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学特色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分析
2011-08-15庞国彬宁先达
庞国彬,宁先达
(大连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影响大学特色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分析
庞国彬,宁先达*
(大连大学 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高校千校一面、办学趋同的现象。大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国家政策导向和大学管理体制及机制的影响、社会评价因素的影响、校长办学理念的影响、学科专业结构的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影响、大学历史文化与传统因素的影响等若干方面。
大学;特色;影响因素;管理体制;国家政策
大学特色是大学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可否认,多年来,无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还是社会团体,以至于高等学校,都无一例外地不断强调大学特色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多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千校一面、办学趋同的现象并未得到任何改观,反而于今为烈。如何认识和看待这一现象,影响大学特色形成和发展的因素究竟有哪些,这无疑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在此,谨对影响大学特色形成和发展的若干因素进行探讨。
一、国家政策导向和大学管理体制及机制
课题组对部分大学校长、书记以及一些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开放性的调研和访谈。通过整理和归纳我们看到,影响大学特色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同。就我国来说,影响大学特色形成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国家政策导向和大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问题。
目前,我国行政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能力太强,可以说,国家政策性因素导致了办学雷同和千校一面。毋庸讳言,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和高度行政化的管理,使我国高等学校这个办学主体缺乏实际办学的自主权。体制因素成为目前我国大学特色的重要“杀手”。
实际上,举凡国外所有水平上乘、特色鲜明的大学,无一不是办学主体在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逐步形成的。当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还存在着扭曲现象,在办学资源的配置还主要是靠各级政府“有形的手”操控的情况下,高校的办学模式趋同、办学特色缺失就是不可避免的“天然产物”了。
同时,现代大学运行机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特色的建设。具体而言,就是涉及大学建设和发展的管、办、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运行机制还亟待进一步改革,管、办、评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和到位。评价权应该交给社会,管理权交给政府,办学权则交给学校。目前,政府既管又办还评,既失效率,更欠公平。社会应成为评价的主体,建立一个独立的评估机构,由政府授权,由社会专业人士组成,随机对大学进行评估。这种评价必须是公正的、科学的,以第三方的中立立场进行。
二、社会评价
课题组对当前的大学办学效果、用人机构和多个高校等做了大量的发散性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我们目前的用人机构、社会对高校的评价机制以至于高校自身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远离科学和事实的现象。例如,原本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是一种大学的类型,985大学、211大学是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一种建设性举措,但目前全社会却完全把这种类型和国家建设的举措进行了功利化的解读,作为对于大学的一种层次性的划分依据。
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也是大学的一种划分类型,目前也作为一种大学的品味和级别让我国的众多学校向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向发展。这种现象反过来又促使大学的办学方向不约而同的集聚和求同。很多用人单位打出了非985大学、211大学毕业生不用的标牌,门槛森严。
在大学内部,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成果数量轻研究成果质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普遍行为,以致造成大学里浮夸盛行,功利当道,科研和学科建设被迫走上了一条畸形的发展道路。
凡此种种,这样的社会评价毫无疑问反过来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了大学办学方向的调整和思考。
不可讳言,社会发展、社会评价和时代要求也是影响大学特色发展的重要因素。
纵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不难看到,时代要求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大学特色的嬗变与形成息息相关。中世纪近代大学肇始,相当一个时期是自由发展,没有社会的压力,更没有政府的强力推进,大学是一个自由组织,大学的特色因自由的选择不同而不同。19世纪5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高等教育因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而不断产生“同质化”的倾向。高等教育发展的自由特色开始面临着办学同质化的挑战和冲击。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大学逐渐成为多元文化碰撞和冲击的中心。现代大学一方面在兼容并包中走向现代化,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发掘和展示自身的特色。可以说,从宏观意义上讲,大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不能独善其身,不能成为孤立的象牙塔,必须深深扎根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沃土中。
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社会评价也需要科学的引领,也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几方面的协调统筹,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高度来科学、合理宏观地导航。
三、校长的办学理念
校长是办学特色形成的主导力量。可以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在一定意义上,办学特色彰显着校长的个性特征,它不仅体现着校长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而且显示出校长自身的品位、格调和行为风格。诚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1]翻阅国外著名大学的校史,不难发现,其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无不与这些大学的名校长息息相关。在西方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柏林大学,离不开洪堡的锐意改革。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霍普金斯大学,吉尔曼的改革将永存史册。哈佛大学独树一帜,昆西、埃利奥特、劳威尔、康南特诸位校长功不可没。耶鲁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蒂莫西里迈克、戴和吉亚麦校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学辉煌,也同样镌刻着罗杰斯、斯特拉顿、康普顿等几位院长的智慧和创新的丰碑。斯坦福大学能够成为世界大学产、学、研结合的典范,斯德林校长和特曼副校长的开创精神和办学睿智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北京大学能够成为中国新思想的发源地和学术自由的殿堂,离不开蔡元培的革故鼎新和在当时开风气之先的办学创举。
