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知识分子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的使命与担当

2011-08-15李申申

关键词:知识分子弘扬精神

李申申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略论知识分子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的使命与担当

李申申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传统文化精神浸育下的中国知识分子形成了种种独具特色的精神本性和人格特质,当然也有其弱点和缺陷。这种本性和特质以及当今时代对优秀文化传承的迫切需求,使当代知识分子面临着不可推卸的弘扬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大使命。作为有所作为的中国的真正知识分子,应当继承和发扬历史上知识分子那种撼人心魄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古今中外的文化碰撞、交汇中正视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以及传统文化自身的种种悖论,并在对文化悖论的反思中走向自觉,通过寻找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卓有成效地担当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知识分子;精神本性与人格特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使命与担当

一、传统文化精神浸育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特质辨析

在中国传统的士、农、工、商四类民众中,“士”是惟一以精神认知、道德规范的探索为主业者。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华传统文化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在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浸育下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独具特色的精神本性和人格特质,而知识分子又成为民族文化精神不可替代的主要塑造者与传承者,在与其他各阶层民众一起共同推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中,起着引领者、主导者、启智者的重要作用。

(一)“尊道而贵德”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具根本性的共同特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的求知探索精神。在求知探索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对“道”(真理)的认识。虽然他们对“道”的认知存在着不少差异,但都以对真理的探求和维护,以及对道德的规范、教化、匡正为已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P5),道出了中国“士人”乃至历代知识分子本真的追求。笔者在另文中曾写到:“知识分子在追求真理、探寻科学的过程中可以产生一种自觉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他们超越其自身,甘愿抛弃优厚的待遇和舒适优雅的生活条件,以及家庭的显赫地位,而走上一条充满荆棘乃至生命危险的道路。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不乏其人的。”[2](P449)

(二)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和严于律已的自责品格,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又一明显特征

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是以荟萃先民智慧的《易经》为源头,以交融互补的儒、道两家文化为主干,兼取墨、法以及佛教等诸家思想融汇于一炉的多成分、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去进取、去奋斗[3](P3)。难能可贵的是,这种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一种自觉、自为的精神,而非外力所强求,所谓“马不扬鞭自奋蹄”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这是一种典型的“君子人格”。

与此相关联,注重于向内下功夫,注重于“修身”和自我完善的严于律已的自责品格,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体现出一种自律自省的主体意识。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4](P43),曾参的“吾日三省吾身”[4](P3),孟子的“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5](P152)等等,都是“内省”、“克已”方法的体现。它使知识分子在这种内功的陶冶中形成纯净、高洁的人格和智慧的思维方法,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中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

(三)忧国忧民的民族情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中国知识分子憾人心魄的特质

民族所面临的兴衰危亡,始终是中华民族无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近代以来,尤其如此。知识分子由于掌握了知识,不断追求真理,觉悟较早,更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先锋队,开启民智的先行者。此方面,催人泪下、憾人心魄的事例不胜枚举。我们从谭嗣同的“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6](P331)的话语中,即可见此一斑。儒家的内圣外王、经世致用之道,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规划,支配着众多知识分子的思想言行,塑造了知识分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特质。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5](P281),宋初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7](P320)等,都是知识分子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典型表达。建基于责任感之上的自强不息精神,已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千载、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而建基于责任感之上的爱国奉献精神,更使中华民族在重重磨难中屡次劫后重生,依然昂首挺立。总之,华夏之土、之根,使中国知识分子与民族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又使知识分子的民族之情不含任何杂质,其纯粹、透明的程度,具有震撼心魄的魅力。

然而,中国知识分子自身也存在着弱点和缺陷。其一,政治体制下的分化与自陷。中国传统的宗法体制与“官本位”思想使知识分子或依附于官场为当权者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而得以顺利升迁;或仗义执言、针砭时弊,甚至冒死进谏而遭受排斥打击,落魄于穷巷甚至危及生命,知识分子似乎没能为自己找到更多的出路。其二,缺乏整体上的聚合力。除了上述政治体制造成的分化,长期以来“文人相轻”的痼疾与知识分子劳动的个体性、竞争性、自我独创性的特点与宗法制和“官本位”的体制交织在一起,使中国的知识分子缺乏整体上的聚合力。其三,对道德理想执著追求中的单纯化、激情化和对理论观念缺乏深思熟虑的依赖与运用。知识分子虽然不乏追求真理、卫道牺牲的精神,但却难免单纯与偏执,有时其善意的行动还会产生意料之外的负面效果,又不得不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弥补偏差。此外,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当知识分子成为首当其冲的批判对象时,自卑、自责与传统的自尊矛盾地交织在当代知识分子心中,使其人格产生了扭曲。而在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在知识分子中君子人格的缺失、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弱化、利已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滋长、学术腐败现象的屡禁不止,都是令人堪忧、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二、知识分子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的使命与担当

