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危机新闻报道中的怪现象
——以金融危机题材为例

2011-08-15黄芙蓉

当代经济 2011年11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危机

○黄芙蓉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浅析危机新闻报道中的怪现象
——以金融危机题材为例

○黄芙蓉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危机新闻报道因其针对事件的特殊性和强大的社会冲击力,很容易成为读者及民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全球金融危机这一典型题材为例,归纳分析了危机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的种种怪现象,表现为切口大、视野小;重发布、轻分析;悲观浓、曙光淡等。为科学利用或合理破除这些怪现象,危机新闻报道应当在理性、正面、适度的原则下,通过深入有效的报道,积极引导舆论,以在安抚公众情绪、保持社会稳定、动员社会力量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危机报道 “怪现象” 平衡报道 舆论引导

一、切口大、视野小

对金融危机的报道,不少媒体停留在宏观报道层面,切口大、视野小,让受众读起来乏味且不愿再去读这类新闻。但有些媒体在“小”字上做文章,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危机情况下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在操作流程上,有选择、有判断地将社会生活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小事”,放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挖掘蕴含其中的“大问题”,从而延伸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和深度价值的社会主题。以小见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切“小”人物

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特稿社播发的英文特稿《金融危机下中国拾荒者面临破产危机》,将关注点落在金融危机下的“小”人物身上,独具特色,受到外文改稿专家的称赞和外界的高度关注。这篇特稿从两个小人物的命运切入,描述了一对来自安徽农村的年轻夫妇的境遇。他们在新一轮工厂倒闭潮中失业,奥运会后来到北京转行从事废旧金属回收生意,刚刚起步却又因原材料价格暴跌而陷入破产境地。稿件以小见大,视角从产业链的最初端延伸出去,扩展到整个钢铁行业乃至全国经济形势,既呈现了最基层的社情民意,又折射出宏观经济面临的问题。同时,该作者也指出,政府所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给这些普通百姓带来了希望,在不回避问题的同时带来了一抹亮色。

2、关心“小”事情

《新华日报》从细微处做文章,助推经济发展。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中小企业是江苏省内外农民工就业的大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用工需求明显减少,无锡18家企业倡议善待员工,不拖欠工资,不随意裁员,力保企业生产运转基本稳定,力保职工不因企业暂时困难而失业或失去基本生活保障。利用政府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员工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员工技能素质,将“减员增效”变为“稳员增效”,引导员工与企业共筑抵御金融危机的防线。此举对引导企业正确应对金融危机,妥善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进而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示范效应。《新华日报》第一时间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刊发了《风雨同舟化解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 无锡18家企业倡议“稳员增效”》的消息,立即得到当地100多家企业的积极响应。

3、关注“小”字眼

浏览一下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境外各大通讯社对中国的报道,就会发现他们对中国政府对待金融危机的态度、中国宏观经济状况、中国金融业状况、中国的楼市价格波动情况、中国资本市场的表现等等极为关注。就关注点来讲,他们不是对中国重大政策或国家领导人在重要场合的讲话进行简单发布,而是认真分析,从中找出一些关键字眼突出报道;同时关注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和金融、楼市等关键行业的运行情况,从而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二、重发布、轻分析

在危机蔓延及应对的每一天,面对每一个事件、每一个观点,人们都会问发生了什么,这件事意味着什么,会产生什么影响,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要求新闻媒体不只是报道。普利策曾有一个经典的比喻,媒体就像海上航行的轮船上的瞭望塔,当它发现前方的冰山、暗礁时,能够及时向人们发出警报。而我们的媒体在这方面有差距,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少中国本位的思考。只知道简单根据西方的宣传口径大肆报道西方的危机,一味讲西方话语霸权所倡导的“全球化”,以及西方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危害,甚至极力主张给西方救市,而不讲中国的机遇。二是坐而论道。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肇始的风暴道理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弄明白的不多,即便是有些金融业专家都不太了解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不能完整说清楚“次级债”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些记者可能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财经知识,完全可以应付此类报道。但实际上与这次危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相比,我们所了解的不过是皮毛而已。报道中不乏为吸引眼球而主观臆想或耸人听闻的东西。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小则会成为某个企业或当事人的被告,大则可能引起金融市场的混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三是将金融危机当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如经营利润下降的不从管理上找原因,归咎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岗失业的不从自身找原因也归咎于金融危机;有的腐败贪污搞垮企业了也说是金融危机惹的祸,令人可笑之极。

我们呼唤危机报道“深度操作”。只有深入其中,抓住问题的要害进行报道,才能产生强势影响力,有效地引导舆论,在安抚公众情绪、保持社会稳定、动员社会力量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1、深入采访,切忌报道同质化

如对到底有没有出现企业倒闭潮和民工回流潮?新华社不是人云即云,而是派出了东、中、西三路共六支经济形势基层调研小分队,分赴全国13个省区市,深入一线了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近距离观察国家和各地应对危机举措的实施及其效果。《新华每日电讯》在《新闻焦点》刊发了《到底有无“倒闭潮”?》一文,并派多路调研分队深入采访,谈金融危机挑战和应对信心,反响很好。

2、观点要有数字支撑,注重报道的权威性

美国《商业周刊》前执行主编罗伯特·道林、普利策奖得主田歌都认为,应该更多地提供一些翔实的数据作为报道的支撑,而不是坐而论道。道林认为危机后期,应该更加关注市场数据以及美国国债利率和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之间的利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对此次危机的发展作一个预判断。对中国媒体,本文认为还需注意两点:一是做好信息整合,对粗浅、分散、杂乱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加工、整合,从而为读者提供权威、实用的信息;二是在深度报道中,涉及政策解读、形势研判等方面时需要专家的参与,选取采访对象一定要注意其权威性和影响力。

