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篇连贯的异同研究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
2011-08-15葛萍
葛萍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 201620)
英汉语篇连贯的异同研究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
葛萍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 201620)
在语言学的研究过程中,语篇研究的提出对语言学习者具有重大的意义。语篇与语境相结合,能表达我们交际中的整体意义,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而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更是评价语篇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对英汉语篇连贯的对比研究,指出如英语偏外显,汉语偏内聚;英语更注重语法照应,汉语注重词语的重复;英语是主语突出性语言而汉语是主题突出性语言等衔接上的异同,进而给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上的建议,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避免汉语作为母语对英语写作的负迁移影响,写出高质量的语篇。
语篇;语篇连贯;英语写作
0 引言
在英语写作中,内容统一,段落连贯,句子之间的语义衔接自然,能使读者自然地由上文过渡到下文的英文作品才是好质量的作品。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之外,在写作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英汉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异同。本文通过对英汉语篇连贯体现方式的异同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英语写作上的建议。
1 语篇及语篇连贯的重要性
语篇研究的理论是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哈桑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的提出是对语言结构的最初级单位——音系及其后续层次的语言组织如形态和句法等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对语言学习者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该理论认为:语篇一词在语言学中是指一个任何长度的、语义完整的口语或书面语的段落[1]。国内研究学者胡壮麟也认为,语篇是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实现具体的交际任务或完成一定行为[2]。语篇并不是与句子同类,或者说只是比句子大的单位,它从本质上有别于句子。语篇应该被视为一个语义单位,它表达的是意义而非形式。因此,它和小句或者句子之间并不是大小关系,而是体现关系,即一种符号系统在另一种符号系统中的体现[1]。如发生火灾时人们的紧急求救“火!火!”或者该情况下的英语表达“Help!Help!”虽然只有一个汉字或者英语单词,表达的却是完整的意义,因此可以被看成语篇。又如:
例1:伦敦在英国。今年他 18岁了。天气很冷。
例2:Another reason why we distrust thinking is that it seems unnatural.Human beings are a social species, but thinking is an activity that requires solitude.Consequently,we worry about people who like to think.(Carolyn Kane Thinking:A Neglected Art)
很明显,例1在读者看来不具备完整意义,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而例2所传达的意思很清楚,原因就在于在例2中连接词but、consequently的使用把段内的几层意思连接起来了,使得例2成为一个语篇。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将语篇和不相关的一组句子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语篇的连贯性(coherence),而这一点,也正好说明了王治奎教授关于“语篇的连贯性是语篇内聚力的体现”这一论述[3]。英汉两种语言都运用了宏观层面的语篇语义发展结构和微观层面的语言粘连衔接手段,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语篇内部的句子之间形成一个一个的语义链,从而形成整个连贯的语篇,也即使用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衔接手段,进而达到连贯的效果。但由于不同语言偏重不同的方法,因此,英汉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不能一概而论。
2 汉英语篇连贯差异的对比分析
2.1 外显与内聚
根据学者顾文利[4]对英汉各50篇短篇小说的衔接手段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的数据,在英语的50篇小说中,语法照应使用的比例为63.5%,大大高出汉语中30.9%的比例。在左岩关于语篇衔接的分析中[5],英语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使用频率分别为49.4%和32.1%,也高出了汉语中28.8%和9%的比例。两者的研究成果说明,英语偏重语法和连接词等外显的衔接手段。韩礼德、哈桑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的研究对象为英文语料,提出了英语中主要使用的语法和词汇两种粘连衔接手段,其中,语法手段主要有照应、替代、省略和关联;而词汇衔接手段主要有复现和同现[1]。这些衔接手段的具体应用可以从以下例子中看出:
例3: Yang Zhi thus journeyed on for many days and he went toward the eastern capital.He came into the city and found an inn and there settled himself to rest.The farmer gave him the bundle and received some silver and went back alone.(摘自《水浒传》英译本Pearl S.Buck译)
在该语篇中,连词and的多次使用,代词he,him以及冠词the的使用,使得读者对于事情发生的顺序、地点以及人物等理解得清清楚楚。对于例3,其汉语的原文为“杨志取路,不数日,来到东京;入得城来,寻个客店,安歇下,庄客交还担儿,与了些银两,自回去了。”虽然该段落中并未出现诸如“然后,接着”等连接词,但是并不影响读者的理解。
由此对比可以看出,英语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句子,注重显性衔接(overt coherence),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6]。而汉语总体来说是意合性语言,汉语文章有时候并不需要用一定的语法手段或其他手段来表现,而是靠层次内容之间的自然衔接。也就是说,语篇内的连贯更多是依靠语义,依靠句子表达的事件的内在联系、内在逻辑来实现连贯的,因而,汉语更具有内聚的特点。