(一)优秀文化的传承是当代知识分子不可推卸的重大使命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走过风风雨雨,历经世事沧桑,命运多舛,危难频繁。但是,中华民族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没有屈服,今天以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挺拔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进行文化认同的基质。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仍放射出熠熠的光辉,对民族、对国家、对世界将会作出新的贡献。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从另一方面看,中华五千年沉积下来的文化,是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其中,精华的、优秀的、积极的部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部分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但文化体系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也包含着糟粕的、负面的、消极的部分。这些,也使我们的民族背负了数千年的沉重载荷,它是我们在迈向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道路上的一种无形障碍,是须全力克服、摒弃的东西。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曾经在某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无理智地、愚蠢地去摧毁、破坏自己的传统文化,像丢垃圾、丢破烂一样欲彻底地丢弃自己的文化。如此做的结果,造成文化在整整一代人身上的断层,造成了整个社会文化的苍白、精神生活的空虚、道德底线的溃断。而且,此种影响还不止一代人,它影响到数代人,直至当代。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那就是,当我们简单化地、幼稚化地欲彻底批判、丢弃自身文化的时候,我们所批判、丢弃的恰恰是文化中优秀的、精华的部分,而文化中负面的、消极的东西不仅没有丢弃掉,反而在简单化、幼稚化的批判过程中泛滥和张扬起来。历史的教训是应当汲取的。一种文化,摧毁起来十分简单,但要重新恢复,并继续加以建设与创造性地改造,那就要付出十倍、二十倍,甚至更多的精力,且效果并不一定十分理想。因此,当我们今天着力复兴、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时候,事情并非那样简单。我们的工作往往是十分艰辛的,甚至还会面临着尴尬和麻烦。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滚滚潮流,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文化的定力,需要认真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应该以什么样的思维来理解并借鉴西方文化?我们悠悠几千年的文化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曾经卓有成效地规范了国人的言行举止的主流价值观、曾经振奋了一代代人民心灵的民族精神该如何呼唤?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有更高精神境界的学者引领民众对自身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解剖和批判性地分析,来提升民众的基本素养,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的部分扎根于民众的心田。只有当全体国民的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传统优秀文化真正受到社会的重视并得以发扬光大,而且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时候”,一个和谐、进步的,使其成员自由发展并能充分展示其才华的社会才有可能构建起来。这就是当代真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所应担负的继往开来、传承创新的光荣使命,也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二)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与缺撼

然而,不无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学者自身并没有对文化加以认真、严肃的解剖和批判性的分析,他们在向民众津津乐道地讲述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渲染了最应该克服和摒弃的传统文化中的阴暗面,其在民众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民众可能并不察觉,但这一影响是无形的,并且是实实在在的。这种津津乐道于文化的浅层表述,正如有人所批评的:“当今文化热,热的只是故事和厚黑。”近几年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央视《百家讲坛》是科教频道的一款品牌栏目,它内容丰富多彩,引领听众去品评文学名著、解析历史人物、重读圣贤经典、感悟世道人生。由此,它铺开了文化界的“星光大道”,激发了“国学热”,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民众中得到进一步普及。不少主讲人渊博的学识、理性的思辨、精辟的见解、独到的心得以及华美的语言令人钦佩。然而,从中我们也觉察到大陆学者同台湾师范大学的曾仕强教授在讲学上的某些区别。在讲学中,一些大陆学者往往是仰视而不能以广角平视帝王将相,以致无意中产生了某些不良影响。讲座中常听到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各种政治权位争夺、宫廷阴谋残杀和奴性应世之道。虽然主讲人并非有意宣扬传统文化中负面的东西,但太过沉重的历史重负无形之中使他们的讲述缺乏有实效的分析和批判,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暗面和劣根性。在长期的“人治”社会中,中国百姓的民主、法制等观念本来就十分淡薄,有责任感的学者应当使讲座发挥更好的思想启蒙作用,启迪民智,摆脱劣根。这就是说,我们应通过历史着重展示人心、人性和客观的社会规律,给人以生存智慧的启迪,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弘扬,而不是无意中让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民族的劣根性在现代社会继续流传。相比较而言,曾仕强教授讲学常能做到广角“平视”。他往往不去仰视前人显赫的名位和功业,而是非常注重从方方面面去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和人生智慧,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则加以审视、批判。如讲《易经》的第一位创作者伏羲,他以具体生动的实例阐释伏羲是为解决百姓们实际生活需要才画出了先天八卦图。他说伏羲之所以能活在人们心中,“是因为他替当时的人民解决了很大的问题”。这种解说更能抓住本质和关键,使民众因贡献而非名位对伏羲由衷敬仰,是真正现代民主思想的指引。而我们的解说却侧重名位,总要把伏羲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反映出帝王至上思想的遗存。也就是说,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文化所构成的文化系统中,大陆学者似乎囿于某种难以摆脱的框架,更多地徜徉于制度层面的文化中。当然,不是说制度不重要,其实制度文化往往是精神文化能否践行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践行的保证。问题在于,恰恰在制度层面,中国人背负了太过沉重的专制体制几千年的载荷。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民主与法制的社会制度作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这就需要有更高精神境界的学者来启迪民众,引导民众在追求民主、法制、自由和科学的过程中保持并光大民族的优秀文化。而曾仕强教授的演讲更注重对传统文化中精神层面内涵的阐释。恰恰是精神层面的文化,更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也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俯仰于天地之间,“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精髓和豪迈气度,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厚德载物”的人生境界。

