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议

2011-08-15郭长征

大众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消费观诚信政治

郭长征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议

郭长征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在当下全球化境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变化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念;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结合大学生实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充分利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诚信;网络文化

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1]在当下全球化境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变化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更新观念,以创新求发展,树立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这既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又在实践上提出了新要求。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把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的理念根植于教育者和学生内心,在校园内弘扬和打造一种全新的人本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时代,学校代表国家为学生提供福利性质的教育,学校和学生之间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和国家对教育费用实行成本分担,学生由单纯的享受国家福利变成了自身教育的投资者,学校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即学生缴费上学,学校提供教育服务。因此,在高等院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不仅有着充分的社会基础,也是社会现实向高等院校提出的必然要求。

在高等院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应做到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重视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照顾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开发每个大学生潜在的素质闪光点。同时还要注重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并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因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贵在务实,要切实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这样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3]这表明我国正在步入信用经济时代,诚信成为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社会呼唤诚信,大学生需要诚信,但很多调查结果表明,由于高校诚信教育滞后,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诚信机制的不健全等原因,大学生的诚信状况颇令人担忧。

各种资料显示,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当下大学生的作弊行为比例比较高,经调查,在当今高校,“有 28.1%的学生表示曾经有过作弊行为”,[4]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作弊行为持宽容态度。其次表现在求职方面,比如在求职履历方面出现过不同应职者是同一所学校学生会主席的怪现象;而且不少大学生缺失合同信用意识,没有将求职签约与个人的信用品质联系起来,往往在与一个单位签约后,遇到了另一个条件更为优越的单位,马上与前一个单位撕毁了合同。再次表现在助学贷款方面,大多数大学生对待助学贷款的履行态度是比较严肃的,但也有一些大学生抱有能不还则不还的心理,甚至就不打算还。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势在必行。要在高校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诚信素质,要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诚信如同人的生命一样重要,不讲诚信就是失信于他人,失信于社会,就是降低自己的社会信誉。要结合高校实际,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将诚信作为奖学金评定、三好学生评选、入党考察等的主要依据。要科学规划设计,建立个人的信用档案,使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的人生第二身份证。

3 结合大学生实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行为对树立一代新人风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大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对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导向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重视和加强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观的正确引导。

当下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由家庭供给。现代大学生尽管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但经济上对家庭的依赖性并没有减少,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由父母提供。但是,当下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又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他们的消费不再是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要,还包括通讯(电话和上网等)、购物、生日消费、周末消费、老乡消费、节日消费等等,真可谓是五花八门。这就决定了很多大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消费,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每月挣扎在“负债”的边缘。

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在校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正确的消费观,不是表现为敢花钱,而是表现为会花钱,因此应注重大学生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其次要引导大学生自立性消费。有人曾把大学生说成是“躺在汇款单上的骄子”,这话不无道理,说明在大学生身上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在经济上不能自立、不能独立。而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是大学生不断自立的有效方法,高校应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使大学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再次要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方式,引导大学生要根据客观实际,充分发挥好每一分钱的最大效益,做到精打细算,量入为出,通盘考虑,合理计划,进行适度消费,不额外增加家庭负担,养成良好的消费方式。

4 充分利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据清华大学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大学生上网率高达 88%;而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平时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中,依靠网络的人数占74.9%,大学生日均在线时间约为1.5小时。[5]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网络文化之中,探索灵活多样、更加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客观地说,网络文化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以快捷便利的方式使大学生了解世界、拓宽知识面,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扰。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信息量大,然而在众多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和资源面前,许多大学生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很容易受到偏激观点和错误思想的影响而误入歧途。为此,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极具必要性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把校园网建设成为马列主义阵营、唯物主义阵营。

面对网络文化,大学生可超越时空限制,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网上休闲,过着一种完全虚拟的生活,并且很容易在网上找到发挥作用的空间,从而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是,当大学生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超过现实世界时,就可能陷入其中,进而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如人际关系障碍、感情纠葛、安全焦虑、人格障碍等。因此,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空间中对一些大学生产生的心理疾病及时发现和治疗、消除网络心理障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尽快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高校应高度重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建设,利用网络文化引导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建设一批校园里的“红色网站”。其次要增强校园网络的服务功能和监控功能,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针对这一必然性,我们要以民主的意识、开放的眼光建设好校园网络,使之成为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为此,高校网站应设立学生生活网络信箱,收集学生对生活、成长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加以采纳和解决。再次要加强网络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面对网络时代提出的严峻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积极应对,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1]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C].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2]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C].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4] 李文廷等.诚信教育: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5] 江华.互联网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青年报,2001-05-27.

G641

A

1008-1151(2011)08-0229-02

2011-05-11

郭长征(1967-),男,周口师范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公民教育、德育。

猜你喜欢

消费观诚信政治
正确认识消费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消费观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