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与"人"的观念

2011-08-15温小勇宁建荣

大连干部学刊 2011年11期
关键词:天道道家万物

温小勇 ,宁建荣

(1.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2.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人类受多种事物的支配,就是:气候、宗教、法律、施政的准则、先例、风俗、习惯.结果就在这里形成了一种一般的精神"[1]."一般的精神"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一般的精神,即 "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精神既是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也是民族自觉和民族解放的必要精神条件.正如德国著名学者洪堡特所说∶"我们也可以而且必须把每一个民族理解为一种人类个性,它遵循着一条独特的、内在的精神发展道路.不管具体个人的天分起着多么大的作用,他唯有在民族精神的激励下,唯有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将新的活力注入民族精神,才能够使他的活动具有深刻持久的内容."[2]

作为能够涵盖自然、社会现象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的 "一般精神".民族精神应具有以下特征:

(一)高度浓缩性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3]64在这个 "共同体"中,既包含有空间的聚集,也包含有时间的延续.民族精神就是在既有的空间范围内,婚姻关系、交往方式及生活、语言习惯在时间河流中不断涤荡、沉淀,在空间区域内不断凝聚、累积而升华的结晶体.这种结晶体成为了植入民族共同体的基因,从而形成能够超越地域、语言限制的精神力量和信念坚持."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精神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4]

(二)稳定持久性

"民族不是偶然的、昙花一现的混合物,而是由人们组成的稳定的共同体."[3]61经过积淀、升华而世代传承的民族精神成为融合服饰、饮食、行为等物质力量的一部分.作为稳定的民族性格特征,民族精神不仅体现在民族生产、生活的日常实践中,也体现在挽救民族危亡和民族自强的社会实践运动中."虽然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但又是贯穿于民族延续发展的历史长过程中的一种带持久性、长期性的精神."[5]需要指出的是,民族精神一定是在一个民族发展延续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精神力量和性格特征,具有支配性地位和引导性作用,从而能够在民族的生产生活中起重大作用.

(三)内敛隐秘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气质,是在这个民族的观念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品格,她既植根于民族的悠久历史,又是民族现实生活中燃烧着的激情,同时预示着民族未来发展的精神风貌.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民族精神,不同时代有着主导性的时代精神的积淀.但是在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民族精神的内核是不可能丢掉和消亡的,时代的前进、进步只是赋予了这种内核以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但真正的精神特征内敛地隐藏在民族个性之中,依然发挥作用地支配、主导着民族的思想意识.由于民族精神的内敛隐秘性,需要由民族的精英分子进行总结和提炼,使其成为民族成员共同认知的精神动力.

认识民族精神需要从民族文化入手,探究民族文化的共性特征,概括民族文化中对民族共同的思想和行动起支配性、主导性作用的精神意识.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赖以存在的深厚土壤和现实基础,而民族精神则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决定着本民族大多数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基于此,张岱年先生将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种精神高度浓缩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其中 "自强不息"涵盖了人在自然面前敬畏和尊崇之下的无为和节欲,从而导演出道家文化中自然主义本质; "厚德载物"从以德应道出发,将人的伦理观念和日常行为准则作为顺应自然的基石,从而导演出儒家的人本主义伦常观念.

二、自强不息——道家"人"的观念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 "道",即天道.道的特性在于不受人为影响,周而复始,运行不殆,她是产生万物的原动力."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二十五章》)如此看来,道具有了母性的特征——默默无闻、坚韧、恒久.这是自然的本性,也是上天创造万物的不竭之源."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六章》)道家用种种比喻概括了道的一个重要特性,那就是 "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如果说 "独立"隐喻着自强, "周行"隐喻着不息,那么道家思想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中自强不息的涵盖和阐发.在以道喻天的旨归之下,道家生发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的观念:

(一)天道平等的人本观念

在恢弘的自然面前,人必须受 "道"的支配和制约,顺应"道"的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人并没有丧失主体性,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二十五章》)道、天、地、人四者之中,唯有人是能动性的主体,从而使人的自然平等也就有了永恒的法则依据.道家从天地宇宙的高度来看待人,那么人的贵贱、高低自然不应该成为人们之间相互评价的准则."道家反对人的贵贱、是非的范畴有着自然的基础.达到了否定成人中任何不平等的高度,它使人们能够摈弃德行观念、特权观念和社会等级观念."[6]127老子将道比喻为车轮的中心,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老子.十一章》)由于道的虚无和无为才使车轮成为转动的工具.而且当车轮旋转时,它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庄子.齐物论》)天道用没有差别的眼光来看待万物,从而成就了其万世不竭、自强不息的动力之源."相对与轴心,轮子边缘上的每一个点都是等距离的,这一事实象征着万物自然平等,事物永远无法离开他在轮子上的位置,而轮子的运转再现了变化的法则."[6]141天道的平等喻示着人的平等,如果人违背天道法则,也就失去了自强不息的根基,无法达致"用"之境,从而陷入以有限"应无穷"的困境之中.

(二)达致长久的人生观念

建立了自然平等的基本判断之后,就必须强调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庄子.寓言》)这是一种自然的均衡和平等.道家清醒地看到 "道"是自强不息的, "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而人的认识能力总是有局限的.为此,道家从人本观念出发去探讨人如何能够在自然中长久生存时,将人有局限性的生命转化为无限的精神特征,从而让自强不息的天道有了向人生观念转化的物质通道.为此,道家选择了无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依靠人的过度干预的实践,人将永远陷入盲目和消减,只有进入"无为",才能达到人生与天道的统一和协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老子.三十七章》)道家的无为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人生存的策略基础.首先,无为的目的在于认识道,可以发挥人的能动性,用自然赋予人的特有的性灵去感受自然,领悟道的运行法则."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四十七章》)还可以通过观察比附来感知天道的法则,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五十四章》)这样,人就从天道自然造就的万物中脱离出来,成为宇宙中不二的独特个体.其次,无为的策略性规划在于无为指引之下的以退为进,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三十六章》)有了这样的准备和顺乎自然的观念,人可以长久生存."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四十四章》)

可见,人类平等的观念有着先天的自然基础.自强不息是天道的法则,经过道家的改造和演化,成为隐喻人生达致长久的人生观念.将天的法则加以总结,引入人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在令人敬畏的自然面前多了些许清醒和自信,也让每一个民族的个体愈加珍视人本信念是 "长久不殆"的自然法则.

三、厚德载物——儒家"人"的观念

"道"创生了万物,万物能够顺应弥合 "道"的法则和准则,即为 "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老子.五十一章》)如果说道家用自强不息回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儒家则用厚德载物的文化承载培育了中华民族在承认和顺从自然力之下的人与人关系的准则.

(一)儒家接过道家的天道传统,承认了人的主体平等性和道的可认知性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中庸》)在意识层面认识到天道与人是可以认知和沟通的,这是 "德"的前提.人处天地之间,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是享受了得天独厚的天地、阴阳、鬼神、五行的眷顾."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也." (《礼记.礼运》)然后从人在万物中的地位入手,剖析人与禽兽的距离."人与禽兽几希?"在儒家看来,人与禽兽的距离就在于顺应天道的 "德"."如果人类不存在先天的缺陷,他们成为善或恶取决于他们生活的环境,特别是他们的教育环境.……是德行而不是世袭地位才是给予政治经济特权的标准.理论上,通往特权的道路对所有人开放."[6]51与 "可以为道"相应,儒家用"德"架起了人与人实现主体平等的桥梁——而从此岸通向彼岸的途径是知礼达仁.