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形成的根本性基础。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出特色的关键。独到的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结晶,是一所大学中相对稳定的因素之一,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可以说,国内外一些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无一不以独到的办学理念作为学校长远发展和进步的支撑。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的办学特色,就是在“大学是学生和老师的团体”“是一种完全关注于智力发展的地方”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形成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理念是校长范海斯于20世纪初提出的“大学要给人民以信息、光明和指示”以及“把整个州交给大学”计划,即“威斯康星思想”,不仅把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联系在一起,而且“把大学从社会的边缘推向社会的中心”,直接为社会服务成为威斯康星大学的创造和特色。耶鲁大学的“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是该校实施教育目的多重性和坚持人文主义精神及“自由教育”原则的理论基础。麻省理工学院“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践并重”的办学理念,是该校形成办学特色的依据。大学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就难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大学的创新首先是办学理念的创新,不同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并通过办学理念来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发展目标、行为方式以及与社会的关系,形成自己的特色。事实证明,一所大学一旦有了创新的办学理念就会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获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外国著名大学发展来看,确立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必须把握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准确分析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和背景,抓住历史性机遇,破除陈规,大胆创新,敢为人先。
大学理念就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精神的真实凝练,时刻指引着大学前进的方向,激励学生奋发向前。先进的大学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不断的提炼不断的总结,最终形成的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精神结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超前性。同时这些先进的大学理念还要有一定的物质支撑,学校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以其作为自己行动的标榜,时刻警醒着自己的一言一行。
四、学科专业结构
学科和专业是大学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元,是大学办学实力的体现,更是大学特色的具体化。克拉克说“高等教育是用一门门的‘学科’将知识联系起来的,学科是高等教育组织最重要的组织基础。分析高等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要从学科开始。”[2]学校在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产业开发和为社会服务的取向,都是以学科和专业为基础的。离开了学科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开发以及为社会服务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科建设搞得好,学科发展特色强、水平高,可以促进学校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伯顿·克拉克认为,无论哪一层次的教育,都离不开知识这一核心概念。任何一所大学不可能所有学科的发展都是一流的,每一所大学都要结合本校传统、现实条件以及社会需求发展本大学最具生命力的学科,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并以此确定高校的地位和影响。不可否认,国内外著名的大学都是有特色的大学,而有特色的大学一般来说在学科专业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例如,哈佛大学的商学、医学、政治等学科是国际一流学科;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学科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堪称世界一流的大学并不是每个学科、每个专业、每个分支都是世界一流的,往往只是几个甚至某一两个学科专业独具特色,作为其支撑点。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一所大学的优势学科所在,也就是这所大学的特色所在。
五、教师和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的关键支撑。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皮亚杰明确指出:“有关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是与师资培养问题有联系的。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是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的实践者,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优秀的教师既是学校已有特色的传承者,又是学校新特色的创造者。培养大量个性突出的教师是形成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前提。中外著名大学的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学者、专家和教授,是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柱。因此,大学应有计划地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教师,为办学特色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突出特色训练,保证在职教师的高质量。在办学实践中,应大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实施优胜劣汰和优化组合机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并严肃教学纪律,惩处不负责任的教师,切实把创建办学特色的工作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因此,建设一支过硬的创新型师资队伍是特色化办学的关键。学校有名师、大师,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会产生重大、长远的影响。正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所学校如果有真正大师级的教师,会加速高校的特色化发展。特色出自于个性,高校的特色化发展出自于教师的个性、气质等。因而,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个性鲜明、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能够为高校的特色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风是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孕育而形成的,是一所大学文化的重要体现。作为一所特色大学,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学风是就学生而言的,指他们积极上进,乐于参加学校活动,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等等。好的教风和学风可以使一所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满活力,而这种生机和活力正是一所特色大学所必须的。换句话说,这种积极的教风和学风就是一所大学的特色。
