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兴趣

2011-08-15柯炳和

大众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机械中职专业

柯炳和

(厦门市第二技工学校,福建 厦门 361100)

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兴趣

柯炳和

(厦门市第二技工学校,福建 厦门 361100)

文章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分析了中职学生对机械专业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从教师真心关爱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自身素质三方面着手,阐述了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激发兴趣;机械;情感;方法;素质

《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职业教育列为一项发展任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目前,中职学校教学普遍遇到的难题是生源素质下降,专业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的教学管理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兴趣的具体表现有: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态度消极、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难以坚持。由于机械专业的课程实践性强,单纯的理论课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厌学在机械专业的中职学生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摆在中职学校机械专业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学习兴趣不高之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1)机械专业课学习难度较大。机械类的专业课程普遍具有涉及知识面较广、概念抽象、专业术语多、理论枯燥、实践性强等特点,有些知识甚至可以用“难以理解”来形容,譬如《钳工工艺学》中的车刀的主要角度、标准麻花钻的切削角度、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等内容。(2)就读机械专业的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较差、基础薄弱,考试成绩低分人数多,他们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随意性比较大,并不了解所选学校的性质与所学专业的目标,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制力差。(3)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及教学水平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讲好一堂课,是摆在每位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机械专业的理论课教师来说,如何将枯燥的机械专业理论讲得生动有趣,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4)教学设备欠缺,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目前各中职学校的现状是:经费有限,很多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机械设备、教学软件、实物模型等均无法进行及时的添置、更新,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手段的匮乏。

2.主观因素。(1)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他们就读中职学校并不是渴望学习,而是纯粹为了将来有个工作,因此,他们对自身的要求较低,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学习积极性低下,认为自己反正是学不懂,对学习普遍有畏难情绪,往往看不清学习职业技能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2)教师的主动作为不足。面对着学生管理方面的困难,专业理论教师无法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以致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学习兴趣

1.从情感上真挚地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个好老师。如果师生间建立起了感情的良性循环:教师经常想:“这么好的学生,我怎么能不想方设法地把他们教好呢?”学生经常想:“这么好的老师,我怎么能不好好听从他的教育呢?”那么,教育的成功就在眼前。中职学校的入学门槛降低、生源素质下降,这是必须面对的现状,教师应该积极应对,这就要求教师能真正从内心接受学生,多了解、多接触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教师如果仅站在教的位置,将自己当作管理者的角色,处在学生的对立面,眼里只有学生的缺点,就无法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更谈不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教学上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1)备课时,教师要努力思考和理解教材中有关事实和现象之间的接合点及线索,力求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机械专业教材中未必找得出很多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例如,在准备铆接课时,以铆接工艺与生命为线索,首先展示了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碰撞冰山、沉没,致使一千多人遇难的画面,接着告诉学生:后来的研究发现在泰坦尼克号碰撞后,最先受损的就是船体上那些连接钢板的铆钉。利用鲜活的事实,将枯燥的铆接与生命联系起来,就抓住了学生们的心,他们迫切地想了解铆钉是如何受损的。(2)教师应认真处理好课堂导入环节,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热身。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将学生迅速带进课堂教学的氛围中,使他精神为之一振,从而远离倦怠的情绪。例如,在讲到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时,首先展示了道具——铅笔、小刀,以魔术师刘谦的名言现在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来引入,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3)恰当使用直观手段教学,提高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识。直观性是一种发展观察力和发展思维的力量,能给认识带来一种情绪色彩,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例如,在钳工常用量具课上,事先准备千分尺,课常上让两三个学生共用一把千分尺,讲解千分尺的固定套筒、微分筒等结构时让学生对照实物并结合教科书上的插图,简单明了,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直观教学时,教师必须考虑如何帮助学生从具体过渡到抽象,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如学到千分尺的读数方法时,让学生两人一组,用一把千分尺互相出考题,先看谁能快速准确地读出千分尺(实物)的读数;再各自将读数画在纸上;最后互相查找不足。学生通过竞赛,对千分尺的使用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4)要善于利用实训设备,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的双手激发思维,并且看见和体验到他在专业课学习上的成就。机械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突出,缺乏实践经验就很难深入理解理论。 例如在学到装配的基础知识时,将理论课堂移到实训车间。第一步,先让学生参观CA6140型车床的车削过程,并简明扼要地讲解车床的有关部件,以及车削加工时的运动。第二步,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利用一台CA6140型车床,要求每组学生各完成一项任务,第一组拆卸主轴箱,第二组拆卸尾座,第三组拆卸溜板箱、滑板及刀架部分。第三步,拆卸完成后,要求每组各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讲出其拆卸的心得,本组的成员可进行补充。第四步,各组将拆卸后的部件重新进行装配。第五步,各组代表发言,讲出装配心得,其他同学给予补充。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训练了他们的团体协作配合。(5)巧用生活实例对比机械专业知识,让学生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进行思维,使他们形成丰富的情绪记忆。例如在讲到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时,笔者利用“小刀削铅笔”进行现场直播,将金属切削的几个基本概念,如切削时的工件表面——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以及切削运动——主运动、进给运动,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并通过削铅笔速度的变化加深了学生对相关概念的领会。通过将小刀削铅笔这种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与刀具切削金属工件这种机械专业知识进行对比,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教师要能根据课程实际,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讨论法、问题法等教学方法,避免出现课堂上水波不兴的注入式教学。

3.教师要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增强专业素质,拓宽知识面,力争做到一切知识懂一点,一点知识懂一切。如果一名机械专业的理论教师,仅仅懂得有关机械方面的知识,而对于其它方面,特别是青少年感兴趣的体育、音乐、网络、文学等,却所知不多,甚至一无所知,那么这位老师就很难和学生找到共同语言。教师与学生只进行专业理论方面的沟通,是很匮乏的,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当今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教师如果能够一切知识懂一点,多方涉猎,那他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时,就很容易找到与他们的共同语言,迅速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一旦学生认同了你的博学多才,他自然爱听你的课。一点知识懂一切是指教师要熟知学科内容并且绰绰有余,这是教师素养的第一要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十五至二十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在机械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如果一名机械专业课教师,不能及时补充、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就显得底气不足,其课堂的枯燥乏味可想而知。教师首先要能将专业教材的理论知识点融会贯通,了然于胸;其次要能利用各种渠道关注机械专业的发展动向,上课时旁征博引,向学生介绍机械专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将前沿知识与授课内容有机结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必然提高其学习兴趣。

在教育工作中,没有一种结果是单靠某一项措施就能取得的。激发中职学生对机械专业的兴趣对教师是一项挑战,更是一项要求。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向这个目标不断靠近。

[1]李镇西.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

[2]姜波.钳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G421

A

1008-1151(2011)04-0163-02

2011-01-13

柯炳和(1972-),男,福建厦门人,厦门市第二技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专业教学。

猜你喜欢

机械中职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调试机械臂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