对儒家来讲, "德"的外在表现就是 "仁"."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论语.颜渊》)仁就是包容、宽厚、追求和谐."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此便为天地之仁心.而对人而言,仁就是人心的爱意,它关涉到他人、团体、社会.厚德载物,用宽厚的仁之德去包容人世、社会,爱好和平,追求最大限度的和谐."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论语.颜渊》)德是君子的基本要求,也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儒家将 "礼"看作是人类道德的基础,即礼节的仪式和法则,也是达到 "仁"的仪式和法则.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泰伯》)求知的目的是为了知道如何行动.知礼达仁是对 "德"的不懈追求和接近——君子就是符合天道原则追求德行完满的人.至于别人的赏识,那是次要的事情."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礼是君子立身处世的起点和基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二)儒家创设了 "德"的可传承性,让 "厚德"成为"人"普遍性的观念信仰和可转化的物质力量

在道家看来,能够认识天道,把握自强不息的精髓是少数"圣人"的专利;儒家通过知礼达仁这种易于普遍化的方式让德行成为人人可以追求和遵守的准则.不必人人皆圣贤,但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知礼达仁的方式之一是自省、反思、慎独."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这是由君子走向天下归仁的第一门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反身内求,而达到对本性之 "德"的完整拥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动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孟子.尽心上》)通过自省和反思,人可以自觉 "德"是存于我们内心之中的.孟子把这种 "德"称作"诚",并认为天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 "德"赋予人的本性就是善,而学习天道就要明乎善,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 (《孟子.离娄上》)在德行的追求中,在对善的接近中,人性与天道逐渐为一.人生与天地之间,作为唯一能与天之 "道"进行沟通的生物,就在于人心宽厚之 "德".天道发于人心,虽是天地间之一生物,但人之 "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将"德"的宽厚伸展至四面八方.如此, "道"、 "德"合一既是人的主体性追求,也是人心之善的自觉分解和流露.

知礼达仁的另一种更为普遍的方式即为教化."礼"是"德"的基础性规范,在此之上以求 "仁"."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孔子在宽厚之"德"的接近中设置了阶梯式的目标和可供操作的行为准则,这样,厚德载物就从高不可攀的心灵向往转化成了每个人以力践行即可得到的认同资格.具体来说,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知识文章是了解 "德"的入门功课;操行气节是立身之本;正心忠诚是 "德"者对"道"的敬仰和尊崇;信义是判断操行和忠诚能否长久的标准,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则.除此之外,符合 "德"的标准行为其实是很宽泛灵活的,日常行为的养成和思想的熏陶都是点滴和碎片,日积月累也就到达了对厚德载物的追求和接近."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合去,合成一个大物事." "孔门教人甚宽,今日理会些子,明日又理会些子,久则自贯通.如耕荒田,今日耕些子,明日又耕些子,久则自周匝.虽有不到处,亦不出这理." (《朱子语类.卷十九》)对荀子来说,所有的 "德"只能来自于外,仁义皆外,所有的道德价值都没有内在的基础,只是根据疏导、涵养个别的情感与欲望而设计的普遍性规范.对应天之 "德"的探求只能是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荀子.儒效》),也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而形成某种习惯,从而获得符合天道的情感、欲望品质和行为倾向.

"问: '孔子教人就事上做工夫,孟子教人就心上做工夫,何故不同?'曰: '圣贤教人,立个门户,各自不同.'" (《朱子语类.卷十九》)无论是孟子的反身内求,还是荀子的仁义皆外,均是在对自强不息的 "道"敬畏之下而求 "德"的宽厚和广博,从而承载更多的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责任和品行.

在自强不息的天道之下, "只要服从与天命的法则,也即他的行为有德行,任何人都有机会获得上天的眷顾,受命参与政治统治.理论上说,上天没有任何偏袒,一视同仁."[6]65这是一种由人世的平等上升为天道的平等,或者在天道平等指引之下的人道平等,从而为厚德载物找到了自然基础和理论根基,即自强不息的天道法则.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305.

[2][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4.

[3]斯大林选集:上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J].学术月刊,1986(12).

[5]方立天.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J].哲学研究,1991(5):33-41.

[6][美]孟旦.早期中国"人"的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猜你喜欢

天道道家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天 道
电视剧的文化属性解读——以《天道》为例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漫画道家思想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权健天道体系精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