六、大学历史文化与传统
英国教育家阿什比说,“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学者刘春惠则认为,“传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流动变化的,它需要继承、发展和创新。”[3]事实上,一所大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在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锤炼,才能不断萌生、发酵、形成和发展。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是历史的沉淀,是学校传统和风格的长期积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校所处的环境、发展的历史、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都是客观存在,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无时无刻不发生着作用。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民族与文化背景,造就了风格迥异的大学。中世纪欧洲的意大利的波伦亚和法国巴黎大学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当时保存和传承人类知识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培养人才是大学的主要任务。当这种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大学传人英国之后,受到洛克绅士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以注重贵族心智的培养和性格的养成为主要特征的博雅教育,牛津、剑桥因此成为古典大学特色的突出代表。19世纪初,德国在洪堡的倡导下创立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关于“大学应当同时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办学思想,把大学由传统的单纯人才培养的一元职能变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的二元职能,柏林大学被公认是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最早大学。19世纪中后期,当美国把这种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大学移植到美国本土后,继承了德国科学民主的办学思想,重视大学的科学研究,由此形成了以霍普金斯大学为代表的一类研究型大学。然而受美国实用主义及功利主义哲学深刻影响的美国人,并不满足于这种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大学,而把实用性人才与直接为社会服务摆在大学发展的首要位置。其中创建于1848年的威斯康星大学,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联系在一起,突破了以往大学二元职能结构模式,把大学从社会的边缘推向社会的中心,由此威斯康星大学成为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典范和旗舰。所以,就文化交流而言,世界高等教育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与民族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并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大学特色。换言之,只有与本民族历史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大学,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特色,为世界高等教育繁荣和发展
作出贡献。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传播和创造科学与文化。美国最古老的大学——哈佛大学(1636年建校),最初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了让他们的后代受到英国式的教育,为培养神职人员,满足教民们的需要而建立的。但哈佛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参加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并适应社会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坚持独立、自由、合作的办学三原则,才使该校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前半叶得以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哈佛特色的形成最为宝贵的经验,就是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锐意改革,以领导教育改革的潮流。其他如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剑桥等办学极有特色的大学,其特色无一不充分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1]刘智运.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3(1).
[2]伯顿·R·克拉克.大学的功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刘春惠.大学办学特色:内涵与影响[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教育研究,2005(4).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PANG Guo-bin,NING Xian-da
(EducationCollegeofDalianUniversity,Dalian116622,China)
Over the year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our nation lack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Many factors have contained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characteristics.These factors include national policies and university management system,social comment,university leaders'notions,discipline structure,teachers and students,university history and tradition,etc.
university;characteristic;influencing factor;management system;national policy;discipline structure
G640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388X(2011)03-0019-04
2011-09-02
庞国彬(1963-),男,辽宁黑山人,教授,博士。
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