2.2 英语的语法照应与汉语的词语重复
在韩礼德与哈森关于英语的衔接的理论中,语法照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衔接手段。照应是指语篇某一语言成分与另一语言成分之间在指称意义上的互为解释关系。语篇中照应的使用使语言简洁、语篇流畅、语义连贯[1]。如:
例4:Efforts on the part of the developing nations is certainly required.So is a recording of priorities to give agriculture the first call on national resources.(Takashi Oka:The Hungry World)
在例4中,代词so替代certainly required形成了照应衔接。
例5:Behind the wall of my backyard you can see two trees.They are date trees.The night sky above them is strange and high and I have never seen su ch a sky.[3]
在该句中,they和such分别替代了前文中的two trees和strange and high。
相对于英语的照应习惯,汉语的连贯往往通过词语的重复来实现,关于这一点,美国人Dorine S.Houston作了精辟的评论[7]:
Speakers of English place value on writing that shows coherence,cohesiveness,and unity.These traits are represented by an effective introduction of the topic,a clearly started and defined thesis,adequate development of the ideas with sufficient and relevant supporting details,a logical organization of ideas,effective and accurate use of transitions,and a clear and relevant conclusion.In contrast, I sense that Chinese writers are more likely to stress such literar y devices as repetition to show cohesiveness and unity.(相反,汉语偏向用重复来达到连贯及统一的效果。)
在汉语中,由于没有像英语那样有严格的主—谓—宾,也即施—动—受的语法结构,句子间很难通过语法照应来实现连贯。因此通过词语的重复来达到连贯就成为较为普遍的手段。例如:
例6:在我的后院,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鲁迅《秋夜》)
在例6中,通过“一株”、“枣树”、“奇怪而高”等词语的重复,达到了连贯的效果。
通过对比例5和例6可以发现,在语篇的连贯上,英语更注重语法照应的运用,而汉语往往使用词语的重复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2.3 英语的主语突出与汉语的主题突出
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句子的主语往往不能省略,这也是英语中主—谓—宾的句子结构决定的。它需要依靠主语代词的照应,达到外显的联系,构成连贯的篇章[3]。如:
例7:
The Olympic Games is a festival of sport held at Olympia by the ancient Greeks until abolished by the Roman emperor in AD393.The games were revived by the Frenchman Baron de Coubertin as an amateur championship of world sport.Since the first of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sports was held in Athens in 1896, the Olympics have taken place at different venues every four years.
例7整个段落谈论的是“the Olympic Games”,句子主语不能省略,通过主语代词的前后照应,连贯整个段落。
相对于英语而言,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主题突出的语言是一种重篇章型的语言。因为主题常常可以将其语义范围扩展到数个句子形成一个主题串(topic chain),而且句子之间不需要用连接词,因此主题既可能在句子中充当成分,同时也是语篇内在组织的依据。
例8:柯灵,生于1909年,浙江省绍兴人,中国现代作家。1926年发表第一篇作品——叙事诗《织布的妇人》,1930年任《儿童时代》编辑,1949年以前一直在上海从事报纸编辑工作,并积极投入电影、话剧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汇报》副总编辑,现任上海电影局顾问。(《中国现代散文选谈》上册)
例8的整个段落不使用任何衔接手段,而是采用了省略性的“零指称”。虽然没有外显的语法代词照应,但并不影响段落的连贯,因为这几句的主题都是“柯灵”,从而构成了一个“话题链”[8]。在整个语篇中,一个链子连接着另一个链子,分别介绍了主题“柯灵”的生辰、籍贯、身份、代表作以及职业生涯。读者理解起来没有任何困难。
通过以上三方面分析不难发现: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英语主要通过照应、替代等语法外显手段来达到语篇连贯的效果,而汉语多用词语的重复以及语篇内部层次之间语义的自然衔接来彰显篇章的连贯性与内聚力。另外在英语语篇中,即使是同一主语的反复使用,主语也往往不能省略,而是用代词、名词等对其进行替代使得篇章衔接连贯。而在汉语中,主题一般具有突出地位,即便各句子的主语皆省略,也不会影响篇章的连贯。
3 英汉语篇的连贯对比研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
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而言,汉语在语篇连贯上的负迁移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英汉语篇的连贯对比研究,能使学习者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尽量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如:
例9:We usually spend four years at the university.We have a lot of dreams about our bright future after graduation.When we graduate from the school and get into the society,we find everything is different from what we thought.We would be disappointed.We would be frustrated.We would be afraid to face the real world.
