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
2011-08-15董振华
第一,科学判断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首先,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可妄自菲薄.改革开放32年来 (自1978年至2010年),我国创造了年均经济增长接近10%的奇迹,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一枝独秀;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364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397983亿元,从世界第10多位跃居世界第2位;国家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加到83080亿元;货物进出口总额由206亿美元增加到29728亿美元,世界排位由第27位提高到第2位;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28473亿美元,居世界首位;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688万人 (按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1274元测算),比去年末减少909万人;我国的城市化率从18%增加到50%,32年增加32个百分点.中国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前所未有,举世公认,不容否定.
其次,清醒看到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盲目乐观.虽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必须充分看到,我们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虽然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处于世界第二位,但是人均GDP刚刚突破四千美元,和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卢森堡的十万美元以上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世界排名95位左右.我们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不放松.
第二,充分认识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
我国既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属于资源依赖型、投资主导型、差距拉动型、高碳经济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的形成有其必然的一面,对我国多年来的高速经济增长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既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又是不可持续的,是造成我国当前一系列发展难题的根源所在.正是由于对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的依赖,造成我国资源短缺局面加剧,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正是由于对投资主导型发展方式的依赖,造成长期来投资规模过大,投资增幅过高,产能过剩,消费低迷;正是由于对差距拉动型发展方式的依赖,造成我国贫富差距拉开的幅度过大、速度过快,以及国民收入结构的不合理;也正是由于对高碳经济发展方式的依赖,造成我国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的局面极其严峻.发展方式陈旧已成为我国各种发展难题的集中表现,而这种陈旧的发展方式又表现为一些重大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因此,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当务之急,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第三,找准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
首先,在破解发展难题的实践中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为科学发展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当前,面对分配不公、贫富分化、贪污腐败、生态恶化这些久攻不克的发展难题,思想政治领域出现了复杂局面.一方面,群众中有不满,理论界有反思;另一方面,否定改革开放的 "左"的思潮,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右的思潮,潜滋暗长,出现明显的回潮,在群众中形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之所以出现这两种情况,都与我们对科学发展的实践推进不够、理论准备不足直接相关.因此,急需给广大群众提供一个有说服力的理论框架,急需提出一个比"左"的和右的错误理论更有理论深度和理论解释力的科学论证.
其次,必须把民生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民生问题看上去都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事务,往往不会被作为战略问题来考虑.实则不然,民生问题是关系到现代化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民生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长期解决不好,导致民不聊生,民怨沸腾,势必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民生问题又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长远性问题.民生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的好不好决定着人心的向背,因此民生问题又是关系到坚持党的宗旨和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
第三,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为科学发展扫清制度性障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转变发展观念,转变政绩观念,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体制机制.实现这些转变,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创新.我国很多发展中的难题之所以还不能破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还比较滞后,没有跟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