(三)从对文化悖论的反思中走向自觉,卓有成效地担当使命

在当今这个一方面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同步出现道德的失落、信仰的迷失、物欲的膨胀、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已主义泛滥与张扬的时代,作为有所作为的中国的真正知识分子,首先要能摆脱过分功利主义的纠缠,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把文化的传承、弘扬和传播作为自己生命旅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天然的义务,从态度上把它提升至民族存亡、国家兴衰的高度进行认知、反思和审视。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那种撼人心魄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应当被当代知识分子所继承和发扬。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真诚修炼,提升自身的思维水平,在古今中外的文化碰撞、交汇中正视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以及传统文化自身的种种悖论,并在对文化悖论的反思中走向自觉,切实地、卓有成效地担当起文化传承的使命,从而以优秀的文化匡正现代社会发展的弊病,促进中华民族与世界文化精神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三、如何选择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与方法

在对文化进行深刻反思、认知与辨析的同时,还要靠行之有效的路径、方法和手段使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达于民心、达于社会。

(一)中西方文化相比较、碰撞与交融是不容忽视的有效路径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各民族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灿烂的文化,对世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古今中西文化的碰撞,方能发出闪亮的火花;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深层比较与辨析,方能洞察中西方文化的利弊优缺,择其良善而继承之、借鉴之、吸纳融合之,察其莠弊而摒弃之。因此,在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中国,若能以深邃的、厚重的历史感和宽泛的、开阔的视野将自身文化与西方文化加以比较与碰撞,不仅能明察中国文化的缺撼和弱点,同样更能彰显中国文化的优势和所长,增强国人的自信和自尊。一方面,在比较中,我们传统优秀文化的精华会更加熠熠闪光。例如:“中国人从‘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看法出发,在开发自然以求生存的时候强调的是‘尽物之性’,顺物之情,尽量地和天地万物协理共存而不是征服,因而面对‘科技’不但征服了世界,而且征服了人、宰制了人,使人成为‘科技’的‘后备队’的西方世界来说,‘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态度诚然不是‘现代的’,然而却可能具有超现代的新启示。”[8](P17)另一方面,在比较中,也不难发现我们自身的文化也存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弊端、缺憾与局限性,应以积极的心态、严肃慎重地解析而力克之,从而在保存自身传统的精华、吸纳与借鉴域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与生成新的文化。例如,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制度和以“亲亲”、“尊尊”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宗法制度为其根基的,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专制体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正如当代新儒学的著名代表余英时所说:“中国文化把人当作目的而非手段,它的个人主义(Personlism)精神凸显了每一个个人的道德价值;它又发展了‘人皆可以为尧舜’、‘满街都是圣人’的平等意识以及‘为仁由已’、自由讲学议政的传统”,“然而中国传统毕竟没有发展出‘民主’的政治制度。”“中国人必须认真吸取西方人在发展法治和民主的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在现代社会中政治与法律各自具有独立的领域与客观的结构,决不只是伦理——人伦关系——的延长。因此,‘中国人要建立民主制度,首先必须把政治从人伦秩序中划分出来。分开之后,我们反可以看得清中国人伦秩序中所蕴藏的合理成分及其现代意义。’”但是,由前述可见,“中国人对人有理性的说法并不陌生,没有理由不接受现代的法治观念;‘凡此种种都是中国民主的精神凭借,可以通过现代的法治结构而转化为客观的存在’”[8](P19)。因此,也正如当代另一名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刘述先所说:“如何彻底用现代的方式来改造我所宗奉的传统儒家理想:在哪些方面必须把传统的智慧加以保留、发扬,在哪些地方却要彻底把传统的弊害加以铲除,框框加以突破,才能够真正复兴儒家的精神,开拓未来的新境界。这样的新视野决不是习于抱残守缺、空呼口号之流所可以梦见的。”[9](P10)近现代以来,尤其是当代世界形势的发展已不容某一国、某一民族孤立于世界格局之外。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对于文化的研究,也不应偏于一隅,囿于狭窄的范围之内,而应该以广阔的视野,将其放入世界性的大背景中,同域外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进行深入、辩证、客观、实事求是地比较研究。实际上,各国在文化研究中都逐步将眼界放宽,注意借鉴与吸纳别国文化,以丰富并充实自身文化。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已日益受到世界的关注和重视,镌刻在联合国大厦上的孔子的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很好的明证。

