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2011-08-15孔璎红

大众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旅游高职

孔璎红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孔璎红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旅游专业的特色强调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旅游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以期能提高旅游专业毕业生的的服务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

高职教育;旅游专业;实践教育;就业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地位的日益突显,我国旅游业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专业人才十分紧缺。但目前我国旅游企业却存在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动手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

旅游专业作为一个较新的专业,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过多地重视理论性知识,基础性知识偏多,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场所,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也不够,实践教学设备和设施落后,这是开展实践教学的一个瓶颈。

1.2 校外实习基地难合作,难以保证有效地实践教学质量

从旅游行业角度看,市场上大部分的旅行社属于私营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一方面,这类旅行社往往不能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他们所能提供的是让学生参观一下企业内部工作的环境而已,不会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实际工作。即使安排了部分顶岗实习的学生,企业也不能安排专门的企业员工进行有效指导,致使实训的效果大大地降低;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安排实习生岗位时,只是把实习生作为一种廉价劳动力来使用,如安排企业中最基础的如酒店中的服务员岗位,实践学习的内容比较单调,实践学习的层次不是很高,这很不利于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的养成和职业自豪感,使得这种校外现场实训流于形式。另外,在实习过程中,实习饭店不希望学生换岗,学生在一个岗位实习的时间往往很长,缺少对其他部门、岗位的了解,实践效果就大打折扣。

1.3 师资力量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差距

一支稳定的、具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旅游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但实际上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旅游专业的教师是从各个专业拼凑起来的。从目前统计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院校师资来源有一半以上是从高校毕业直接任教或从其他学科、专业转向而来,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不到专业教师总数的 15%。大批教师普遍缺乏旅游业界的实践磨练,擅长理论教学,缺乏带教能力,致使教学效果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结合。

1.4 实践教与学脱节

在实践教学中,教与学往往是统一的。但在大多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中实践教与学往往存在脱节现象,一是在课堂内的实践教学中,缺少实践的前沿性,师生间缺少互动,且教师的讲解不够透彻。二是虽然有些高校已开始进行一些实践教学改革的尝试,要求旅游专业课要有课外实践的内容,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和制度的支持,致使教学效果很不明显。三是学生在进行为期3个月毕业实习期间,其实习和实践内容等大多均由实习单位负责,学校缺乏相应的管理,致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脱节。四是旅游企业为了得到较为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在招聘时很少过问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也使得教学与实践生产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无法体现出自身在专业上的优势。

1.5 考评机制不完善,影响学生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

由于各项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造成部分学生无法按时、按质参与实践教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时,就很难按照之前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只按照出勤、实习报告和理论课的成绩评定,而不管学生实习过程的好与坏,实习结果的优与劣,且基本上可以通过。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学生在心理上的放松,而且还会造成在行为上的懈怠,致使学生对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精力投入不高,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2 以就业为导向,提高旅游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2.1 重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科学化

旅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会涉及到美学、宗教、哲学、经济、文学、历史、地理、心理学及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除围绕旅游专业的理论课程进行设置外,还可以工作素养、能力为导向设计一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技术型和知识拓展型课程含量,注重实践教学,并制定各种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内容和方式方法,提高课程体系中知识的转移价值,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2.2 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强化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

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可以使学生拥有自己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动手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根据旅游行业的岗位要求和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可在校内建立高起点、高利用率的中餐、西餐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导游模拟实训室与校园模拟旅行社等多个实训场地,用于酒店、宾馆、景区等场地的模拟训练,以利于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业、服务业等基本专业技能,加强自身的操作技能。通过这些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配合旅游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提前获得旅游企业操作训练,并感受旅游企业的氛围,为形成良好的行业素质打下基础。

2.3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的窗口,是检验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情况的重要场所,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加强与区内外有关企业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从而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保障。首先,学校可与一家或几家旅行社建立友好协作关系,让学生在寒暑假时期去旅行社进行相关的实践实习,使其能将课堂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同时也可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旅行社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学校可选择区内外知名宾馆酒店作为该专业的见习点,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以满足旅游专业办学的要求。当然,在选定实习基地时,学校应与实习单位进行协商沟通,制定一些相关约定,如应签订劳动合同,保证学生的切身利益;实习单位应采取轮岗的实训方式,让学生能在不同岗位上得到锻炼等。

2.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计划的实施者,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因此,要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本位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则须建立一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数量相当,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指导实践教学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学校应制定完善的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由旅游行业、国家劳动部门组织的各类职业资格课程培训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餐饮、客房、前厅服务技师证,全国导游员资格证、领队证,技师证、旅行社和饭店经理资格证等行业相关资质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其次,学校应加强对旅游专业教师的培训,即可选派教师到先进地区的高职院校学习参加短期进修、做访问者等,或是选送教师去对口旅游社、饭店等企业进行培训、锻炼,让教师和实习学生一样在企业顶岗上班,使其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以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为上好专业课程积累素材和体验。再次,学校可聘请旅游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经理、高级主管、高级导游或领班到学校兼职任教或开办讲座,承担学生实践课程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等。这些专家不仅能给学生传授与岗位相关的工艺、技术和技能,还能及时把旅游行业新的知识、管理理念及企业文化传授给学生,从而便于学校能及时了解旅游行业动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

2.5 要求学生双证融通

为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学校应要求学生双证融通。“双证”指的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相互沟通与衔接,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一种融合、沟通和互认,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因此,学校要积极引导、鼓励每个学生在毕业之前拿到相关的资格证书,如餐饮英语会话证书、导游证、饭店业准职业经理人、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前厅服务技师证或酒店部门经理从业资格证书等。

2.6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考核评价体系

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则须构建一个全方位、动态管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在旅游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展过程中,要科学地运用学生互评、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价、带队教师评价、实践实习单位同行评价、实习单位顾客评价、实习单位上级评价等方法构建起360度全方位的评价机制。通过实习报告的评价、实践过程考核、考证考核、事后实践能力的考核、毕业生跟踪调查、实践专项答辩等方法,以全面评价学生在实习中的工作态度、钻研精神、实践效果、操作水平等,尤其是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评价,以确保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学生双证融通及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考核评价体系等,不断提高旅游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旅游业急需的高素质、综合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性的人才。

[1] 杜绍华,卜志国,等.适应就业市场的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9,11(2).

[2] 孙飒.关于高职旅游教育中实践教学条件的相关思考[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11).

[3] 孔璎红.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研究[J].大众科技,2010,(10).

[4] 孙海琴.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明达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当代旅游(学术版),2009,(7).

[5] 郭海燕,季国良,冯晓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J].焦作大学学报,2010,24(4).

G712

A

1008-1151(2011)08-0207-02

2011-05-09

新世纪教改工程2011年项目“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2011JGA290)

孔璎红(1975-),女,广西贺州人,广西外国语学院专职教师,硕士,从事酒店管理、旅游资源规划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旅游高职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旅游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