3、坚持多渠道、多元化报道

新闻媒体报道金融危机及其影响,不仅要关注金融危机的表象,更重要的是要把金融危机放在“显微镜”下去透视观察,深入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影响程度、治理对策的可能性,引导民众正确看待金融危机。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利用自己与全球最大的财经电视媒体美国CNBC合作的资源优势,连续在《今日期市》、《今日汇市》、《公司与行业》中,及时、充分报道次贷危机的蔓延、金融危机在全球的危害,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这场危机的方方面面。这些报道和深度解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了公众的困惑、疑虑,对稳定民心、稳定社会情绪产生积极影响。

4、搞好平衡报道

了解不同背景人士所代表的不同群体。比如,针对银行卡跨行收费问题,监管部门、银行、消费者甚至不同的经济学家都有不同立场;对中国房地产业的预测,政府部门、国内房地产企业、外资投资机构观点迥然不同;对中国股市的评析,立法者、监管者、券商或基金公司、上市企业、国外投资机构各执一词;同样是金融危机,监管者、评级机构、投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的解释不尽相同,选择哪个立场,报道角度会大相径庭。记者需要分清各方背后的立场和利益,以求报道平衡全面。另外还要注意不被利益集团所引导,一些供职外资投行的专家近两年来的表现已经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他们关于中国楼市和股市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往往会误导人们的投资方向,给其带来惨重损失。

三、悲观浓、曙光淡

一段时间里,人们看电视、读报、上网,发现到处是铺天盖地对金融危机的报道,而且网上反映出的情形比实际中看到的更悲观。有些新闻媒体热衷于报道银行倒闭、人员下岗失业、农民工返乡等,电视台邀请的专家也好学者也罢,大谈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种种可怕的后果和灾难,有的新闻媒体甚至预言,我国金融危机见底的标志将是出现大企业、甚至是世界知名企业的最终倒闭。

总体来看,媒体关于金融危机的报道悲观论较浓。其表现形式为:一是过多聚焦金融危机。据法国《费加罗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法国人认为媒体过多聚焦金融危机。其中一名受访者表示:“现在的媒体集团大多喜欢抓住敏感问题不放,但是它们又无法帮助人们进行更多的思考。”有的受访者则建议媒体不要总是关注一件事情,而是要尽可能呈现更多的事物给受众。二是夸大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外国媒体对韩国经济纷纷提出悲观的看法,如英国《金融时报》以《下沉的感觉》为题,大篇幅报道了韩国经济的危机。对此,韩国政府强烈反驳说,外国媒体报道的“韩国经济危机论”过于夸张,反而会成为造成韩国经济不安的因素。我国有些媒体在这方面也要汲取教训,如在2003年4月20日国家认识到非典疫情的严重性并要求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相关预防知识之后,“战争,应急保卫战、舍生忘死、筑起铜墙铁壁、勇闯非典病区、围追堵截、生死攸关”等说法遍布各种媒体。就连中央电视台的抗击非典特别节目的宣传片也是长安街万人空巷,步行街满是“口罩人”的紧张场面。事实上,非典最为严重的时期,北京也并不是人人都戴口罩。这种报道造成了社会的普遍恐慌。

不可否认,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风暴来势汹汹,确实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一些地区和产业遭受重创,很多工厂被迫裁员或关闭,大量员工面临降薪或失业,中国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寒冬”。但是,危机并非铺天盖地,势不可挡。客观地看,我国部分地区和产业、不少人群,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但由于媒体反复进行强势宣传,反而让人们感到了压力,变得无所适从。对此,本文认为媒体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报道要理性

如《21世纪经济报道》通过刊登评论的方式解析当前国家出台各项政策效果,告知公众大规模的财政投资激励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往往有较长的滞后期,这有助于公众理性看待国家当前采取的各项保增长的经济举措,维护公众的市场信心。《金融时报》原编辑查德·兰伯特认为,媒体标题上的疏忽、内容上的不当促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他敦促记者应更注重事实,避免使用惊慌、恐惧、混乱等字眼,通过传播,疏缓危机中个体的压力,将单纯的消息发布与社会心理疏导相结合。

2、报道要适度

对危机的影响可分级报道,有些可让公众周知,而有些只需在一定层级和范围内公布。当然,这样做并非要蒙住公众眼睛,而是为了避免恐慌情绪被扩大。

3、报道要正面

《北京青年报》刊登的《义乌小商品危机面前为何苦乐各异》一文,用事实说明了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对我国的经济和企业来说,也是一次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机遇,只要积极应对,就可能脱胎换骨,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从而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在该报刊登的另一篇“专家看法”的文章《肉价涨落与金融态势无关》,其报道的记者在采访到农民养猪遇到的一些问题后,又专门采访了经济专家,对肉价变化的原因给予了准确的解答。两篇报道中所体现出来的编辑、记者的大局观,扎实采访和追求新闻本质真实的精神值得称道。如央视网及时对央视《新闻联播》、《新闻30分》、《焦点访谈》等重要栏目播出的相关内容予以整合,凸显央视权威观点,并转发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坚持以正确舆论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加强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注重正确引导社会心理,增强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受到网友广泛关注。

(注:本文为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公共危机报道研究”[2009]119、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重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1]肖重斌:历史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与新闻报道[J].今传媒,2009(1).

[2]徐兴堂:对外报道金融危机的原则与应注意的问题[J].对外传播,2008(11).

[3]俞靓:对当前金融危机报道的几个认识[J].中国记者,2008(12).

[4]评金融危机新闻媒体报道之怪现象[EB∕OL].http://peterding2008.blog.163.com/blog/static/42363227200901311334 0517/,2009–01–13.

(责任编辑:张琼芳)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危机
危机来临
中年你危机了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回顾与分析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