当然,以比较的眼光分析中西方文化,从而在此基础上弘扬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真正精华,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所能完成,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艰辛而多难的历程。现实中的研究、弘扬与传播往往偏执一端,正说明了这一问题。但是,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与碰撞对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和传播而言,又至关重要,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有责任感的学者,面对困难应知难而上,不断地进取和修炼,追求学术的卓越和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清代彭端淑在《为学》中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易者亦难矣。”潜心修炼,持之以恒,孜孜以求,定会接近学贯中西的境界。

(二)在实践中将青少年的专门国学教育与大众传播相结合

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诚如梁启超所说:“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而在青少年中进行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弘扬崇高的民族精神,正是为了青少年一代养成良好习性,得以健康成长,从而推动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当我们强调计算机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外语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时,那么,我们的国学,即传统优秀的中华文化的学习没有理由不从娃娃抓起。实际上,对于及早教育儿童,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性,中外历史上的教育大家们多有论述。应该在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之中,在有意识的教育或无意识的耳濡目染之中,使儿童受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浸润与洗礼,既饱读经典,内心充实;又落脚实践,奉君子言行,成为“诚于中而形于外”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对于中国大陆地区而言,当我们强调注重并加大力度对青少年进行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时,千万不可忽视对广大的成年群众宣扬并传播我们的优秀文化,不可忽视整个社会环境的营造。目前,在全体民众中弘扬、传播优秀文化传统,普及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已经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的当务之急。本来,已经成为民族记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已经融入华夏国民血脉之中的主流价值观,应该自然而然地在国人身上传承下来,形成整个社会的一种有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文化认同。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核心的主流价值观,在当代走向民族复兴、强国之路的过程中,理应发挥出极大的正向功能,成为有力的助推器和宝贵的精神食粮。但是,如前所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曾经在某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无理智地摧毁、破坏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文化的断层,造成整个社会文化的苍白、精神生活的空虚、道德底线的溃断。就世界范围内来考察,还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像我们那样曾经去疯狂地、无理智地加以摧残和破坏,因此,也就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像我们这样,在今天着力复兴、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时如此的尴尬、如此的麻烦、如此的艰难。同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当大众传播和青少年教育构成一个互融、互渗、互补的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时,方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大众传播和青少年教育实际上是一个二而一的问题,它们都是教育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必须同时重视,并得到同步发展。为使我们在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步子迈得更扎实、更稳健,我们尤其需要使社会风气得到净化,使丑恶的东西得以扼制,并形成全社会共诛之的局面。

(三)文化传播中应有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同时并举的强烈意识

道德对人来说是一种内在的力量,这种无形的、内在的力量使羞耻荣辱之感植根于人的内心,从而使人满怀对生活的真诚。羞耻荣辱之心不断促使人走向道德自觉、自律、自为,使人“从心所欲,不逾矩”[5](P13),这是他律之下的强迫所难以达到的。同时,这种无形的、内在的力量使人即使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仍能恪守道德规范,仍是一个“堂堂大丈夫”,一个真正的君子。一个社会,假如其绝大多数成员都具有较强烈的道德感,在修身养性的基础上与他人平等而友善地交往,并积极地有作为于社会、乐意奉献于社会,那么,无论这个社会发展到什么时代,都会是一个和谐、稳定而健康发展的社会。

然而,由于道德是侧重于人的内在精神的力量,而非外部的某种强制性,它的力量并不是广大无边的。因此,治理社会应当有道德的力量,但道德和道德教育担当不起惟一的力量。我们十分遗憾地看到,当今社会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利益的驱使,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丑陋的、罪恶的行为正在蔓延,有些已经危及到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幸福,危及到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今天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宣扬“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荣辱观,正是为了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种种危及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不道德行为。而且,如果我们不能营造使有道德的人得以践履道德的良好环境,那么对于有道德的人来说,实在是一种不公平。在当今时代,能够弥补道德力量不足的,恰是诉诸法律的力量。

