办学成绩。以学术性、投入多少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导致大学目标趋同、发展同质。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开展了大学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评估等工作。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前这种单一性指标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甚至开始阻碍我国大学发展的进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各具不同的培养目标、质量规格,应当避免用精英教育统一的尺度来衡量目标、规格不同的大众化高等教育”。[6]同时,过多参照投入水平的大学质量评价指标,也是中国高校盲目追求升格的主要原因。
这种不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会产生以下负面影响:其一,大学为了确保通过这种单一标准的评估,宁可丢失特色和放弃办学个性,也要削足适履;其二,为了达到不切实际的标准,宁可花费最大的代价,也要加大投入搞“人才高消费”,把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补上来;其三,为了防止不合格,不惜搞突击,甚至弄虚作假、伪造数据。在这样的评估体系引导下,我国大学出现分类不清、办学效益不高、发展目标大同小异,定位不明就具有某种必然性。
其次,另一个评价主体是社会人士。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学排名热”,各种大学排名纷纷亮相,褒贬不一。应该说,大学排名的出现,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时期的产物,它满足了社会、国家和大学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大学之间的竞争,在社会上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社会对大学办学的理念不理解,存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形式主义的价值评价取向。当前的一些大学排名,由于指标体系设计不合理、数据不准确,特别是以规模指标和绝对数为主的评价体系,已经在社会上特别是普通百姓中产生了误导,并对一些大学的声誉造成了损害。
事实上,大学规模并不等于大学的质量,更不等于知名度。从我国许多大学排名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大学基本上都是规模宏大的大学,而另外一些大学,尽管其优秀性众所周知,但是由于规模小,培养的人才数量少,排名很靠后。同时,排名指标体系也存在片面性。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有利于促进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教育评价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各种大学排名,往往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如只注重大学所得的科研经费总量,而忽视人文社会科学人员与自然科学人员在一校中所占比重所进行的排名就是不可取的;以大学的物质条件而忽视大学‘无形资产’的排名,也是不可取的。”[7]这种排名对大学产生了一种误导,即走内涵发展之路不如走外延(规模)扩张之路,在排名上立竿见影的最好办法就是扩招、合并、升格、拓展新校区、求大求全求高。至于特色是否鲜明,质量是否下降,那都无关紧要,至少在排名中不是主要影响因子。因此,这种以规模、层次和绝对数为主要指标的大学排名,客观上对我国大学准确定位、合理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
[1]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04/04/content_5928288. Htm.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
[3]http://www.bsuc.cn/html/news/.
[4]http://www.sasu.cn/xxgk/xxgk.html.
[5]和飞.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75.
[6]潘懋元.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J].中国大学教学,2004,(1):60.
[7]2002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课题组第一小组.大学办学特色的续传发展战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3):5.
G424
A
1671-2862(2011)01-0085-03
2010-12-13
温亚丽,女,河南宝丰县人,平顶山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