这是一位英语学习者以“大学学习是否有用”为命题的一篇议论文中的一部分。意思一层一层下去还是能够理解的,但连贯性不强的毛病却非常明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质量。很显然,对于该命题,作者似乎意欲通过重复的方法来强调“大学所学”和“社会所需”之间的脱节。然而在写作时,作者似乎没有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连贯上的差异,采用了汉语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模式来处理这篇文章。不妨对此文尝试作一些修改,譬如利用英语“形合”的特点,加些合适的过渡词,情况就不一样了。
修改如下:Usually,we have to spend four years in the university and we have a lot of dreams about our bright future after graduation.However,when we graduate from the school and get into the society,we find everything is different from what we thought.We would be disappointed and even frustrated.In the en d,we would be afraid to face the real world.
通过以上划线的连接词的使用,语篇内部的层次关系就非常清楚了,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对毕业后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待。然而,当大学生真正毕业进入社会之后,才发现现实和以前的期待与梦想完全不一样。于是,大学生们失望,甚至感觉受挫,最终,害怕去面对这个真实的世界。
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写作时一方面应了解英汉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文化中的规则和模式,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意识到汉语对英语所产生的影响,扩大正迁移,减小或者避免负迁移[9],否则写出来的文章会产生缺乏连贯性或重点不突出的弊病。
4 结束语
英语和汉语在布局谋篇上具有各自的特点,英语重形合,多使用显性的连接手段;而汉语重意合,多靠语义来表达句子的内部关系。英语语篇中多用照应,从而使语言简洁,语篇流畅;而汉语中多出现部分词语的重复,以达到语篇连贯的效果。在英语中,段落或者篇章的主题往往十分突出,使读者了然于胸;而在汉语中,位于突出和明确位置的多为主语,而非篇章的整个主题。英语学习者通过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连贯上的差异,有利于其在写作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符合各自语言习惯的语篇连贯模式,避免母语思维方式对英语写作的负面影响,以促进其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1] Halliday and 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23.
[2]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27,44-84,188-200.
[3] 王治奎.大学汉英翻译教程(修订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262-296.
[4] 顾文利.成人教育大学三级考试[J].成人高教学刊,1996(2):23-26.
[5] 左岩.汉英部分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37-42.
[6]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48-64.
[7] 毛荣贵.中国大学生作文评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1-55.
[8] 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8-140.
[9] 汤洁.系统功能语法体系下的英汉名词化隐喻比较[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4-86.
Analysis on Discourse Coherenc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Writing
GE Ping
(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Shanghai 201620,China)
The theory of cohesi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language learners in their foreign language study and research.As the basic unit of bilingual communication,a nice combination of discourse and context is favorable for integrated and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in our communication.Discourse coherence also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 to a good discours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discourse coherence and it proves that English is featured with the use of explicit knowledge,reference of grammar and highlight of theme,while Chinese,with implicit knowledge,repetition of words and phrases and highlight of subject.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suggestions on English writing for writers to defend themselves against some negative influence of mother tongue.
discourse;coherence;English writing
H 315
A
1672-2434(2011)03-0072-04
2011-04-16
葛 萍(1982-),女,讲师,从事研究方向:翻译、商务英语教学