应当说,法律是弥补道德力量不足的有效形式。法律虽然不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但它是从外部进行制约和惩处的强有力的力量。正是这种惩恶扬善的外部力量,才使道德有了弘扬和落实的土壤,使公平和正义有了实现的可能。在法制比较健全的社会,它首先保证的是一种良好制度、体制的存在。在这一体制下,个体享有较大程度的民主、独立、平等、自由的权利,其所具有的主体能动性、积极创造性、开拓进取精神能比较充分地发挥出来,同时其所具有的道德认知与判断、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自然也易于转化为道德行为。在这一体制下,个人的聪明才智、能力、个性品质与综合素养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家族主义制度下血缘关系和人情网络,以及“官本位”体制下的身份地位。因此,这种体制体现的是一种公平与正义的原则,是全体国民享有同等权利和承担同等义务的原则。而且,在这一体制下,政策是以法律为基础和保证,体现的是政策的一以贯之的连续性,体现的是人们习惯于以法律条文为准绳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不会因某种人为的因素中断了政策的延续和人们对法律条文的认同。

因此,在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加强法制建设,以法律的力量支持和保证这一弘扬的过程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以德感人而扬善,依法惩恶而扬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共同将善德高高托起。

(四)培养国人的公民意识,从而更有效地弘扬优秀文化

关于公民意识,笔者在另文中曾阐释:“公民,与奴隶制时代的奴隶和封建制时代的臣民都截然不同,它与人的社会性、独立性、自觉性、个体能动性等特质紧密联系在一起。公民是社会中独立的个体,又与社会相互依赖。他既不是唯唯诺诺受人摆布的臣民,也不是妄自尊大、颐指气使的皇帝;既懂得自己应有的权利,又了解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既自由快乐,又遵纪守法,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既能理解别国文化,又善继承本国优良传统。这样,由公民构成的社会反过来又促进了法律的畅通,社会生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10](P112)社会的现代化,呼唤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而增强现代公民意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途径。现代公民意识,尤其凸现出民主与法律意识,这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核心。可以说,公民教育已成为世界当代教育的一个关注点。

就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而言,由具有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人来研究、学习和宣讲,是一种必然的需求。如前所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同时也十分复杂。其中,既有优秀的、精华的、在当代仍能熠熠闪光的传统文化,又有消极的、糟粕的、在当代须加以摒弃的负面的东西,而这些内容又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须以高水平的思维和较高的精神境界去进行区分、辨析,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传扬。具有公民意识的人,由于具有较高的基本素养和较强烈的现代意识,对自身文化的辨析、取舍亦较准确、到位,且能理解异域文化,并将自身文化的精华同域外的优秀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吸纳,从而高质量地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因此,社会上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素质的人越多,对优秀文化的弘扬就会越有利、越到位。然而,公民意识对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国民来说,是较为欠缺的。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公民社会,培养国人的公民意识,确实是任重而道远。知识分子在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过程中应起到引领和启迪的作用。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金良年,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李申申.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特质辨析[A].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C].厦门:鹭江出版社,2005.

[3]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6]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通鉴(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7]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8]辛华,任菁.内在超越之路——余英时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9]景海峰.儒家思想与现代化——刘述先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0]李申申.人性:存在与超越的省视—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比较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On Intellectuals’Mission in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Culture Tradition

LI Shen-she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4,China)

Soaked b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pirit,Chinese intellectuals have formed a variety of the unique nature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ir weaknesses and flaws.These nature and personality as well as the urgent need that people own at present time make the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s face an inescapable responsibility to promote and develop the national culture.As real intellectuals who achieve great success,they have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gether with mission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China’s excellent culture which shakes human spirit.They should also face squarely the tradition and modern era,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ancient times or today.Meanwhile,the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paradox is necessary for intellectuals reflection that help them step toward consciousness.Through looking for the effective method and path,China’s intellectuals can effectively play up the mission for culture inheritance.

Intellectuals;Spirit nature and personality;China’s excellent culture;Spread and inherit;Mission

D26

A

1008—4444(2011)02—0127—06

2011-02-20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发展社会的跨文化思考》的阶段性成果(2008BSH001)

李申申(1948—),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中外文化史和教育史比较研究。

(责任编辑:宋孝忠)

猜你喜欢

知识分子弘扬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